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覺醒》讀後感範文

《母豬的覺醒》讀後感範文

  豬肉已經是大家不可或缺食品之一,而豬從哪來?這個問題在一般人看來,一定是不假思索的回口大罵:"還不如豬!"拋開豬作為一個動物的生物進化史以及在中國文化概念中所引申的各種意義不談,單就目前現代社會中豬從哪裡來的問題,不免也作個簡單的回顧:農民先會去找一頭母種豬,然後再找一頭公豬,交配後產下豬崽。豬崽的命運無外乎幾種:一是直接被賣出去,而是養大後被賣出去,三是養大後變成新的母種豬,進行繁育。所以豬從哪裡來的問題取決於三個要素:農民、母豬和公豬。動物世界的交配法則亙古不變,本是沒有什麼好懷疑的。有了公豬和母豬自然就有了小豬,可是農民起什麼作用呢?有了農民和公豬缺少母豬是肯定不能生出小豬的,有了農民和母豬,沒有公豬,也生不出小豬,可有了母豬和公豬,沒有農民,母豬和公豬就不可能在一起(農民伯伯都是將公豬和母豬分開圈養的),畢竟不是繁衍野豬,因為農民要控制交配所產生的結果的優劣以便他們變賣豬賣肉來換取其他的需要。看是一個很簡單的連"豬"都會答的問題,其實組合起來結果並不簡單,三個因素缺少任何一個因素都無法解決豬的問題。縱觀一球兩極五洋七洲,對於豬肉的需求,有著數千年曆史和文化的中國是最飢渴的,以致於豬肉的價格一躍成為自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經濟CPI指標的排頭兵,所以豬的問題是歷屆中國政府所要考慮的民生乃至經濟領域中的頭等大事,改革前豬的問題如此,改革後豬的問題依然如此,既然豬的問題上升到如此的高度,又怎能僅僅只是一個"豬"的問題?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來自各大洲大量的黃金白銀湧入了中國。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在這些資本的催化作用是分不開的。而作為資本的載體,外資公司便也順理成章的進入了中國經濟領域。於是乎,那自然法則的一幕又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政府將原本在別的圈裡(不同文化環境或者缺少飼料)發展的外資公司"牽"進來,與本地"圈養"的工廠(當時大部分企業還稱之為工廠,因為是國有性質)進行"交配","生"下了很多中外合資企業。這樣的法則在中國各地迅速而廣泛的以相同的方式演繹著,外資公司和各種"皮質"、各種"毛色"以及各種充滿濃郁地方"體味"的"圈養"工廠"交配"著,生下了很多"豬崽"式合資企業。可隨著時間的發展,政府卻沒有看到合資企業的這些"豬崽"們成長為可以交配的"母豬",反而都一一夭折了,尤其在遇到類似於金融危機這樣"飼料"緊張的年代,夭折的就更快。而外資公司這頭健碩的"母豬"卻沒有一個餓死的。其實,僅從一個樸素的農民意識角度上來分析,當飼料缺乏時,肯定是要犧牲"小豬"的性命來保證"母豬"的生存。"母豬"是不能夠被餓死的,這樣看來是無可厚非的。可即便是"飼料"充足的時候,"母豬"也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更何況是一隻聰明的"母豬",是不可能培養豬崽成為自己的替代者,"母豬"給"豬崽"斷奶的事件比比皆是。否則,"母豬"就吃不到"農民"喂的飼料了。更可怕的是,當"母豬"覺醒了(可能是飼料吃飽了),要離開豬圈的時候,就開始討厭這樣的"交配"生活並也開始討厭政府給他們安排的"豬圈",不願意再和本地工廠進行"交配"了,那麼,中國經濟該何如?只能是大量的"豬崽"企業紛紛關門,留給"農民"的是即不能變成"母豬"也不能變成"公豬"出售的豬崽的"屍體"。於是,豬肉(CPI)真的漲價了,而飼料的採購量(PMI)卻大大的減少。

  經濟學領域的各種高深的知識確實不懂,單借文化一隅苦心思辨:為什麼中國培養不出來"母豬"?這興許和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有關吧,太多文化上的強勢造成了我們"公豬式"的思維模式,擁有太多輝煌的過去真的就意味著擁有更多輝煌的現在嗎?一直奉承著孔孟之道的文化又如何指導者現代經濟的思維,禮數之教固然重要,可吃飯穿衣更是禮數之根本。陰謀論、強國論、東方不敗論等氾濫於國世,幾本書,幾個案例激盪著無數荷爾蒙分泌旺盛的鼓手、號手,搖旗吶喊,一定很壯觀,此時,可那怎麼能說是壯觀呢?那是相當的"壯觀"!民族的崛起了嗎?我們可以對"母豬"說不了嗎?再激起壯觀的波瀾了嗎?未然,這樣的歷史淵源和所謂的雄心壯志所註定的文化理念是斷然不可能產生那樣的效果,因為我們太樂意扮演公豬的角色而不願意充當像母豬一樣處於被支配的角色,太渴望得到世界的認可甚至是膜拜了,這樣的文化理念我是沒有看出來有什麼優勢性存在反倒讓人越來越覺得這是明顯的一種劣根性:"公豬"式的雄性文化。蕭伯納在《英國佬的另一個島》對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作了如下描述:"一輩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隻豬,結果他自己也變成了那片土,那隻豬…."可是,我們的"農民"連那隻"豬"也不會養了,因為全國正在搞農村城鎮化建設,他可能是想盡快洗去身上養"豬"的味道吧…

  感慨吧.我們要自己成為母豬.然後在成為農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