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寫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

老師寫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12月7日,高三學生進入高考複習已經三個多月了。大多數學生經過高三初期生活的洗禮,逐漸地明晰了前進方向,找到了高三的感覺,慢慢地進入了狀態。這是非常令人可喜一種現象。但是,就在跟個別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詢問學生,你感覺如何或怎麼樣時,學生的回答非常令人驚訝的,竟然是高度的一致:就這樣、還好的、一般般。如果在進一步深問下去,在學習上大概花了幾分力?學生的回答還是驚人的一致,大概用了五六分力或者七八分力吧。

  “當秋天來臨,樹葉紛紛落下來的時候,人也開始變得浮躁起來”,有的同學如是說,這時你會發現有很多同學至少不像剛進入高三時那麼拼命了。 所以,我們認為,“戒躁”是高三期中之後的首要任務,誰能在這一時期踏實下來,靜下心來,誰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所以在這一時期收心、潛心是非常必要的。小說

  在高三學習過程中,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是盡力而為呢?還是竭盡全力呢?很多學生包括家長可能為自己的定位,就是盡力而為。但如果盡力而為,這往往都給自己留了一個退路,或者說都在為自己失敗時找藉口,最終的結果是沒有盡力從而沒有作為。這同時還涉及到一個人的潛能的問題。一個人的潛能遠遠超過他已經實現了的一切,奇蹟往往都是在充分發揮潛能時產生。所以,我們要的不是盡力而為,而是竭盡全力。

  在高三學生精神狀態形成的過程中,有四個方面的要素值得關注。一是激情。激情能給平淡、單調、機械的高三生活,帶來一點樂趣、充滿一種活力。正如恩格斯所言,“現代的命運,取決於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 智慧的最大成就,也許要歸功於激情。二是節奏。當快則快,當慢則慢,保持一種節奏,學習就不會感到很疲乏,學習的效益就能較好地體現。當效益產生時,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就感,高三生活的愉悅就能感受,節奏帶來成就。三是危機。“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這是一個自然法則。當今的社會無時無刻不充滿競爭。高考作為一個高利害的考試,其殘酷性不言而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果沒有一種危機感,溫水中的青蛙,其結局我們是可以預期的。四是責任。作為一個現代公民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就是責任感。“不是世界給予我們什麼,而是我們為世界創造什麼。”這樣一種責任,不能僅僅空乏的是為了民族的振興,說得更加實際和貼切一點的話,就是自己今後的人生之路該如何走的問題,高三學習,要為別人,更要為自己。

  在高三生活中,學生如何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呢?分數、成績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狀態和意志品質。當這些擁有了,過程也就好了,分搞笑語句數、成績就會水到渠成。這裡我提幾點建議,供高三學生參考。

  一是要有一種強大的精神信念,並由此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一句口號“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正是這句口號,激勵著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和重要財富。在高考的日子裡,學生的精神世界在不斷的成長和發育,更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支援。有些學生的做法,更富有可操作性。尋找一句非常激勵人的話語或自己的一個夢想,將它寫在三個紙片上,其中一個紙片放在自己的口袋裡,可以隨時激勵自己;一個紙片放在自己的筆袋中,常常伴隨著自己的學習;還有一個紙片,貼在自己的床頭,每當醒來時或睡覺時,唸叨幾句。半個月後,再換一句,以此類推,讓激勵語伴隨高三生活!

  二是要有一種抵抗外界誘惑的定力,讓自己沉潛和專注。同樣是一堆木材,要燒開同樣的水,有些人一會兒就燒開了,有些人始終燒不開。如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一段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情,才能做成這件事情,要持續不斷地燒,而不是燒燒停停。所以在高三生活中,要有一種定力,讓自己心無旁騖、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全力以赴,要能夠讓自己迅速進入狀態,安捺住自己一顆躁動的心,“靜得下、坐得住”,只有這樣才能“水滴石穿”、“鐵桿磨成針”,也才能讓自己在學習中有所突破和提高!

  三是要有行動表現,並且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所體現。高三,大家一天的時間是一樣的,都是24個小時,所以有效的學習時間不是延長出來的,而是擠出來的。如何擠?一個字“快”。一些後進學生,普遍存在這樣一個通病就是拖拉和懶散。也正因為拖拉和懶散,也把自己的學習心態搞糟了,心態搞糟了,學習自然也就不會好到哪裡去。如果,我們注意觀察,一些優秀學生的行為特徵,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優秀的原因。優秀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行為特徵:抬頭挺胸、面帶微笑、步伐有力、樂於助人、張弛有度、善於表達、勤奮刻苦、永不服輸、積極質疑、尋求幫助、動作快捷等等。要想改變自己,我們從來不缺乏想法,我們缺乏往往是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從行為開始!

  寫到這裡,想起曾經向學生徵集激勵語時,一同學只寫了兩個字的激勵語,“且行”。我想以此作為標題,勉勵20xx屆的高三學子們!

xxx

年月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