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

  “一切的文學藝術都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的傑作《安娜·卡列尼娜》對這句話作也了非常好的闡釋。無法否認這是一幕悲劇,主人公的愛情命運是曲折的。福音書中提到,“你們當中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如此說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罪的,可見同情瀰漫於每一個讀者的心靈。直至合上書本,靈魂深處仍會受到強烈的震憾,彷彿從一個沉重的旋渦中掙扎出來,悲劇的色彩,作家神奇中頗見細 膩的筆觸擾如茶般回味無窮,任縷縷清香在空氣中蔓延……

  安娜·卡列尼娜這個人物的性格,是俄國人特有性格的體現,帶有很強的民族色彩。這跟魯迅筆下的阿Q,孔乙己等悲劇人物是截然相反的。她雖然是外表柔弱的女子,但內心卻是極其“叛逆”,或者說敢於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不違背自己的本質,在原則上做自己的主人,做主宰自己命運的神。這絕非是自我中心主義,相反我認為這是一種人性至上的體現。也許這在我們的國度是會被相當多的一部分人所摒棄的,把她看成是一個不忠的婦女形象。然而在如今的時代,顯然這種看法是不可取的,但絕非不可理解。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換句話說:我們被這種傳統的枷鎖牢牢禁錮,孔孟的“中庸之道”深深紮根在每個人的心中,充溢於大多數人的每一個大腦細胞。

  如此看來她似乎是一個幸福的人,有過一段邂逅,在她看來曾經是完美的。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這個被壓抑的生氣勃勃的女人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這使她忘卻了一切煩惱,恐懼,在幻想中只為了愛情而活。在這個既短暫又漫長的過程中,她也曾徘徊,猶豫,極度的矛盾使她忍受巨大的煎熬,難以適從。她想起了家庭與道德,但此中並沒有是非之分,對錯之分,只有理智與情感不懈的抗爭。

  愛情的力量曾使她幾度衝破世俗的蕃籬,但自私、罪惡感很快會降臨,將她團團包圍。另一方面一種虛妄的狂熱使伏倫斯基在一種征服感下迷失了自己。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是膚淺的,同時他並非喪失責任與義務,他是一個始終屬於世俗的人,無力反抗,也就無法幫助安娜擺脫極度危險的精神危機,最終將其帶入痛苦的深淵。

  俗話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如同飛蛾撲向野火,決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對生活和理智徹底失望的安娜最終選擇離開,這不是放棄,不是妥協;不是社會拋棄了她,是她拋棄了社會,是用她的方式找尋心靈的完全寧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

  我始終相信,讀書是一種交談—與心靈,與思想交談。在這樣的交談中,我們可以與一些靈魂相愛,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這正是我讀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後的感觸。

  而我之所以會一直熱忠於這本書,還有一個很重的原因,那就是這本書是透過人物塑造來反映社會本質,這也許在許多別的作品中都出現過,而《安娜·卡列尼娜》可謂是經典之作了。

  《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所反映的俄國正處於一場大變動中,古老的封建俄國受到西歐資本主義浪潮的猛烈衝擊,社會制度、經濟結構、風俗習慣、思想意識.....無一不受到震撼。我認為書中的安娜和列文最能反映當時俄國的社會本質。

  書中的安娜是“一個多麼奇妙、可愛和可憐的女人。”不僅如此,書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極美的。安娜遇到鐵路工人慘死,極為憐憫,竭力想減輕其家屬的苦難;兄嫂不和,她對嫂嫂陶麗的勸說,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對兒子謝遼查的母愛,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寧則是個做官的機器,虛偽冷酷,正是當時俄國上流社會虛偽,猥瑣、殘酷和自私的化身,與安娜的真誠、善良截然相反。安娜這樣一個長期生活在卡列寧的控制壓抑中的感情豐富又有個性解放、戀愛自由的挑戰的時期,是很容易愛上伏倫斯基的。在這之前,她的內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懼社會輿論的譴責。最後,她選擇了衝破舊的宗教道德觀念與伏倫斯基走到了一起,這正好與當時的俄國的社會道德觀念相違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令當時社會狀態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燼。當然,她的悲劇,伏倫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固然可以為了安娜放棄功名,改變生活方式,但他畢竟是貴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長期侷限於兩人之間的不和,使得拿娜身上的輿論壓力越來越重,世俗目光與長期離開兒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倫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內心一片空虛,終於臥軌自殺。這一切正反映了俄國社會對極美人性的蹂躪。“一切都是虛假,一切都是謊言,一切都是欺騙,一切都是罪惡!”安娜的臨終之言正是對當時俄國社會深切的通訴。

  書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當時社會迫害的人。

  列文與安娜無論是從生活環境、方式,還是從人性、愛好上都是有差異的。但她們在精神上卻有著共同之處:善良、真誠、個性頑強都代表了俄國上流社會中的少數優秀分子,對不公平的社會憤憤不平,既不願同流合汙,又敢於用各自的方式進行對抗。

  列文是個大地主,但不同於一般的地主,他有改革的願望。當時的農村經濟也受到俄國社會大變動的影響,列文為此憂心忡忡。他主張實行對分制(收成一半歸農民,一半歸地主)來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但是,農民世代受地主剝削,積累了慘痛的教訓,是不會聽從列文的主張的,他的改革方法是行不通的。這使勁頭十足地搞農業改革並親自做農活的列文最終一事無成,其精神受到極大打擊,甚至想自殺,以致藏了繩子以免上吊,不帶槍以免向自己開槍,這真是悲劇!這種悲劇也正反映了俄國社會的黑暗動盪的社會中,土地所有制問題不可能真正的解決,農民和地主的矛盾更不可能調和,列文希望別人幸福,希望俄國富強是不可能實現的,其靈魂也受到當時黑暗社會無情的蹂躪

  《安娜·卡列尼娜》整部書講的是幾個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都是透過塑造這些家庭中的人物來反映當時俄國社會的現實,使觀眾透過生動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領悟到當時俄國社會的實質,不愧為名著!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3

  這本書是十二月份外國文學課上講的一部作品,分為上下部,每部有五百多頁,所以看了比較久,老師也重點講了好幾節課。情節不是很集中,有兩條主線,一個是卡列寧的日子安娜出軌弗朗斯基,兩人相識相戀到弗朗斯基激情褪去安娜臥軌自殺的過程,一個是列寧經過種種曲折與自己心愛的吉蒂結婚生子並且在對死亡的恐懼與迷茫探索中最終獲得真諦幸福生活下去的過程。書中交叉敘述兩個主人公的故事,最後以一喜一悲的結局給人以震撼和啟示。這是我讀完整冊書所能回憶連線起來的概括。

  從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來說,我有兩點感觸比較深。一個是從安娜的經歷裡得出的,從前高貴從容渾身散發著魅力的安娜為了愛情拋棄了自己的一切,之後在愛情中漸漸迷失自我最終失去理智走向末路,看著這個過程其實很可怕,就是她把對方當做了自己的全部,存在的全部意義,而對方又不可能始終保持同樣的熱情和把她看得同樣重要,愛情中的不平等造成女方的極度敏感與猜疑,把自己和愛的人都逼入絕境,甚至要透過自殺的方式來懲罰男方讓其後悔,這是多麼愚蠢的一種想法,火車壓到她身上的前一秒她才醒悟過來自己在做什麼,可是一切都晚了。看似愚蠢的事件可是現實中卻在真真切切地上演著,聽過見過的例子不計其數,所以如何成熟獨立地愛一個人,時刻保持起碼的理智判斷與思考真的很重要,這樣才能保全自己保全愛情。

  而列寧,一直在糾結人生問題:人為什麼活著,死亡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我是誰等等,他很迷惑,也有很多時刻想到死亡,和安娜不同,他還是迷迷糊糊地就這樣活了下來,經營著自己的家庭和農業,在經歷了一次次地困境後終於找到了那個讓自己內心充實豐潤的寄託-宗教,問題並沒有解決,但是他找到了信仰,確定的信仰,他可以靠著這份信仰明確地活下去。其實,信仰真的很重要,一個人沒有自己的那份信念為自己指明方向,提供動力,真的會感覺很空虛,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信仰有很多種,宗教是其中一種,希望我們都能找到那份能能讓我們踏實安心的信念和信仰,好好地生活下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4

  安娜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的貴族婦女形象,一個被虛偽道德所束縛和扼殺的悲劇人物。

  她的悲劇是她的性格和社會環境發生衝突的必然結果,造成安娜愛情悲劇的內在因素是她獨特的個性。她的感情真摯強烈,有深刻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渥倫斯基的相遇,喚醒了她長期處於沉睡狀態的愛的激情。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安娜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她用她的高傲和勇敢的抵抗上流社會的詆譭和侮辱。她的獨特的個性是把愛當作生命,她的生是為了愛,死也是為了愛,她想以死喚回愛的生,這是她的性格決定的。

  造成安娜愛情悲劇的外在因素,是虛偽的上流社會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在上流社會只要表面上保持“體面,即丈夫和妻子保持虛偽的正常關係,就算合乎體統和常規。她不願也不想過這種虛偽和欺騙的生活。卡列寧為了折磨她,拒絕離婚。愛情的破碎使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據,上流社會透過渥倫斯基的手殺死了她。她看透了那個社會和那個社會的人,對它不在留戀了。

  托爾斯泰揭示了造成安娜悲劇的社會原因,憤怒地譴責了壓抑她、摧殘她並造成她慘死的社會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勢力。安娜的悲劇結局,既體現了她性格發展的邏輯,也體現了俄國生活發展的邏輯,體現了托爾斯泰現實主義的力量。她對愛情自由的執著追求,體現了貴族婦女個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質。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5

  本書主要介紹了兩個人物,即安娜和列文。

  安娜,活潑,開朗,熱情,可愛,追求愛情,很具有貴族氣質。她的一生從平穩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後恢復到平靜。

  在遇到伏倫斯基之前,她安於與卡列寧的互相蔑視,毫無愛情基礎的婚姻生活。她將愛情逐漸轉變為對兒子深深的母愛。火車站上與伏倫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點燃了她渴望已久的愛情火花。從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對兒子的愛也抵消不了對伏倫斯基的愛,所以她選擇了拋棄丈夫,拋棄兒子,只留下伏倫斯基。過了愛情最甜蜜的時期,她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倫斯基的愛,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憐的小女兒。越是認識到自己擁有的可憐,她越想用力緊緊抓住這僅有的。也就導致了她對伏倫斯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她變得越來越不滿,越來越愛嫉妒,越來越愛猜忌。使渴望愛情又不願讓愛情枷鎖鎖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倫斯基越來越無法忍受,對安娜也越來越冷淡。處於絕望邊緣的安娜選擇了臥軌自殺來解脫自己,解脫別人,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報復伏倫斯基,讓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讓其後半生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劇,我覺得是她一手造成的。愛情應該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猜忌與佔有慾是愛情最大的敵人。既然選擇了愛情,就應該細心呵護,而不是計較與埋怨。愛情是要經過升溫期,高潮期,面對誘惑期和平穩期,每一步都是很難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瞭解了彼此的心意後,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誠,善良,不喜歡貴族圈裡的氣氛,喜歡農民,喜歡農村。

  他的一生大多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中。他渴望的愛情是那麼的純潔與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須過程(婚禮前的聘禮與訂婚)都會影響它的完美性。他很單純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樣單純。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樣單純,他們的結合是所有認識他們的人最樂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實;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對所有人都能平靜,禮貌,溫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總處於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過執著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畢竟不同,不同的人就會讓你對他們產生不同的感情,那麼自然而然你就會流露出不同的態度。如果非要一視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後,我想他們兩個主人公的結局也是一種鮮明的對比。他們倆都有對真正愛情的渴望與大膽追求的精神,但他們對待愛情的態度不同。安娜只想著完全佔有,而列文卻懂得在愛情中反省,很能為他人著想。這也許就是導致他們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6

  安娜是一個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里,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麗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明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內心裡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著一種新鮮的動人心魄的風度。”“同她談話是一種樂事,而傾聽她的談話更是一種樂事。”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在歡騰的舞會上,吉娣眼睜睜地瞧著渥倫斯基謙卑、馴從地投向安娜,並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奪去了她的愛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敵,可她卻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來愈歎賞她”,安娜“那穿著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戴著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掛著一串珍珠的結實的頸項是迷人的,她的松亂的捲髮是迷人的,她那生氣勃勃的美麗的臉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個複雜多端詩意蔥蘢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塵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著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溫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7

  近日,利用空閒讀點名著,偶然逛商場買了兩本名著,一本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一本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這幾天的空閒時間開始讀《安娜》。看書中有一些體會不吐不快,寫來分享。

  半年前看過名著改編的電影,女主由法國影星蘇菲·瑪索主演,她的迷人和驚豔的扮相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劇情已經有所瞭解,就從中間開始看起,也就是安娜與他的情人渥倫斯基墜入愛河,併產下女嬰開始看起。二人的戀情公之於眾後,揹負著沉重的道德壓力和情感壓力,安娜生了一場大病,傷心欲絕。她丈夫阿列克謝感到屈辱和羞恥,但看到這個情況,寬容了她,並同意與其離婚。感動於丈夫的大度與寬容,安娜並不願意離婚,只是維持現狀。之後安娜帶著新生的嬰兒與情人一起去義大利療養。一走就是三個月,期間其丈夫和兒子度過一段艱難時光,阿列克謝還要揹負世人的議論和嘲笑,被帶了綠帽子還是那麼無動於衷,不為所動,在婚姻關係存續時,允許妻子與情人出國療養。

  安娜自然是在國外度過一段愉快時光,日子過得似乎很幸福。但好景不長,回國後的安娜禁不住對兒子的思念去看兒子。渥倫斯基也要考慮重回社交界,使上流社交圈承認二人的關係。

  生活在愛情中的女人往往看不清現實,以為有了愛情就有了一切。時間一長,渥倫斯基想要新生女兒跟自己姓,能繼承自己的遺產,但安娜沒有跟丈夫離婚,在法律上女兒卻是安娜丈夫阿列克謝的孩子。兩人不斷就這個問題發生爭吵,相互埋怨,安娜一開始不重視這個問題,以為有渥倫斯基的愛就夠了。在愛情中的女人總是太天真,但男人需要的不止愛情甜蜜,男人需要的還有地位、財富和尊嚴。

  等安娜想明白,只有離婚,跟情人結婚,合法地生活一起才能減少爭吵,給渥倫斯基名分,也給自己安全感。可是,此時的阿列克謝思前想後,考慮到離婚跟自己帶來的後果,卻不願離婚。或許他在想,既然已經戴了綠帽子,名聲已經毀了,那就破罐破摔,起碼還能落個寬容大度的名聲。安娜給丈夫寫信,請求離婚,並回到莫斯科等待離婚的訊息。在長時間的等待後,安娜變得不耐煩,不斷抱怨,找理由與渥倫斯基吵架。失去理智、情緒化的安娜越發沒有安全感,以為渥倫斯基移情別戀,不在愛她。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一件事情上,生活早晚會失去平衡,最終在最後一根稻草後,安娜選擇臥軌自殺,是對渥倫斯基的報復,也是對自己悲慘遭遇的解脫。了結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生命為代價換取渥倫斯基對他的在乎和懊悔。結果是他死後,渥倫斯基鬱鬱寡歡,消沉了一個月,中間企圖自殺未果,最終是俄國與土耳其爭奪克里米亞的戰爭爆發,渥倫斯基自願參戰,燃起了對生命的鬥志,作品以此結尾。

  安娜的悲劇很難說是時代的悲劇,更多是在於自己的優柔寡斷,沒有及時離婚,平復這些是非,在家庭和愛情間做出明確選擇。等看明白事實,都已太晚,只得以死亡結束這不幸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8

  沒有太過繁複的舞臺佈景,或者太過華美的服飾,支撐起一部現代芭蕾的,是情和心。

  正如艾夫曼自己一直所強調的,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展現人物的心理為主,整部舞劇正是以人物心理的細緻變化而展開,情節的有意弱化,心理變化的強化與凸顯,讓人看見了那個叫做“靈魂”的東西。

  安娜對愛的追求和掙扎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主題,也是成就列夫·托爾斯泰這樣一部經典的關鍵因素。在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當中,對於安娜的心理展現得非常細緻,一開始與卡列寧在一起的痛苦與無奈,接著是遇見沃倫斯基而燃起愛情之火的幸福與奮不顧身,然後是對於流言蜚語的恐懼與無助,最後是在愛與痛苦之間掙扎的失常與瘋癲……

  安娜的瘋癲狀態是最為高潮與精彩的部分,當她的愛成為痛苦,而她又毫無能力擺脫的時候,也就只能進入“失常”的幻境,無數個赤裸的女性身體,或許是無數個安娜,或許是她幻境當中愛與欲的化身,就像之前看過的芭蕾舞劇《蓮》當中西門慶垂死時那一幕,也是無數個赤裸的男人,拽住他,讓他無法掙脫。安娜被拽住,被困住,無法脫身,而這拽住或者困住她的——那些與她同樣赤裸的女人,或許是愛,或許是現實的阻力,或許是她內心無法逾越的屏障。最後她選擇了死亡來解脫,因為痛苦,因為無助。

  在多數人看來,卡列寧是一個保守、自私而虛偽的人,但在艾夫曼的這一部芭蕾舞劇當中,似乎試圖以不同的角度去詮釋這個人物。透過卡列寧與安娜的多次摩擦與碰撞,明顯感覺到的是這個男人內心慾望的躁動,對於安娜,他是充滿慾望的。這一版的難得之處在於,讓人看見了卡列寧的柔軟之處,他其實同安娜一樣缺愛,也同樣渴望愛。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只能以對於安娜的情慾和控制慾來表現。

  沃倫斯基還是一貫的迷人與英俊,他對於安娜的愛與柔情,以及慾望,在劇中展現得很細膩,相較於安娜與卡列寧,他所展現的矛盾要少很多,他只有對於愛的焦慮,但是這並沒有削弱他的存在感,而是以另一種人物的質感豐富了舞臺。

  區別於傳統的古典芭蕾注重的敘事性情節的展開,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則直截了當地將人物的情感與內心的跌宕用舞蹈強烈地宣洩了出來,它考驗的是演員情感的充沛度,這是十足的現代舞的表現形式。整部舞劇對於人物心理的詮釋,透過舞蹈表現得張力十足,可以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掙扎與顫動。

  演員的功底與技巧均屬上乘,這也是一直以來俄羅斯芭蕾擁有顯赫地位的重要原因,他們對於肢體的表現力非常重視,不僅注重技法上的精益求精,同時還注重表現力上的自然與張弛有度,讓觀眾看了會覺得很舒服。雖然《安娜·卡列尼娜》是以現代舞的質感來演繹的,但並沒有就此拋卻傳統的芭蕾技法,這也是現代芭蕾舞劇的一個基本特點。這樣一部芭蕾舞劇,不僅需要演員在芭蕾技巧上的訓練有素,也需要演員對於人物的充分理解,要走進人物內心,將自己完全交給角色。

  同時多處的意象化與虛化的處理也加深了矛盾的衝突,比如黑色的群舞,比如上半場最後安娜在玩具火車軌道中的定格。舞臺的佈景沒有太大的變動,而是以燈光隨著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節以及心理歷程在變換,正因為沒有太過絢麗的佈景以及色調衝突的燈光,才能使觀眾更加註重舞蹈本身,迴歸人物的內心。

  可以說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安娜·卡列尼娜》,以細緻的心理呈現代替了情節的鋪敘延展。而在所有的情緒與情感的表達當中,或許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角色,而也看見了我們自己,因為我們都是有“心”的人,我們都承受著愛的饋贈與折磨。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9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節裡這樣寫到。而書中的安娜的生活,卻由虛偽的幸福演化成了意料之中的不幸。

  小說的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時代就嫁了人,嫁給了一個比自己達20歲的高階官員卡列寧。安娜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可又有誰知道安娜心裡究竟想的是什麼。小說中描繪出的安娜,是一個美麗善良,溫柔的少女,花一樣的少女,就像那人們花園裡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間,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個善良而又賢惠的妻子,在兒女面前,她又是一個溫柔美麗的母親。但是這並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間,並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滿幸福的生活,因此,她總是鬱鬱寡歡,強把自己對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靈深處。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安娜邂逅了渥倫斯基,一個近衛軍軍官。渥倫斯基對安娜展開了瘋狂熱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網。他倆不顧社交界人們的非議,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懷了渥倫斯基的孩子,卻在分娩時差點死掉。雖然因為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終她仍和渥倫斯基一起逃到義大利,在那裡度過了兩年的時間。在這虛擲的光陰裡,兩人的生活極為空虛。後來安娜回到俄國,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領域,但物是人非,人們不再像從前那樣對她,不再歡迎她,用冷言冷語將其拒於千里之外。與此同時,渥倫斯基也棄她而走,回到了屬於自己的莊園,並置身於新的農業經營。兩人的距離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心的隔閡而逐漸疏遠,變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雖然依舊美麗,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什麼幸福的空間或是什麼幸福的生活。最終,生活的苦悶,無人支援瞭解。最終,安娜帶著自己那美麗純潔的追求和夢想,結束了自己空虛的生活,臥軌自殺,了結了自己在空中飄忽不定的短暫生命。

  讀過這部小說,我深刻的體會到安娜卡列尼娜的內心世界。我同情安娜在自己花般年華的時候就嫁給了自己生活中陌生的一個人;同情她在邂逅了渥倫斯基後,大膽面對世人異樣的眼光,勇敢的和自己所愛的人居住在一起,但卻不能將這美好的時光持續永久;同情她美麗的生命卻和有著和他同樣命運的人一樣,因走投無路,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從這部小說中,呈現出了作者所想要呈現出來的社會形態。

  教堂、法庭、軍國主義、‘合法婚姻’、資產階級科學是維持一切的制度,而安娜純潔的夢想與渴望期待和娜所謂的“維持一切”的內在的虛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安娜用自己的死來說明自己追求的正當性,來說明她的道德與感情的純潔性,說明她的理想的合理性。她以自己的死表明了她和上流社會、專制制度、虛偽道德的徹底決裂,而安娜所表現出的這種徹底精神與無比勇氣正反映了人的自覺意識的昇華與光彩。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人的生命死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安娜?卡列尼娜的生命雖沒有如洪水般奔流不息,但她卻碰到了無數的島嶼和無以計數的暗礁,她並沒有像洪水的碎片那樣幸運地逃過次此劫難,最終消失在碧藍的天空,化作碧空中一朵不斷追求著的白雲,將自己的靈魂永遠留在這片曾經想往的人間。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0

  歷經3月,我終於將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大作——《安娜·卡列尼娜》看完。在上書的那一刻,彷彿一世紀的光景在我眼前瞬逝。現在,我來談談對於女主安娜的一些小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弗龍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深受我國讀者喜愛,它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小說中,女主安娜的人物形象著實令我被震撼,她18歲時嫁給前途無量的政治家卡列寧,後誕下一子,過後便是的平淡而充實的生活,在離開兒子前往莫斯科,她會感到孤獨與思念——她過著就是這樣的普通生活。然而,弗龍斯基的出現點燃了她的慾望,對於愛情的追求。自此,她的童真一去不復返。

  弗龍斯基高大帥氣,風度翩翩,他對安娜執著的追求,使安娜墜入了愛情的深淵中;他的溫柔體貼,使安娜放下了最後一道防線。為此,她不惜付出自己的名譽,家庭來換取這份她想要佔有的情感。

  但是,安娜縱身一躍,不顧一切追求所換來的不是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而是無盡罪惡的深淵。

  她與弗龍斯基在一起後,弗龍斯基的溫柔體貼消失殆盡,帶來的,是無盡的爭吵與痛苦。甚至連她處在的上流社會,也對她賦予無盡的嘲笑。

  弗龍斯基與安娜不同,他的慾望不僅有安娜,還有賽馬,事業。安娜只是他慾望的一部分,當慾望得到滿足時,厭倦油然而生。但是安娜不一樣,安娜的內心中,只有弗龍斯基一個人,弗龍斯基的厭倦與安娜愈發強烈的愛發生衝突,最後,在對於生活的絕望以及對愛情戰爭勝利的追求下,她決定懲罰弗龍斯基,在鐵軌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幸的女人。

  安娜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所想所思,她勇敢而又直率,從來不做違心的事情。就像她說的一樣:“我不能不跟著我的心走。”她迷戀弗龍斯基,愛他,渴望他,所以她寧願滅亡,也要佔有他的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弗龍斯基在安娜死後精神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義,負罪感讓他選擇不再去實現慾望,而要將自己的生命已經毫無價值的生命,揮灑在殘酷的戰場上。

  而安娜的人生,在悲劇中,落下了帷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1

  在看電視劇《父母愛情》中安傑和她女兒的對話,引起了我對安娜的想象,因為我也想要領略書中安娜的美。於是便翻開書,讀了起來。

  初讀時,很不理解安娜的做法,明明己為人婦,卻還要有婚外情。雖然安娜是極其的美麗,高雅,但我在心中仍不免對她產生一絲絲的同情。但隨著安娜愛情悲劇的發生,這時的我在細細品味安娜這一路來的心路變化,不由得對她產生敬仰之情。反顧安娜生活的時代,婦女根本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於是乎安娜的滿懷熱情之心一點點地被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給撲滅。碰巧這時,沃論斯基的不顧-切的追求,使之無比熱烈地燃燒起來了。此時的她,渴望擺脫精神奴役,過獨立平等的生活,她勇敢地離開了卡列寧,但不得不忍受與兒子的分離、想要離婚就意味著身敗名裂,不離婚則需要承受流言蜚語

  但她仍然選擇自己的堅持,她蔑視世俗成見,卻被社會冷酷拋棄。她勇敢地追求愛情,卻引來了貴族社會的反感。但這些並沒有擊垮她,與沃論斯基的結合剛開始是幸福的,但激情過後的冷淡卻為她帶來了致命一擊,對她來說,她白已所堅持的信仰已陷入無盡的黑夜之中,。於是她以臥軌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安娜的一生猶如曇花一現,雖然短暫,卻無比燦爛,因為她勇敢地追求。反觀歷史,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雖然追求的理想、信念有所不同,但精神卻大同小異,在當時可能不被理解、接納。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後人不得不對這些人豎起敬意。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使得茫茫黑夜佈滿了點點繁星。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2

  這本小說有幾條不同的故事線,正如它的開頭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故事發生於十九世紀的聖彼得堡。

  主人公安娜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是近乎完美的,有著美麗又充滿朝氣的容貌,善於社交,在各種社交場合與人交流遊刃有餘,嫁給了一個地位很高的高階官員卡列寧,有著一個可愛的兒子,過著幸福美滿的貴婦生活。

  這大抵是許多人眼中豔羨的生活。

  假如沒有遇到伏倫斯基,安娜或許也會安寧的生活一輩子吧。

  正是這個生命中突然出現的愛情,讓安娜越發覺得自己的丈夫不順眼,以致於她離開丈夫,與最心愛的兒子分別。追求個性解放,卻始終掙脫不了貴族社會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鎖,當她為了伏倫斯基與全世界為敵時,伏倫斯基卻沒有把她當成全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變得患得患失,最終落得臥軌自殺的結局。

  朵莉在發現奧布隆斯基出軌家庭教師後十分的氣氛,在奧布隆斯基請來妹妹安娜當說客,安娜勸朵莉原諒她丈夫的出軌,朵莉的一再忍讓,卻始終沒有等來丈夫的改過自新。

  這似乎是隱喻著安娜日後的選擇。

  朵莉的妹妹吉蒂曾與伏倫斯基交往密切,在漸漸傾心伏倫斯基時,拒絕了前來求婚的列文,但伏倫斯基自從見到安娜後便不再與吉蒂交往,吉蒂傷心不已,卻錯過了列文。

  最終發覺列文還愛著她,便嫁給列文,婚後,列文雖對她百般寵愛,但不知最終嫁給了合適的她是否是真的幸福。

  正如開篇所說,不幸的家庭確實各有各的不幸。

  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一定也演繹著許許多多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悲劇,在看過故事後,望能規避些許。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3

  安娜,一個善良、美麗、極富反抗精神的女性,可現實生活給她的卻是一場殘酷的悲劇。造成她生活悲劇的原因,除了歷來評論界認為的:

  ①她獨特的個性。

  安娜從不屈從於她認為的不合理的社會環境,敢於追求自己嚮往的幸福生活,即使那是一條毀滅路,她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②虛偽的上流社會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除此以外,我自己還認為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1、安娜有勇氣追求自己的幸福,感冒上流社會之大不韞,公開自己的“婚外戀”——實質上正真的愛情。卻沒有能力承擔愛情破裂所造成的精神地震。她之所以臨死前還恨恨的說:“全是虛偽,全是欺騙,全是罪惡!”是因為她沒有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堅實的支撐。除了愛情,她一無所有。她將自己的快樂和幸福都毫不保留的壓在渥倫斯基身上,卻忘了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無論誰和誰,無論彼此相愛多深,我們終究不會是同一個人,我們依舊是要一個人來,一個人離開,誰也不能承擔誰的所有。拋開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當時那些人都侷限,談談它對現代女性的啟發:女人,一定要像舒婷《致橡樹》中寫到的那樣——“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銅枝鐵桿……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彼此平等站立,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情和幸福,萬不可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附庸。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也沒有什麼真的可以永垂不朽,所以一定要多愛自己一些,更何況人生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追求和嚮往的東西。生活的空間絕不能太狹小,那樣你會呼吸困難的。只有如此,即使有一天,你用心付出的愛不在了,你的生活也不會因此而徹底塌陷,你還有微笑著修復傷痛的能力,還有可以支撐自己繼續快樂和幸福的堅實依靠。

  2、上流社會藉助渥倫斯基的手殺死了安娜,這是渥倫斯基的本意嗎?難道他對安娜的愛只是虛偽與謊言?他不愛她嗎?……不是,一定不是。他愛她,真心愛她,只是當愛情步入婚姻時,那就不再是兩個人的事,那是一個家族與另一個家族,一個社會關係網和另一個社會關係網的“談判”。渥倫斯基愛安娜,可當將愛於上流社會同時放在天平兩端時,愛就顯得太輕。渥倫斯基沒有安娜那樣的勇氣,他做不到與上流社會的決裂。就如劉若英那首《為愛痴狂》中唱到的“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向你說過的那樣愛我,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痴狂……”渥倫斯基只能無奈的說:“對不起,我真的不敢!”

  不敢,沒關係!愛是我們自己的,是我們曾經心甘情願付出的,他(她)接不接受,能不能接受,敢不敢接受,可以接收到什麼程度,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曾經用心愛過。過了,就讓它結束,放手尋找那個願意愛可以愛敢愛我們的人,不再徘徊不再猶豫。放手給自己重新選擇的機會,相信“下一站幸福”在等待我們!

  安娜,原諒沃倫吧!那個社會就是那樣,你愛的人就是這樣如此軟弱。記得來生做一個強者,自己承擔自己,不從屬於任何人,不怕任何人的拋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4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美不勝收而又博大精深的著作。本書創作了俄羅斯文學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安娜,透過主人公安娜的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出版社在做宣傳推薦的腰封上寫的是——一個女人用生命追求真愛的故事。其實這句話並不盡然,安娜確實為愛情而活,但她所追求的“愛情”裡有太多自我的偏執,沉迷,以及“不管不顧”,在短暫的“甜蜜”裡,遍佈了飽滿的,消沉的,看似與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卻是人性裡常見的“痛苦”。

  “痛苦”是慾望的一面鏡子。安娜是上流社會里優雅,迷人的貴婦人,安娜的迷人之處,還不在乎她長得很美,她整個身姿所顯露出來的嫵媚和優雅的風韻,她那可愛的臉的表情中還有一種特別溫柔,特別親切的意味。只一面,安娜便迅速的虜獲了彼得堡花花公子——伏倫斯基伯爵的愛慕。伏倫斯基是抵擋不住安娜的魅力的,安娜雍容,瀟灑,優雅,同時又快快活活,生氣勃勃,她明亮的目光中,有流光溢彩,她能討得上流社會男人的傾慕,也能讓很多上了年紀的公爵太太們喜愛她,至於年輕的太太們以及貴族小姐們,在安娜面前,便黯然失色了,既不由自主得被安娜吸引,又渴望擁有安娜的迷人,安娜太親切了,做事情總是很周到,又很溫柔,太太們嫉恨她。在安娜的名聲日益敗壞時,太太們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

  人依靠自己,是無法榮耀地勝過自己並罪惡的。

  安娜的悲劇有其必然性,在她的人生中,出現了伏倫斯基,或者伏倫斯基式的人,她還是會被吸引的。她後來對人生的絕望,就是由對“愛情”的絕望開始的。安娜認為自己虛偽的丈夫——卡列寧不愛她,卡列寧在意的是自己的名聲地位,在上流社會的交際場所裡,所贏得的尊重。當然,卡列寧確實有問題,他不是合格的丈夫,有時候還很糟糕。在面對的妻子“出軌的醜聞”,他的態度是——“在我採取措施維護我的名譽並且把我的意見通知您之前,在外表上保持體面”——可見他確實是個很糟糕的丈夫。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關係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彼得堡,而多數青年人很羨慕伏倫斯基,因為卡列寧身居高位,而這種關係,可以在社交界格外引人注目。諷刺的是,伏倫斯基的母親在知道兒子的豔事後,起初感到很得意,因為在她看來,沒有什麼比上流社會的風流韻事更能為一個漂亮的年輕人增光的了,她的小兒子長相漂亮,交流廣泛,是一個侍從武官,有教養,很聰明,家裡有錢有地位,又十分招人喜歡,和善,大有前程的人。結果聽說,如此“大有前程”的小兒子不肯擔任委派給他的一個“很有前程”的職務。只是為了留下來,好經常同卡列寧夫人約會,引得有些上層人士對他的不滿,伏倫斯基母親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

  伏倫斯基和母親是一樣的,他也熱愛他的“前程似錦”,他不過暫時被“愛情”衝昏了頭腦,他確實愛安娜,但兩個人的相處是有問題的。安娜在遭受了丈夫的'虛偽,上流社會的拋棄,以及得不到兒子的撫養權(卡列寧最終答應離婚,條件是八歲的兒子歸他,所以安娜遲遲不肯同意離婚,她不想失去兒子)後,內心越來越痛苦,在無盡的黑暗中不斷地掙扎,直到產難的來臨。

  安娜生了一個小女兒,自己卻患上了產褥病,隨時有死亡的可能,在病榻上,她乞求了卡列寧的原諒和寬恕,因為安娜的痛苦,卡列寧也真的原諒了他不忠貞的妻子。滑稽的是,在後來的人生中,他將自己對安娜的寬恕和不計較歸功於自己的道德高尚,他受傷後的落魄,還博得了李迪雅伯爵夫人的青睞。卡里寧不能說他不痛苦,他是痛苦的,他認為他不應該得到這樣的回報——孤孤單單,受盡侮辱,受盡嘲笑。他希望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卡列寧來說——“李迪雅伯爵夫人是他在一片敵意和嘲笑的大海中覓得的孤島,不僅是善待他的孤島,而且是愛的孤島。”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結婚後第二個月就被丈夫拋棄了,於是她開始不斷的尋找自己的愛情,儘管沒有離婚,夫妻二人早就斷了感情,自從卡列寧遭遇不幸後,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照顧他的過程中,覺得自己真正愛上的只有卡列寧一個。

  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有什麼區別呢,二人都是在婚內出軌。丈夫的嘲弄和虛偽使她們絕望,但完全可以先結束婚姻關係,再去尋找愛情。可悲的是,她們眼中的愛情,多半是佔有,是自己對對方的完全擁有,所以安娜即使擁有十個伏倫斯基,她還是孤獨的,因為一個人無法完全的被另一個人擁有。很快的,伏倫斯基就厭倦了安娜,他愛安娜,他也愛自由,也愛榮譽,享受受人尊敬的目光,在愛安娜的過程中,伏倫斯基什麼都可以犧牲,就是不能犧牲作為男子漢的獨立性,而這個想法——伏倫斯基熱烈地追求安娜的時候,可從來沒有想過。

  列夫·托爾斯泰想要表達什麼呢?安娜不是個例,如果是,就不需要創作出“李迪雅伯爵夫人”這個人物形象,可安娜又是那麼的誠實,她不想隱瞞自己處境的艱難,她單純,真摯,出色,可愛,而又可憐。在面臨死亡的前一段時間,安娜在痛苦中不斷的掙扎,她依然是渴望伏倫斯基的愛意的,她渴望對方用愛去溫暖她,而這,又體現了安娜的悲劇性。

  人的愛是不完全的,無法做到真正的救贖,人充滿著各樣的私慾,所帶給對方的愛,很難做到清潔,和平,忍耐,智慧,以及寬容,並且人的愛變化多端,捉摸不定。安娜渴望伏倫斯基愛的同時,自己也充滿著各樣的偏激,猜疑,神經質,敏感。她的愛情越來越熱,越來越希望愛情的專有,伏倫斯基卻越來越冷,所以他們相離越來越遠,互相使對方不幸,並且倆人都沒有作出改變。

  安娜在火車站臥軌時,她是後悔的,卻已經來不及了。列夫·托爾斯泰在描寫“安娜之死”時,飽含著深深的同情。安娜一直都在黑暗中,她所尋求的“愛情”是她的亮光,她的希望。在面對拋棄後,她的亮光沒有了,她充滿憂慮,欺詐和罪惡的人生,在火車車廂到來的一瞬間,結束了。伏倫斯基因為安娜之死,痛苦的崩潰,他們之間所有美好的一切都被毒化了,安娜的死亡成了他抱恨終生的威脅,伏倫斯基認為安娜是勝利者——安娜曾經說過他會後悔。在得知安娜臥軌的訊息後,伏倫斯基母親是惡狠狠的嘲諷,她認為這個女人毀了他“大有前程”的小兒子,絲毫不紀念安娜是孫女的母親。

  列夫·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隨著年歲的增長,他漸漸對俄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而本能的同情農民,安娜的情節線主要盤桓於放浪聲色的貴族上流社會,列文的情節線則延伸在淳厚渾樸的俄國宗法制農村。(列文也是一條主線,就不分析了)安娜的悲劇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上流社會的悲劇,書中展現了他們腐朽的精神和沒落的生活方式。公爵們和太太們享受上流社會的奢華榮寵,權勢地位,名利富貴,他們在意好名聲,好行為,其實背地裡掩藏著無數的罪惡。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都不願意離婚,總歸是有原因的,婚姻內總有無法讓她們割捨的東西或情感,也許是名利,也許是孩子,即使面對炙熱的“愛情”,她們的“義無反顧”也是有所牽絆的,更何況,那真的是“愛情”嗎?

  人總是被自己感動,並且沉浸其中,其實撕裂這層薄膜後,貫穿到底的,是對自己的放逐,對自私的縱容。列夫·托爾斯泰在本書中,除了兩條主線之外,還有一條副線——奧布朗斯基和陶麗,副線巧妙地聯結了兩條主線,從而共同完成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風俗史和精神發展史。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傳性人物,在這條主線當中,可以看到其精神的歸宿。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5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每次重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想。當帶有階級鬥爭有色眼鏡看這部名著時,對官僚——安娜的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和反動軍官——安娜的情人渥倫斯基有的只是嚴厲的批判,而對安娜·卡列尼娜則給與無限的同情,現在再讀卻有了不同的認識。

  安娜·卡列尼娜嫁給了大她20歲的省長卡列寧。卡列寧是愛著安娜的,安娜出軌並懷了渥倫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時,由於產褥熱而感染重病,拍電報給到邊遠省份去調查的卡列寧,卡列寧匆匆趕回,安娜在昏迷中呼喚卡列寧的名字,請求他與渥倫斯基和好,卡列寧深受感動,表現出令人吃驚的寬厚,原諒了她和渥倫斯基的背叛。安娜死後卡列寧還參加了安娜的葬禮,並把安娜生的女兒帶走撫養,這一切不都說明了卡列寧是深愛著安娜的嗎?卡列寧還是一個很成功的政府官員,他一帆風順,短短8年時間,就當上了內閣部長的高位,成為“彼得堡最重要的官員”。只是安娜既想過上層貴夫人豐厚的物質生活又想要豐富的感情生活,全然不懂得“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安娜還羞辱卡列寧,公開承認自己與渥倫斯基同居,並說“我愛他……我憎惡你……”,最後拋夫棄子而去。請問那個男人能大度容忍?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6

  非常認真地拜讀完託翁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感受和書評相差非常的遠。

  書評內容如下: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沃倫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另一人物萊溫這裡就不贅述了。

  安娜特別懂得利用自身優勢去誘惑男人,而且她很討厭上流社會的虛偽,這些本來都是她的優點,可我卻無法喜歡上她,更加無法去可憐她,在託翁詠長拖沓的結尾,我甚至非常期待看到她是怎麼死的。

  首先,安娜背叛了自己的丈夫,無論他的丈夫如何(我向來反對夫妻的匹配說法),總之安娜的背叛就是一種錯誤,既然你不對,就沒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丈夫應該怎麼對你真正的寬容和友好,殊不知時下很多夫妻離婚是都是儘可能大地傷害另一方,所以卡列寧沒有同意和安娜離婚,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妥;

  其次,安娜毫不猶豫地選擇和沃倫斯基到國外去,完全把兒子給扔下了,等到和情人從國外回來才發現自己多麼的想念兒子,這種愛是自私的。一個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置兒女不理的媽媽我不認為是什麼好媽媽;

  第三,在和沃倫斯基的相處中,安娜對於愛情有超強的控制慾,或許由於她缺乏安全感,對情人有強烈的不信任,也非常的神經質,成天懷疑情人對自己不忠,對情人的行蹤必須瞭如指掌,有種讓人喘不過氣的感覺,經常有意識地把自己打扮地特別的妖嬈並以此感到心理安慰似的認為,這樣做情人就會永遠地留在自己的身邊,一個由於自己美貌而愛上自己的人,這種愛情本身就毫無可靠性而言,她卻在無限地加大這種不可靠性,真是又可憐又可恨;

  第四,那個幾乎要了她生命而生出來的女兒,安娜居然不愛她,不是一個好母親的行為;

  第五,為了讓情人後悔寧願付出自己的生命,自負而專橫、也愚昧。

  如果把安娜的悲劇歸結於社會制度我倒是非常認可的,因為安娜如果生活在當代,大可透過正常的程式去離婚,她就不會沒有任何的名分,也就不會發生由此而來的任何悲劇。除此之外,我不認為她的丈夫和情人有多麼的醜陋和自私。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悟性不夠高,這麼多人看過的書,別人認可的道理為什麼我一點都看不到,這些天我一直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觀點有問題,但是這麼長的小說我可是非常仔細地閱讀的,沒有走馬觀花,所以不可能是看不懂,我想是我太另類了吧。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7

  安娜是俄國上流社會的迷人貴婦,這種賢妻良母類的女人,讓人感到一種慈祥的安寧。但是,她最後走的極端,讓人感到深深的憐憫。

  她是一個懦弱的,一直在勸慰自己的人,她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在社交界,她是美麗的,任何人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當她瘋狂併為愛情而忙碌,以名譽和兒女為代價的這種行為,讓人困惑不解。

  在這場與列文、吉蒂、卡列寧、渥倫斯基等人的多角戀與各自婚姻的愛情對比下,安娜是可憐的,她選擇獨自承擔了無望愛情的全部後果。列文無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過,但是經過蛻變,與自己心愛的人喜結良緣,並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米佳。

  其實最後害死安娜的,不是別人,是安娜自己,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沒有自制力其實是種可怕的東西,嘴上說著,我可以壓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卻不這麼想。明明是來促成渥倫斯基與吉蒂的婚事,卻將自己搭了進去。因為自己成為了導火索,所以引發了後來的一切。渥倫斯基的逐漸冷淡和拋棄,卡列寧的漸漸折磨、後來的卡爾塔索夫夫人的公開羞辱以及文章最後她的臥軌自殺。

  這部以死亡而收場的戲劇性悲劇,卻成就了安娜·卡列寧娜的形象。這種對自己婚姻不貞,背叛家庭,拋棄自己的兒子,又擔心被自己的兒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厭惡和不恥的。私通在上流社會並不少見,可是少見的是,安娜·卡列寧娜的勇於承認,雖然最後得到的結果是被上流社會拋棄。但是在這種列夫·托爾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寫下,安娜·卡列寧娜的缺點,也正是她的閃光點所在。這突出了一個叛逆的女人,敢於與現實社會對抗的形象。在婚姻中,上流社會對待不貞夫妻的懲罰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變態的寬恕,對安娜產生了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和無形的壓抑感。安娜在別人眼裡是怯懦的。但是,她真正的形象卻是光輝的,作為一個對比人物,她最後的往鐵軌上的一臥,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許正如現在的人所說:自殺的人,是勇敢的,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去自殺。

  “真不愧是個卑賤的女人,連選擇的死法都是那麼卑賤。”公爵夫人鄙視的說。其實我認為不然,她並沒有權利去評判,真正的評論權是掌握在當事人的手中。安娜·卡列寧娜,最後的臥軌並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為力。

  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寧,要的只不過是臉面和名譽,渥倫斯基喜歡追求新鮮。她只是一個人默默承擔下因為背叛而帶來的一切後果。

  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之間的故事,而是透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雖然由於制度的不合理,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這個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絃。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

  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大家都說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沒罪的,但是讀了這篇文章讓我覺得我們有罪,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樣的人,拯救像她那樣美麗而高尚的靈魂。因為我們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憐憫而活著的人。我們都在等待,等待著別的人來拯救我們自己。我們企盼著幸福有一天會來到身邊。它會伴隨著我們,直至我們生命的結束。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靈魂,她是那麼美,潔白無暇,氣質非凡。這個靈魂只會活在托爾斯泰的心中,因為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靈魂中的至潔至純。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讀到她的人都會在她的身上看到自己本身的善,看到內心深處的真誠願望,沒有任何的虛偽和矯飾的內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說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轉移,安娜由最初構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變成了一個品格高雅、敢於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的"叛女"形象,從而成為世界文學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這並非由於她道德敗壞,自私善妒,只是由於她是女人,是一個貴族社會真誠的女人,是一個男權社會下貴族社會里還保持著真誠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殺。假如她是多麗,忠信老實地守著家庭,在懷孕生子,再懷孕生子中耗費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嚥下風騷丈夫到處拈花惹草帶來的痛苦,她就會繼續如困獸般維繫無聊的婚姻;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她就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充實自己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8

  安娜臥倒在了佈滿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顆曾經那麼動人的、真摯的、生氣勃勃的生命之星劃過天際,終極隕落在她愛恨開始的鐵軌上。《安娜卡列尼娜》的電影版本很早以前便看過了,但總是懷疑那不是真正的安娜,因此始終渴看讀到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可認真的捧上書本來品讀時,內心卻始終不得安寧。當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站臺第一次相見時,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當他回過頭來看的時候,她也掉過頭來了,她那雙在濃密的睫毛下下面顯得陰暗了的、閃耀著的灰色眼睛親切而留意地盯著他的臉、似乎是在尋找什麼人似的一見鍾情固然以悲劇結尾,可浪漫的邂逅卻讓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靜的境界中。賽馬場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們的戀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寧的宗教寬容讓安娜感謝又憤怒,安娜與渥倫斯基出國了,又回來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庭的拋棄,而渥倫斯基卻重新踏進社交圈,醉心於自己美好的前途,懸而未決的離婚協議、肝腸寸斷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愛情獨佔心理,這一切既讓安娜體會到了八年的無愛婚姻裡喪失已久,又讓她平靜的心靈經歷3了一場喜怒哀怨的風暴。而我也隨著安娜的故事沉浮時而興奮,時而憂傷,時而掙扎。尤其到了後面,安娜被孤獨與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沒有人傾述、沒有人理解時,我終於能稍微明白為什麼安娜選擇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擺脫一切。

  渥倫斯基愛安娜,而且他的愛並不膚淺,也許剛開始他對安娜的愛戀有著虛榮的成分,但安娜患上產褥熱即將死往時,他在她患病期間真正熟悉了她,瞭解了她的心靈,所以他覺得以前就似乎從來沒有愛過她,現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愛上她的時候,他卻在她眼前顯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為她傾倒,由於她除了聰明、文雅、美麗之外,她還非常老實我也愛安娜,從書中瞥見她的第一眼,我便愛上了這個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個的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裡,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的生氣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氣與情人遠走高飛時,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戀上了她,這種迷戀不在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喜歡她、欣賞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為她,讓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質。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9

  小說講述了安娜在追求愛情過程中的遭遇,同時也向我們展現了當時俄國貴族之間的生活方式,以及人性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自私自利、冷漠無情、虛偽作假等。也正是這些,成為安娜臥軌自殺的原因之一,但我認為造成安娜的悲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自己。

  安娜是一個懦弱的,一直在勸慰自己的人,她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是一種沒有羞恥感的人。起初,在社交界,她是一種美麗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當她瘋狂之後,為愛情所忙碌,以名譽和兒女為代價的這種行為,讓人費解。可以說,她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失去了理智。

  有人說:愛得越深,陷得越深,因為愛渥倫斯基,安娜幾乎拋卻一切,忍受他人的辱罵和異樣的眼光,可她的愛最後卻換來渥倫斯基的冷漠,使得難以承受這種痛苦的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娜愛得理智一點,那麼就不至於走上極端。

  儘管如此,安娜還有一點是值得欣賞的,那就是她敢於衝破倫理道德的舒服,與社會對抗,勇敢追求愛情的精神,這是她的閃光點。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的自殺也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許正如現在的人所說:自殺的人,是勇敢的,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去自殺。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0

  準確的說很久之前就看過這本小說了,前幾天又看了12版的電影,突然間多了點感想,就說說吧。

  名著不好讀。不在於它的故事不好看、情節不吸引人,而在於它沾了“名著”兩個字,瞬間就讓讀者覺得高階大氣上檔次,總覺得要拋開故事與情節,讀出點諸如歷史啊意義啊批判了舊制度啊等不同的東西來,要是讀不出來,就是沒讀好——重來一遍。於是很少人“真正”喜歡讀名著(打引號的目的是強調,排除那些裝裝樣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較強的小說容易吸引人。但是別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個故事,所以我們首先要從故事出發,瞭解這個故事,理解故事裡人物的悲歡離合,最後瞭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當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絕不僅僅在於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讀很多遍才能體會作者的目的的。對於真正愛著名著的人不消說,他自會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對於只想讀一讀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讀一遍也就差不離了,只是幾年以後,還可以拿出來翻一翻,又有什麼新感想了也說不準呢。

  對於《安娜卡列尼娜》這個故事來說,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個愛她的丈夫,為什麼還要出軌呢?儘管現在我也還不明白為什麼她要出軌,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寧未必愛安娜,安娜也一定不愛卡列寧。他們的結合沒準比現在的相親還不靠譜(儘管我一直覺得相親是一件靠譜的事情,但大家都說不靠譜,那就暫時“不靠譜”一下),就只是兩個家族的聯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維繫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寧實在是個好男人,儘管他不一定愛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寬容大度,一直都在盡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而安娜在遇見渥倫斯基之後,不論這是真愛還是披著真愛外衣的誘惑,她變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寧相比,自持與自制明顯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寧!

  好吧我承認我實在是喜歡卡列寧這個角色,我一度覺得要是生活中有這樣一個人我一定會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連帶著討厭起安娜來。我們要追求真愛,這一生何其短暫、何其悲苦,是應該找一個既愛自己、自己又愛的人度過艱難的一生,至少添點溫暖不是?可是真愛就像鬼,說的人多,見的人少。哪有那麼多幸運兒幸福安穩過一生的?找個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麼愛你,也能遵守教條禮法不出軌,用最大力盡一個丈夫、父親的責任,還是高階國家公務員,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來還挺帥的,至少比渥倫斯基成熟穩重)。這樣便宜的事情哪裡找去?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所做的只要好好經營這個家庭,愛自己的孩子,給丈夫提供溫暖就可以了。有誰能反駁這不是愛呢?更何況愛是持久的,跟一見鍾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種責任與習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