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讀後感(精選18篇)

中國通史讀後感(精選18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通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題目叫《中國通史》。

  一開啟《中國通史》這本書,就見到這麼一段話:在中華民族歷盡風霜的蒼茫大地上,燃燒著五千年來傳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點燃了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的奮鬥之夢,照亮了中國歷史的前進之路。泱泱中華,滾滾逝水……當我看到這句話時,心靈有了極大的震撼,心想:在古時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鴻篇鉅著,都等著我們後人去一一品讀,把這文明傳承下來,俗話說的好: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千萬不可以把中華民族的千年文明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斷了代呀!

  《中國通史》這本書主要講了從華夏起源文明開始——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統一——三國亂爭——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兩朝的大概的歷史過程。 我認為《中國通史》這本書很好,它幫助我們在先賢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華;它可以幫助我們探求無盡的知識寶藏;它可以讓我們看到從盤古開天闢地——明清兩朝這段距離的整個歷史過程;它還可以幫助我們……

  總之一句話《中國通史》這本書是一個歷史的匯演!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2

  我喜歡歷史,書成了最好的瞭解歷史的方法。《中國通史》是我很喜歡看的一本書,它講述了從史前文明到武昌起義推翻清朝,從倉頡造出了最原始的字到詹天佑開發了第一條鐵路,從夏朝以前的禪讓制到後來的世襲制……

  在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有兩個時期: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貞觀之治。

  在漢文帝時期,那時國家富裕,人民安樂,沒有貪汙、腐敗現象。外國都不敢來侵略,只是偶爾小小地打擾一下我國的邊界,他們是怕了我們這個強大的國家了,統統俯首稱臣,而且還每年都送一些他們的特產進貢給我們的皇帝。在漢朝時候的中國,可是已經達到了封建社會很發達的一個階段,那時的外國還都是落後的奴隸社會呢!

  我非常喜歡《中國通史》這本書,它記載了中國千年的文化歷史發展,自古至今的智慧結晶,還把歷史長河中一件件不起眼但奇妙的事也告訴了我,讓我不能不去喜歡。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3

  假期裡,我讀一套書名字叫《中國通史》,深深吸引著我,感受很深!下面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這是一套以繪畫為主按照中國歷史朝代變遷的順序,以圖畫佩帶文字講述幾千年的歷史,按時代先後的順序有圖畫表示出來,讓我每天倒要讀上三個小時愛不釋手。我知道了人類的起源,有母系氏族的形成及繁榮,父系氏族的形成,知道了早期人類使用石器從打磨石器到磨製石器一步發展,這樣的時期叫做“石器時代”。知道了夏代是奴隸社會的開始還有大禹治水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奴隸制度是一種殘酷的剝削制度。知道商代的建立發展西周的興盛與衰落文化,社會生活,知道春秋戰國認識屈原墨子。莊子。孟子道學派。知道了秦漢的建立,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還有殘忍的焚書坑儒,還有中國的驕傲: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還有魏晉南北朝等等好多的歷史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要多讀好書,知道歷史故事讓我們受益很大讓我知道自己的國家是多麼偉大,我們的民族多麼自豪,我會繼續讀下去繼續回味。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4

  這個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套《中國通史》,這本書說的是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是秦始皇、劉備和曹操。我喜歡秦始皇的原因是:他不但統一了中國,而且還修了長城、統一了貨幣、長度、重量和文字。還有他修好了長城之後,他派了大部分的兵馬去守長城,免得被匈奴侵略。我喜歡劉備的原因是:他是一個愛民如子、除暴安良的好君主。他身邊有智勇雙全的關雲長和趙子龍;有出謀劃策的孔明;還有英勇善戰的張翼德和黃漢升。很可惜,最終蜀國還是滅亡了。我喜歡曹操的原因是:他智力超群,在動盪不安、群雄割據的漢朝末年,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他的努力之下,佔據了中國長江以北的廣袤地域。

  我最不喜歡的人是秦始皇和曹操。因為秦始皇修長城時暴力對付民眾,搞得生靈塗炭,修完之後留下了無數的骨骸,讓人觸目驚心啊! 曹操是一個重軍事,輕政治的人,搞得民間亂七八糟,民不聊生。其實,政治和軍事同樣重要。

  《中國通史》讓我懂得了許多中國的歷史知識,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我初步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不要整天無所事事,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安定做出一份應有的貢獻!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5

  至此啟書拜讀,兩月已。

  此書其宏,非其書本厚,而以其精要之內容和索要之功能。雖歷八十餘載,亦可為知真史之參,鮮受偏思之影響。

  其一也,史實,以其博識務求已定之論準確,未定之論僅表以看法;其二,也文化思想分析之賡續主線,整書無不透露著文化之主線,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元清四朝及最後東西洋之分析皆是思想之引導;其三也,鮮有迎合與私情,尊重事實,不過多的強植觀點,擺事實而啟發思考。

  然末,呂先生以民國之社會為優達,一為身處民國無法預知未來之事,其書付梓於34年(母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之初);二為其歷經清末之無能與各不平等條約之患難、拳亂、軍閥之亂,得以安定實為不易,必是幸福的。

  思先生歷新中國成立八年而仙去,其心是否欣然,可為一念也。

  讀此書,決非一遍便可知其精要,只為粗略,須反覆讀;

  讀此類書,非一本書便可知史之深廣,須聯絡讀。

  如是,可知史之一二,以助瞭解已往,可知我民族何來,又何如此;以助解釋現狀,知向前邁進。

  讀此書,靜虞開始是甚痛苦的,一是史記暗示以枯燥(然此書非也),二是書中夾雜簡繁與古今話,讀之是有拗口,時有識字不清而斷續(可輔之以字典),三是時間斷續,剛入境時,奈何事務卻可不斷打斷,接續費時,甚是痛心。

  此書已畢,思之續之以何?手邊現存組織行為學、傳播學各一冊,均為極厚的,但卻都是可以接續通史的,傳播學教人何以有效傳播文化、增強影響力,組織行為學教人何以有效掌握組織過程中的方法技巧、提高工作效率,都是我們需向西洋人學習的,當然必需結合民族之“道、和、易”的思維,後可邁步向前。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6

  我讀了《中國通史》後,我深有感觸。

  《中國通史》記錄了從遠古時期到中華民國的名人故事。從中我敬佩許名人:文天祥、孫中山、岳飛、蘇軾、史可法等。從中我學到了堅貞不屈、做人要像山裡的石頭,不要像河裡的石頭。許多人生感悟。就是從這裡學到的。

  比如文天祥:他是一名忠臣,當宋朝被攻陷,他被俘了。有許多人來勸他投降,有權力大的馬黑,有前朝的丞相趙炎。都被他一一拒絕了,敵人見來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對文天祥是嚴型烤打,文天祥在獄中1000個曰日夜夜始終沒有屈服,並經常用自己寫的《過零丁洋》來勉勵自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世組忽必烈對他佩服的五體頭地,親自來勸降,遭到拒絕後,第二天被殺害,年僅28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孫中山先生是革命的創始人,他推翻了清朝,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把中國推向了一個全新的統治。他先後發生了武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等多次武裝暴動,雖然均失敗了,但它沉重打擊了清朝腐朽統治。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悌,望大家好讀書,讀好書,在書裡找到樂趣。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7

  如果我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進步。

  歷史的定義與價值—-摘自《中國通史》

  一切可以說明社會變遷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來說明社會的變遷。社會的變遷,就是進化。所以:“歷史者,所以說明社會進化的過程者也。”歷史的定義既明,歷史的價值,亦即在此。

  歷史是求明白社會的真相的。什麼是社會的真相呢?原來不論什麼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為什麼成為這樣的一個我?這絕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樣的家庭中?受過什麼教育?共些什麼朋友?做些什麼事情?這都與我有關係。合這各方面的總和,才陶鑄成這樣的一個我。個人如此,國家社會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風俗;各種人有各種人的氣質;中國人的性質,既不同於歐洲;歐洲人的性質,又不同於日本;凡此都絕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須追溯到既往;現在是絕不能解釋現在的。而所謂既往,就是歷史。

  總的來說,歷史就是既定的事實,就是幫助人們尋求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學科。

  個人感悟

  全書概括講述了中國從上古到現代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以及現代史。上古史是秦朝以前的歷史,中古史是秦朝至明清的歷史,近代史則是鴉片戰爭以來到晚清,現代史則是自辛亥革命而始的。我最喜歡看的還是從上古史到中古史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段時間是人類發展稚嫩,純樸又智慧的時期。人性並非自始如此複雜,人類社會也並非從來此般混亂不堪,我現在有些理解讀史的悲涼了,總是像一部有著精彩過程卻悲慘結局的電視劇,爛尾是每個朝代逃不了的結局。人生是否也會如此呢?一種能使人持之以恆地追求的目標和責任,大概才會使人更堅定的活,否則只是像一隻一直在被壓稻草的駱駝,遲早會癱倒的。每個人都值得關心,每個人都應該有價值追求。

  讀通史彷彿在看心電圖,跌宕變化是一個健康正常的狀態。此前我偏狹的反感明清末期的閉關鎖國,不思進取,以至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從而書寫了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一筆。然而現在,卻覺得不該如此猛烈的指摘這段歷史。作為國人,固然深愛腳下的土地,不過也包容自己的同胞。華夏文明仍能存活至今,世界都允許了它個別的困頓和暫時性的衰退,這已經證明它具有最獨特和頑強的生命力。社會複雜性發展必然產生負面現象,只要一個朝代的人民會反思,會進取,歷史還是會前進,文化還會被源源不斷的創造。

  我們現在的每一刻也是歷史。我們現行的各種制度,各種政策,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源頭。治理疆域廣大的中國,從古至今並非易事,當下西北,西南,臺灣,香港出現的等等問題,外交上的爭端,我們都可以翻閱歷史,尋找藍本。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不可能一概而論,然而總的方向是一定的,那就是不能在任何時刻掉以輕心。看似和平安定的年代,可能潛伏危機;看似享樂安逸的生活,可能將要與人差之千里。

  《中國通史》這本書看一遍並不夠,記不住,也未必都看得懂,還是要當作教科書多查詢、捧讀,一點點的融會貫通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8

  歷史最早要追溯到什麼時候呢?是從結繩記事,還是從石頭上刻字的時代呢?

  人類的文明發展到了今天,經歷了好多年的發展,每次變更都讓時代發生著很大的變革。

  文字讓人們有了記錄並且傳承的前人的觀點以及發生的歷史事件。

  楔形文字,象形文字,這些都是依照著人們對於外在世界認知所造出來的字。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裡,是倉頡造字,中國的文字看起來好似那個字本身就能看出它代表的意思,而無需你去讀出它們。

  很多古代的傳說裡都有著關於這個世界美好的想象,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但是說起中國的歷史,卻絲毫不遜色於這些神話故事。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從小每每看電視紀錄片的節目,

  就會聽到旁白解說這樣講,從遙遠的遠古,到有了朝代記載的夏商周,夏朝的農民起義,商朝末年的武王伐紂,隋唐時期的歷史,

  明朝的農民起義,這些都曾經被搬上了戲劇舞臺,以及被後世的文人加以修飾和誇張的寫成了小說,演藝。

  但是不能不說這些歷史本身有著讓人發掘的地方。

  《中國通史》是一部按照朝代記錄的歷史書籍。為什麼我們要讀歷史呢?上學的時候,

  可能會說,因為有這門學科啊。那麼對於既不需要考試,平時工作中也幾乎不接觸歷史相關的我們,讀歷史又是為什麼呢?

  個人認為,首先前人的價值觀念以及他們身上發生的歷史事件,一定程度上印象著後人的處事觀點、對待事情的看法,

  孔子的儒家思想,至今影響著不止中國的人們,也影響著其他國家的人。恐怕孔子自己也想象不到後人會對他的思想這樣的推崇。經過千年歷史之後,仍然有著人們值得學習之處;讀歷史可以從前人的經驗中吸取一些知識,用於自己所專長的行業。

  說起前人的經驗,如果不是孔融理解了應該謙讓的道理,那麼不會有孔融讓梨的故事,同樣,後世的我們也不會知道這個關於謙讓美德的故事。

  通讀中國的歷史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事情,從夏朝到當代歷史的更替是一個長且歷史淵源深厚的時間段。三位作者合著了這部書,相信也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原因吧。

  我們之前學校中所學的那部分歷史,有中國各個朝代,以及世界史,卻不是連貫性的,

  相對於考試來說,課本上的粗略的做些理解和記憶是足夠的。

  三位作者簡明,生動的描寫,客觀公正的闡述了中國歷史的程序。如果作為對歷史的讀物,

  則不說值得關注,也不可錯過。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9

  這次要說的是呂思勉的中國通史這本書,作者被稱為民國四大史學家之一,成書於抗日戰爭激烈時期。作者很有水平,各種引用古籍文獻、引經據典,但是對我來說看得也不怎麼通暢,很多文言文,敘述也很不白話,畢竟算是那個時代白話文還未普及,在歷史事件敘述時很多人物事件一筆而過,如果沒有一點歷史基礎的話看得就很懵逼了,對我來說便是如此了。

  上篇是普遍歷史書格式的政治史,各種朝代更迭,政治事件;下篇是文化史,分別講了官職、婚姻、實業、貨幣、教育、宗教等等專題。內容可以說非常全面了,橫向角度和縱向角度涵蓋進去,但是也不太好講,各種歷史大事可以說大家都很熟悉了,所以我就說裡面看到的新東西吧。

  首先在春秋戰國時期,所謂中原地區的國家相對位置其實本來較好,在周朝本是強國,但是後起的齊、秦、楚、晉,以及吳越等國因為與異族接近,長期征戰磨礪,並且地處邊陲,易於擴充套件,反而後來居上成為一等強國了,此際可以看到當時處於華夏邊緣文化的少數民族的歷史推動作用。中國的歷史確是一部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史,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族群的互動是其及其重要的一環,書中有指出,東漢後期因實行過度的同化政策,強使征服的羌族移居內地,致使強亂打傷帝國元氣。五胡亂華之後各少數民族與漢族雜居,而漢族又因躲避災禍等原因移居邊陲,相互的融合遂發生,到隋唐時候許多五胡已泯然眾人矣,與漢族沒什麼差別了。同時,作者解釋了一下“胡無百年運”的原因是因為邊陲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的原因自是獲得中原的財富,但本來他們戰鬥力極強,但是得到財富後肯定會變得驕奢淫逸(相對而言),他們能根除這導致戰鬥力下降的驕奢淫逸嗎?答案是不能,因為他們南下入主中原的目的就是獲得財富、榮華富貴,但是這又會讓他們失去戰鬥力,所以五胡亂華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往往被後期之秀打敗。當然,我可能認為還有其他諸如統治技術的原因,不過這卻是一個角度。

  另外說說中原王朝本資源、財富、人口更多,但是往往老打敗仗的原因,因為秦漢以後兵徵既息,不需要人人當兵了,取消人人義務兵役制,加上後漢開始後還開始利用異族軍隊,中原武力上就更疲弱了。這個趨勢後世王朝反而越演越烈,唐王朝異族將領掌握了非常大的權利。漢代武力強大主要用的還是漢人,但是唐代的強大很多就是利用對方自己的間隙以及異族軍隊了。這個在《哈佛中國史》(正在看)中又更詳細的論述,被稱為漢帝國內部的去軍事化,但是這又是必不可免的過程,在《秦殤》中論述秦亡的原因專門說的是一套在秦國行之有效的政策把它推廣到全國這個更大的體系中可能是不合適的,打仗有系統的嚴刑峻法,有很多被攻陷的領土用來賞罰,但是戰事結束後這種驅動力就消退了。打仗時期的政策系統,就不適合於和平時期了。

  另外,漢代王莽王朝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的轉變被作者提出,他說王莽之前人們對於朝政、社稷的看法還是很樂觀的,很相信如果社會有什麼問題那我們就改革政策來解決它。王莽的新政很多具有理想主義,這不是當時他一個人的想法,當時很多人擁護他,在政策上肯定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但是他的大規模改革失敗了,後世牽涉到大的變革就無人改提及了,“社會逐漸被視為不可人力控制之物,只能挺其遷流所至。”“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以天下安”逐漸被視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

  還有,對於宋代的一些狀況作者也有一些精彩的分析。宋之前算是五代十國,其實從東漢開始,國家的權利就在變小,西漢的滅亡是因為王莽的一些政策比如土地收為國有,然後均分土地,但是這肯定觸發了相當多人,特別是大地主豪強的利益,所以借地主豪強建立起來的東漢非常保護地主的利益,後世帝國與地方勢力關係更加密切,有一種重地方而弱國家的趨勢。而唐宋在文化、制度方面也有一個相關的轉變,比如科舉制度就是網羅天下英才而用之,削弱了地方勢力,而宋代文化上更強調忠君愛國,其心學也更強調知識分子的修養、偏重內心,培養忠心愛國的人士,儘量擯除地方主義。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0

  史詩化呈現厚實的歷史“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不知過去,無以圖將來。”看歷史,是為了看見歷史中我們的真實形象。丘吉爾說過:“那些忘記歷史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牛津大學出版的《技術史》也指出:“過去的教訓是將來行動的指南。”對一個國家來說,歷史衍進中的任何成敗得失、經驗教訓,都是後人的財富,都值得我們借鑑。所以,對歷史,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善於從歷史中看成敗、知興替、鑑是非。

  江河萬里總有源,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通史著作不少。優秀者,往往既重史料翔實,又重文字優美。案上這套《中國通史》,就是民國公認史學大家的集大成。其中,呂思勉先生的文字中,引用的史料十分豐富,旁徵博引,大氣磅礴;張蔭麟先生則不圄於史籍,甚至把《詩經》、《楚辭》、《論語》中的詞句用得出神入化,文字十分優美;而蔣廷黻先生則是在近代史研究上採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觀念,倡導原始檔案材料的收集。他寫李鴻章,就不止是看史料,還曾親自走訪李鴻章的舊部、助手、秘書等。

  歷史是厚實的,正如《中國通史》一樣。厚厚的上中下三冊,翻起來不輕鬆,讀起來更加意味深長。《中國通史》,不但有歷史內容,還有思想深度,更有莎士比亞式的情節生動性和豐富性。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稱其“以史學名著而兼通經、子、集三部”。嚴耕望贊呂思勉“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這也是《中國通史》的主要特色。顧頡剛評價《中國通史》“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新的紀元”。《中國通史》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史料之翔實,觀點之新穎,語言之生動,對歷史人物的評判之公正,為同類書所不及。

  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東方五千年,為人類創造了燦爛不熄的偉大文明的歷史,那是人類最珍貴的遺產之一。張蔭麟、呂思勉、蔣廷黻所著《中國通史》,從“民族的形成”起筆,沿著歷史的道路,回顧梳理了王朝更替、歷史興衰的來龍去脈,分門別類地敘述中國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內容包括封建婚姻的變遷、同族與異族的同化和異化、文化思潮的形成,以及近代政治社會對現代經濟、社會、教育的影響,等等。不應忘記歷史,“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瞭解一個國家從哪裡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去和不會往哪裡去。”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通史》“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恣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著作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列寧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休謨認為,“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併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吳晗說:“我們的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自豪的。”我們從歷史中走來,它是我們存在的依據和理由,它是我們成長的沃土和甘露。說的更通俗點,《中國通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一套值得細讀、深讀的傳世經典,所有對中國歷史、語言、文學、藝術和考古感興趣的人都將感激於這套書,它在相對少的篇幅裡準確而富有見解的解釋了中國從最早時代一直到今天。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1

  中華文明的發展史是跨越了五千年歲月的歷史長河,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有必要去了解去傳承這份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和文明。久遠的歲月在慢慢的消逝,而我們需要去傾聽來自歷史的聲音。而承載歷史聲音的載體是史書,《中國通史》這套書則是為我們瞭解和傳承古老的中國文明打開了一扇大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中國通史》一書則是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宏觀的向我們全景再現了古老中國的發展史,這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中國通史是以更加開闊的角度將近現代公認的幾位史學大家的觀點編輯整理後集合到了一起。這對廣大的讀者來說史料極為的詳實,而且文風十分的優美,這能讓更多的讀者願意去閱讀去傾聽來這份自歷史的聲音。

  讀這部《中國通史》更多的是一種震撼,在感受華夏先哲們的無窮智慧的同時,能更加直觀的吸收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歲月是獨具魅力的,而本書的三位作者更是將中華文明獨特的魅力向我們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得不說三位史學大師的專業與嚴謹,每一位都能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享受。他們分別是:呂思勉、張蔭麟、蔣廷黻。這套書是集三大家之精華,內容上與同類史學著作相比則是更加的精煉,儘管語言精練但絲毫不影響本書的專業性與嚴謹性。

  中國通史,博古通今的典範之作。透過閱讀這套書你會發現中國五千年的滄桑鉅變與興衰成敗,我們有過輝煌,也有過沉默,更有過屈辱。輝煌使我們自信,屈辱敦促我們上進,在我們五千年的發展史裡,我們有過無數的英雄。讀史使人明智,歷史與輝煌代表著過去。一部中國通史系統的向我們講述了中國的過去與現在,從文明之初的民族形成到國民革命後的中國,從東西方文化的初次交流到近代的列強入侵,每個時代獨有的特色都在本書中一一呈現。歷史的腳步慢慢的遠去,而歲月長河裡的每一次大事件儘管我們不曾經歷過,但我們會透過傳承世代銘記。

  一部通史,博古通今通天下,這就是《中國通史》獨有的魅力。五千年時間的長河,古人們創造的奇蹟留了下來,他們的事蹟留在了我們的心裡,我們要傳承這份歷史與文化。歷史始終按著它自己的腳步前進,我們無法改變,可我們也是歷史的參與者,對於過去的那些人和事我們要批判性的繼承。而本書的意義則在於對古今聯絡,我們要以更加廣闊的視角看待,歷史具有很高的借鑑價值,而本書則是那些大事件的載體。讀史最大的意義則在於以歷史的高度博古通今。

  大師的著作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觀看過去,他們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單純的著作,更是一種歷史的傳承。他們讓我們聽到來自過去久遠歲月的聲音。《中國通史》史學界的典範之作,通史在手博古通今通天下,歷史的聲音你值得傾聽!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2

  讀史可以讓人明智,鑑以往可以知未來,讀一本歷史方面的書需要慢慢的品味,慢慢的研究,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在別人面前會鬧出笑話。市面上的歷史書太多了,但是極品的卻很少,這部《中國通史》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通史》將民國時期公認的三位史學大家的代表作編輯整理後,集合到一起,三位史學大家的史書的編寫各有優點,整合一套,給讀者們帶來深刻輕鬆愉快的閱讀。

  張蔭麟,號素痴,廣東東莞人,在清華求學7年,以史、學、才三才識出眾知名,與錢鍾書、吳晗、夏鼐並稱為“文學院四才子”《中國史綱》是張蔭麟短暫一生留下的唯一專著,原為作者受聘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不僅被譽為歷史教科書中最好的一本創作,更是一種別具一格的通史讀物

  蔣廷黻,字綬章,筆名清泉。湖南省邵陽縣(今邵東縣)人,中國歷史學家,民國時期外交家,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最早開始了中國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率先在歷史系講授中國近代外交問題,成為中國近代外交史教學研究的先驅者、著有《中國近代史》,《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等等。

  呂思勉,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隋唐五代史》等等。

  一個民族開始有它的形成的起源,太古的社會文明開始是混亂的,在後面結合各類不同的民族的文化,採人之長,以補我之短,,經歷長久的'時間,形成了偉大的華夏民族。

  本書透過的各個朝代的政治,宗教,社會文化,科學,思想等等來講述了各個朝代的精彩的社會文明,古代的強大的帝國和帝王們之間的紛爭,一個朝代崛起,一個朝代的滅亡,農民的起義推翻暴政的朝代,百家爭鳴思想文化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近代史的封建社會的註定要滅亡的重大歷史事件等等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傳承是非常悠久,歷史的歲月總在不斷流失,年輪刻下歷史的印記,各個朝代的帝國的輝煌和腐敗。這些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才能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3

  《中國通史》作於呂思勉,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中國通史》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在20世紀的史學界,憑個人力量獨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時段的中國全通史,迄今為此,本書也是其中最權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中國通史》對中國歷史進行一簡要描述,對於增加我們的歷史文化素養還是很有幫助的,就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

  作者當時在這部書中總結了哪些重要的歷史經驗?對於我們的前途作了怎樣的推測?結合中國經濟發展歷史的敘述,著重說明了中國曆代社會改革思潮的主流。他認為中國古代有兩大社會改革思潮:一是儒家(主要指經今文學家)主張“三世”之說,要求從“亂世”經歷“小康”而到達“大同”的“太平世”,謀求恢復井田制,平均地權;一是法家,主張節制資本,實行鹽鐵等大工商業官營,管理民間的商業和借貸。法家的主張,漢武帝時桑弘羊曾經實行,但只收到籌款的結果,沒有取得改革社會的成效。西漢末年王莽綜合儒法兩家主張,進行社會改革,結果完全失敗,“乃是先秦以來言社會改革者公共的失敗”。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國家是階級時代的產物,治者階級總是要剝削被治者以牟利的”,因而不可能由他們來完成有利於人民的社會改革。

  作者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徹底完成有利於人民的社會改革,而且認為“中國曆代社會上的思想,都是主張均貧富的,這是其在近代所以易於接受社會主義的一個原因”。這是作者從我國曆來社會改革思潮的主流中,說明我們所以容易接受社會主義而加以推行的原因。怎樣推行社會主義呢?作者在“實業”一章中,指出農工商三者之中,“農為尤要”,在敘述農業“自粗耕進於精耕的過程”之後,接著檢討“中國農業進化的阻力”,認為主要由於土地私有和小農制,其唯一的“出路是要推行大農制”,改變生產方式,效法蘇俄的集合農場,使用耕作機械,化除農民私見,因為“生活變則思想變,生產的方法變則生活變”。

  秦亡後,漢朝迅起。秦在客觀上為漢的統一掃清了道路。漢朝對於秦留下的東西是批判的傳承的。例如秦是焚書坑儒,而漢則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西漢屹立於東亞的時期,雄霸於西地中海的羅馬共和國的駸駸東來。公元前27年,屋大維實際成為擁有一切大權的羅馬君主。羅馬的歷史由共和時代轉入帝國時代。在屋大維統治羅馬帝國的時期,西漢的政權逐漸落入外戚王氏手中,公元25年,劉秀即位稱帝。劉秀出身漢的宗室,所建皇朝仍然稱漢,建都洛陽。史稱東漢或後漢。然而,歷史總是這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221年後,統一的東漢帝國被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代替。同時,世界的另一端羅馬帝國已由極盛點逐漸下落。公元一至二世紀是四大帝國並存時期。此後它們延續的時間雖然不同,但都失去了在世界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愕然發現,歷史的發展有多麼的相似啊!

  我覺得中國通史真的很好,他並不是粗略的講真個歷史故事講下來,而是從***,經濟,文化,軍事等不同角度來闡述,讓讀者看到一個知識點就可以以此延伸到各領域。我會堅持讀下去的!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4

  今年小女已上中學,中學已開設歷史課程,小女很是喜歡,常在家中與我討教歷史問題,為了不至於尷尬,我又從新從書櫥中翻出《中國通史》,粗略看了一遍。

  《中國通史》上至唐堯,下至明清、民國,歷經三千餘年,這其中的朝代更迭,風雲人物的興衰,箇中滋味誰能評說。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歷史,演繹著一部中華民族生存、繁衍、發展的恢宏詩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兩千多年前的先哲孔子是如此的感嘆著時光易逝,如流水一般,一切都會成為過去;而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又一位哲人兼偉人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慨,不過不是感慨著過去,而是想象著未來。

  從過去到未來,流淌著歷史的長河。一個人的一生,在這歷史的長河中,至多像流水的一次湧動,當然也有的泛起一兩朵浪花,甚而推起一片波瀾,但隨即與流水同去。可能是這個緣故吧,人們常常對著歷史,撫今追昔,發出這樣那樣的感嘆,這正是: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不過,歷史的長河畢竟是向前流淌的,永遠不可能倒流。人們讀歷史,憑弔歷史,感慨之餘,總會深化著對今天,對明天的思考,這也是我讀《中國通史》最深的體會。

  過去的歷史是今天的鏡子,但歷史這面鏡子,並不是一覽無遺地折射歷史之光的,這是由於,往事如煙,越遠越不真切,再加之寫史之人的個人觀念,幾千幾百年後,就不免鏡面如霧了。對此,現代大文豪,愛國主義戰士魯訊曾有過精闢的論述:“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未來的命運,只是因為塗飾太厚,廢話太多,故很不易察出些底細來。”這就是說,歷史是面好鏡子,只是使用時,需擦去鏡面上的霧氣。

  中國的歷史,悠遠漫長,有五千年之久。中國的歷史看上去風雲變幻,其實它總是在昭示著一種必然性,那就是社會在不斷進步,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直至現在社會主義社會,文明是在不斷進步發展,刀耕火種,駕轅鐵犁,火箭衛星等等,這是歷史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中國的歷史,到現在廿一世紀,這其中的榮辱心衰,又有誰能訴說的盡。中國歷史的發展常常是流血來推動,來驗證的,特別是近現代,我們仍記憶猶新。歷史的血跡,展示著歷史發展的殘酷性,我們能從中領悟到什麼呢?只有吸取血的教訓,在前人的基礎上,加倍的建設我們的國家,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這樣才能無愧於我們的祖先,無愧於我們的後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現在讀歷史,就是要記住歷史的教訓,讓我們變得更聰明。要知道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們的經濟現在是上去了,可在某些國際問題爭端上,還顯得太軟弱,像現在的南海爭端,與我們的大國身份不相符。經濟上去了,我們可不能就只顧享樂,要知道這樣下去,是要捱打的,會給後人留下罵名的。

  因此,我們只有以史為鑑,努力自省,發揚中華民族的韌性精神和進取精神,加快國家的建設,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世界民族的強者。

  歷史的腳步,儘管有些沉重,但終究是向前的。唐代詩人劉禹錫說得好“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我們應當記住歷史,面向未來。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5

  閒暇之餘,讀了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此書是歷史愛好者的良好入門讀物,從婚姻到軍事,從政治到科技,涵蓋社會的各個方面,讀來受益匪淺,引人深思。自己本身對歷史感興趣,但僅存的那點歷史知識荒廢多年,《中國通史》使我又重燃了歷史興趣,趁著假期,遊歷了書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感觸頗多。

  中秋節,去看了人祖廟,國慶節期間又遊覽了太昊陵,跟隨伏羲氏的腳步從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艱難險阻,為了生存和繁衍,戰勝大河的泛濫,融合不同的族群,邁著艱難的腳步,才發展成我們現在的國家。

  從關西到豫東,從關中平原到華北平原,祖先在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腳印。工作地和家鄉分處陝西和河南,一個美曰"中華民族的父親",一個美曰"中華民族的母親",每年都要沿著連霍高速在"父親"和"母親"之間走上幾趟,不曾留意過沿途的風光,總覺得太過乏味,審美疲勞的黃土,普通甚至略顯破敗的村莊,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風光相差太遠。然而,仔細品味,這一路,並非這麼簡單。沿途四個古都,西安(咸陽)、洛陽、開封、鄭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國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寶雞的周秦故地,中國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幾乎全部囊括其中,這是一條了不起的路線。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灣遺址、西安的半坡遺址、澠池的仰韶、偃師的二里頭、鄭州商城遺址,一連串的大遺址,在史學界都曾引起轟動。這是祖先走過的路,在這條線路中我們會清楚地知道我們從哪裡來。

  這段路程是絲綢之路的東線延伸,正是有了從長安向東的這條路,才使得向西的絲路走的更遠。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東傳與中國文明西漸均是由此路流轉。天水麥積山、洛陽龍門,中國四大石窟,這段路程有其二。沿著這段路再向東,便是孔孟之鄉,姜尚、管子、老子、莊子均是在這條線路上進行生長和活動,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佈在這條線路上下,知道血脈從哪裡來才會明白靈魂向哪裡去。

  伏羲生於天水葬於淮陽,連起了東西文化的土壤,夏從西向東統一散亂的部落,商從東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於西岐,從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從東方遷徙至關外的秦取代,起於東方的劉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隨後歷經幾百年混戰,一直到西方的關隴集團崛起建立隋唐,東方的趙氏又在混亂中建立宋朝,至此,東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歷史基本演變為南北方的抗衡,北方的元被南方的明所破,生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清人入關又打破南方建立的大明,然後南方的革命志士又將最後一個王朝葬送,最終,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啟新的篇章。

  呂思勉在《通史》指出近代中國有兩種潮流潛伏著,一曰南方勢力的興起,一曰全國皆兵制的恢復。"作歷史的人,一定要認此為劃時代的大轉變,是毫無可疑的","在中國,受世界交通影響最早的是南部,和舊文化關係最淺的是南部,所以改革的源動力,全出於南方;南方始終代表著一個開明的勢力".這種判斷,從近當代中國史的發展可以得到印證。然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如若北方能夠解放思想,打破藩籬,則照樣可以引領發展,在中國歷史中獨領風騷。

  "民族是論文化的,不是論血統的",呂思勉先生在《通史》中這樣認識民族,實是高論。中國歷史,少數民族與漢族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交流融合,最終都接受了漢文化,當然,漢文化也不斷對少數民族文化兼收幷蓄,才形成了我們獨特的中國文明,中國文明才有了永不斷流的活水,成為了世界上未有間斷的原生大國文明。

  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中國文明與西方的交融從陸路轉入海上,逐步發展至天上、網上,文明的衝突也伴隨著交流途徑的轉變,由內而外全面轉移,一直持續到當今。

  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強大自我,沿著祖先的腳步戰勝困難,是一個新的命題。如何繼承併發揚、豐富我們的文化,是每個中華子孫都應該思考的疑問。仔細想來,我們當下面臨的困難,與我們祖先經歷的生死存亡相比,並不足為懼,只要上下一心,我們依舊會像祖先一樣披荊斬棘,浩浩前行。

  在歷史長河中,雖然我們個體如滄海一粟、如一葉扁舟,但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才構成了我們以前的歷史,也將構成以後的歷史。不管有意無意,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我們都在書寫歷史,我們能做的就是盡職工作,多思古今,多慮國家,安心而行。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6

  在《中國通史》的世界裡遊歷了一番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感受到了在長江與黃河的孕育下,這種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怎樣誕生的。

  中國文化的魅力是隨處可見的,比如你吃飯用的筷子,過年長輩給你的紅包、壓歲錢,你在課本上見到的漢字……它們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變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離不開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也離不開我們的傳承,它豐富多彩而又高深莫測。

  在《官制》一章,呂思勉先生提到:“人的見解,總是較時代落後一些的,時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卻限於舊。“我感觸頗深,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越來越興旺發達,很多老人卻還認為:女人就應該好好待在家裡。可是女人不是一樣能夠在事業上闖出一片天地嗎?這只是有的人不能與時俱進罷了。

  我覺得《語文》一章十分有趣:“中文構字,舊有六書之說,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又說:“轉註是增加字的一種方法,假借是減少字的一種方法。”我有些不明白,去百度上查了一下,才知道“轉註”是有相同意義的幾個字,“假借”是有多個意思的一個字,我恍然大悟,原來語文有著如此大的學問。

  諸如此類......

  呂思勉先生用自己畢生的學問,寫出這本《中國通史》,把中國文化展示給了每一位讀者,他讓我對中國文化充滿了敬佩之情。讓我在不同朝代看到了祖國大地的風光,讓我在戰場上看到了戰士的勇敢與堅強,讓我在京城看到了儒生們穿著長袍,下棋、評茶、奏琴,聊著更多的往事……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7

  中國——世界五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擁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讀了<<中國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麗的祖國---中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深遠與美麗,它讓我感到了無比驕傲和自豪。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歷劫不衰,是必將復興的肯定,並造就了每一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

  從傳說中的“人文始祖”黃帝、堯、舜、禹的傳說到最後的帝國,經歷了何等漫長的年代!還記得小學四年級時學過的那首朝代歌:唐堯虞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中國通史》的前言一開始就說到:悠悠歲月,源遠流長:華夏文明,萬古相傳。古今風雲,變化莫測:葷葷學子。僅此幾字,卻意味深長,細細品味,這正是悠悠華夏文明的浪漫歷程,這正是泱泱中華歷史的寫照,不是嗎?

  由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寫過史書,有多少人用筆墨咱們歷史!歷史的每一瞬間都那麼的激動人心,讓人震撼!歷史讓我們明白了許多的故事……

  來吧!讓我們一起閱讀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一起閱讀古人的智慧。大家一起來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喝彩吧!炎黃子孫們!華夏兒女們!

  中國通史讀後感 篇18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在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中國通史》。

  在漫長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程序中,中華兒女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中國通史》這本書追溯歷史發展軌跡,觸控五千年文明的脈搏,講述了我國五千年來的巨大變化。

  在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帝王們的治國之道。

  我發現有一些帝王深得所有人尊重與愛戴,而有一些帝王則遭到了人民的唾棄。這是為什麼?我繼續細讀,便也明白了。前者為人民服務,以身作則,勤儉節約,能夠謙虛聽取別人的建議,這樣的帝王,自然深得民心;後者只知一味的向人民索取,驕奢淫逸,使民不聊生,人民必將反抗、起義。

  我們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以最簡單的來講。一個領導如果兢兢業業、愛國愛民,努力為人民服務,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那他一定就會受到人民的愛戴;相反,他如果壓榨人民來換取自己的“好日子”,那他一定會被人民所唾棄,總有一天他會得到應得的下場。

  “民無信不立”,國家的根本在於人民,而不在於帝王。我們也要多讀經史,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識與營養,當我們踏上歷史旅程,也許會發現更多不一樣的精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