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讀後感範文精選
《奇特的一生》讀後感範文精選
上週和本週花了大約2小時,讀完了《奇特的一生》這本書。這是我讀過的時間管理書籍中最富有成效的一本書了,配合著軟體Gleeo Time Tracker(5月28日投入使用)統計管理自己時間,本週也實現了自己管理的豐收。一週學習時間超過15h、良友服侍時間5h,晨更2.5h,讀經禱告1.3h,人脈聯絡2h,經濟導讀與《將才》實踐課0.25h,單位任務營銷0.8h(目前有1名待簽約客戶,2名可發展客戶。)、個人衛生1.8h(洗澡2次、洗衣服1次),休閒2.3h(上網、看雜誌)。
從什麼談起呢?柳比歇夫是時間管理的一個奇人!《奇特的一生》主要將他的時間統計方法及其取得的成就作為書寫的重點。在此我僅以我從書中獲取的資訊,還原我所認知到的柳比歇夫在其個人成長中所採納的個人綜合管理系統。
一、 柳比歇夫其人簡介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畢業於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一生髮布了70餘部學術著作,從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到昆蟲學等。業餘時間研究地蚤的分類,還寫過不少科學回憶錄。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於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字。他不顧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來反對和批評當時屬於蘇聯生物遺傳學主流的李森科主義。還應用數學方法來研究生物分類學。
他在26歲時獨創了一種“時間統計法”,透過記錄每個事件的花銷時間,透過統計和分析,進行月小結和年終總結,以此來來改進工作方法、計劃未來事務,從而提高對時間的利用效率。期間他不斷完善這一統計方法,並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所有的人,連柳比歇夫親近的人在內,誰都沒有想到他留下的遺產有多大。他生前發表了七十來部學術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廣為翻譯出版。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於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字。
柳比歇夫的遺產包括幾個部分:有著作,探討地蚤的分類、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此外,他還寫過回憶錄,追憶許多科學家,談到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彼爾姆大學……
二、目標管理
柳比歇夫是一個目標感很強的人,他28歲時(1918年),從部隊復員回來,開始從事純學術工作就提出他一生的奮鬥目標;創立生物自然分類法。圍繞著這個目標,他建立了合理的計劃體系,包括長期的五年計劃、年度計劃、月度計劃。並且因為學術的需要,他涉獵了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等多個學科。
人因為夢想而偉大,柳比歇夫立志生物自然分類學,終其一生都在圍著這個目標而努力!他的一生是充實的,是幸福的!
三、品德管理
柳比歇夫的一生,淡泊名利、為人耿直甚至稍顯迂腐。他的一生對物質的追求很少,僅僅滿足基本生活和需求就夠了,這和當下中國科學界動輒跑車豪宅的物質訴求,格格不入。
柳比歇夫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他對生活中的一切邪惡非常的敏感、無法容忍,他推崇學以致用,經世致用的以可以以濟世的觀念,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忠於純科學事業,意識到一個科學家對人民和對社會的社會職責。
柳比歇夫利用時間的方法是與對待時間的道德態度不可分的。命運賦予我們的生活、時間是無價之寶,應當利用它來不僅給自己(絕不是隻給自己),而且給別人,給周圍的人們帶來最大的利益。方法、利用時間的方法,都必須與生活的目標和意義、與道德品質協調一致。
四、時間管理
柳比歇夫最偉大之處或許就在於他的時間統計法。簡而言之,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就是要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消除時間浪費、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是個人時間定量管理的方法。
(一) 相關的理論
1.統計分析:這是核心,柳比歇夫對其生活中的各類事項進行了分類,並進行了相關的統計。
2.二八法則:柳比歇夫利用時間基本是圍繞自身目標展開的,這也是符合二八法則原理的。
3.精力管理:按照不同時間段的精力特點,進行分類,安排合適的事項。如:他在一天之內是怎麼安排讀書時間的?清早,頭腦清醒,我看嚴肅的書籍(哲學、數學方面的)。鑽研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以後,看比較輕鬆的讀物;歷史或生物學方面的著作。腦子累了,就看文藝作品。
4.連續分段休息法:區別各種工作時間的性質,納入“連續一分段一連續一分段”的組合公式進行處理。如此便能充分利用間隔或空檔的時段,創造出更多可供利用的時間。
5.碎片化時間管理:柳比歇夫善於利用一切零碎的時間,他的英語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會的。
(二)時間統計相關要點
1.保持時間記錄的真實性、準確性。真實是指工作現場的記錄,而不是補記的。準確是要求記錄的誤差不大於15分鐘,否則記錄就無使用價值;
2.切勿相信憑記憶的估計,人對時間這種抽象物質的記憶是十分不可靠的;
3.選擇的時間記錄區段要有代表性;
4.及時調整時間分配計劃。在檢查時間記錄時,要找出上一時段計劃時間與實耗時間的差,並以此為根據,對下一時段的時間耗用予以重新分配;
5.堅持就是成功。
(三)相關的步驟:
1.記錄。運用各種各樣的耗時記錄卡準確地記錄時間耗費情況。工作記實表,真實準確;
2.統計。每填完一個時間區段後,對時間耗費情況進行分類統計,看看用於開會、聽彙報、檢查工作、調查研究、走訪使用者、讀書看報等專案的'時間比例有多大,並繪成圖表。
3.分析。對照工作效果,分析時間耗費的情況,找出浪費時間的因素。浪費時間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做了不該做的工作;做了應該由別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費別人時間的工作;犯了過去犯過的錯誤;開會和處理人事關係時間過長等等。
4.反饋。根據分析結果制訂消除浪費時間因素的計劃,並反饋於下一時段。
五、知識管理
柳比歇夫有很強的閱讀能力。文中提到:柳比歇夫有種罕見的才能;隨便哪本書的作者,凡有獨特的見解,他都極善於汲取。有的書,一張紙就夠;某些大部頭書,需要幾張紙來歸納。它們的菁華同它們的厚度怎麼也不相稱:大量的是插圖、表格、附頁、書皮……
柳比歇夫有著很強的知識歸檔管理能力。,一生中花在書信上的時間很多,書信也替他節約了時間。精裝成冊的書信副本同他的讀書札記並排擺在書架上;柳比歇夫經常從中攻得自己著作的題目。有時,幾乎把整封書館都搬進了著作中。時間統計法幫助他利用幾十年來積攢的全部浩瀚的材料。
六、其他精彩
除了時間統計法之外,柳比歇夫還有幾條守則:
1.我不承擔必須完成的任務;
2.我不接受緊急的任務;
3.一累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十小時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這幾條守則不可能要求別人去遵守,這幾條守則是他個人的守則,是按自己生活和自己身體的特點擬訂的:他好象在研究自己工作能力的心理特點,在研究最適合自己工作能力的日常生活制度。
七、個人綜合評價
柳比歇夫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學者,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天才的,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他的時間統計法。他是時間的最忠實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