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教學勇氣讀後感
著作教學勇氣讀後感
靈寶市第一小學 薛春煒
滿懷著一分教師的執著,拜讀了帕克·帕爾默教授的著作《教學勇氣》,讓自己的心靈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禮,被書中通透教師心靈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啟迪所震撼。他的天賦帶領我們進入教學工作最深奧的領域,並以他足以永遠改變我們的洞察力和勇氣照亮了我們的心靈之旅,整合了嚴密與典雅、熱情與精確、智慧與人性,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從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如浴春風,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帕克·帕爾默提出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不是用來雕刻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花崗石,而是一個處於複雜的、不斷需求的、終生自我發現的過程中的敏感領域。自身認同在於構成我生活的多種不同力量的匯聚,自身完整與這些力量的聯合方式有關,使我的自身完整協調,生機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氣沉沉。我們透過選擇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絡提高我們的自身完整,我們就必須體驗。“所有真實的生活在於相遇。”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
我們要學會去傾聽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後,是想去發現他們自己的聲音,想去發出他們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之聲音---意味著不斷地寬容他人,關注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著不能匆忙地用我們可怕的言語去填塞學生的沉默,並且不要迫使他們說我們想聽的話;意味著充滿深情地走入學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傾聽他人真話的言而有信者。這樣有一天學生會能夠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
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學要求最終是來自教師內心的呼喚,這種呼喚是尊重真實的自我。“是你深沉愉悅與外部深沉渴望之間相遇交融的聖地。”教師的內心不是良心的呼喚,而是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吶喊。我們需要找到各種可能的方式來傾聽來自心靈內部的聲音,並認真地接受內心的指引,不只是為了我們的工作,更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只要我們稍微給自己內心聲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回以一種更溫柔的方式回應,使我們參與到賦予生命活力的靈魂的對話中,當換回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時,依靠內心的導師賦予的威信就樹立起來了,這時教學就能夠發自自己真實的內心深處——這是一種有機會在學生們的內心獲得默契的回應、共鳴的真實。
做了十多年的教師,多了幾分感慨和執著,時常也會抱怨我們的那些“來自地獄的學生”。領略了帕克·帕爾默教授的經典論述,使我豁然開朗:“來自地獄的學生”不是天生就是那種樣子,而是被他或她所不能控制的環境造成的。因此,我們的教學應該是對學生的'一種親切款待,而親切的款待經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為。教師對學生的親切款待產生一個更親切地款待教師的世界。第三,源自心靈地融入我們的教學,就是要開創一個實踐真正的共同體的空間: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的最優特質獲得融合和超驗昇華。我們只有存在於這種共同聯絡中才能認識現實。只有親身處於共同體之中,我們才能理解現實。透過讓學生積極參與真正共同體的動態演變,重複認知的過程。
“一切閱讀都是以自身底色作基礎。”能夠進入心靈的閱讀才是愉快的有效的閱讀。當我們把自己自身的獨特優勢整合於教學中,教學於共同體中,在於自我、學生、學科的密切聯絡中彰顯生命本質時,就能發揮出有效的教育力量,體現出我們教師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