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
2019年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
說話不及,臘月二十三,小年兒,是祭灶的日子。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小編為大家分享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傳說故事,歡迎閱讀~
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一】
臘八過了就是小年,小年在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從小年開始,就進入了過大年的倒計時。河北邯鄲有民謠說:“糖瓜祭灶二十三,離過年整八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趕集上店買東西;二十八,把豬殺;二十九,做黃酒;三十,家家捏餃子。”
小年是要跟灶王爺套近乎的時候。宋代東京(今天的開封)在早灶上貼灶馬,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命”。想讓灶王爺醉醺醺地上天,糊糊塗塗地交差,別打老百姓的小報告。但是,老讓灶王爺醉著也不合適,所以人們用麥芽糖祭灶。用糖粘住灶王爺的嘴巴,讓灶王爺嘴巴變甜,上天多說好話。
祭灶用的糖瓜,是用麥芽糖做的。大麥發芽後,上鍋熬成漿,冷卻後就成了飴糖。鄧雲鄉老爺爺在【增補燕京鄉土記】中對糖瓜加工說得很詳細:“麥芽糖剛剛熬成時,是咖啡色的濃漿,從鍋中盛出來,倒在撒滿面粉的石板上,冷卻以後變成一大塊。做糖瓜時,把這一大塊麥芽糖敲下一塊,放在撒了乾粉的案板上加熱揉搓,最後軟得像嚼過的口香糖一樣。隨後把它弄成一個圈,套在一個抹了油的木樁上,再用一個小木棍套上來拉,拉長了再折一轉,絞成麻花狀再拉,反覆多次,說亦奇怪,褐色就變成白色的了。拉到這種程度,就可以取下來,把粗長的糖條,用手一段段勒細,成葫蘆腰狀,稍冷,把細腰處快刀切斷,變成僂瓜一樣的糖瓜了,多好玩呢?”除了糖瓜,山東人祭灶的時候,也有供水餃的,由此可見山東人對餃子的喜愛。
要是灶王爺不吃這些,老百姓也有辦法讓他上了天庭不說壞話。據說灶王爺平時要記人間過錯,屋裡的灰塵是他的筆記本,所以老百姓就在祭灶這天掃屋子,趕灰塵,讓灶王爺無話可說。
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二】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Kitchen God will report to theJade Emperor about the daily affairs of each family.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
Based on the report, the Jade Emperor will decide whether ornot to reward this family.
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決定是否在新的一年中賜福於這家人。
People will sacrifice candy, water, beans to the Kitchen God to flatter him, so that he can reportgood things about the family.
人們在廚房供奉糖、水、豆子來討好灶王爺,以便他能對玉帝進好言。
As a result, the Jade Emperor may not punish the family, which can live safe and sound during thenext year.
因此,玉皇大帝便不會懲罰這家人,使他們明年一年都平安順利。
On the Festival's Eve, the Kitchen God will go back to the human’s world, so he will get a warmwelcome from human beings.
除夕前夜,灶王爺會回到人類的世界,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After this sacrifice on this day, the ancestors will be worshipped by the whole family, and thesacrifice remains in place till December 30.
舉行過祭灶儀式後,全家人就開始供奉祖先一直到大年三十。
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三】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
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餬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四】
張單之說。也許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首民謠:“灶王爺本姓張,搖搖擺擺下了鄉。白天吃的油鹽飯,晚上喝的爛麵湯。歲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這首民謠來自張單休妻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人,姓張名單,字子郭。他的妻子叫郭丁香,為人勤勞賢惠、孝順父母。張單不願守在家裡種地,就出門做生意。後來發了財,回家後竟嫌棄起自己的糟糠之妻來,一紙休書把郭丁香趕出了家門。第二年他又娶進一位名叫李海棠做老婆。由於李海棠生活揮霍奢侈,而張單在外又吃喝嫖賭,很快家道敗落。後來的一場大火又將家裡的`財產全部燒光,李海棠經不起貧寒,就改嫁他人。
從那以後,張單隻得靠乞討度日。有一年的臘月二十三,他要飯時竟然要到了自己的原配妻子郭丁香的家裡,面對善良的郭丁香,他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一頭鑽進爐灶裡,說什麼也不肯出來,被活活憋死了。後來玉皇大帝把張單封為灶王,也許是為了警戒人們不要犯他犯過的錯誤吧,還命令他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彙報一年來這一家的言行。
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五】
張奎之說。
張奎是明代人許仲琳根據歷史創作的古典神話小說名著《封神演義》中的一位傳奇式人物。武藝高強、身懷絕技的張奎、高蘭英夫婦倆鎮守澠池雄關,為了捍衛即將覆滅的殷紂王朝,在敵眾我寡、後無援兵的情況下,張奎利用地行之術,藉助座騎“獨角烏煙獸”的威力,高蘭英利用“太陽神針”密切配合,在守衛澠池之戰中,連斬周武王的伐紂名將十多名,死傷兵卒無數,是武王伐紂征戰過程中最為殘酷的一場惡戰。
《封神演義》在“澠池縣五嶽歸天”、“土行孫夫妻陣亡”等章回裡,對這場撼天動地的戰鬥描寫得淋漓盡致。後來,姜子牙受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將伐紂征戰中陣亡的忠臣良將各封神位。張奎被封為七殺星,高蘭英被封為桃花星。他們被封了神位以後都是幹什麼的?我想,恐怕多數人不知道。可是,長期以來河南澠池人都說張奎是灶神,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家之主“老灶爺”,他的夫人高蘭英當然就是“老灶奶”了。每年臘月二十三,人們都要擺供燒香,叩頭祭拜,要送其“上天言好事”,初一五更時分要迎其“回宮降吉祥”。
《封神演義》的內容有真實的一面也有虛構的一面。至於書中內容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構的,現在的人無法也沒有必要去認真考究。河南澠池人對於發生在兩千八百多年前的這一歷史故事的瞭解,除了書籍、電視外,還有許多流傳的民間故事和地名傳說。如當時的澠池關就在扣門山(今屬陳村鄉),附近的張寨、張溝、寨疙瘩、紅土坡、大石坪、土門窪等地名的來歷都與這一戰事有關。那裡的煤窯溝內至今還有著張奎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