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的讀後感範文
《把信送給加西亞》的讀後感範文
世界上有許多的書短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而它們所發揮的作用卻不小。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就是這樣一本書。
是什麼東西使這本書充滿了如此的魅力呢?一看之下,情節簡單到了極點: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週後,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正是透過他那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也正像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幹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精神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進步。企業需要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些積極主動、堅忍不拔,積極和堅決完成任務的人,那些值得信賴、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並不一定要像羅文一樣具備軍事知識,但一定要具備羅文一樣的道德品質,這些道德品質正是國家、企業和一個人事業成功的有力支柱。羅文般的敬業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敬業標準,對於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積極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現在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收穫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麼說"收穫"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穫"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暫的……面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僱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這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於人內在品質和素養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書中還提到了一種觀點:"每天多做一點"。現在很多人工作時往往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即把老闆或領導規定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這樣的話,只會使自己永遠處在被動的局面,換句話說,這樣無法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書中給出了這樣一個例子,艾倫在一個週六的下午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球賽,多做了點事情,結果不僅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現金收入,而且為自己帶來了一個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職務。艾倫並不是速記員,他也沒有義務留下來幫那個律師做速記,可他還是留下來幫了律師的忙。他能這麼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為樂的內在品質,正是這種良好的品質,使他獲得了現金收入和更好的職務。每天多做一點,並不會佔用自己太多的時間,卻可以讓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何樂而不為?
當然羅文的優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麥金萊的舉重若輕,瓦格納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奧等人的團結協作以及雙方的共同價值目標,也同樣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必不可少的。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昇華,願我們將《把信送給加西亞》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這也是現代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細細品來,對我們今後取得成功有著很大的借鑑意義。
送給加西亞的信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現在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收穫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麼說"收穫"而沒用"收入" 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穫"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面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僱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這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於人內在品質和素養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發生在100多年前,至今人們還在傳誦它,是因為它倡導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自從有人類社會以來所共同提倡的,無論是什麼民族、什麼社會制度,也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遙遠的未來。雖然不同民族和國家在對該種精神的闡述和表達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在讀到《送給加西亞的信》這個故事時卻都會產生共鳴。這種共鳴,源於人類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和追求,源於人類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
在漫漫人類歷史長河之短短個人一生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可以說是每一個正常的人或者說是有理想的'人畢生的努力,無論他或她給自己制定的是怎樣一個目標,也無論他或她是在怎樣一個組織之內。中國古人對追求理想、堅韌不拔用"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來表述,今天的人則用"體現個人生存價值"、"實現自我"、"事業有成"等來給自己確定生存目標。不管理想和目標是怎樣的,要想達到多數人認可的成功標準,個人素質的高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是具備能夠讓人放心把"信"交給你的資格。當麥金萊總統需要一個特使時,軍事情報局推薦了羅文。相信當時的軍事情報局不會僅僅有羅文,但羅文卻是最具備"送信"條件的人。也可以這樣說:機會總是為有準備的人而提供的。做為正在步入事業發展快車道的中材集團的一員,你準備好了嗎?
二是對自己確定合乎情理的高標準。一個人(或企業)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在個人(或企業)成長的不同時期確定階段性可實現目標,目標確定的不合理,會影響實現的可能性。目標過高或不切合實際,後果會是怎樣相信大家都知道,沒有目標則更加不可想象。
三是用行動和事實證明你所具有的素質和能力。事業是幹出來的,這說來容易,做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有的人是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有的人是隻有理想,沒有行動。
四是組織的協調與同事間的合作。組織是一個群體共同完成某一任務或目的的集合,每一個成員都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長處,時代要求的是複合型人才和善於與人合作的人。
有時曾想象要是我也處在羅文那個位置,生活在羅文那個年代,我能否有這麼驚人的毅力,去把信交給加西亞呢?我無從回答,也許我現在要做的是為有這樣的機會的到來時刻準備著。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昇華,願我們將《把信送給加西亞》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