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分享
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分享
讀後感,顧名思義,是指讀後的感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孩子作文的題材,可以盡情地讓孩子想我所想,寫我所想。下面是關於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的內容,歡迎閱讀!
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裡說過了,這裡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透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讀後感的寫作方法
讀後感是一種特殊的應用文,是指讀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後,根據自己的感想所寫的文章(看了某部影片或戲劇後所寫的感想,叫作觀後感,與讀後感的性質相同)。讀後感的幾個寫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包括:
1.研讀原文。只有認真研讀原文,才能對原文的內容和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從中有所感悟。認真研讀原文是寫好讀後感的基礎。
2.確立感想點。感想點既是讀後感的中心論點,又是文章的“入手處”。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影視作品、一齣戲劇,內容有繁有簡,線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觀點有深有淺,寫讀後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麼,怎樣確立感想點呢?方法很簡單。我們研讀某篇作品後,必然會受到啟發,有所感悟,其中我們受啟發最大、感觸最深的那一點(或幾點),就可以被確立為“感想點”。例如,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其感想點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思想、品格等,或最有價值的言論、行動等。
3.寫好讀文概述與發感想。讀文概述是指對所讀文章的出處、篇名、作者、主要內容的交代;發感想的目的是明確這篇讀後感的由來,要發什麼感想。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會讓讀者不明白“感”由何而發。認清讀文概述與發感想的關係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讀後感最突出的特點是“讀”和“感”緊密結合。讀,是指讀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觀點;感,是指讀後有何感受。“讀”是“感”的基礎,“感”是“讀”的昇華。“感”和“讀”互相作用,不可脫節。讀後感要把“讀”的內容和“感”的內容自然巧妙地組織起來,防止讀後感變成原文摘錄或原文縮寫(節選),也不要把讀後感一分為二,前半篇寫內容摘要,後半篇寫毫不相關的感想、議論。
寫讀後感時,要注意“讀”為輔,“感”為主,“感”是重點。讀後感的重點不是對原文的介紹,而是寫出讀後的感想。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此外,“讀”和“感”結合的形式一般有兩種:一是邊述讀(交代所讀內容)邊發感想,二是先述讀後發感想。從原則上講,先述讀後發感想的形式比較好把握,適合初學者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