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戰》讀後感
《孩子挑戰》讀後感
篇一:孩子挑戰讀後感
《孩子 挑戰》這本書是我目前為止讀過最有用的一本書。書中每一章節裡都有一些真實鮮活的人物事例。孩子與家長之家發生的事,細節動作語言都是真實生活的反映,很貼切很生動。再加上對事物的分析講解以及解決辦法都對我們有指導意見。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如何更好的給予孩子愛和自由,是我們家長的必修之課,也是不斷追求學習的目標。這本書透過例項講解生動的闡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如何做到平等和尊重:以及如何更有效的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讓孩子尊重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這是我們家長面對的永恆挑戰。
本書具體闡述了孩子不當行為的表現以及背後可能的目的,也給出了指導意見。例如四個錯誤目標:過度關注、權力之爭、進行報復、自暴自棄。然後透過好多章節具體分析這幾種情況。這些在大部分孩子身上也普遍出現。很多事例也有我和孩子的影子,也是在我身上經常犯的錯誤,下面就幾個事例簡單分析一下。
我經常在孩子犯錯以後立即指出孩子的缺點,沒有給他繼續嘗試的機會。如:孩子希望自己洗手,我會覺得自己洗手會弄溼衣服或者把水弄的到處都是。我就對孩子說:“正正,你自己別洗手了,不然會弄得到處都是。”結果是我幫他洗了手。本來他想自己洗手,他有能力自己洗,我卻透過語言及行為打碎了孩子想自己洗手的意圖。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感受,孩子卻因此受挫。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空間。一次做不好沒關係,可以讓他不斷嘗試,給他更多的信心,他會自己做的很好。我和正正出去玩滑梯,我經常會提醒他:“在小朋友後面排隊。”“不要碰到別的小朋友”“小心,危險”“等小朋友滑下去再滑”“咱們去玩個別的吧”經常說類似的話,怕他受傷也希望他遵守規則,不放心孩子。看完書才覺得這是一種過度保護孩子的方式,剝奪了孩子的自由,總是以我為中心,要讓他按我說的去做,處處攔著孩子,讓他內心變得膽小。生活中一定會發生各種情況,孩子要學習怎樣去自己面對各種困難。孩子們更需要自由和空間,而我們做的只是默默的陪伴,在必要的情況保護和指導,而不是將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
有時候和孩子說“我跟你說過很多次了,吃東西前要洗手,你怎麼還記不住呢?”每次這樣說下次還這個樣,這是我們身邊普遍存在的現象。他違反了規定,但是引起了媽媽的關注。這時候我們也許不應該用語言去應對而是應該用行動。不強迫孩子改變而是決定自己的行為。我可以說:“如果不洗手,我就不和你一起吃飯。”然後離開餐桌。如果再不洗手,我們不需要說話,只要行動就可以了。如果多說話必然爭執起來,最後如果孩子哭了,我們就掉進了孩子的圈套。所以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就先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
以上只是比較典型的,其實還有好多好多事例。讀過此書,真的發現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也學到很多應對問題的方法。日後可以加以借鑑和運用,這本書真正體現了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和善而堅定,不懲罰、不驕縱,平等尊重。還有我平時也不太會鼓勵孩子,本書中也有教我們多鼓勵孩子,而不只是讚美。總之,以後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在最後我想借用本書的一些我認為的經典的話與大家分享。
1、我們要的'是進步,而不是完美;
2、生活,只有當下的時刻。如果我們在當下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就是在朝著進步的方向邁進;
3、當你讀這本書時,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問題很有道理;同時,你也會發現,自己犯了和書中父母類似的錯誤。如果我們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就無法學習和進步。
4、每天改善一點點,加在一起,就會大大增加生活的樂趣。
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還有更多經典的,希望大家有時間也看一看這本書,肯定會受益匪淺。我想以後我也會改善自己的語氣和態度,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和孩子一起面對更多的挑戰,這也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和義務,給他們創造愉快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在陽光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篇二:孩子挑戰
《孩子挑戰》的讀後感
透過讀《孩子挑戰》這本書又讓我學到了很多育兒理念,作為一位老師和一位媽媽共同身份的我,透過閱讀書中的案例,更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案例都存在於我們身邊的生活中,我也有過案例中的媽媽的舉動,案例後面的分析和講解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讓我明白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怎樣做到平等和尊重!以及怎樣更有效的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讓孩子承擔責任,尊重規則這則是我們家長的一種挑戰!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是有目的的,相信大家也都犯過類似的錯誤,沒有用更有效的方法來面對孩子的行為做法。在孩子有不當行為時,我們也不能強迫孩子順從,而應該用鼓勵的方式激發孩子,讓孩子主動懂得規則進而主動的遵循規則。在鼓勵孩子時也要得當,注意語言藝術,也不能一味的鼓勵和讚美,否則,孩子會自傲認為自己什麼都很棒,在以後的生活中無法受挫,反而得到負面的影響!鼓勵時鼓勵孩子的行為本身,讓孩子有更多的動力讓自己進步。所以在孩子合作和表現好的時候給予孩子恰當的鼓勵,這樣才能幫助到孩子!
其次,孩子需要勇氣,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以大人的角度去判斷去衡量孩子的行為,我們可能是習慣了責怪,批評孩子,讓孩子不再有勇氣去面對和嘗試新的事物,他們會感覺自己還小,什麼都不會也做不好,氣餒的心理逐漸嚴重,就等待著家長的幫助,自己不再嘗試進步!書中有段話給我留下了深深印象,“媽媽退後一步,和孩子保持一段距離,伸出手在孩子差一點能夠到的地方。這樣,媽媽鼓勵了孩子,也給予了孩子足夠的空間,這樣也適合孩子生活的其他內容,我們向後退一步,給孩子空間,給孩子鼓勵,但不插手”我們是孩子的嚮導,我們不能主宰孩子的一切,我們陪伴不了孩子一生,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有勇氣去面對失敗,讓孩子從中學習到成長的經驗,所以我們該放手是就要放手,給孩子一片天空,讓孩子去面對!再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我們再給予幫助,讓孩子感到一種滿足,有一種成就感!
陪孩子成長也是作為家長和老師的一個修行的過程!我們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杜絕一切不成熟做法,多學習進而提升自己使自己和孩子都更加完美,更加的自信!給自己充沛的正能量來面對孩子!陪孩子成長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