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與小綿羊讀後感範文
大灰狼與小綿羊讀後感範文
《大灰狼與小綿羊》這本書使我目不轉睛,內容引人入勝。
黑泡泡的父親和母親都出生在動物園的獸籠裡,它已是動物園裡成長起來的第三代狼了,別說吃羊了,就連活羊都沒見過。
而用來進行狼羊同籠實驗的羊,是專門派人到市郊西山一位羊倌那兒借來的一隻小綿羊,絨毛卷曲,除了兩隻黑色的眼珠子和一對琥珀色的犄角外,渾身雪白,我們就叫它一團雪。
當我們把一團雪推進籠子時,黑泡泡不僅沒有張牙舞爪地撲上去嘶咬,反倒驚慌失措地逃到窩巢後面,縮在角落裡不敢出來,望著依臘嬌嗚嗚哀叫,好像在說:“這是什麼怪東西呀,頭上還長著兩隻角,真嚇狼,我害怕!·”
倒是一團雪膽子還大些,咩咩叫著在籠子裡跑來跑去。
就是這麼一本書,怎麼樣,如果你喜歡,那還等什麼,趕緊去看一看吧!
【每日寫作指導:讓作文做到構思巧妙的幾種方法……】
在作文中規中矩地完成之後,只能拿到結構方面的'基礎分,但是如果用一些方法讓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巧妙,吸引讀者的眼球,會在文章的結構分上得到加分。下面介紹幾種讓作文構思更巧妙的方法,希望對各位初中學生有所幫助。
1、設定懸念法
設定懸念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在開頭設問,即在作文開頭即給讀者提一個問題,形式可以是問句,也可以僅僅是一個敘述,但在開頭的事情往往顯得匪夷所思,不符常規,這樣能在讀者心中產生一個疑問,引其興趣,讓其對下文產生期待心理。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開頭即是“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next88)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這個開頭就比較有吸引力,因為它給讀者設定了很多疑問。小女孩是幹啥的?這麼冷的天,還是個大年夜。她為什麼一個人在街上走,還光頭赤腳?讀者自然而然想往下讀。
2、抑揚法
所謂抑揚法,包括先抑後揚或者先揚後抑。這個方法說的是當你真正要表達某種褒貶情感的時候,不要一開始就表現出來,而一開始將相反的方面表現出來,接著才開始表現你所想表現的那個方面。
如金庸小說《笑傲江湖》描寫令狐沖的師父嶽不群時,即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開始時將嶽不群描述成一個慈父良師的形象,給了他正派人士引以為榮的“君子劍”稱號;但到後面,這慈父卻利用女兒幸福達到私利,這良師卻為私心殺害自己徒弟。堂堂“君子劍”實為不折不扣的陰險小人,為野心掀起武林中的腥風血雨。這樣不用太多語言描述,光是前後一對比,其人性之醜惡暴露無遺。而《神鵰俠侶》描繪楊過則使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
“抑揚法”實際上是對比思維的一種,寫作時要注意。“抑”的目的是“揚”,“抑”的內容是為了更好地“揚”.最終要把你最想要表達的那個意思抒發出來。
3、誤會法
誤會源於人與人之間或人對事物的錯誤理解。誤會法就是指在文學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對另一方(或者某件事)產生誤會,或者兩人互相誤會,從而引發矛盾,推動情節發展,從而使人物情感的波瀾層層遞進,多姿多彩。所謂“人貴直,文貴曲”,平鋪直敘是作文大忌,而要讓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絃,巧設誤會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比如有一篇考場滿分作文叫做《誤會》,文章中開始寫“我”因為天下雨父母親沒給生病的“我”送傘而導致“我”誤認為父母不愛“我”了,後來看到母親留下的紙條才知道父母親是想鍛鍊“我”,讓“我”能夠成長得更好,“我”在知道這是個誤會之後明白了父母對“我”的關愛。這就是典型的用“誤會法”來給文章設定懸念的例子。
使用這個方法需要注意在寫完誤會之後一定要交代這是個誤會,並且需要交代主人公知道這是個誤會之後的心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