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的讀後感

《逍遙遊》的讀後感

  篇一:《逍遙遊》讀後感

  很多人喜歡老莊思想,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卻覺得難以實現。幾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統治這也一直提倡的是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相比之下,老莊思想似乎更含消極成分。特別是現代社會,人們物慾橫流,精神空虛,汲汲於功名,慼慼與利益。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這種誘惑。在這種情況下,適時讀一讀莊子的《逍遙遊》會深受感觸。

  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出神人之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同時透過宋榮子對“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這類以自己才智汲汲於名利的人的嘲笑,表明自己觀點--“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變乎榮辱之境”。

  很多人不能理解,積極追求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何不可,這是因為我們一直接受的儒家思想中倡匯入世精神。《論語〃子張》中,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自我修身完成,便能入仕,以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相反,會被看成是荒廢一生,碌碌無為。

  但這些在莊子眼裡則是汲汲於名利,求一己之浮名。而“無為”才是一種大智慧。

  我覺得莊子和惠子間的辯論更能闡釋這個道理。惠子先舉例說,種一樹,得五石之重的瓠,“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吾為其無用而捂之”。有如此大的瓠,卻因其無用,將最終將

  它擊碎。惠子以此來譏諷莊子的逍遙神人之說。莊子用使手不皸的藥的例子來諷刺惠子不能善用其無用,嘲笑惠子一竅不通。

  惠子不服,又將莊子比成橒樹,大而無用。莊子反擊道:“子獨不見狸狌平,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以此來比喻小知之人,卑身諂媚以求功利,俟其機會如狸狌伏身以候敖。“今之者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此莊子自喻,雖然樹大而無用,但你世人也不必用它,把它放任在無用之地,它也可以怡然自得,有何不可?聖人無求於世,所以不為世所傷。

  也許你還會覺得莊子思想難以實踐。但是,就拿做官來說,不同的人初衷也不盡相同。一部分人為了追名逐利,一部分人卻是真正心憂天下,一心為民,看待功名利祿為身外之物,只求心安,這樣的人算不得是祈求浮名。也就和莊子之說不相矛盾了。

  我一直思考,在現在這樣的社會,還能否實現“無己、無功、無名”。如果有會以什麼樣的姿態生存?我一直在想象他們過這一種自由自在、不問世事的生活,或生活在深山之中,或漫遊於四海之內。某一日我恍然頓悟,這樣的人就生活在我的身邊。他們不必是遊士,只要保持一顆“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之心,清楚地劃定了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辨別榮辱與恥辱的界限,淡看功名利祿,心有所屬,便不再沉浮。

  篇二:逍遙遊讀後感

  人們常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由此可見,追求心靈的自由是亙古永恆不變的旋律,寄予著人們對生活最純淨最神聖的渴求。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的充裕已滿足不了人們心靈的需求,富裕的物質和豐富的生活也讓人們的心靈不再平和與安寧。無休無止的繁忙充斥大腦,緊張的競爭和壓抑使人們喘不過氣來。於是,人們開始嚮往心靈的自由,掙脫世俗的桎梏和束縛,尋求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在繁瑣中尋求自由,在複雜中感受輕鬆。有了精神的追求,我們才能尋找到美,才會審美。為了幸福與自由,為了生活的美好,我們要放開心態,用愛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和情趣,努力做一個心靈自由的人。

  莊子有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確,心若自由,如沐長風。然,在當今這個壓力重重,危機四伏的競爭社會里,有幾個人是身心自由的呢?

  或許認為單身是自由的吧,可又因為年齡大了尚未成婚而憂傷煩惱;或是結婚了,又因為婚姻的不幸而離婚而感到

  自卑,你就不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了。沒工作是自由的吧,可又因沒有事業而努力不成,或是有了工作又沒有幹出一番事業或是事業不很理想,或是沒有達到頂峰而懊惱吧。這些瑣事煩惱更加讓人不得片刻的自由了,不自由的理由和解釋實在太多太多。

  心靈的自由不是逃避,也不是為所欲為。正如華盛頓所言:如果自由流於放縱,你會迷失在這自由深淵。自由是真誠、坦蕩、純淨、追求夢想、熱愛生活的心,是豁達開朗的心態。總之,心靈純潔自由的人,生活是充滿甜蜜和喜悅的。

  我想,世界上自由之人有兩大特點。一是思想豁達,內心平和,熱愛生活。二是能夠主宰自己,堅定地爭取維護自己的自由。生活中我們欠缺的是自主選擇自己的生活,自主地主宰自己的感情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祿。無論是總看別人怎麼生活,還是生活給別人看,活在別人的眼裡的生活方式,都是典型的心靈的不自由。

  《時尚》客座總編輯翁菱認為,生命在世註定要面對靈魂的孤獨,但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在黑暗中尋找堅持,在繁華中享受寂寞。的確,心靈的自由在自己,不是別人給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為自己尋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好居所,過著悠然自由的灑脫生活;曠達狂放,自由懶漫的嵇康喜好打鐵,鐵鋪子就在後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築了

  個小型游泳池,打鐵累了就泡會泉。迴歸自然,“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 這樣隨性自由的生活好不自在!

  此外,心靈自由之人一定是經常徜徉於書海之中的`。文字能夠盪滌心靈的浮塵,使原本嘈雜的世界在頃刻間被那飄飄落落的寧靜沉澱下來,使心靈自由地飛翔。又比如,試想一下,隨著旋律的跌宕起伏,靈動的音符跳躍在青山綠水之間,心靈是否能夠感受到那份博覽大山大水的喜悅與自由呢?於是說,想要追求心靈的自由就絕不能錯過美妙的音樂。

  誠然,追求心靈自由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但只要保持著一顆對自由的尊崇與信仰之心,幸福與快樂就絕不會離你而去。

  篇三:逍遙遊讀後感

  老莊思想,是中國古代先哲思想的精髓,也是歷代文人學者參悟研讀的物件。與倡導積極入世的儒家孔孟之道不同,老莊思想提供了一種與傳統主流意識截然相反的價值觀,即無為與逍遙。但是,在老莊之間,也存在著差別,老子的無為而治,實際上是一種“無為而無不為”思想的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講,老子的無為並非真正的無為,他只是以無為為引來引出有為的論證。而莊子的思想,則是真正的無為,即追尋精神的絕對自由。

  追尋精神的絕對自由,是莊子思想與形象的真實寫照,也是莊子一生致力於奮鬥的事業。在莊子的時代,如司馬遷《史記》所作浮世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功利的社會營營苟苟,紛擾異常。這就引出了《逍遙遊》中的經典論證:“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在莊子看來,人世間的一切爭鬥,權謀,都不過是“野馬,塵埃”,陷於其中,則終身受累,不能自拔。這種不睦名利,追尋真我的思想構成了莊子思想的主體,對於莊子本人來說,這也是他一生實踐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與孔孟的聖人形象不同,關於莊子的故事,大多都是以寓言的形式流傳下來,並被人們廣為傳唱。這正巧與莊子的想法一致了,千百年來,莊子的思想就像江南尋常巷陌的小橋流水一般靜靜的流淌著,不驕不躁,不溫不火,千年絃歌,餘音不絕。作為莊子的代表作,《莊子》這部書籍承載了莊子偉大而高遠的先知思想,被魯迅先生譽為“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之”。 《莊子》歷經時間與世事的洗禮,已然成為道家哲學的鉅著,同時又是一部文學史的瑰寶,詩仙李白稱其為“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我們談莊子,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這部書的。《逍遙遊》,《莊子》內篇之首,是《莊子》中的點睛之作,以精妙的比喻和奇詭的想象,構造出一片雄奇的廣闊天地,創繪出眾多神偉的神怪形象,並以此引發出深刻而樸實的論證,以表述思想,點醒世人。

  在《逍遙遊》中,莊子提出了“何為自由”的哲學命題,並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去闡明。文章一開始就向讀者展示出巨大,雄奇,展翅高飛,扶搖而上九萬里的氣勢磅礴的鯤鵬形象,而後使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揭示出鯤鵬的束縛,由此引出“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對於鯤鵬這樣雄偉的生物尚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那麼,自由究竟是什麼?逍遙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在一遍遍刻畫大鵬雄偉形象的同時,莊子追求自由的熱情躍然紙上,那奮力追求逍遙而最終不能徹底逍遙的大鵬形象裡,隱藏著莊子的痛苦認識:愈是刻意追求,就愈是束縛。無論是猶然笑之的宋榮子,還是御風而行的列子,看似逍遙的背後,卻都被某種力量緊緊束縛著,都不是真正的自由。這是因為他們都無法脫離世俗,被塵世所擾,無法達到精神的解脫。這也就是莊子要告訴我們的:“世間萬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只有萬事無所待,才能達到真正的精神自由。

  莊子的一生,瀟瀟灑灑,卻又歷經坎坷,但他始終保持著一種無所待的心境,無論是遇著怎樣的人,怎樣的事,莊子始終是莊子,從來不會為塵世間的紛紛擾擾所疑惑。楚王派人去找他,想以楚國相位相授。當時,莊子正在在蒲水上悠悠哉哉地釣魚。楚國大臣說明來意後,莊子開始講故事。說楚國有一種神龜,死去三千年了,骨頭被放在廟裡,用作占卜。你說,它是情願送了性命留下骨頭,讓人敬重好,還是情願活在爛泥巴里打滾好呢?我猜,它一定願意在泥巴里打滾。你們回去吧,我和它一樣,願意拖著尾巴在泥巴里打滾。結髮妻子逝去,莊子鼓盆而歌,這並不是無情,只是因為看穿了世間的束縛而得到的超脫與淡然。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就是自己口中的聖人,也是千百年來人們心中的聖人。就像蘇子《赤壁賦》中: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逍遙遊,無慾無為以遊逍遙。

  你看,這就是莊子,這就是自由。

  篇四:莊子《逍遙遊》讀後感

  許多人喜歡老莊之學,然後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它似乎派不上什麼用場。兩千年的封建歷史,多數時期思想上佔統治的地位的都是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因為相較而下,老莊之學更消極,鼓勵人出世。在如今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生活中,讀一讀《逍遙遊》,或許能得到心靈的寧靜。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鵬鳥展翅高飛憑藉了六月的大風。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動盪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果。天色深藍是因為天空高曠遼遠看不到盡頭罷了。他們都不是自己的本領本色,都是有所依靠。自由嗎?不自由。“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兩隻小動物又懂什麼。它們不知天高地厚,被自己侷限住了眼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壽命短的比不上壽命長的。小於大的分別就在這裡。這是人力所無法改變的。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如果能夠順應天地萬物之性,而駕馭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那又需要憑藉什麼呢?因此說,真實自然的人沒有自我的偏見,神人沒有要建功立業的偏見,聖人不求聲名。莊子在全文最後給出了真正逍遙的答案。

  有人認為,要遊離於社會之外,飄蕩于山野之間,不問功名利祿,不為兩鬥米折腰,這才是隱。然古人曾說,“小隱隱與野,中隱隱與市,大隱隱與朝。”並不是想要隱,想要逍遙,脫離社會就可以的。只有順應天地萬物之性,分清自身與物外的分別,辨別榮辱與恥辱的界限,淡泊名利,心有所屬,便可得到寧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