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讀後感範文

火星救援讀後感範文

  火星救援讀後感

  花了接近一週的碎片時間(好吧,我承認,不完全是碎片時間,還有很多晚飯後嗑瓜子的時間)在電影上映前看完《火星救援》,雖然小說詳盡的描述讓我對劇情倒背如流,但仍然絲毫抵擋不住我對電影的期待!

  小說以馬克.沃特尼(男豬腳)的“火星日記”開頭,第一章可以說有點無聊,因為馬克在日記裡羅嗦了諸如MAV/MDV如何工作,以及Ares計劃,這個擴充套件人類地平線的計劃是如何實施的,馬克所在的團隊(一組6人團隊)執行的是Ares3計劃。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他們臨時終止計劃立即撤離,隊友以為馬克慘遭意外且已無生命體象徵,才不得不撇下他撤離,但幸運的他居然倖存下來,死裡逃生,不僅在寸草不生的火星上種出了,還奇蹟般活了549個火星日。電影也好、小說也好,聚焦點都在馬克,這位植物學家機械工程師身上。然而個人認為書中好幾個振奮人心的橋段不在男主角那裡。

  最激動人心場景一:衛星中心觀測火星影像資料的一名小職員通過幾張有時間延遲的照片推測並確定馬克仍活在火星,並對自己的推測堅定不移,並報告給NASA火星計劃總監文卡特卡普。從中有三點資訊:其一可見這位普通的工程師工作細緻入微,對微小的異常情況具備超強的敏銳度;其二NASA(至少小說中的)是一個溝通通暢的機構(這在後面的許多情節都有體現),即使比她的管理層都高出四個層級的高層人員她也能聯絡溝通,讓其親自造訪;其三NASA知人善用,懂得褒獎與提攜,發現和確定馬克存活的第一人明迪最後受到重用。

  這也是後來文卡特直接任命她參與救援行動計劃的原因。

  最激動人心場景二:NASA以及全世界(這裡重點表揚中國的太陽神)第一次不遺餘力救助馬克。得知馬克生還並孤立無援時,透過團隊商議決策(沒錯,每發生一件大事,都是團隊關鍵人員,火星計劃總監、JPL總監、Ares3飛行總監、媒體公關、衛星中心明迪、以及他們的頭,他們一起圓桌會議共同商議決策,這是另一個值得滋滋樂道的行事作風)。不惜犧牲萬億的人力物力耗費去營救馬克。其中有三點體會:其一團隊對成員,企業(組織)對員工,國家對公民,都報以百分百的責任心;其二這種珍惜每一條生命(生命無價且寶貴)的價值觀明顯高於一切;其三,這也是作者寫到的,人類文明中,對同伴伸出援手的施善文化是人類的`本能,它積極地鼓勵著每一個人(儘管有的人並不贊同),所以馬克背後才會有全世界的人撐腰。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太陽神的郭主任主動聯絡NASA的原因。

  最激動人心場景三:米奇偷偷把裡奇布內爾動力計劃傳給Ares3船員後,船員們決策的過程,和最壞打算的安排(若最後營救失敗,將留下最易生存的約翰森,她的生存之道包括了必須將船員身體作為食物--不過最後她會不會照此執行不可而知)。從中有三點感悟:其一還是生命面前人人平等,關乎自己性命的決策每個船員都有自己不可剝奪的發言權與選擇權;其二團隊精神深入骨髓,當得兩個方案救援馬克,一個是風險較大的食物補給計劃,可能會斷送一條人命,另一個是風險相對較低的埃爾蒙徳計劃,也就是船員重返火星軌道,掠過火星,馬克乘坐MAV與船員匯合(圖是赫爾墨斯整個Ares計劃的航線圖),屬於太空營救,很容易斷送六條人命。六個船員,一個團隊可謂向心力一致,正是這種團隊力量讓他們毅然選擇折返回火星;其三犧牲精神在關鍵時刻總顯現光輝,赫耳墨斯飛船上每個船員的人性光輝和犧牲精神是促使最終營救的催化劑。

  這也是米奇能預料到船員們決策結果的原因。

  當然,小說還有很多激動人心的場景,比如馬克死裡逃生後立即冷靜分析和決策求生計劃,比如火星上受挫孤立無援時他的樂觀與機智,比如他的冒險精神和危機意識,比如他對於困難的態度(總是冷靜分析,因難解決),用NASA火星總監的一句話:別人我不敢說,但幽默風趣的性格,還有馬克機靈活躍的小腦瓜確實符合他在火星生存的條件。

  火星救援整個過程充滿著正能量,馬克和他身後的團隊都在用行為闡述:積極、樂觀、機智、高效、敏捷等優點在漫長人生中的重要性。

  當馬克駕駛漫遊車或者執行每一次EVA時,他不僅依靠他手中的工具紀錄軌跡,還自制位置勘測工具,同時觀測火星的兩個衛星的位置來判斷座標。在整部小說裡,不斷有推翻舊方案,確立新專案的轉折發生,但每次立項與執行,馬克以及NASA團隊都有一個相同的行事作風:

  第一,分析立項原因(即優劣),評估專案風險;

  第二,分析專案環境和專案條件(整合資源);

  第三,選擇專案團隊成員;

  第四,規劃專案執行計劃(具體到時間節點);

  第五,策劃PlanB;

  第六,做最壞結果的評估,以及情況發生時如何應對;

  第七,追蹤執行過程。

  正是有如此嚴謹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每次營救計劃(自救與他救)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

  在此,得感謝一下小說的作者,安迪威爾,給我們帶來如此精彩和驚喜的故事,這名貨真價實的碼農,跟大爆炸裡的謝爾頓一樣,這個科學宅男堅定自己的科學之路。15歲便進入NASA,2009年寫這部小說實際是表達他對天文學宇宙學的熱愛。話說這位宅男還頗有一點馬特達蒙的影子。然而為何他要選擇火星作為故事的發生背景呢?從很早的火星任務、到後來的紅色星球、再到2015的the martian,火星無疑是科幻電影,太空之旅題材系列的常客。那為什麼太陽系,乃至銀河系這麼多行星,偏偏這一顆尤其受地球人的親奈呢?

  這就要追溯到生命的起源與生命的延續了:

  生命繁衍生息的關鍵:水、空氣、食物、氣候、地理等等,現在的地球看似天時地利人和,具備這些條件。但實則這些條件並非與生俱來,這是經過上萬億年的演變才造就了地球的今天。而第一個地球生物或說微生物是如何產生的呢,或者說地球的生命是從何而來,有一種猜測就是火星!經過人類現有的探測,可以推測四十億年前的火星可能是一個生命力旺盛的星球,火星地貌還原圖反映出火星的地質地貌與地球極為相似。

  不僅如此,據推測火星現在仍有流動的液態水(不確定是否為H2O),還有比珠穆朗瑪峰更高的高原火山奧林匹斯山。

  火星的岩石取樣中,發現與昆蟲化石極為相似的生命化石,而火星很有可能因為某種特殊原因,剛好在地球起源的四十多億之前變成如今現狀,並將生命體傳遞到地球。火星表面臉譜形狀的岩石在【火星任務】被描繪為火星生物的居所,並藏有地球起源的奧秘。人類自始自終都不會停止生命起源的探索,只有找到問題的源頭(從何而來),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到哪兒去)!

  那麼問題的另一頭:生命的延續……

  不管是人類的過度掠奪而使地球荒廢最終遺棄她,還是為了防止人類自己愚昧地弄出什麼實驗把地球搞死,人類都必須找到第二個地球。而火星從諸多方面來看都是一個有移居可能的星球,故而火星成為太空開拓的焦點。

  到此時間不早了,回想前文中分析營救馬克的原因,有說對於生命的尊重與看重,雖然每一個生命個體在浩瀚宇宙中渺小,但是從另一方面(物種進化,佔用地球資源)每一個生命個體又是那麼強大。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多吃多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