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人體修復材料》讀後感

《神奇的人體修復材料》讀後感

  讀《神奇的人體修復材料》這本書,我對牙齒修復這部分內容最感興趣。透過閱讀,我知道了牙齒雖然不起眼,卻有了不起的本領。

  牙齒會讀懂人身體各種“語言”,及時給我們通報身體健康資訊。比如牙齒經常出血,有可能是身體缺少維生素,有可能是有肝病,也可能是肚子有蛔蟲等。

  牙,作為人體最堅固的部分還有很大的開發價值。科學家正準備研究如何將認的身體資訊輸入牙齒,方便儲存。嚴肅地講,可以在人遭遇意外後提供身份證明。浪漫的說,可以在幾十萬年後,給你的子孫留下你生命的痕跡。瞧,多有意義!

  最有意思的是,透過閱讀有關牙齒的`這部分內容,我發現了施耐庵先生寫的著名長篇小說《水滸傳》上有一個科學性錯誤。那是在《水滸傳》小說的第一回第 9 頁,寫太尉上山請張天師的路上遇見了吊睛白額錦毛大虎時,施耐庵先生說他嚇得“唬得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廝打。”我從閱讀《神奇的人體修復材料》這本書中知道:不管是原始人還是現代人,他們的牙齒一般是 28 到 32 顆,中間 4 顆智齒因人而定。這就是說,人的牙齒上限是 32 顆,那“洪太尉”應該也不例外。唯一一種可能,就是“洪太尉”長出了多生牙。而多生牙多半畸形,如果“洪太尉”的牙又多又醜,施耐庵先生作為文學家不會不把這作位人物特點加以描述。而且 32 顆牙齒能夠長全的人已經微乎其微了,一下子能長出 4 顆多生牙,只能說是奇蹟。

  當然,施耐庵先生寫“洪太尉”有 36 顆牙應該是小說家的一種文學手法,起著引人入勝的作用。但從科學的角度說,施耐庵錯了。如果施耐庵先生知道現代小學生連有關牙齒數量的知識都懂這麼多,並且還想要挑他錯的話,恐怕也不會用這種寫作手法了吧!

  真是小小牙齒,學問大大。原來讀科普書能有那麼大的收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