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荀子《勸學》有感

讀荀子《勸學》有感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大家讀過勸學這篇課文,有什麼感受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讀荀子勸學有感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讀荀子《勸學》有感一

  《勸學》主要是透過對先人的治學辦事理念的總結,詮釋,在我們能看懂的同時,起到一個修身養性,增強智慧的作用,以使我們在遇到問題的同時能更好地解決,而不至於手忙腳亂。透過對本文的學習,我領會到平時自己有太多的不足,有待改進的地方也太多。雖然我們也學過有關勸學的文章,但是經典就自有它作為經典的道理,每看一次給我的感受都不一樣。

  其中《勸學》當中的不少警句對我影響深刻,例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要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這句話說明了學習對人行為的重要性。“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句話說明了君子與常人是沒有差別的,只是君子更加善於運用工具,也說明了在學習工作當中大家應該善於動腦,運用機巧。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不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蟹,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言簡意賅,字字珠璣的說明了一個道理:為什麼許多人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學的東西不夠,下的功夫也不夠,這就是鍥而舍之啊!而有的人為什麼能夠出類拔萃?恰恰是因為他們鍥而不捨!

  讀完《勸學》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發那就是書的價值,書可以滿足一個人的精神需求,這正如“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一句所言。您是否孤獨過,抑或彷徨過,那麼書也不失為您開的一劑良藥,當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空來看看書時,那時您就會領悟到讀書的真正含義。有位哲人說過:“你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可那不是鏡子的錯呀!”其實每一本書都是一面鏡子,照亮了我們的不足,因而反射出智慧的光芒。古人云:“開卷有益”,您讀萬卷書,那麼萬卷書便會教您領略人生的真諦。

  愛書吧!讓書香充盈我們的心田。

  讀荀子《勸學》有感二

  《勸學》是戰國後期儒學大師荀子的代表作。近來重讀,感觸頗多。

  春秋戰國是經濟基礎和社會政治新舊嬗變的動盪時代。反映到意識形態領域,就是以學士階層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他們或遊說諸侯,或著書立說,新思想、新理論不斷萌生,形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諸子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正是在這種大的歷史背景下,荀子以他思想家的獨到眼光和鴻博學識,專門就為學的重要性以及治學態度、道路和方法進行論述,其中特別強調為學要循序漸進,持恆專一,力戒急功近利、朝勤夕怠浮躁之風。

  荀子指出: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繼而,他又取譬精警,以蚯蚓和螃蟹為例,說明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最後,他認為致志於學,要達到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的至高境界。正由於有此治學精神,荀子才得以成為諸子百家中一位有影響的大家。

  荀子《勸學》篇之後,開一代文風的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也寫了一篇《進學解》,專門辨析如何在學業德行上取得進益。此文開篇兩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就是他對前人和自己關於治學、行事的總結。

  當今,我國也正處於政治、經濟、文化新舊交替、急遽變化的歷史時期。種種誘惑影響著學術理論界。近年來人們批評較多的浮躁心態,就是這種影響的反映。由於體制、政策、輿論、環境等諸多因素的作用,有人身在學界,卻心在經商、從政,魚與熊掌二者欲兼得。這就難免產生《勸學》中描述的'梧鼠五技而窮現象。

  理論研究是艱辛之道,清苦之道,寂寞之道,風險之道。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耐得住清苦和寂寞,經得起得失和榮辱。要冷也能安得,熱也能處得,風裡也來得,雨裡也去得。荀子《勸學》篇距今已時逾兩千餘年,時代發生了滄桑鉅變。但是那種學不可以已、生乎由是,死乎由是、鍥而不捨的治學精神,則是與今相通的。這仍應是今天的中國學界必具的為人之道和為文之道。這也是成就學術大師的根本之道。

  讀荀子《勸學》有感三

  今天,我又閱讀了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荀況的上乘之作——《勸學》,《勸學》是顧名思義,勸學,就是勸勉、鼓勵學習。這篇佳作,讀起來令人回味無窮,給人諸多啟迪。

  從題目中的“學”,我不禁想到“活到老,學到老”,“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無止境”、“學海無涯”等一代又一代人讀書的名言警句;會想起“鑿壁偷光”、“囊螢夜讀”、“懸樑刺股”等動人場面。古之聖人尚且如此,何況今之眾人呢?

  荀子曰:“學不可以己!”……是啊,只有每天堅持學習,孜孜不倦,才可以滿腹經綸,才高八斗,但我卻自愧不如……

  記得去年期末考試前,老師要求我們要每天認真複習。可我卻想,什麼呀,反正離考試還早著,再說了,內容那麼簡單,我早會了。我只顧著玩,有的同學勸我說:“錢佳聞,快期末考試了,先把玩的放一放吧,等考完試,你怎麼玩都行呀……”同學還沒說完,我便打斷了她的話:“你煩不煩啊,你寫你的作業,我玩我的,有什麼關係嗎?走開。”此話一出,那個同學馬上說:“你這個不識好歹的傢伙,看你這次考試怎麼辦,哼!”說完就走了。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離期末考試只有兩天了,這時,我才有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我臨時抱佛腳,捧著書本才發現時間是那麼少,我不會的東西是那麼多,而別的同學呢?臉上都是自信滿滿的表情……考試的結果可想而知,十分不理想。這時,我才明白,要想有好的成績,功在平時的努力,而不是靠臨時抱佛腳!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學習和積累中度過的。同樣是忙碌的一世,結果有的人收穫甚微,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卻碩果累累,功成名就。這些都和學習態度密不可分。要想達到勝利的彼岸,貴在持之以恆。對待學習,一知半解就自以為是,稍遇挫折就頹唐不振,持這種態度的人是無法成大器的。

  小小的古文,蘊含著如此耐人尋味的道理,是我豐富的精神食糧,我愛小古文,愛經典詩詞,它們讓我領略到了古典文學的無窮魅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