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歷史》讀後感(通用21篇)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通用21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大歷史》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
《中國大歷史》的作者黃仁宇以其宏闊的視野,獨到的見解來解析中國歷史。之所以把它稱為“中國大歷史”,是因為中國在過去的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影響到13億中國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程序,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它著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他以短短的二十餘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千年的全貌,實在需要很強的取捨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對於歷史的人與事件細細地加以描述來顯示其大歷史的特點的。大歷史之所以為“大”歷史的理由在於,黃仁宇一改以往中國歷史學家的著述歷程,不以史料的堆砌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單一歷史事件的描述為著作的主要關注點,更不以對接近作者時代的歷史大事的歡呼喝彩為能事。他是以一種全新的手法,從長遠的社會、經濟、財政、社會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環境等多種視角來觀察中國歷史的脈動。在歷史的圖景中為我們描繪出了歷朝歷代的大政治,大財政,大文化,大軍事,大法令,而這些都是我們歷朝歷代興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圖上,作者先確立起一個大意向,利用歸納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構成一個簡明而又前後連貫的綱領。在文字中,他還加了很多與歐美歷史的比較,然後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可見這種大歷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對歷史宏觀線條的勾畫,注重的是歷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狀態描述,並且是在區域歷史的相互比較中凸現其歷史特質。因此,我們不必要將歷史讀作資治通鑑,不必要將歷史認作弘揚某種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歷史的價值旋流,滿足今天人們對歷史的好奇心。同時也能夠在其中給我們更多的借鑑。
《中國大歷史》從小件看大道理,從長遠的社會、經濟結構觀查歷史的脈動;從中西的比較提示中國歷史的特殊問題;注重人物與時勢的互動作用、理念與制度的差距、行政技術與經濟組織的衝突,以及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分合。它不以一種民族狹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事件,而是將中國的歷史放在一個龐大的歷史背景下來探討,或者放在西方觀點下來評價。黃仁宇一直在西方研究中國歷史,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觀點來思考我們自己的問題,這也許就是這本書不同於傳統歷史書籍的原因所在。
歷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歷史轉向的背後,都是政治、社會等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結果。歷史是需要客觀評價的,這點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尤難做到,因為作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新增自己的主觀成分,但是當你讀了這篇書以後你就會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生動,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書式的羅列,將歷史又一次展現在我們面前,對今日的現實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相對於今,當代的許多重要事件,在宏觀歷史來看都顯得微不足道。如果將視野拉開,許多歷史上經歷 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發生。尤其是中國人的政治、官僚體然依然存在,讀古驗今、令人驚詫。
《中國大歷史》成功之處是黃仁宇把專業的歷史知識寫成了趣味讀物,卻又蘊含歷史沉重感與深刻的歷史的反思。特別是書中對當今社會的預言的兌現讓我們佩服不已。由此也實現了歷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鑑今。《中國大歷史》對我的影響力還體現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輪迴,如果把自己置身於“人生大歷史”中來看,最大的收穫便是領悟在歷史的洪流中,每個人的生命極為渺小,因此對於生活中的許多紛擾,片刻的痛苦與偶爾的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呢?也許我們可以以一種更加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笑看人生。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2
歷時倆月,終於讀完了。很多東西讀的半懂不懂,書到用時方恨少,書讀的少,看大家寫的東西就頗吃力!中間實在讀不下去,就摻雜讀些不吃力的,算是一種變相偷懶吧!
呂先生對於中國歷史,皆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給出相對客觀的剪裁記錄,對於一些集體認識有偏頗的公斷,亦在合理推斷的基礎上予以指出。讀來頗受啟示!
呂先生是史學界公認的讀書最多的學者,二十四史通讀數遍,為同人傳為美談。《中國大歷史》初版於1923年9月(上海商務印書館),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雖是一部學術性的專著,但預設的讀者物件卻是青年學生,史識豐富,筆調流暢,數年內不斷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
該書除了敘述歷代的政治制度、經濟組織、宗教文化、社會情形之外,尤其關注與中國歷史關係密切的東南洋、中西亞各國、各民族的歷史,諸如“近代的蒙回藏”、“近代的西南諸族”、“近代的後印度半島”、“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屬的喪失”、“俄蒙英藏的交涉”等內容,都有專門的章節加以敘述。
這些與現代中國休慼相關的問題,多為後來通史著作所缺失。書中包含的大量的知識原點,許多涉及歷史、地理、語法、訓詁、辨偽等方面的知識,都是工具書裡不易查到的。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3
《中國大歷史》是歷史學家黃仁宇體現其“大歷史觀”的一部專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內容,分析中國曆朝發展的問題,從歐洲的歷史,以至經濟學都有利用。
讀完這《中國大歷史》,便可感覺,作者寫的歷史,自始至終都在問著這樣的一個問題:緣何中國的文明未能發展出上資本主義?求解這個問題,作者的關注點集中在財稅制度上面。
依著這樣的思路,從作者的敘述中,隱約可以看出,作者將中國的幾千年發展歷史分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權、官僚體系、意識形態逐漸形成的時期,從商周發端,到秦漢。
隋唐第二段是從城市商業和國際(邊境)貿易中產生了商業社會的種子,但這種子在官僚體系、自耕農經濟和意識形態面前,只是發展出了服務於宮廷地主玩樂所需的奢侈品生產與商業,這一段從宋元到明清,中間從王安石變法到張居正變法,似有著搞“數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數目字管理的條件仍未具備,變法必然失敗。
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來侵略與衝擊,開始尋找強國的途徑,從清末的洋務自強運動到維新變法、立憲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直到改革開放,這一波一波的革命終於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創造了“一個新的高層機構”和“一個新的低層機構”。而“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低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絡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4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黃仁宇先生的第一印象都來自那本涵蓋經濟、政治和社會結構等方方面面的歷史著作——《萬曆十五年》。因當時讀這本書時各方面知識都不完善,因此對很多的現象和理論都一知半解。直到現在,只清晰地記得在網上查詢相關的評論時,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點卻經常被人提及。出於好奇,在這次的課外讀物中,我選取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希望能從中尋找到答案。
在黃仁宇先生的自序中,他也提到了大歷史——採用綜合的治學方法來看歷史,把研究範圍擴大到儘可能擴大,如以一個世紀或朝代為基點,發現它們之間的縱橫總體聯絡,注重歷史的結構性變動和長期發展趨勢。因此《中國大歷史》這本書雖說是以大歷史視角觀察長時段的中國歷史,大開大合地講述了從夏商周到現代中國的幾千年歷史起落,卻沒有太多的史料堆積,也沒有太多的細節描寫,而是始終圍繞一個主題——在古代中國走向現代社會轉型的艱難探索歷程中,是什麼讓華夏古文明延續到現在而沒有分裂,這種中國傳統社會為什麼不能產生現代型經濟體制。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黃仁宇先生在文中都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探討,為此,我用自己的語言來做簡要闡述。
第一,是什麼讓華夏古文明延續到現在而沒有分裂?
1、家族組織與社會秩序
中國的農耕方式是自給自足,小自耕農使人們有一種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傾向,不需要與外界有太多的聯絡,雖然分散,但農耕方式讓人們安定下來,減少了流動,也使得統治變得容易起來,各地的官僚可以隨意調任,中國看起來就是一個大的“農村集團”,使得這種基層組織穩固的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統一的國家,而是儒家思想中對於家族倫理道德的強化。
所以,中國人的親疏遠近十分明顯,無論是多少思想的深入,都不能超脫家族的組織,這也是那些入侵的非漢族在來到華夏大地後,不約而同地大部分採用漢人的官僚制度、文字等的原因。
2、地理與政治因素
“易於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來豐沛雨量的季風,和時而潤澤大地、時而氾濫成災的黃河,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正如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人類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生存的問題。在物質不豐富的情況下,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國家。
按照作者所言,纖細黃土示意耕種,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國社會形成了小塊耕地的操作。這在一定意義上穩定了農民,統治階級便於向他們收稅。這些稅收,養活了整個官僚階級,並且促進了當時的科技進步。但這樣分散的小個體在面臨自然災害等困境的時候常束手無措,這就需要有強大的中央集權,比如面對經常氾濫成災的黃河,中央能夠排程全國資源,來幫助災民恢復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設施;中國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搶奪也需要國防上的集權。
第二,中國傳統社會為什麼不能產生現代型經濟體制?
1、稅收體制
但這樣一種優秀的耕作體系和中央體系卻無法孕育出向西方那樣的資本主義萌芽,甚至可以說是不容產生現代型的經濟體制,不免讓人疑惑到底是為何。在書中,黃仁宇先生用了10頁左右的篇幅介紹英國從一個農業國蛻變成為一個工業國家的過程,以貨幣作為管制全民的工具。用中國的當時的政治體制來闡釋的話,就是稅收。
黃仁宇先生觀察歷史注重從技術角度切入,他認為收稅能力決定了政府的財政實力,財政體制決定了政府調配資源的方式。能不能以合理的制度將經濟資源轉化成稅收,進而順暢注入經濟政治國防社會各項事業中,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
中國古代稅收體制之所以不能將傳統社會推向現代,就在於間架性設計和數目字管理這兩個制度軟肋,這是黃仁宇先生研究中國歷史的兩把密碼鑰匙。所謂“間架性設計”,即因技術手段的限制,在無法摸清社會底層真實的前提下,在對經濟基礎平明所以的前提下,以一種抽象的概念直接設計上層建築,而不考慮下層執行效果。
中國歷史的第一帝國秦漢帝國,正是在這個態勢下形成。這是中國政治體系在世界範圍內的早熟,但在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尚不完善、技術上的統計手段尚不完備之時,先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則進一步固化了間架性設計的困境。“數目字管理”,即國家財政方面的商業化,商業管理方面有確定的制度可以遵循,財產權公平合法,注重保護私人產權等。先生認為,近代西方可以用數目字管理,中國傳統社會和官僚組織由於技術手段的限制,不能用數目字管理。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從公元前到20世紀始終直接向各個農戶抽稅的國家。但稅收的基礎極為廣泛而又非常脆弱,為西方經驗所無。政府既無從以累進稅率抽稅,通常的情形便是稅收短絀,再則又要對貧弱無靠的人民賙濟,也連帶受牽累。
2、官僚體制
唐朝的官僚機構缺乏與它平行的私人組織;它的執行全靠官僚之以名譽自重。經常下端的問題頗為重要,可是總是散亂,其上端的行政工具則又經常形式化而敷衍塞責。要使這個體系生效,只能從上向下加壓力。然而到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則日漸削弱,安史之亂爆發。
黃仁宇先生認為,安史之亂源於財政困境,即使是將揮霍的錢財全部用於國防,在當時也缺乏使這些資金進入國防系統的有效財政轉移手段。中國的悲劇乃是其在地方組織及技術上的裝置尚未具有規模之際,先已有大帝國之統一,因之上下之間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間階層,全靠專制君主以他們人身上的機斷彌補。
歷史還是那段歷史,黃仁宇先生卻一反往常的角度,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引導到中國歷史研究中,廣泛綜合歸納,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寫歷史,而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也引入了“間架性設計”和“數目字管理”,給人提供了新的閱讀角度,從不同層面來看到歷史問題,解讀歷史。都說人要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社會和國家也是一樣,從過去的組織和體制中找到弊端和可取之處,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5
讀了《中國大歷史》這本書,我看來主線有三條:
其一,作者說了黃土地帶是中國歷史的源流,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針對這一點,作者提到了千百年來,中國堅持重農抑商的政策,而黃土地帶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源頭,可見黃土地帶的重要性。而且,西安是十一朝古都,這又為黃土地代添了幾許功績。同時黃河流域的治理問題更影響到中央集權的產生,因為當上層建築不適用於經濟基礎時,適合時下發展的上層建築便會呼之欲出。還有,黃土地區的氣候使得農業問題的產生,而解決問題需要強有力的中央體系。
這一切都體現了黃土地區作為客觀條件,對我國曆史的影響。在作者的描述中,中國歷史的產生,發展,輝煌,都和中國歷史發展的源頭是黃土地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實細細想來,西安的作用卻是留存至今,凡是對中國歷史有些瞭解的人對西安一定都不陌生,就算是中國的文化也在西安有很多的體現。還有,在西安興起的周朝,其興盛可見一斑,遠遠超過在東部發展起來的商朝,所以西安這一地帶,註定要對歷史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其二,作者認為儒家的思想對歷史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以及對中央集權都頗有影響。首先,作者認為亞聖孟子的觀念更為成熟,對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更有幫助。孟子的觀念作為客觀條件對秦的發展鞏固很有幫助,他認為君主是必要的,等級是要有的。而後,漢武帝尊重儒家思想,同時也沿襲了嚴酷的刑法來維持人民秩序,所以說漢的政治文明是多種思想的結合體。
總的來說,書中提到的儒家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風向標,對中國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這點我承認,但與此同時我個人有幾個不同觀點;我認為儒家重農抑商的觀點就值得考量,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對西方商業的發展望塵莫及,也就突顯除了其思想的弊端,但放在當時看,確有它的先進性。另外,書中提到的儒教,我不是太明白,能影響中國兩千多年又不被提倡,實在很難理解,難道是說中國人思想的保守性已經到達這個地步了麼!的確,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最燦爛的部分之一,等一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們學習,”仁””仁愛”也一直被人們所提倡。
另外,就是中央集權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清朝是先構成集權體制,並沒有等待社會多元化,集權也沒有國家的象徵,所以遠不如西方的法制化,西方更加民主,自然。在我看來,時至今日,中央集權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重大力量。
透過著本書,我將中國的歷史以一個新的角度又理解了一次,很有感覺。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6
近期,拜讀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加深了原來記憶中有關中國古今歷史的條線印象,體會到作者負笈海外轉換視角、重點提取綜合評判的良苦用心。鑑於讀得有些散漫,而中國歷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長,其間奧妙玄機,非著說之人一冊黃卷可以蔽之,亦非捧冊之人一時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識之,進而揣測作者或是沒有言盡,寬宥鄙人亦是體嘗有限。
一、本書架構及史學觀點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樣,以“中國大歷史”命名本書,作者旨在將宏觀視野這一觀念引導到中國歷史研究裡去。
(一)由於負笈海外,授課物件是非本族的異國子民,作者曾懷疑講述歷史知識的意義及實用價值,輾轉反思之後,最終決定廣泛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在與西歐史及美國史有了幅度與層次上比較的基礎上再加以研究。
(二)對既成事實、不可逆轉的史實,更多專注於考慮其積極意義及前後連貫的出處,而不以個人之恩怨愛憎當作歷史轉折點。
(三)不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而是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程序,著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促成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鄙人在閱讀“安祿山的反叛”、“王安石的變法”、“數字管理還沒成熟”、“張居正與萬曆皇帝”等篇章時,對作者的宏觀綜合分析法逐漸熟悉並認可,對其透過講說分析不同階段、不同朝代有關“政府抽稅”的歷史演變,論證“傳統社會不容產生現代型經濟體制”的觀點慢慢領會逐步接受。或許這些觀點在歷史課本中有所提及、野史小說中早有影射,不敢確說是作者首創或獨創,但確是鄙人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態、道德意識去讀史,改作因循本書倡導的“大歷史”似的敘述、點評去理解一段歷史,體會經濟體制、技術條件等其他因素對於歷史、社會、國家(朝代)演進的重要意義,以及它們是如何作用於當時、廣泛影響於後世的。
自序篇中,作者還曾自問對美國學子講解中國歷史的意義,史實講解(以韓非、李斯、始皇等為例),“與他們日後立身處世有何用場”?作一中外比較(以女皇為例),“尚有何實用之處”?於是閱讀過程中,鄙人亦自追問,現階段捧冊讀史的目的意義何在,究竟如何讀史方能進益的問題也縈繞不去~
二、讀史,開眼與壯懷
本書自華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國景象作一行串講,特點是宏觀看去,擇要點說。隨書穿越,朝代更迭、烽火硝煙、分合之勢、民族聚散的轉換都在須臾之間,幾百年換作寥寥數語一筆帶過,人流群眾幻作嬉笑怒罵的臉譜閃過,有秉承的共通之處,也有相異相左的發展。
讀史讀得人百感交集,時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時而悵然若失默默無語。一些大事件,攬得天時地利人和,機緣巧合順勢發生或無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艱險危難,亂世逐鹿問鼎,盛世大筆擘劃,有的光耀佇立、有的黯然離去,波瀾壯闊中感受世事無常、時事造人造物;一些奇物件,大到奇絕的建築構造小到精細的生活瑣碎,教人讚歎勞動者的聰慧與神工;一些對立融通的思想,儒、法、道、墨等各家並舉,佛說禪學、基督天主、伊斯蘭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羅永珍,互動輝映,爭鳴衝撞中不斷迸發出新的生命光彩來…… 當即豁然開朗有所頓悟,一來知識積澱當是慢慢打開了眼界和胸懷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匯智慧,拓展思想。再者,有道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若讀史讀得清醒,是否亦可提點當下呢?或有補足和進益之功。
三、遊歷,豐富且印證
讀史過程中,突然想起“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語來。比如文中讀到“從畫像磚看漢代社會”、“西湖與南宋”、“蒙古人的插曲”等篇章時,因為曾經遊歷身臨其境,親見過、觸控過、聆聽過、體味過,感覺就較其他更真實而親切,舊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對上號,再回味歷史品讀作者點評時,條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豐富或是印證或是異議,更易得到共鳴或形成辨識,甚至生出更多遙想和猜度……因此,竊以為讀史學史可分四個階段:初為史實識志階段,其後博覽深入階段,再者遊歷豐富階段,最後致用開創階段。
四、讀史、觀史、研史
很久沒有耐下性子閱讀以史實為依據,並加以專業評判的歷史讀物了,相較一些歷史小說、野史傳奇,本書讀起來有些艱澀,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讀下來,除了對中國大歷史進行史實梳理和印象加深外,關於作者的一些新角度觀點或綜合考量評價雖然讓人新奇,作為讀者的體悟不足、尚處於一知半解,這或許跟標新立異野史印象已先入為主有關,也間或鄙人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知識積累不足或綜合視野狹窄的因素。
如此,倒也促成另一番感悟。史實雖已既定、不可逆轉,但隨著研讀之人知識拓展、視野拓寬、閱歷豐富、境遇變化等,是可以常讀常新的。於是乎,讀史,知識是奠基,尊重客觀是基礎。觀史者,可隨個人喜好憎惡品讀一段歷史,逐漸深入一段體悟,在蒼茫天地間、滾滾史輪下尋找共鳴與撫慰。而研史者,禮學心誠,治學嚴謹,理當作客觀解讀、綜合評判、正確指引,有根有據,有禮有節,有的放矢。
五、學史致用於無形
過去的歷史雖不可能重新來過,卻可以透過尚存的元素、歷代史家的評說解讀、滾滾後浪推前浪的深深積澱,啟發後世之人。今人置身於自然天地之間、歷史長河之流,辨識,理解,思考,終可體味渺小與偉大、積極與消極、紮根與流浪、堅持與放棄的奧妙,蘊藏在“殊途同歸”與“過程無可比擬”兩種價值理念背後的追求差別。爾後懂得漫漫長路上下求索間,把眼界放得更寬敞,把胸懷放得更寬大,放下身段,汲取精華剔除糟粕,積極當下,勇敢嘗試大膽創新,用今天去繪就明天的光彩。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常使初學者不得其門而入。作者倡導“大歷史”(macro-history),主張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納領,然後在與歐美史比較的基礎上加以研究。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程序,著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國過去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而為一個現代國家,影響到10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我們用尋常尺度衡量。 不以道德論史,不以考據為文,縱橫捭闔梳理千年歷史,三言兩語點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處尢見黃仁宇獨到的史家眼光。
黃仁宇這部書以短短的二十餘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對於歷史的人物與事件細細地加以描述來顯示其“大歷史”的特點的。大歷史之為“大”歷史的理由在於,作者一改以往中國歷史學家的著述進路,不以史料的堆砌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單一歷史事件的描述為著作的主要關注點,更不以對接近作者時代的歷史大事的歡呼喝彩為能事。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7
我是從初中開始真正接觸歷史的。我很喜歡歷史,喜歡聽別人說那些久遠的真實故事,喜歡和別人一起探討那些故事背後深刻的意義。對於我而言,歷史如同營養物質,是我人生道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李世民在《舊唐書·魏徵傳》中寫道“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由此可知,歷史對於我們有多重要。近幾日,我讀了《中國大歷史》,從中便得到了很深刻的感悟。
《中國大歷史》由黃仁宇所著。由於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初學者往往容易混亂,所以作者書中倡導“大歷史”。“大歷史”是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然後在與歐美史比較的基礎上加以研究。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程序,著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國過去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而為一個現代國家,影響到10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用尋常尺度衡量。因此,我們不必將歷史讀作“資治通鑑”,不必將歷史認作弘揚某種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歷史“應當如是”的價值旋流,滿足今天人們習史對歷史“何以如是”的因果關係的好奇心。
在書中,作者對於每個朝代,都會專門分析其財稅制度。其中。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權、官僚體系、意識形態逐漸形成的時期,從商周發端,到秦漢隋唐;第二段是從城市商業和國際(邊境)貿易中產生了商業社會的種子,但這種子在官僚體系、自耕農經濟和意識形態面前,只是發展出了服務於宮廷地主玩樂所需的奢侈品生產與商業,這一段從宋元到明清,中間從王安石變法到張居正變法,似有著搞“數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數目字管理的條件仍未具備,變法必然失敗;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來侵略與衝擊,開始尋找強國的途徑,從清末的洋務自強運動到維新變法、立憲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直到改革開放,這一波一波的革命終於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創造了“一個新的高層機構”和“一個新的低層機構”。而“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低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絡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在這本書,我們不僅對歷史的整體認識有了提升,也對一些具體歷史細節有了更明確的認識,更對歷史上的經濟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同我上文提及的“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透過這本《中國大歷史》,瞭解到了中國的各個朝代的經濟。經濟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該多瞭解關於經濟方面的知識,別讓自己處於迷茫的狀態中。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8
好久沒有看歷史書了,收到一慕寄過來的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人物多,事件多,一概而過,讀得迷迷糊糊,好吃力。在作者的大歷史視野裡,知道朝代更迭發展,繁榮興衰。
從中國大環境與中央集權制度大概括知道中國大歷史。
作者首先從地理大環境開始探索中國歷史文化源頭,中國歷史受地理條件的因果關係極深。易於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來豐沛雨量的季候風和時而溫潤大地、時而氾濫成災的黃河,這些因素將中原地區緊緊相連,在這些因素下,誕生遊牧民族侵犯邊界與秦始皇大一統權威,產生農村組織與儒家思想的崇高情感關係。
中央集權體制貫穿中國歷史。秦始皇不待社會多元化,先已構成中央集權體制。漢武帝奠下中央集權官僚體制運作的理論和方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意識形態的立場。
唐初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日漸削弱,李世民的典章制度,武則天的革命,暴露了靠專制君主而彌補地方組織不足的悲劇。宋代藩鎮割據,遊牧民族挑戰,趙匡胤使之構成一種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中央集權措施施行得輕快又徹底。明清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發展達到頂峰,朝廷的主動權由君主轉向百官臣僚。朝代迴圈與長期停滯,新舊體制不銜接中國兩千多年帝制弊端顯露。辛亥革命推翻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
君主時代的一貫方針,一脈相承,施政缺乏縱深,重意識形態而輕技術,缺乏應變能力。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9
近期,拜讀了黃仁宇先生所著《中國大歷史》,加深了原有記憶中有關中國古今歷史的條線和印象,體會了作者貫通古今中外的視野和心境,以及作者所採用的重點提取綜合評判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感想、感悟。
一、綜合與歸納的方法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樣,以“中國大歷史”命名本書,作者力圖將宏觀視野這一觀念引導到中國歷史的研究裡去。由於身在海外,授課物件是異國學子,作者曾懷疑講述歷史知識的意義及實用價值,輾轉反思之後,最終決定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
在閱讀“王安石的變法”“數字管理還沒成熟”“張居正與萬曆皇帝”等篇章時,我對作者的宏觀綜合分析法逐漸熟悉並認可,對其透過講說分析不同階段、不同朝代有關“政府抽稅”的歷史演變,論證“傳統社會不容產生現代型經濟體制”的觀點慢慢領會逐步接受。或許這些觀點在歷史課本、野史小說中早所提及,不敢確定是作者首創或獨創,但這種寫法確實是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態、道德意識去寫史,讓讀者體會經濟體制、技術條件等其他因素對於歷史、社會、朝代更迭的重要意義,以及它們對中國歷史的推進作用。
二、視野與胸懷的開闊
本書自華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國景象作通史串講,宏觀看去全面系統,朝代更迭、烽火硝煙、分合之勢、民族聚散等展現的淋漓盡致,五千載煙雲換作寥寥數語,千古風流人物化為過眼雲煙,其中既有中華血脈的傳承,也有脈絡發展的足跡。在暢遊歷史的波瀾壯闊中感受世事無常、時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於天時地利人和,順勢發生或無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於危難,問鼎於亂世,有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有的功虧一簣、遺臭萬年。在思想意識推演方面,本書將儒、法、道、墨等各家並舉,涵蓋佛說禪學、老莊之道、基督天主、伊斯蘭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羅永珍、互動輝映,爭鳴衝撞中不斷迸發出新的生命光彩。閱讀本書既是沉澱知識、開闊眼界和心胸的體驗,也是穿越今古,凝練智慧和思想的盛宴,深感受益匪淺。
三、遊歷與見聞的印證
讀史過程中,突然想起“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語來。比如書中讀到“兵馬俑的幕後”“佛教的普及影響”“初唐的繁榮壯盛”“西湖與南宋”等篇章時,因為曾經遊歷身臨其境,親見過、觸控過、聆聽過、體味過,感覺就較其他更真實而親切,舊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對上號,再回味歷史品讀作者點評時,條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豐富或是印證或是異議,更易得到共鳴或形成判斷。
四、讀史與研史的感悟
本書讀起來有些艱難,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讀下來,除了對中國大歷史進行史實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對於作者的一些新角度、新觀點或評價雖然稱奇,但體會不足、尚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這或許主要源於我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知識積累不足或視野侷限的因素。仔細想來,史實雖已既定、不可逆轉,但隨著研讀之人知識拓展、視野拓寬、閱歷豐富、境遇變化,是可以常讀常新的。讀史的基礎在於自身的知識、修養和眼界。同一段歷史不同人讀或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研讀,註定會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穫。
歷史雖已過去不能重演,但透過對史實史料的認知和對後人評說的解讀,仍可啟發後人、大有裨益。細細品味、辨識,理解和思考歷史,嘗試把眼界放得更寬敞,把胸懷放得更寬大,放下身段,汲取精華剔除糟粕,積極當下,勇敢嘗試大膽創新,歷史必將為今所用、造福當代、影響後世。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0
為積極響應公司號召,提升專案青年員工文化素養和思想境界,專案部舉辦了“青年讀書推介會”活動。專案部購買了許多書籍供大家借閱,我借閱的是史學大家呂思勉的著作《中國大歷史》。
讀了《中國大歷史》,我對春秋戰國史中的楚史很有感觸。
楚國從立國到滅亡歷經八百年,楚國自熊繹號為子男五十里、以啟山林建都於丹陽,熊通“開疆擴土,為問鼎中原奠定基礎”,楚成王“雄心勃勃,但屢受挫折”楚莊王“沉浮三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終成霸主,“昭惠中興”楚國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國。
楚國的成功不單單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還有厚重的文化。“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楚文化如水,表面柔弱,實際持久。這使楚國不僅成為華夏大地上文化最燦爛輝煌的諸侯國,也曾經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甚至一度領先北方中原文明。對一個國家而言,軍事實力是硬實力,民族文化是軟實力,不能一味追求強大的武力,而忽略了文化。
硬實力是骨,軟實力是肉。沒有文化底蘊的國家是有骨無肉,外表看似強大,但經不起任何挫折,註定是不長久的。而厚重的民族文化是國家的凝聚力的保證,凝聚力是民族團結的前提,而民族團結延續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只有國家內部團結,才能在波瀾中經久不衰。所以,只有武力和文化共同發展,剛柔並濟,骨肉齊全,才能實現一個強國夢。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偉大民族。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國際大環境下,為實現富民強國的中國夢,我們國家的軟硬實力正經受著巨大的考驗。為實現中國夢所楚文化給了我們提示,楚文化的精髓是崇尚文明,兼收幷蓄。它的獨立自主、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楚人又崇尚七德“制止暴力,防止戰爭,保障強大,鞏固勝利,穩定社會,團結人民,發展經濟”,我覺得這就是實現中國夢所需要做的事,所要走的路。
“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今以後,我們要奮勇前行,大力弘揚中國文化,團結各民族,借鑑歷史,結合實際,走出屬於中國的強國路。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1
這本《中國大歷史》,也是跳出了傳統地解讀歷史的角度,不從仁義道德出發,而是以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梳理了一遍,尋找中國歷史整體的發展脈絡。
我認為整本書都在核心敘述一個觀點:在中國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作用下,中國政治統一的程度遠超過國內的經濟組織,繼續發展的結果,只有使兩者都受挫折。
中國幾千年,黃河的無數次改道都使得依靠黃河耕種的中華農耕民族吃了無數苦頭,還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帶來的每隔幾年就必有旱災和澇災的大量人間悲劇。這使得這個農耕民族在幾千年前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治組織把力量統一集中起來去修水利設施對付黃河,需要糧食貯藏應對災年。
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中國在公元前的秦國就統一了,取消了封建制,走向了郡縣制。比西方國家早了幾千年。這種政治上帶來的過早成熟,和經濟上力量無法得到有效的累積,這兩者的矛盾,成了中國幾千年歷史的主要旋律。
一種大而無當的官僚組織治理一個大而無當的農民集團。
歷朝歷代,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這樣的“馬爾薩斯陷阱”就會重複出現。國家體制的最大功用是將千萬的農村糾結在一起。意識形態較科技優先,文化上的影響比經濟重要,各級官僚的消極性比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還要被重視。甚至邊境上的武裝衝突也不足改變這作風。這使得中國處於一種長期的“停滯”。
例如黃仁宇在講唐朝李世民和武則天的英明神武時,說到了科舉考試、推崇儒家對於體制的更新適應這個新的環境,建立了盛世,讀後感m維繫發展這個超大帝國的重要作用。但是分析安祿山之後唐朝的衰亡時,他說唐代之覆亡不由於道德敗壞,也不是紀律的全部廢弛,而是立國之初的組織結構未能因時變化,官僚以形式為主的管制無法作適當的調整,以致朝代末年徹底的地方分權只引起軍閥割據。而解放後的“土改”成功的改造了中國的底層結構,它的用處在於使中國能在數目字上管理。當然這裡我只是提一下。
這本書讀完之後的收穫是對整個漫長的中國歷史有了再次的熟悉與瞭解,並從美國曆史學家的角度看中國。豪強兼併,從眾多的農村如何收稅,是中國過去幾千年這個農業帝國遇到的核心問題。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2
讀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一書,覺得他寫書的思路和別人不一樣,他是以經濟學的角度來寫歷史的,他覺得朝代的更迭與經濟有很大的關係,或者說經濟決定上層建築。
黃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們是否要責備宋代的改革者,他們過於輕舉妄動?要不是他們的失敗,為何1000年後,無人再敢嘗試以貨幣作管制的基礎?是否咎在忽必烈?他一心只顧到戰勝取功,而未將中國本部構成一種系統?是否我們又要譴責明太祖朱元璋?他是否對宋朝的失敗反應過甚,因此才把鐘錶向後倒撥,超過了任何合理的程度?是否清代的皇帝也有罪愆?他們一心只想做中國式的天子,而不敢真實地恢復中國固有文化的長處。”
這一段話的開始說宋代的改革者是指王安石,由於王安石的失敗引起一系列的社會的變遷,以至於影響1000年後整個社會的發展,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發展。我認為王安石的失敗可能能影響一個朝代,但能影響1000多年,我認為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中國如此之發展,主要是每個朝代的開國者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忽必烈武功很好,而且崇尚武功,他的元朝所佔有的面積最大,但統治的時間較短。朱元璋乞丐出身,他的目的要能守住他的天下,並沒想有大的發展。清朝是滿族,少數民族,他們能得天下,守住他們的天下,要向漢族學習,最好照搬照抄,也沒有與其他國家有太多的交往,並沒想有大的變革。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3
其實先前對這本書我瞭解並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黃仁宇先生經歷不凡。我想在讀一讀中國歷史的初衷,所以就動了心翻看這本書,剛開始看的時候,也確實覺得有點寬泛、不得要領的感覺,不過還好,堅持就是勝利,花了一段時間繼續讀下去欲有一種與從不同的感受:很新鮮,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覺到讀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闊的視野,獨到的見解來解析中國歷史。這所以把它稱為“中國大歷史”,是因為中國在過去的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影響到13億中國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程序,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它著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黃仁宇先生在歷史學中展示出來的眼光無疑是值得欽佩的。在本書中他以地理條件來發展歷史,尤其不同於傳統歷史書寫方法,將歷史事件以宏觀的角度、綜合條理,使讀者隨之眼界開闊,縱橫千年。特別是在本書起首,作者由中國歷史的發源地來推展引領全文,而非一向認定的以年代來劃分,讓人瞭解圍繞著地理發生的歷史情景,對於歷史的演化,更能產生具體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應當說作者是非常專業的。黃仁宇先生這部書以短短的二十餘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千年的全貌,實在需要很強的取捨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對於歷史的人與事件細細地加以描述來顯示其大歷史的特點的。
大歷史之所以為“大”歷史的理由在於,作者一改以往中國歷史學家的著述歷程,不以史料的堆砌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單一歷史事件的描述為著作的主要關注點,更不以對接近作者時代的歷史大事的歡呼喝彩為能事。他是以一種全新的手法,從長遠的社會、經濟、財政、社會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環境等多種視角來觀察中國歷史的脈動。
在歷史的圖景中為我們描繪出了歷朝歷代的大政治,大財政,大文化,大軍事,大法令,而這些都是我們歷朝歷代興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圖上,作者先確立起一個大意向,利用歸納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構成一個簡明而又前後連貫的綱領。在文字中,他還加了很多與歐美歷史的比較,然後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可見這種大歷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對歷史宏觀線條的勾畫,注重的是歷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狀態描述,並且是在區域歷史的相互比較中凸現其歷史特質。因此,我們不必要將歷史讀作資治通鑑,不必要將歷史認作弘揚某種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歷史的價值旋流,滿足今天人們對歷史的好奇心。同時也能夠在其中給我們更多的借鑑。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說他有趣?是因為在這本書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認為明朝是內向的;整個華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農業文明;16世紀末的中國就像玉製的裝飾品,表面光鮮但內在異常脆弱。紛繁錯綜的社會現實,經他這麼一說,就清晰而簡單了。
第三,作者是相當理一性一的。他沒有落於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在一般的歷史評價中,顯得更有新意和見解。他認為國家的法紀堪為根本,法紀廢弛,則變亂陡生。所以,在他寫的這本大歷史中,他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經濟學的知識做深入分析,是可以為我們提一供治國的借鑑的。歷史是不斷前進的,但變亂,分裂乃至亡國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樣的。這些道理對當今企業管理也同樣適用。企業若想生存,就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財務管理體系,不能糊塗;規章制度的健全與執行力的好壞更是關係到企業能否持續健康的展和在發展中能否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4
最近看完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從小就喜歡歷史。我印象中自己真正看完的第一本書就是《上下五千年》。那套書一共厚厚的三冊,是寫給小學生看到的,多是一個個的小故事。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歷史。上學時開學發的新書,歷史本從都是第一時間拿回家先翻完了的。但是,斷然不敢說自己懂中國的歷史,事實上我真正開始對中國歷史開始有點自己的理解,那都是上大學之後的事了。即便是現在,對於中國的歷史,我也只是翻過一兩本書,看過些別人講述的歷史故事,而把歷史當做一門學問,好好研究一下,就當這本《中國大歷史》是個開頭吧。
這本書很早就聽過,這次翻看,沒我想象的晦澀,但是有些內容確實值得多次研讀。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作者從多個角度,論證了是什麼力量或者什麼原因造就了今天的中國?
一、地理環境因素
“易於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豐沛雨量的季候風,和時而潤澤大地、時而氾濫成災的黃河,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
正如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不同的歷史條下,人類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生存的問題。在物質不豐富的情況下,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國家。
按照作者所言,纖細黃土示意耕種,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國社會形成了小塊耕地的操作。氾濫成災的黃河,需要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能夠排程全國資,幫助災民恢復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設施;中國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搶奪也需要國防上的集權。遊牧民族每當天氣乾旱氣候不好的時候就偷襲中原,搶奪糧食,所以要修建長城這樣的防禦設施。這一點可以透過全國的國防線與十五英寸的等雨線符合作為印證。
二、家族組織與社會秩序
中國的農耕方式使人們有一種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傾向,那麼儒家思想中對於家族倫理道德的強化也使得家族成為中國最牢固的基層組織。要讓這種基層組織穩固下去,提倡家族團結就是一種必然。
“對待其他人的好意,也務必有親疏之分,有如血緣關係之遠近。所以認為個人或憑私利觀行事,或對旁人一視同仁,可能對現代讀者富有吸引力,但在古代中國卻不和世紀,首先在法律上即會產生糾紛。迄至20世紀,中國仍缺乏對個人做人權保障的能力,遑論在基督誕生之前。事實上整個君主時代中國始終維持著一部大體不變的刑法,這套刑法也按社會組織,亦即家人親疏之分責成個人安分守己,至於各人尚有何種權力,也只能由這社會體制而定”。
不同於西方。在西方,公民的自由權推廣始於兩個世紀之前的封建主與城市特權階級的鬥爭,在這種鬥爭中,公民權利從特權階級推廣至全民。但在中國,在歷史上從未產生過城中紳商與官僚的衝突,“中國的官僚從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實上中國官吏在城牆之內,權利最盛”。所以,中國人的親疏遠近十分的明顯,無論是多少思想的滲入,都不能超脫家族組織。所以中國人,準確說漢族人不像其他國家和少數民族,有明確的宗教信仰或是圖騰信仰。在中國,家族延續是唯一的信仰。在這種信仰之上,形成了其他的各類圈子,組成了這種小圈子內異常堅固,小圈子外格外鬆散的家族秩序。
三、中國的歷史性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里程碑的事。與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不一樣,秦國開始的全面政治改革是一種徹底的翻新,目的在於構建政治上的統一。
“這種政治上的早熟,創造了一個驚人的記錄,在此後千百年間梳理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傳統。”從此之後,經歷歷朝歷代,這種著重於中央集權的體制,使得中國人的保持著一種集團性格,稱之為“集權主義”並不為過。另外,中國一直缺少一種司法體系,儒家的法律思想離不開家族觀念,法家雖然有平等的法制觀念,卻敗在了中國官僚政治下。總而言之,其後的幾千年,無論是恢弘的漢唐帝國,還是到後外族統治下的元清時代,雖中間偶爾制度上的進步,但仍拗不過這種強大的歷史性格。中國歷史中不乏非凡之人物,他們改變了中國的朝代,推動了中國的經濟進度,卻從未在歷史性格中帶什麼改變。
四、現在中國
作為一個懷疑者,覺得發生時間離我們越近的事越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驗證。新鮮的事情可以作為新聞,但不一定會寫入歷史。但是誠如作者所講:
“嚴格說,寫一本成為定論的現代中國史,刻下時機尚未成熟。中國的長期革命有如一個大隧道。需要100年時間才能摸索過去。當這隧道尚在被探索的時候,內外的人物都難於詳細解說當中彎曲的程序。即是革命人物也會被當前困難的途徑迷惑,而一時失去方向感。今日的原始資料充滿著憤怒和焦躁的字,強調事情之衍化不如理想。可是著眼於宏觀歷史,我們不能不以積極的目光視之。我們所說歷史上的長期合理性有何意義?這就是說,縱使事實之衍化對我們個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時看為荒謬不合理,可是把這些情事前後連貫,又從超過人身經驗的角度看去,則它們有其意義;最低限度,這些事蹟使我們知道我們生命旅途之原委。”
我想最後這段話,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歷史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歷史學在今天應有的現實意義。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5
如果一本書,給你傳達了一個讓你覺得好的觀念,那麼這本書就可以說是一本好書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就是這樣一本書。
這本書的重點並不是在陳列史料上,而是在分析評議上。整本書作者從一些客觀的技術因素去分析中國古代每一個時期為什麼會呈現這個時期的樣子,這些技術因素包含、地理環境、地緣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中賦稅制度講的特別多。
還橫向跟日本歐洲歷史進行了比較分析。先生講大歷史,時而是站在歷史的宇宙中冷眼旁觀,時而是設身處地深入其內,整本書裡,沒有對錯誤混亂的埋怨批判,也沒有對繁榮的讚美炫耀,有的是對歷史現實的理智與冷靜,但是這種冷靜與理智並不是冰冷的,而是在這冷靜與理智的背後向我們傳達了一份對歷史的尊重與理解。當然,作者也是在傳達他個人的觀點。
當我看到最後一行字的時候,腦海裡已經被深植了一個觀念:任何一個事情的發生都不是突然的,很多東西不僅僅是人為或者人無為這麼簡單的。比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是促進因素,也曾經是歷史的阻礙因素過,中國缺乏商業革命,不能產生文藝復興是因為地理環境與技術因素,而不是由於意識形態;明清時期歷史之所以走向收縮,閉關鎖國也有它不得不收縮的技術理由(也許你不一定贊成)而並不能簡簡單單歸結於統治者的失誤、腐敗。黃先生透過對中國大歷史的一系列分析告訴我們,有的時候向"負"的因素反抗,本身並不能立即成為正的力量。
有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讓自己站在一個後來者的角度上去看待過去,然後輕而易舉地下一個結論,當時的統治者好腐敗、當時的決策者決策失誤最終導致了這樣的一個悲劇,就這樣把自己放在了歷史的一個制高點上。
現在來看,這是一個多麼傲慢、多麼愚蠢的態度呀。——我們所瞭解的也不過是個側面而已。而此時,當歷史全面地展現在我眼前,我深刻地覺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讀書要謙虛,做人更要謙虛。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6
很喜歡讀黃仁宇先生的書,他是一位歷史學家,但他寫的書與一般的歷史書不一樣,視角不同,語言非常風趣,讓你讀過後,有過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歷史可以這麼寫。
《中國大歷史》共有二十一章,從有中華民族開始寫起,當然由於史料記載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秦代之後的寫的較為詳細,黃先生對唐、宋、元、明、清每一個朝代都畫了一副疆域圖,元代的版圖最大,但元代的歷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歷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數過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們沒有很好的融入到漢族人民中,他們較崇尚武力,當他們打下如此廣闊的江山,但卻沒有能力很好的統治。說明管理一個國家非常不易。
漢代被作者稱為“第一帝國”,這個朝代被中國作家極度的恭維,因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平民所創造的功業。漢武帝繼承了漢高祖以來,數十年休養生息所累積的國家資源,對內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下中央集權官僚體制運作的理論與方法,對外則連年發兵征討匈奴,開拓四裔,使大漢聲威遠播,國勢達於頂峰。
時事造英雄,漢武帝能使中國的名聲遠揚,一是因為他的上輩們留下了豐厚的財富,二是因為他15歲登極,享國54年,執政時間較長,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執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時,他的匈奴戰爭使國庫大為虧損,這也是西漢衰退之一大主因。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7
所謂“大歷史”的觀點就是以歸納綜合的方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壓縮,形成一個新的前後貫通的綱領,從而研究歷史的整體發展。簡而言之,就是以宏觀尺度為標準,衡量歷史的發展。《中國大歷史》,在宏觀視角描述了傳統社會不容於產生現代經濟體制這一問題,其中一系列的過程,值得深思。
三皇五帝,向為傳說。禹夏之跡,尚有存疑,有商一代,甲骨為文。周室分封,立於宗法。春秋思盛,戰國兼併。秦漢大統,始定為一。歷史影響之深遠,在於它痕跡的縱深。以宏觀的千年尺度之上看,地緣因素賦予華夏文化的影響是歷史性的,在華夏文明發展史上,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華夏文明之發育,大體於黃河、長江等流域,故亦稱“大河文明”。
文化無疑是會受到地域影響的,以黃河流域為例,這一流域可算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人類的宜居地帶,可是歷史上關於黃河氾濫,改道,決堤的記載多如牛毛,無論是出於對保護人身安全還是財產的需要,這個環境上的壓力迫使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出現。再者,地理環境的影響使得農業成為最適宜的選擇,傳統的農業社會得以發展。而所有的統治都是建立在這個社會的基礎之上。
第一帝國之楷模
社會的變遷是最為漸進而不為顯著的,公元前221年,始皇建秦。而這空前大一統帝國的產生背後亦有一番變化。思想在華夏大地上激烈的碰撞、交融,不亞於列國之間相互征伐,兼併擴張,最終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大一統時代的來臨,是制度與人事巨大變革的標誌。以宏觀千年尺度看,秦漢帝國之縱深是極其深遠而接待處的,帝國的政治形態,制度,意識都為歷朝歷代所鑑用,起著楷模作用。帝國的基本制度和社會框架無疑相似。所謂“漢承秦制”,在制度層面上將,漢代是秦代的延續。較之於秦帝國,漢帝國的統治政策有所調整。以皇帝制度為核心,中央集權的地方郡縣制管理模式,沿用數千年,並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
誠然,制度的設計是完好的,但是相對於龐大的華夏社會而言,要想實現高效率的運轉,便顯得粗陋,而面對技術上的難題往往以人事作為補充。這就為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找到了歷史舞臺,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意識形態推行,使得所謂的朝代更替興亡找到了理論基礎。可惜,這種經義上的思想往往很難解決實際上的具體技術問題,這也是社會動亂髮生的原因之一。
大帝國極盛時期,鑿空西域,北收匈奴。公元220年,東漢被曹魏取代。漢朝成為歷史記憶。不言而喻,漢帝國的衰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土地上的矛盾,這種矛盾貫穿於農業社會數千年。始終無法得到解決。
第二帝國之突破
曹魏代漢,吳蜀分立。晉成一統,五胡亂華。魏晉南北,動亂不安。隋唐鼎盛,威赫四方。安史一亂,藩鎮割據。五代十國,趙宋遼金。公元589年,隋朝完成統一,結束了將近長達四百年的動亂。好景不長,在這種局面下,也發生了權力集團的內部鬥爭。不管權利的轉移結果如果。建立在以均田制,租庸調製,府兵制為基礎的農村社會,以更加明確分工的三省六部製為框架是大體不變的。而且,在此時期還創立了科舉制,在這樣的制度下引進新生的社會力量,加之高度自信包容的文化意識形態,社會之繁榮昌盛,自不必言。但在大歷史之下無不證明,在農村社會的制度組織難以為繼的情況下,社會必然會導致內部的動盪,引發人事因素的不穩。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的局面就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最終,公元907年,朱溫篡唐。
防範於人事,維持以體制。歷代無不如此來維護統治。有鑑於此,藩鎮割據成了宋代的大忌。宋代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科舉制的規模和經濟的繁盛。若以此而言,則是前所未有。可為何如此國力不振?此中有諸多因素,若是就以技術方面而言,可見在補給,調動兵員,後勤方面遠遠不如半漢化民族的實力。王安石新法改革正是解決這技術難題的方法,然而最後還是失敗。若是儒家思想的發展,也可暫時彌補缺陷。可天不逢時,來自歐亞大陸大草原史無前例的大征服入主了華夏大地。
第三帝國之內斂
大哉乾元,曇花一現。竟辭中原,終為北元。有明一代,禮制為極。天子守國,君亡社稷。滿清入主,康乾盛世。西人東來,帝制將終。準確來說,元朝是中原王朝的一個特例,它的君王既不禪讓也不死於社稷,而是北返於大草原中。除蒙古漢化程度極其底之外,它也採用儒家式的政府管理。對於農村基層組織而言。改朝換代對於其無太大影響。
在元代帝位跟迭極其不穩,再加上帶有民族矛盾的農民鬥爭之下。公元1368年,朱明王朝建立,隨後統一天下。以宏觀的大歷史角度而言,明朝處於一個關鍵的時期。它的時代特徵是極其明顯的,高度的中央集權和皇權的不斷強化是其總趨勢。而農村的傳統社會也在此發展到了極致,至於清代,乃至於民國。傳統農村社會的特徵連亙四百年。以儒家意識形態,維持著龐大的農村社會,若以對商業的重視程度和掌控而言,則遠不如宋代。明代制度竟能終兩百多年而無大調整,實為罕見。
“大歷史”稱其為對於傳統道德理教的發揮極致。可時代的發展使得技術的缺陷無法由道德彌補。這時往往會有新的力量會注入。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清代承襲明制,加以滿族色彩。但於傳統農村社會也無甚創新,對外政策也與明代無異。其內斂也沿襲明代。此時的傳統社會已經發展到了如此程度:朝代的更替無法影響以儒家意識形態統治的傳統農村社會的改變,大規模的改革無法進行。整體社會結構的改變,只有在外來力量衝擊下,內部社會的變革才能逐漸發起。這也恰恰是中國社會數千年之特點。
由傳統邁向現代
民國肇立,五族共和。軍閥割據,十有五年。國民北伐,土地革命。民族抗日,國共內戰。中國新立,改革開放。唯斯盛世,幸甚至哉!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隨後,清帝遜位,帝制宣告終結。但這並不意味著傳統社會的結束。高層的機構需待重建,底層社會機構也毫無改變。新舊之間無法相接,又沒有一種實際上的全面系統化的管理方式。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8
我就讀了這麼一本經典的書籍《中國歷史故事集》,爸爸說,讀了這本書,就可以對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了基本的瞭解。果然,一開啟這本書,我就被書中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從春秋戰國故事講到了三國故事,而且所有的故事都用一個生動的四字標題,比如說:晏子使楚、完璧歸照、三顧茅廬等。這些故事有得充分體現了古人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講一些不忘國恥的故事。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搬家".小的時候也背過"昔孟母,擇鄰處",但是不明白其中含義。今天,我終於懂了。書中說的是孟子小時候很調皮,他媽媽對他非常嚴格。為了讓他有個好的環境,能夠專心讀書,搬了好幾次家。慢慢的,孟子開始變得懂事了,愛看書,也有禮貌了。孟母還教育孟子"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成為有用的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孟子長大後,成為了天下文明的大師。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也為了我能專心讀書,放棄了很好的工作,細心在家教導我,教育我。雖然有時我會嫌她嘮叨,但漸漸地我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都是為了我能夠成為有用的人。“不能辜負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用好的成績來回報我親愛的媽媽”,我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這本書裡我喜歡的故事還有晏子使楚,說的是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用他的機智,巧妙回擊了楚王,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這樣有趣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一個個真實的歷史故事,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讓我認識到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璀璨,中華民族崛起所遇到的艱難困苦,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珍貴,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才能使中華民族更加富強。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19
最近我迷上了一套《中國歷史報》,這真是一套非常有趣的書,開啟第一本就再也捨不得放下了,讓我改變了原來所認為的歷史書是枯燥乏味的看法。
《中國歷史報》用詼諧有趣的方式向我們講述每個朝代的名人趣事,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物件、戰爭上了快訊、大事有了深度報道。《中國歷史報》還像真的報紙一樣,裡面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欄目,如:“新聞快報”“讀者來信”“娛樂八卦”……
我最喜歡的是《明》這一本,這本書從我最喜歡的皇帝朱元璋開始一直講到明朝的衰落和覆滅。明朝朱重八,他從放牛娃開始,憑著堅強的意志——推翻元朝的殘酷統治開始,一步一步,步步驚心,直到成了明的開國皇帝。明史中治世的能臣、亂世的奸臣、衛國的將帥之間的鬥爭真是風雲激盪,變幻莫測。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的有心無力,很是令我扼腕嘆息。如果沒有前面幾任皇帝的搞一氣,憑著當時明末的情形,肯定就不會有後來清朝的入關了,那我們也一定能繼續保持我們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八國聯軍侵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會發生,日本倭寇更是不敢對我們侵略。所以,我認為當皇帝和當官的一定要好好的為國家服務,不然很可能因為一個人或幾個人的錯誤而害了多少代人啊。
其次,我還喜歡《三國兩晉南北朝》,裡面有許多我崇拜的人,重情重義的武聖人關羽、一身是膽的大將軍趙雲、多智近妖的軍師諸葛亮、瀟灑帥氣的大都督周瑜。如果我能穿越過去,旁觀一下他們那多好啊。
《中國歷史報》讓我喜歡上了歷史,對中國過去幾千年發生的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遨遊在這紛繁複雜的歷史長河中,我增長了知識,獲取到了快樂,也學會了思考,發現不同時期的歷史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明白了“借古鑑今”的意思,我們可以從歷史的經驗中汲取智慧,做好現在和將來的學習和生活。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20
近來透過老師介紹對中國歷史產生了興趣,於是拜讀了《中國歷史故事精選》這本書。其中《秦始皇實現統一大業》這個故事,使我感受最深。在古代,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實現統一六國的皇帝。他自22歲就親自執政,擔任起統一六國的歷史重任。
他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任用許多精明能幹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繚、王翦等。王翦是秦國名將,在進攻楚國時,秦王不僅親自為他送行,而且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但秦王也是個不輕易相信別人的人,一點小事就令他疑心重重。比如:秦王決定滅楚,便問眾將需要多少軍隊。年輕氣盛的李信要20萬,而老將軍王翦認為非要60萬不可。秦王聽了王翦的話產生了戒心:王翦、王賁父子倆重兵在握,現在又要60玩大軍,莫非有了異心?於是便決定讓李信、蒙恬領兵20萬攻楚。明智的王翦早已有所察覺,於是請求告老還鄉,得以保全性命。
儘管秦王身上有許多缺點,但他的功勞是不可抹滅的。他畢竟用來十年的時間,消滅了東方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分割、混戰的局面,從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封建主義國家。
在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點,我不應該輕易去懷疑別人,不能因為某個同學犯過錯就不原諒他,總認為壞事都是他做的。我對曾經被我誤會的那個同學,內心感到十分愧疚。如果我能在看見他,我一定誠心的向他道歉。善待身邊的每個人,這將成為我以後做人的一大原則。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習秦王的精神。他22歲就親擬朝政,一步一步實現自己遠大抱負。俗話說:有目標,就有動力。作為六年級的我想要提醒身邊的每位同學,我們不能再荒廢我們的時間,每天無所事事啦。我們應該做個有理想、有目標的人。不斷設定短期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它。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你離你的遠大理想會越來越近。同學們,我們一起加油吧!!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篇21
《簡明中國歷史讀本》這本書,我是看到了官方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簡明中國歷史讀本》(簡稱讀本)和《中國史綱》出版座談會”後,於7月30日晚在亞馬遜網上訂購的,在正式發行有書後,亞馬遜8月4日第一時間送到。32個印張,定價66元,折後46.2元,價格不算貴,從用紙及裝訂水平來說,也不便宜。
這本來不是我想讀的書。為什麼這麼說?《讀本》一書,從中國的原始社會與文明起源一直講到清王朝覆滅、辛亥革命,前後五千年,不足500頁,40餘萬字,基本上就是圍繞著朝代更替以及各個時期的經濟、科技、文化、民族關係和對外往來等方面按年代順序,從前往後有線索地演繹推進。參考書目有范文瀾、郭沫若、翦伯贊、白壽彝、蔡美彪等史學名家的通史著作,沒有什麼新的內容。
這些年來,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我先後讀了劍橋中國史、范文瀾的中國通史、錢穆的國史綱要、柏楊的一系列歷史評點著作、香港版的中國革命史以及一些網路作家、網路紅人的歪說歪評,加上古裝歷史劇的反覆薰陶、轟炸,我對中國古代史部分基本上是熟悉的;而現代史、當代史則沒辦法去說,這兩個時期的歷史,由於意識形態和話語權的交鋒,估計我們普通人所看到的、知道的也是些皮毛,是尚不能成為共識的一些觀點。這是當代歷史學者、歷史愛好者的一大遺憾。
普通老百姓讀史,圖的是個興趣,滿足的是個人愛好,不可能有專業學者那樣的機會與興趣,去研究探索各個時期風雲跌宕背後的真相,去對比各家史書的不同,去考究不同意識形態下對中華文明、中國歷史以及歷史上諸多關鍵人物的功過是非的評價,更沒有很好的辦法去領會當代中國最高領導層、史學界的“修史觀”。
這本書怎樣不必刻意去評價,最重要的是我們從與其他通史對比的過程中,瞭解當代中國的最高“管理層”他們對歷史的認識,以及他們心中的期待與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