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名篇讀後感

陶行知名篇讀後感

  名篇讀後感篇一:《陶行知名篇精選》讀後感

  以前只知道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其他關於他的事情我並不瞭解。新教師培訓第一天,是請南京行知小學的校長來做的講座,講座的題目就是“並肩走在行知路上”。透過那次講座,對陶行知有了初步的瞭解,藉助於寒假的時間,靜下心來,細細閱讀《陶行知名篇精選》,第一次真正走進陶行知,瞭解了他的教育思想。當我自己去領會他的思想和行動時,才知道他是多麼有思想的一個人,在八九十年前就看透了很多教育的本質,看透了教育應該做的是什麼。

  陶行知的很多教育思想就旨在介紹一些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比如新教育、重視鄉村教育、“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理論,這些理論到現在看起來還是那麼有用。

  在“新教育”一文中,他對新教育的解釋如下:一是要自新。他說我們中國的教育,倘若忽而學日本,忽而學德國,忽而學法國、美國,那是終究是無所適從。的確,我們中國辦教育要從我們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我國國情出發,對於外國教育好的方面我們可以吸取經驗,但不是照搬照抄。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也一樣,要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二要常新,及日日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我們的國家才能常新。三是全新,包括形式和精神方面。教育要做到內外一致,教育學生不僅使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教他們為人處事,使他們得到全面發展。

  在“教學合一”中,陶行知提出了三個觀點: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必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第一第二點指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根本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自己找出來,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透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探索解決新的問題。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快。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轉換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的思想和我們現在的教學理論仍然是一致的,是適用的。第三個觀點概括起來就是先生

  必須一面教一面學。曾經有人用“一桶水”“長流水”比喻教師的知識積累,這應該還是(轉載於: 博 文 學 習 網:名篇讀後感)遠遠不夠的,“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教師應該將研究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僅僅是對照參考書或教案誇誇其談,既要研究教材,也要研究學生,只有做到教學相長,經常研究學問,不斷尋求新理,豐富教學內容,才能使學生多得些益處。真正做到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將“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才能逐步成為合格的,受學生尊重和愛戴的教師。

  陶行知先生的種種教育教學思想都富有深意,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探究,汲取經驗。

  名篇讀後感篇二:《陶行知名篇》讀後感

  最近,我細緻地翻閱了教育名著——《陶行知名篇精選》(教師版)。《陶行知名篇精選》彙集的都是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 “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老的“生活即教育”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長,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每一篇文章看後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的“生活教育”、“教學相長”、“創新教育”等理論,這些理論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也正是現在我們新課改中所提倡並遵循的一些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對當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葉聖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實質“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作為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相信他們。“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出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個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

  在教育教學中,我努力將陶先生的教育精髓運用到課堂中,學生思考的時間更多了,討論質疑的時間更多了,自己動手操作的時間更多了。我努力注意把每一個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出來,把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而且常常品嚐到教學帶來的快樂,也從中收穫著一個個成功和驚喜。我經常在課後反思:這節課學生除了學習新知識外,還學會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希望給學生“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現在是不是成為了陶公所說的第三種先生——好的先生,教學生學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追求的目標。

  名篇讀後感篇三:讀《陶行知名篇精選》有感

  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著自己一生對教育的感悟,我虔誠的聆聽著,或有恍悟,或有懵懂,或有擔憂,或有希望。。。。。。

  沒錯,這位老人便是陶行知先生。不幸的是,他所追求的思想正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漸漸淡去。但似乎大家是喜歡他的教育的,各大網站,各個刊物,不正在推崇著他的教育文章嗎?真的感到很可惜,先生的文章,先生的教育,不能被教育機構踐行落實,卻只能為戴著教育的帽子而奴隸著先生的教育的論文發表者了。

  最近,我們學院舉辦的“科學學習,健康生活月”也與先生的思想不謀而合。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是科學的生活,就是科學的教育,是不科學的生活,就是不科學的教育。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教育。 雖然活動的初衷並不是由於先生的思想引起的,但這至少證明了先生的思想是創新的。” 為什麼這句話在現在聽來卻是如此諷刺?教師是如何教真或真教的?而學生又是如何學真或真學的? 。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有的教師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教學行為嚴重背離素質教育理念;一些公開課、示範課成了虛假的表演,有的教師上課象個電視節目主持人,過分追求技巧,為形式而形式,脫離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表面看似熱鬧非凡,但一笑之後,學生收效甚微 。

  再者,現在有的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就如同站在舞臺上表演一般,將自己裝扮的無比完美。為了迎合老師的口味,寫一些矯揉造作的文章,肆意擠出不屬於自己的情感。荊棘鳥的聲音甚是美妙,但一直叫不停,難免讓人厭煩,顯得聒噪。能寫出華麗的詞藻固然最好,但萬事求真,空洞的情感又怎能敵得過真情實感能讓人讀的酣暢淋漓,深入骨髓?現在看來,假大空的教師和學生並不在少數,真,似乎真的是個遙不可及的詞。

  如果沒有求真的教育培養不出真善美的人,那麼,沒有創新教材和靈活的教材使用方法的話,便培養不出活的人。

  陶行知在《教學作合一下之教科書》中曾呼籲“過什麼生活用什麼書”,“做什麼事用什麼書”,他說我們對書的根本態度應該是:“書是一種工具,一種生活的工具,一種

  “做”的工具。工具是給人用的,書也是給人用的。”他特別強調了我們對教材的定位應該在其實用性上,也就是說我們所寫的教材要貼近生活,所學知識能夠及時準確地用在生活中,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陶行知先生不主張傳統的那種純粹依賴教材、使用教材去教的教學模式——“先生講解,學生靜聽,而不引人去做。”陶行知認為:“讀書一定要一種課本,並且要從頭一本頭一課教起,這也是一種成見。”“先生是活的,書本到處有,只要活用他就有辦法”。他要求我們要靈活地使用教材,不應該過於呆板,僵硬。他在《創造教育》一文中寫到:“中國現在的教育是關起門來乾的,只有思想,沒有行動。教員們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們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所以那種教育是死教育,不是行動的教育。”應該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者應該把教材當作參考材料,培養創新的意識。對於過去教材的統一化、呆板化的弊端,他還建議應該賦予使用者有自主選擇教材的權利。

  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再回頭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話,那決不是巧合。

  如今,中國正進入現代化的偉大時代,各種壓力,各種浮躁,各種現實,都需要正確的教育去緩和。人類之所以需要教育,就因為人類永遠都不滿現實;教育本身就意味著對現實的超越,教育的使命永遠都是那麼高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