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文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文
【摘要】
儒家理想人格為“文質彬彬”之君子,君子要實現文質互補,內在人格與外在禮儀和諧一致。儒家傳統的禮儀思想可以培養秘書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與高尚人格,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形成恰當的禮儀行為。
【關鍵詞】
儒家君子人格;文質彬彬;秘書禮儀
一、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儒家創始人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道德思想,系統闡述了他嚮往的理想君子人格,並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養方法。《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句話道明瞭孔子所向往的君子人格形象,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從整句話看,一個品格高尚,禮儀修養高雅的人必須具備兩種素質,即:文與質。但並不是說只要具備這兩種素質就可以了,而是要使這兩種素質達到恰當的配合,一定比例的協調,才能使人成為君子。那麼“文”與“質”這兩種重要的素質是什麼呢?二者如何調配才堪稱為君子呢?錢穆在《論語新解》中說:“ 質:樸也。文:華飾也。野:鄙野義。史:宗廟之祝史,及凡在官府掌文書者。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義。”整段話的意思是:“質樸勝過文采,則像一鄉野人;文采勝過了質樸,則像宗廟裡的祝官(或衙門裡的文書員);只有質樸文采配合均勻,才是一君子”。
參考錢穆的解釋,“質”即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質樸無華的天性。所謂“文”,正如司馬光所言:“古之所謂文者,乃詩書禮樂之文,升降進退之容,玄歌雅頌之聲。”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飾,及後天“詩書禮樂”教養,是對人與生俱來的天性的文飾。“質勝文則野”說明,這種與生俱來的質樸天性中有好的素質,也有不好的素質,所以需要後天的“文飾”來彌補其不足。如果後天“文飾”不足,則會將先天本性中不好的一面暴露,使人看上去比較粗野,鄙俗。由此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文勝質則史”則說明,後天的文飾也應有一定分寸,而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後天文飾徹底掩蓋了先天本性,那麼這將遮蔽了人性本有的質樸純粹的良好素質。一個失去內在本性,而只有外在華美裝飾的人,讓人覺得虛偽而誇張。因此孔子說要“繪事後素”,要求做一個有修養、有品格的人必須達到“文”與“質”的恰當協調,實現二者最佳的結合,彌補文質的不足,展示二者的優長。“彬彬”即是文質的協調配合。“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認為一個人應該做到“文”與“質”的完滿統一,其言談舉止應該與內在的美好品質達到統一,“質”和“文”兩者都不可偏廢。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做才能體現出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呢?孔子在《論語》中有大量關於內反 “質”,外修“文”的言論,這些思想貫穿於君子的言談舉止和立身行事中。《論語·衛靈公》:“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個君子要將“義”作為他內在的人格操守,要以“禮”來約束,調節自己的外在行為,要以“謙遜”的方式與人言談,要以“誠信”的態度和他人相處。只有做到了這幾個方面,才真正稱得上是一個君子。孔子理想的君子人格應該將“道義”作為他內在質樸無華的“本性”,將文明規範的禮儀作為他行為的外在“文飾”和約束標準,謙遜而忠誠的持守這種道義,將他實踐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在與他人的社會交往中。
《論語·陽貨》中記載,孔子弟子子張請教老師如何做才能成為君子。孔子提出,要做到“恭、寬、信、敏、惠”。孔子認為,恭敬他人就不會受到侮辱;對他人寬容厚愛,人們就都願意親近他,與他共事;誠信待人,就會取得他人的信任;應事速敏,則容易成功;恩惠他人,則易使人。一個人只有具備了恭、寬、信、敏、惠的內在品格,他的外在行為才是適宜而恰當的,他也才能成功地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實現自我的工作目標。
二、儒家君子人格思想對秘書禮儀修養的意義
孔子所要實現的君子人格,內要以“仁義”為本質,外要以“禮儀”為行為原則,只有這樣,才能養成“恭、寬、信、敏、惠”優良人格品質,才能在具體實踐中禮儀有度。儒家這種文質並重、內外兼修的君子理想對現代秘書禮儀修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一個有著良好人格修養和高尚情感的秘書工作者,必然能在千變萬化的現實工作環境中,體現出良好的工作情操,合宜適當的行為禮儀。具體談儒家君子人格思想對秘書禮儀修養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一)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與高尚人格
一位高素質的秘書人員應該以君子人格自勵,努力修養自我,完善人格。如果能將“君子”人格的思想融於秘書的個人修養之中,這將對其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百善孝為先”,儒家首倡君子“孝悌仁愛”的精神品格。《論語·學而篇》要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個學做“君子”的人,培養人格的'基礎要從孝悌做起。他要在家能做到孝敬父母長輩,出門能友愛兄弟朋友,謹慎於自己的言行,誠實守信地做人為事,把對父母兄弟的親情之愛,推廣為對社會大眾的博愛精神。孟子曾說,我們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此處所言,即是儒家實現博愛精神的具體實現方式。我們從敬愛自己的親人開始,推擴到敬愛他人的親人,我們從愛護自己的孩子開始,推擴到愛他人的孩子。這樣天下就處處充滿愛,社會就處於和諧狀態。作為秘書職業,他所從事的工作原本就是一種處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職位,這更要求秘書工作者要有良好健康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工作,尤其是要有一種愛的精神,一種樂於奉獻,樂於付出的精神。學習儒家孝悌仁愛精神,可以培養秘書工作者的仁愛意識,使其將對父母兄長的敬愛之情,擴充套件為對社會人生的積極樂觀心態,對工作的忠誠熱愛態度。
其次,儒家君子“自強不息”的人格精神,可以鞭策秘書工作者積極面對工作。《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仁人君子要效法天道剛健不息的精神,不氣餒,不怠惰,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儒家的這一思想可以用來砥礪秘書工作者,加強人格修養,培養孟子所言的“富貴不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精神,無論是艱難困苦,還是富貴貧賤,都不能使其變易人格操守與節氣。
(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秘書工作必須具備的職業操守。儒家文化中的很多價值理念,為秘書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修養提供很好的養料。儒家所倡導的“見利思義”,“義以為上”的君子品格,讓我們懂得了面對利與義的衝突時,應該如何選擇。當面對利益誘惑時,一個真正的君子首先要想到“義”,看合不合“義”的要求。古人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獲取這種利益符合道義的要求,則會欣然而取。如果獲取的利益不符合道義的要求,則要以道義為上,當捨棄時,必須捨棄。在政府的重要部門和現代企業中,秘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他處於上傳下達的位置。單位的很多重要資訊,甚至是機密性的一些檔案都要經過秘書這個職位傳往下級部門。如果秘書工作者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沒有見利思義,義以為上的人格操守,則很容易經不住利益的誘惑而以身試法,鑽進不法分子設入的圈套,出賣政府或公司的機密。對儒家文化中義利思想的深刻學習與把握,可以讓秘書工作者清楚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忠於職守,持守應有的職業道德。
(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秘書,作為某個社會組織中專為領導處理各種人際關係與事務的輔助者,社會交往活動是其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秘書工作的特點是跟人打交道。無論是他的服務物件——領導,還是在為領導服務的過程中要形成的各種關係,歸根結蒂,都是人際關係。處理好各種不同關係是秘書工作藝術的體現,恰當地運用禮儀來理順關係,對秘書工作總體效益的提高大有幫助。那麼,秘書如何培養自己良好的人際習慣,如何處理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人際關係呢?孔子以“正名”思想為前提,提倡的很多處理社會關係的思想在當代依然有重要價值,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孔子如何處理上下級關係。《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做臣下的要:“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意思就是,作為臣下面對領導要謙恭而有禮,要表示對領導的充分尊重與敬意。但孔子所主張的“恭敬”不是一味地討好巴結領導,沒有原則,沒有人格尊嚴,比如像乾隆皇帝手下的和珅,為了巴結皇上,從來都是戰戰兢兢,稱自己是“奴才”。一個正直而有尊嚴的臣下對其所服務的領導,應該做到“恭而有禮”,恭敬但不諂媚,有禮有節,不卑不亢。與此同時,我們不僅要尊重領導的人格,更要認真面對自己分內的工作,戒慎虔謹地把領導交給自己的工作幹好,在與領導交往的過程中,要本著一個“忠誠”的原則。在孔子看來,臣下如能充分尊重領導人格,忠誠於領導的事業,君臣之間就會建立良好的上下關係。儒家的這一思想尤其值得我們借鑑,它可以為秘書工作者提供一個與領導相處的原則與基本要求,有利於明確其職責與地位。
其次,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可以幫助秘書處理好在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其他各種人際關係。秘書是處於上傳下達職位,要將領導所傳達的精神與要求很好貫徹實踐下去,首先要與傳達物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實現應有的工作效果。那麼如何建立這兩者間良性的人際交往呢?儒家倡導“和而不同”精神,要求我們在與他人相處時,充分尊重他人的個性與不同,希望能透過不同個性、不同元素間的組合彌補,實現完滿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人際相處中不要一味地求同,強調絕對服從,而是善於聽取不同聲音,結合不同人的特長,共同合作完成一項工作。這種合作精神不僅沒有扼殺個性,而且能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充分尊重每一個成員的個體價值,帶來工作意想不到的豐碩成果。儒家認為,實現這種“和”的精神,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要根源於“厚德載物”的人格包容精神與坦蕩胸懷。
(四)形成恰當的禮儀行為
秘書形象不僅代表他個人,還體現其所在機關或單位的形象。秘書個人的學識,才能,修養,品格,風度,體魄,都能透過禮儀表現出來。所以秘書外在禮儀修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儒家所追求的君子禮儀,要求文質合一,恰如其分,強調其行為的內外和諧一致,反對沒有內在精神的外在虛浮禮儀。《論語》中孔子批評巧言令色之人沒有良好品質,認為:“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禮”是處理好人與人關係的關鍵一環,但必須有內在的“敬”與“恭 ”。只有恭敬有禮,禮儀有度,這樣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與喜歡,建立與人親如兄弟樣的感情。儒家非常重視社交場合的禮儀容貌,強調待人接物時必須要重視儀容的修飾。儒家經典之一《禮記·玉藻》中概括的“九容”,即“言行舉止的九種規則”,包括足、手、目、頭、氣、立、色、坐、口、聲等儀容與言語要求,這些具體的禮儀規範,可以供我們細細品味並借鑑。總體說,在具體儀容上要求做到“沉雅自然”、 “容止可觀”,要沉穩而不浮躁,優雅而不俗套,自然而不雕琢。語言方面要求,言語要與身分場合相一致,要“言而有信”,“言當是非”,鄙棄巧言、讒言、諂言、淫言,說話要注意自己的身分。儒家所推崇的語言藝術,不僅適合語境,運用得體,機動靈活,注重實效,而且傳遞著尊重、友善、得體的資訊,讓人體驗一種人格之美。
【參考文獻】
[1]錢穆.論語新解[M].上海:三聯書店,2002.
[2]向宗魯.說苑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7.
[3]荀子[M].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4]郭莉.論禮儀在秘書工作中的意義和關係[J].華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