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後感的具體寫法規則
關於讀後感的具體寫法規則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或讀了一段話,或讀了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 記敘文 ,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透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因此,在讀好原作的基礎上,把可以引發感想的.“點”排出來。例如,寫《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一文的讀後感,就可以排出如下感點:
① 全文的中心思想:在即將奪取全國勝利的新形勢下,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鞏固這個勝利,建設一個新世界。
② 鞏固這個勝利則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要花費很大力氣的事情。
③ 因為勝利,驕傲的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不前的情緒可能生長。
④ 要警惕糖衣炮彈的攻擊。
⑤ 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⑥ 兩個“務必”。
⑦ 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⑧ 中國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國主義者乞討也能活下去,而且還將活得比帝國主義國家要好些。 這八個方面,都是可以啟發我們感想的。再如細讀《執竿入城》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確立的感受中心也不盡相同。
從魯人的角度分析可得出:
①應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必須打破思維定勢的束縛;
②多想才能出智慧;
③輕信盲從是可悲的等。
從老者的角度思考,又可得出:
①好為人師要不得;
②自作聰明者戒;
②經驗主義者行不通;
④談動機與效果的關係等。
第三,選準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裡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例如《濫竿充數》這個故事,明顯地有三個感點:
一是南郭先生的行為引發的感點:人要有真才實學,靠矇騙過日子是不會長久的。這當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是由齊宣王的行為引發的感點:應當實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義。這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三是把南郭先生在兩代齊王手下的不同遭遇作對比,探究原因引發的感點:應當打破大鍋飯,讓一部分人混不下去。把這三個感點作一下比較,對照當前改革的形勢,我們即可發現第三個感點是當前的熱門話題,最切合人們的思想實際,與現實聯絡最深,那麼我們就選第三個。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裡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 記敘文 中“敘”的要求。 記敘文 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以《赫爾墨斯和雕像者》為例,如果要緊扣這則寓言的中心寫“感”,以下四種引述,哪種算是簡明的呢?
①赫爾墨斯到人間碰了大釘子。
②赫爾墨斯是窮人的庇護神;之至高無上的天神宙斯、赫拉的兒子,他盲目自大,來到人間問自己雕像的價格,才知道不過是作為宙斯、赫拉雕像的添頭而已。
③赫爾墨斯盲目自大,他到人間問自己的價格,才知道僅是作為添頭而已。
④赫爾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問價,結果才知道自己的雕像的價格不如宙斯和赫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