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
讀完薛老師《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卻久久不能平靜了,《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讀後感。教過一年級的我深有體會,剛入小學的孩子特別愛嘰嘰喳喳,靜不下心來。因此一年級的老師,是和忙亂、著急、緊張這些詞相連的。其實,這是我們老師自己沒有擺正心態。
一、走向"平和"
1、音樂元素的加入。
"優美的音樂,能在潛移默化中,將孩子的心靈導向寧靜優雅。同時,也使他們對音樂有了鑑賞能力--吃過仙桃的人,是再也不會貪戀爛桃的。"這是薛老師的一段話,每天讓一年級的孩子聽音樂,靜靜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讓很鬧的孩子終於能坐得住,能靜下來,對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大有幫助。
2、秩序從安靜訓練開始。
一年級剛入學的常規教育很重要,當我面對一年級孩子的時候,希望他們急速地成長起來,恨不得今天上學明天就學會了怎樣學習。但是開學初,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薛老師只強調"安靜"一條,特別注重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氛圍。時間長了,孩子們個個都是輕聲慢語、以禮待人,適應了小學的生活。只有靜,才適合讀書,適合思考,適合孩子的成長。培養孩子的靜氣,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責任。家長和老師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製造噪音。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靜--儘量柔和地和孩子說話。"
3、適當且平和的懲戒。
看雲非常重視懲戒的方式與分寸,年幼的孩子們也準確地理解了老師的苦心--"老師罰我們站就是喜歡我們。要不然的話,我們就會學壞,成為壞孩子。"下面是看雲與家長的談話:"已經處理過了,你不要聽見孩子們的報告跟著虛張聲勢。沒什麼的,該讓你知道的事情我會告訴你,像這樣的小事情,教師已經即時懲戒過的,你最好裝作不知道。被嚴密看管和雙重監視的感覺,是很讓孩子沮喪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
二、讀書品味
"大量地、高品位地讀;自由地、誠實地抒寫;勇敢地、大膽地思考--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來的、越來越堅定的語文學習之道",讀後感《《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讀後感》。這也是薛瑞萍老師的一句話。薛老師在安徽合肥的一座小學任教,是一個愛讀書又愛教書的普通教師。因為愛孩子而做教師,因為愛讀書而教孩子讀書。感動於她的每天大聲朗讀一小時,驚奇於他們那群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薛瑞萍老師認為"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因此,讀書要從娃娃抓起。當孩子們剛學習完拼音,薛老師帶領她的一群孩子和家長,堅持了大量的課外閱讀。開始了每日一句的日記練習。讓他們儘早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剛開始要求學生一天一篇兒歌的閱讀量,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優秀的學生已達到每日流暢朗讀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書,讀好書。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水平也能隨之提高。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強烈借鑑的。"良好的語感,對於個人來說,不僅有利於文學修養的培植,也可以讓他從談吐到內心變得溫煦優雅。"
三、結友家長
學校教育只是鳥的一隻翅膀,如果離開家庭的有效支援,那這隻鳥將永不會真正飛上藍天。引領家長走進孩子的學校生活,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態。在薛老師的敘述中,有大量的與家長對話的內容。有的,是電話的記錄;有的',是面對面的交流,有的,是網上的跟帖。而最讓人不忘在這本書中,我認為最精彩的是薛老師在一學期內給家長寫的二十幾封信的是告家長書的做法。按薛老師的說法是給家長的信。每週一封,情真意切。21周,寫了21封信。信中有對學生知識點的強調,有讓家長在家輔導時突出的重點,有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指導,有近期班級及學校工作佈置。這些信是一名老師對家庭教育作用的延伸,並是老師與家庭溝通藝術的直接證明。其中,大量的對學生的肯定,學生優秀的表現,如背誦好的人名,寫話好的語句及人名,考試好的人名等等,這無形中是對學生家長的一次鞭策。所以,21封信,涉及到學校,班級工作的所有方面,這遠比口頭的說教更有效,不要問,跟著我來就行,多好。
同時她還要求家長都能寫回信,互相交流,薛老師從中認識到孩子的心理狀態,不斷地調配孩子有效地學習。二十一封信,就是二十一次真情對話,不僅真正調動了家長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師的睿智。
教育是潤物無聲的美麗緩慢的事業;從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備的心態。這本書告訴我:學會從容,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