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詩詞集錦
納蘭容若詩詞集錦
納蘭容若 即 納蘭性德 。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號伽山人。曾經因為避諱皇太子保成,改名性德。皇太子改名胤,才得恢復。清朝著名詞人。詞風與李煜相似。納蘭出身顯赫,父親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納蘭性德自幼修文習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進士。初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長年追隨康熙左右。
納蘭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寫詞。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傳神。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於寒疾,年僅三十歲。被王國維稱為“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詞人。
《昭君怨》
暮雨絲絲吹溼,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鼓已三更,夢須成。
《夢江南》
新來好,唱得虎頭詞。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標格早梅知。
《赤棗子》
驚曉漏,護春眠。格外嬌慵只自憐。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絃。
【作品註釋】
①“驚曉漏”二句:意謂清曉,漏聲將人驚醒,但卻依然貪睡。
②釀花:催花開放。
《憶王孫》
西風一夜芭蕉,倦眼經秋耐寂寥。
強把心情付濁。讀離騷。愁似湘江日夜潮。
【註釋】
①:削除,使凋敗之意。
②濁:濁酒。
《訴衷情·冷落繡衾誰與伴》
冷落繡衾誰與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頭。欲寫兩眉愁,休休。遠山殘翠收,莫登樓。
【註釋】 ①香篝:熏籠。參見《採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注③。
②欲寫二句:意謂想要畫眉而雙眉愁鎖,還是不畫罷了。休休,表示禁止或勸阻之語,猶言不要、不用。
③遠山句:謂遠山之翠色消失了。收,消失、消散。宋林《秋日西湖閒泛》:“疏葦先寒折,殘虹帶夕收。”
《如夢令·正是轆金井》
正是轆金井,滿砌落花紅冷。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紋燈影。
【註釋】
①轆金井:謂裝有轆的水井。轆,井上汲水的起重灌置。金井,指施有金碧輝煌的雕欄之井。
②紋燈影:意思是說,空房獨處,寂寞無聊。(diàn)紋,指竹蓆之紋絡,這裡借指孤眠幽獨的景況。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註釋】
⑴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⑵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⑶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⑷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⑸聒(guō):聲音嘈雜,這裡指風雪聲。
⑹故園:故鄉,這裡指北京;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相見歡》
微雲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
紅蠟淚,青綾被,水沉濃。卻與黃茅野店,聽西風。
【註釋】
①微雲一抹:即一片微雲。
②恰與二句:意謂那一抹微雲的遠山恰似清晨那人(指閨中人)所畫出的眉毛。
③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製成的香。這裡指香氣。宋周邦彥《浣溪沙》:“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簧盡日水沉微。”
④黃茅野店:即黃茅驛。參見《蝶戀花·散花樓送客》注③。
《生查子·東風不解愁》
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
爇盡水沉煙,露滴鴛鴦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櫻桃下。
【註釋】
①湘裙視:指用湘地絲綢製做的裙衩。
②紗籠:燈籠。
③”爇(ruò)盡”句:謂沉香已經燃盡。爇,燃燒。水沉,即水沉香、沉香。
④花骨句:意謂夜來天寒露冷,而花蕾卻發出宜人的香氣。花骨,花骨朵,即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