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讀後感
《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該書倡導的教育教學觀念仍有其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初看巴班斯基在《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這本書,覺得過於理論式的敘述顯得十分單調,靜下心來,才發現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從大的板塊到小的細節,詳盡而又實用,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細細想來,只有最佳化教育教學過程,才有可能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
“最佳化”二字也成為現今的時尚話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在大力倡導“最最佳化”。其實這一概念並不如我們所認為的那麼富有創意,只不過在當今教改形勢下,有必要讓大家重新認識“最佳化”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把教育學家曾經深入研究的問題結合教學改革,讓我們的教育、教學更具實效。
那麼,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教育過程最最佳化的關鍵是什麼呢?透過閱讀和反思,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教學內容的最最佳化
要選擇最優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必須採取下列的行動,這些行動,綜合起來,就是教學內容最最佳化的程式。
1、深入分析教材的內容,並判斷它是否能夠全面地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透過鑽研、通讀教材,如果發現必須充實教材內容,那麼,教師就必須藉助教學參考書和有關該學科的科普讀物予以解決。與此同時,還應使教材內容現實化:即以反映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生活發展的最新例子、事實等,來充實教材內容。在內容中考慮學生日常的生產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特點,這是教學內容現實化的一個方面。依靠學生周圍現實中所熟悉的事實、例子,探討和完成課上所學問題的作業,可以同時完成幾項教學任務:保證教學與生活相聯絡,促進學生的職業定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掌握知識,從而保證提高既定時間內的教學效果和質量,而這正符合最最佳化的目的。
2、從完整選擇出來的內容中找出最主要的、基本的、最本質的內容。以便在講解教材內容時、在練習時、甚至在下一課提問學生時,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教學內容上。
3、進行學科間協調是課堂教學內容最最佳化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學科之間教材不協調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現象:降低教學效率,花費過多的教學時間。還會有一些惡劣後果,一方面是教材過多重複,另一方面又很少考慮學生已經掌握相關學科的材料,依靠這些材料,本來是可以簡化教學,加速獲得所期望的成果。在解釋某些概念時,學科之間不能協調一致,有礙於學生掌握這些概念,使他們不能理解不同學科應用一些概念的特點。
4、按照可能規定給該課時的教學時間來安排教學(一節課或幾節課)的內容,教師必須確定新授教學內容的每一部分所需時間,如果發現,講授參與性和例證性材料的時間不夠,那就從中選出最必要的內容進行講解,其餘的內容可以留給學生自學。
二、教學方法的最最佳化
選擇對一節課來說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是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的核心部分之一。但是,這種選擇卻有很大困難,許多教師往往按照“各種方法都用”、“平均使用”的辦法來使用教學方法,或者主要採用“流行”的方法,這都不利於方法的最優組合。
要掌握選擇教學方法的方法,必須明確地認識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能有效地運用其中的每種方法。
(近年來,隨著教育技術手段的不斷改進,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使得我們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精彩。作為一名教師,要善於選擇和適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配合運用各種方法。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能為學生認知能力的順利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當然,在多樣化方面應該適度,以免使教學成為不斷變換活動形式的萬花筒,從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切不可機械地搬用各種方法,而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選擇和使用。)
巴班斯基在書中對教學方法的最最佳化有著詳細的論述。他仔細地分析了每種教學方法的優點和缺點。並明確提出:“某種方法對某些情況來說是成功的,有效的',但對另一些情況,另一些專題,另一些學習形式來說,則可能根本不可行。教師應當很好地認識每種教學方法的效能和優點”。這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提供了直接的指導。書中,巴班斯基從不同角度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分類。我很喜歡其中一個分類方式,就是把組織學習認知活動的方法分為兩種,即:問題探索法和復現法。問題探索法有助於有理解地、獨立地掌握知識。復現法保證學生迅速而牢固地識記教材資訊,形成技能和技巧。而這兩個方法其實就是“接受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三、教學過程的最最佳化
課堂教學的最最佳化不僅取決於教學方法,而且取決於教學的組織形式。優秀的教師善於把全班的、小組的和個別的教學形式有機結合起來。
教學的陣地不僅是在課堂,也可以是在戶外,可根據需要,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到鄉村去郊遊、去實踐,等等。
教師真正的技巧是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所具有的稟賦和才幹。純樸的作風、機敏的手法、有分寸的情感等,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巴班斯基理論中的“最優”一詞是具有特定內涵的,它不等於“理想的”,也不同於“最好的”。“最優”是指在具體條件制約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學生和教師在一定場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最佳化是相對一定條件而言的,在這些條件下是最優的,在另一些條件下未必是最優的。教學過程最最佳化不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而是科學地指導教學、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的方法論原則;是教師依據教學任務、教學規律、教學原則等對教學過程作出的一種目的性非常明確的安排,以保證教學過程在規定的時間內發揮從一定標準看來是最優的作用,獲得可能的最大效果。巴班斯基的最最佳化理論充分體現了辯證法的靈魂——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從這一意義上說,一刀切是被嚴格否定的,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同樣的練習、達到同樣的準確率,更不能以用樣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他們,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我們做教師的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才有可能實現教育的最最佳化。
四、關心節省教師的時間
我認為巴班斯基教學最最佳化理論的最大特點在於他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提高教師工作效率節省教師工作時間和精力。他提出:“教學論應當以教師的標準工作量為根據,要考慮到班級的實際人數已達飽和狀態,以及他們整天整週都必須積極開展工作等情況。”“教學最最佳化就是要使教師擺脫某些十分普遍的,不合情理的時間消耗”。巴班斯基這一提法確立了他的“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理論的科學性,成為容易被教師接受、容易在教學實踐中推行的教學理論。
細細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裡面蘊含著我們似乎熟悉卻又容易忽視的為人師的道理和訣竅。巴班斯基甚至把教學生如何閱讀,如何提高閱讀的速度的問題都闡述得一清二楚。而這些,正是我們平常所不重視,現在想來又十分必要的東西。面對這樣的精華之作,讓我們捧起它,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於“枯燥”中,你也許會收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