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論》讀後感
《人性論》讀後感
對於哲學的書,我一直是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雖然我喜歡看書,也明白有很多哲學書確實是能為我們帶來一些很好的啟發,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哲學書一般都很枯燥、抽象、深奧。簡單來說就是很難真正的讀懂它,明白它深刻的內涵或者是它所揭示的社會現實。最近,因為青共校的讀書小組活動,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了一隊,出乎意料的選擇了經典哲學書籍《人性論》。
《人性論》全書分三卷,分別是“論知性”、“論情感”和“論道德 ”。正文前有一篇簡短的“引論”,主要說明了人性科學的重要性和意義。第一卷“論知性”的主題是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範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認識論的內容。第一卷是《人性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礎,包含了休謨對哲學的主要貢獻。
第二卷“論情感”是第一卷的繼續,其主題是情感的起源、性質和活動,併為下一卷關於道德問題的討論打下基礎。其中對意志和自由的討論有相對的獨立性。
第三卷“論道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其中第一章論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屬於倫理學的內容;第二章討論“人為的德 ”——既是倫理學的內容,也是政治學的內容;第三章討論的是“自然的德”。
《人性論》是休謨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對於人類思想史具有獨創性的理論貢獻。休謨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這本書中進行了闡述,如關於人性的三個假設,有關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關社會秩序和制度正義的看法等等。
這本書,說實話內容並不是很吸引我,它沒有情節,看起來有點枯燥,可是我還是看下去了。因著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觸最大的地方,還是第二卷的論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節,論愛與恨的物件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休謨說,驕傲和謙卑的直接物件是自我,或是我們親切地意識到它的思想、行為和感覺的那個同一的人格;而愛和恨的物件則是我們意識不到他的思想、行為和感覺的某一個其他的人。這一點在經驗中就表現得充分地明顯。我們的愛和恨永遠指向我們以外的某一個有情的存在者。當我們談及自愛時,那不是就愛的本義而言,而且自愛所產生的感覺和一個朋友或情人所刺激起的柔情也並無共同之點。憎恨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因為我們自己的過失和愚蠢而感到恥愧;但是隻有由於他人所加的侵害才會感到憤怒或憎恨。愛和恨的物件顯然是一個有思想的人,而前一種情感的感覺永遠是愉快的,後一種情感的感覺則永遠是不快的。我
們還可以大概地假設說,這兩種情感的原因永遠是和一個有思想的.存在者相關的,而且前者的原因產生一種獨立的快樂,而後者的原因則產生一種獨立的不快。凡對自己的性格、天才、財富感到滿意的人,很少有不想在世人面前顯露自己,並取得人們的愛和讚美的。顯而易見,成為驕傲或自負的原因的那些性質和條件,也就是虛榮心或名譽欲的原因;我們自己最為得意的那些特點,我們總是要炫耀於人。但是假設愛與尊重不是和驕傲一樣由同一性質產生的仁它們的不同點只在於這些性質或是與我們有關,或是與他人有關,那麼這種進行方法將是非常荒謬的,而且人們也不能期望每一個其他人的情緒和他們自己所有的情緒互相對應。
其實我覺得,正是因為人們不能期望每一個其他人的情緒和他們自己的情緒互相對應,才有了那些“求而不得”之類的怨恨或難過。其實這是一種很普遍、很自然的現象,這個世界上幾乎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這樣的情節在上演,這只是人們最基本的情感反應。所以,即使是失業、失意、失利、失勢,甚至是失戀,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誰沒有那麼幾件讓自己受傷到骨子裡的事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沒有誰能一切都順順利利,對於愛與恨能真正的灑脫看待,是所有人應該去最求的。但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確實很少。
休謨在《人性論》中認為,人的感覺是人的思想、認識觀念的唯一來源,因此,人的認識物件只能限定在感覺經驗的範圍內。只有人感覺到的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物質世界”是無法感覺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由於“人只能認識感覺”,而對於感覺產生的問題,是人的認識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是不可知的。 這就是不可知論。
對於他的“不可知論”,我並不十分理解,應該說基本不懂他所表達的意思。上網查了關於不可知論一些基本問題,最後也只能望而卻步了
休謨於18歲開始構思,25歲完成了人性論初稿。這本書就我目前的認知水平來看仍顯得步履維艱,而且我可以斷言,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這本書。並不是說其推理的深奧難懂,而在於充斥其中的太多情感體驗和實驗證據,都有很深刻的個人體驗。在此,我堅信已經在閱讀過程中摒棄了我所受教育中將其定性為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者的先入之見,也沒有將自己作為其深度的信仰者,但是自己仍然為其精妙的推理所傾倒。
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也是用來努力說服自己的信念支撐。對於人性的問題太過於深奧,也許在以後我認知水平提高後,我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