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戰略》讀後感
《競爭戰略》讀後感
1969年,波特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大氣與機械工程學位;1971年,波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商學院;1973年,波特榮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併入主哈佛商學院,成為哈佛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當年僅26歲。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競爭戰略》便出自這段時期,出版這部令其登上世界管理思想領域巔峰的作品時,麥克爾·波特年僅才33歲,這部作品也使得波特成為哈佛炙手可熱的教授,他的理論更是商學院必修的課程。在學校,他為大企業新任經理人開大師班;出了校門,他的競爭理論影響了全球的跨國公司及世界各國的政府。
《競爭戰略》一書以一組用以對產業和競爭者進行分析的綜合性方法和技巧的介紹開篇,進而逐個剖析了零散型產業、新興產業、成熟產業、衰退產業和全球性產業中的競爭戰略。書的最後部分介紹了企業面對重大戰略決策時所需的分析技巧:縱向整合、業務能力擴充套件、放棄通訊進入新業務領域等,有助於經理們對競爭者的突然行動、自身產業的新闖入者以及產業結構的轉化做出預測並做好準備。
波特競爭戰略的基礎是產業分析,他認為行業的競爭情況由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決定:進入威脅、替代威脅、買方的議價能力、供應方的議價能力和產業內對手的競爭強度。要對抗這些競爭力量,企業就要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實行低成本或者產品差異化的策略,二者必居其一。這套理論的邏輯性比較強,在實踐中也被證明是有效的.,尤其是運用在比較傳統的行業時。比如,鼎盛時期的長虹的競爭優勢就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礎上。
與上面的五力模型相比,波特更具影響的貢獻是在本書中明確地提出了三種通用戰略。
波特認為,在與五種競爭力量的抗爭中,蘊涵著三類成功型戰略思想,這三種思路是:1、總成本領先戰略;2、差異化戰略;3、專一化戰略。波特認為,這些戰略型別的目標是使企業的經營在產業競爭中高人一籌:在一些產業中,這意味著企業可取得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產業中,一種戰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業在絕對意義上能獲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條件。有時企業追逐的基本目標可能不止一個,但波特認為這種情況實現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為要貫徹任何一種戰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並且要有一個支援這一戰略的組織安排。如果企業的基本目標不只一個,則這些方面的資源將被分散。
但是,隨著技術的變革和各行業競爭情況的變化,主要是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的增加,波特的競爭戰略也表現出一定的不足。在邏輯上,當我們在一個更加寬闊的視野內考察時,可以發現,波特理論的中心是“產品”——顧客是因為低價格,或是某種獨特之處,才選擇這種產品的。在實踐上,仔細觀察當今成功企業的戰略,就能夠發現有些是波特理論所不能解釋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軟公司。微軟可以說是當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但是微軟的成功並不是源於“最佳產品”,不是因為它便宜,更不是因為它獨具特色。實際上,從ms-dos到windows,微軟的大多數產品都不是最好的,至今還有不少人宣稱,蘋果公司的產品是最有個性的。儘管如此,微軟還是牢牢的佔據了行業領導者的地位。它的競爭優勢既不是因為低成本,也不是產品差異化,而是源於整個系統的支援,我們可以稱之為“系統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