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通用6篇)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通用6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篇1

  蹬一瞪腳踏板,往返於日本鐵川之間;拿了條線纜,一次次安裝;工作換了又換,可他並不感到滿足。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小小的學徒工日後的輝煌。他是抱著崇高理想的一個人,對於任何困難險阻都能泰然處之,他創立了日本著名的松下公司。說到這兒,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個人,他就是世界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

  前段時間,媽媽拿出了她收藏的一本書,對我說:“小伍,你現在又長大一點了,可以多讀一點名人傳記。”我一瞅書名《松下幸之助自傳》,誰是松下幸之助?我很不以為然。媽媽說,“從別人成功的經歷中可以汲取前進的力量、成長的養分。你讀一讀試試”。我抱著這本厚厚的書,竟然越讀越有趣味,在三天的時間裡就把它讀完,松下幸之助的人生之路真是充滿了吸引人的傳奇。他的人生信條“上進的慾望就是成功的力量”充滿了智慧的色彩,給人也無窮的啟迪。

  松下幸之助小時候家庭經濟情況不好,他不得不外出當學徒,比別人走過更坎坷的路。他自己創業,打擊與失敗接連而至,可他並不放棄,一步一步,把一個小作坊發展成規模宏大的松下公司,可以想象他付出了怎樣的心血,怎樣的努力!

  在松下幸之助的字典裡,從來沒有“滿足”這兩個字。在他小時候做學徒工時,由於他肯吃苦,又廢寢忘食,16歲便有了一番成就。別人都挺羨慕他的,可他卻辭去了自己的工作,選擇自己創業,重新開始,這一點十分可貴。

  在生活中,像松下幸之助這樣的人並不多見,人們往往滿足於自己現有的生活,失去了上進的慾望,活得庸碌無為。說到這裡,我也為自己曾經有過的“滿足”而感到慚愧。

  記得有一次,老師發了數學試卷,我開啟一看,“啊!又是97分。”“其實也不錯!”我說道,心裡沾沾自喜。“你真的這樣認為嗎?”同桌說道,“如果你能再仔細點,肯定能得100分!”確實是這樣啊,每一次考試,我的內心都充滿了滿足感,哪怕是考得不好,我也會為有人考的不如我而感到滿足,卻不曾去分析自己失利的原因,努力去彌補知識的缺口,要求自己下次考得更好。

  自從讀了這本書,我變了,變得不為自己的考試成績滿足,重新擁有了一顆火熱上進的心,這本書真是令我受益匪淺。“上進的慾望就是成功的力量。”松下幸之助常常這樣說道。沒錯,擁有上進的慾望,你就能積極進取,充滿力量,不怕挫折,排除艱難,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篇2

  去了一次成都,感觸頗為深刻,生活也許就是這樣,一直呆在一個地方不出去,思維與眼界受到侷限,出去走走,放鬆心情,順便也能感悟和學習到很多東西,感悟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旅程中順便也讀完了《松下幸之助自傳》書籍,走之前已經讀了一半,又把剩餘一半讀完,這本書是博哥贈送的,上次8月8日在聽博哥講座後,他是我曾經的同事,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從他身上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讀書特別多,把自己的經歷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他贈送的一本書,回來因為一直有事,斷斷續續的今天才讀完,感觸頗深,他屬於傳奇的人生。從這本書的一共十五章,不含序章與末章。總書共247頁數,也不是很多的,分天看一個周內也就完成了,簡單的從松下電器,松下幸之助本人,對松下幸之助的管理企業的學問,及最後透過讀完這本傳記後的松下幸之助的感悟。

  首先是對松下幸之助及松下電器的簡單的一個簡介

  在一般人眼裡,100日元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現在的人民幣6.5元,但是有一個人卻用那100日元的資金,創造了電器界的奇蹟,他就是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說:“每一個天才曾經都是一個孩子,每一個孩子日後都可能是一個天才。”而他自己就是這句話的一個典型論據。松下生在一個籍籍無名的農家,因家庭貧困九歲輟學,獨自一人前往大阪,開始在火盆店當學徒。10歲時進入腳踏車店當學徒。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時期,他一面學習關於腳踏車的修理技術,一面學習做生意,這為他日後開創松下電器奠定了最初的基礎。13歲做了第一筆生意後,松下定決心辭掉了腳踏車的工作,到大阪電燈公司做見習生,由此開始了他的“電器人生”。

  進入大阪電燈公司後,他在努力學習、工作的同時,對電燈插頭進行鑽研,最終帶著創業的夢想離開大阪電燈公司。自此,開始了他漫長的創業過程,再到後來擴建工廠、成立公司、發展其它產品、走向世界。松下一路走來直至最終收穫成功,過程中有太多值得我們去學習。

  其次就是松下幸之助其人

  松下從小日子就過得十分艱辛,少年時代的他只受過4年小學教育,儘管環境一直都非常艱苦,但是松下從來沒有懈怠過,艱苦的生活才得以讓他銳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1918年,23歲的松下在大阪建立了“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當時環境很艱苦,但松下幸之助帶領製作所員工一同努力、創新,連續推出了先進的配線器具、炮彈形電池燈、電熨斗、無故障收音機、電子和真空管等一個又一個成功的產品。7年之後,松下幸之助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

  松下幸之助很注重對員工的教育。松下從小因生活所迫沒有接受到正規教育,但是他對知識對教育相當重視。當年輕的他來到大阪電燈公司做練習工,明顯感覺到自己知識欠缺,主動上了夜間大學。白天他辛勤工作,晚上拼命學習科學知識。所以當松下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有了自己的員工後,他就著力培養員工的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注重對員工的教育。松下每週都要在員工大會上作演講,並制訂了松下員工守則,還創作了松下的歌曲,使團隊凝聚力大大提升,每個松下員工都以自己是松下的一員而自豪。所以在松下的公司很少出現勞資糾紛。

  松下對工作非常努力認真,任何事他都絲毫不懈怠,致力追求完美。而且,他有著獨到的眼光,瞭解人們對產品的需求,進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使得產品的品質能最大限度地符合人們的需求。松下總是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信心和極大的熱情,他有著鍥而不捨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正是因為這些,他才能不斷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再次是對松下幸之助學徒、創業、經營、管理各個過程的學習與感悟。

  1. 松下在五代腳踏車店度過多年的學徒生活,對五代先生經營之道耳濡目染,並親身體驗做生意的方法及各種經營之道,在不知不覺中受益不少,這使得松下在後來自己創業後,能夠像五代先生那樣將服務顧客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使顧客樂意買松下的產品,他認為這是發展生意最重要的一環。 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體會到任何企業如果想要得到顧客的認可,就必須瞭解顧客的需求並始終以為顧客服務為宗旨。學徒時期的經歷,讓松下為自己的經營定下一條基本原則:顧客就是上帝。松下強調“銷售產品要像嫁女兒”一樣,將自己的產品呵護負責到底。

  2. 松下電器的成功與松下獨特的經營之道是分不開的。松下認為,經營的第一理想應該是貢獻社會。以社會大眾為企業發展考慮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經營秘訣。企業如同宗教,是一種除貧造富度眾生的事業。可是沒有那麼強悍的管理者,很多人依然很服從管理。這是宗教的最高智慧,松下幸之助曾直言不諱地說:“賺錢是企業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贏利”。但他同時又宣告,“擔負起貢獻社會的責任是經營事業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業當作宗教事業來經營。這種從表面文字上看來是矛盾的經營理想,但在松下的人生、經營實踐中,卻是高度統一的。作簡單的解釋就是:正因為把自己的企業、事業納入到整個社會的發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強調賺錢、贏利,只有這樣才是對社會的貢獻;相反,企業虧損,社會也必將“虧損”。如果組成社會的團體、個人都虧損,何來社會的“贏利”?社會何以發展?賺錢贏利與貢獻社會的矛盾,是不難解決的,困難的是樹立服務、貢獻社會的信念,並把它付諸行動。

  3. 松下幸之助的管理理念中還有一部分就是松下對員工的管理,即松下的用人智慧。“松下電器是製造人才的公司,兼做電器生意。”松下這樣看待他的事業,“當我的員工是100名時,我要站在員工的最前面指揮部屬工作;當員工增加到1000人時,我必須站在員工的中間懇請員工鼎力相助;當員工到達10000名時,我只要站在員工後面心存感激即可。”由此,我想到管理學上的一句話:“不管理的管理者才是最好的管理者。”我們應該學習松下對員工的態度,只有不把員工看成是你的勞動力而是把他們看成是跟你一樣竭力促進企業發展壯大不可缺少的主人,這樣員工才會從心裡感受到自己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力量從而才能以更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工作中。

  最後是對於松下幸之助的感悟,也結合我當時在北京培訓時候,俞敏洪老師經常講的,要多讀書,也告誡大學多讀書,讓平時的讀書成為一種優秀習慣,把我好自己的生命過程,不要偷懶去走捷徑,去踏踏實實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該放棄的一定要放棄,該爭取的一定要努力爭取。

  第一句話是:優秀是一種習慣。

  松下幸之助是優秀者的代表,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習慣。記得俞老師以前給老師們講,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曰積月累養成的習慣。我們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造性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註解:要會“裝”,要持續的、不間斷的“裝”,裝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習慣了,比如準時到會,每次都按時到會,你裝裝看,你裝30年看看,裝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習慣。松下幸之助的優秀就是我們典型的學習表現。

  第二句話是:生命是一種過程。

  松下幸之助的人生是個艱難的過程,雖然非常坎坷與艱難,但是他把握好了人生的每一個過程,沒有跳躍。事情的結果儘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為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松下電器的成功就是結果,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註解:生命本身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你自己賦予你的生命一種你希望實現的意義,因此享受生命的過程就是一種意義所在。

  第三句話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

  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我們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我們做事情會碰到很多困難和障礙,有時候我們並不一定要硬挺、硬衝,我們可以選擇有困難繞過去,有障礙繞過去,也許這樣做事情更加順利。大家想一想,我們和別人說話還得想想哪句話更好聽呢。尤其在中國這個比較複雜的社會中,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要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成熟,很不錯,你才能把事情做成。註解:如果你在考數學試題,一定要答兩點之間直線段最短,如果你在走路,從A到B,明明可以直接過去,但所有人都不走,你最好別走,因為有陷阱。在中國辦事情,直線性思維在很多地方要碰壁,這是中國特色的中國處事方式。

  第四句話是: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陷是一種恩惠。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儘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後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裡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裡得到一個梨,最後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人一定要學會用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和豐富的東西。所以說,放棄是一種智慧。松下電器憑藉著松下獨特的經營管理方式以及他的經營理念和商業精神才取得舉世目睹的成功,他的經營管理哲學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和借鑑。

  松下是平凡的,他與普通人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對待人生;松下又是偉大的,他非凡的經營才能、卓越的經營藝術和堅韌的拼搏精神令每一個青年為之神往、為之敬仰。

  松下說:“沒有一個人生來就完美,也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比別人差。”松下的例子說明,家庭、學歷這些並不是決定成功的關鍵,成功除了極少數外在因素,大多都來源於自己的拼搏!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篇3

  松下壽險業務超過70年,經歷了許多起伏波折,但在商場上的阿修羅,終於堅持到最後實現自己的理想“,以造福於人民”。這本書剛開始閱讀,松下,我提不多,但仍然有很多的感情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什麼讀這本書?我認為其原因是,松下的成功,在於他的堅韌和耐久,是重型商用車的積累,即使是在純文字。在他的自序的橘龜老師—父母的他的評價:“他是抱著一個人的高理想,任何困難和障礙,可以將在和平離開,並積極和強烈的耐力要被克服解決。”事實上,每個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這樣的品質,關鍵在於他是否選擇了正確的職業生涯和他是否是這樣的態度,堅持到最後,松下已成為為數不多。

  童年設定的野心,這是松下公司的最寶貴的資產。目前,許多大學生,研究生工作多年仍不能給予準確的定位,漂移,長期浪費時間。松下的父親早給他告誡:“要致富啊大以來的小學徒,並開始刻意的成功,不要氣餒,要有耐心啊!”希望你將繼續是學徒,經商後,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最好的公路之一,不改變方向,繼續當學徒。“繼續作為一個學徒,在未來的供應商行為。”松下提到在書中幾次,父親沮??喪反覆告誡,然後成為了最原始的松下權力,特別是,他的父親去世突然松下12的今年,老,此為1遺志說,鼓動松下的耳朵在面對困難。

  詼諧松下成功獨特的人才。6年在腳踏車店學徒,不夠順暢,住得舒服,每年有輕微的平衡,最後竟導致他荒謬的計劃“的制定—從事電力業務的,當時他才15歲,他是在日本進入第二革命的早期階段,因此提醒電機事業未來的樂觀預測1910年行業,可以說是純屬偶然?眼睛或學徒經驗?沒有,我認為更多的人才。一個商業天才人才!

  “這些預先建立預則廢”。所以決定到大阪電氣公司,勤勞聰明,好學的年輕22歲的松下電機事業的美好未來做電氣督察,但在高峰期的原因,他辭去了這個好差事自決,這個時間,他已經掌握了所有的電氣掌握基本技能,甚至能夠開發電燈插座。所有決定似乎突然,但事實上,與他童年的野心完全一致,這是必要的技能和經驗來完成原始積累,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所有的行動和決定的年輕,漂亮的東西,如果手到擒來。

  為了從自力更生的決心,這是唯一的個人經驗之可以品嚐味道來形容鳳凰的使用過程中,我想這是毫不誇張,他寫道:“我沒有任何方式願意放棄這份工作,也沒有神奇的公式來開啟困境,但是,說來也怪,我不打算做其他工作。我的心底部,似乎有信心,對這項工作的未來,雖然站的憂慮無法忍受,但心裡卻熱衷的改善和生產,這是無法使用常識的態度。“堅持認為,它是少數人的人,在這裡看到的,感受到的衝擊,你可以做一般是生活他工作中的困難,但也被認為是什麼?

  自收到的訂單工作中,我們可能與一些熟悉的,甚至很多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識別,作為第一款:“如果有人在最?後的耐心,即使原來的計劃是不會改變周圍的情況,也許會有是另一條活路,也許很多差異和最初的計劃,你仍然可以達到成功的目的。“”我想:事情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附件,永不放棄,但絕對不是痴迷,應變靈活的頭腦的一個臨時機場管理局在權衡撤退,這是很難把握。“事實上,松下公司已經掌握了他的生活經驗,需要多少時間,冷靜和組成,選擇撤退,多少倍經驗,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篇4

  開始看《松下幸之助自傳》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去看的,看完之後有很多收穫,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學習都得到了一些啟示,下面就從這三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工作方面得到的啟示:

  成功的秘籍或許很多,但誠信一定是排在前面的,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信用,一旦信用不好被拉入黑名單就難再立腳了。100次試驗做出的電池燈缺因為“特殊”而銷不出去,不是因為松下先生的誠信的話就真的失敗了,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都是成功的必經之路。聰明人總是會想辦法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工作量,松下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品質比人家號,價錢比人家便宜”,具備這樣的條件就為銷售奠定了基礎,而銷售靠的是誠信,在銷售遇到瓶頸時是松下先生的信譽與真誠打開了成功之道。創意是賣點,價格是競爭力;高效利用有限資源是制勝法寶,業務能力強是晉升的最強硬核。遇到同行競爭時也是合理分析,“做一點改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且適合自己的道路。

  發展的過程中不能急於求成,要穩中求勝,要看準時機再出手,要隨時就位蓄勢待發。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接受別人建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做決定難免考慮不周,多人的話即使不是頭腦大爆發也可以考慮相對成熟。松下先生看人很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沒有人是不需要認同感的,只要你給到足夠的信任,那麼這個人才會有更加強烈的責任感,一心一意為其辦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不是想著裁員,而是想著鼓舞員工的志氣一起度過難關,從最開始自我發展考慮到國家的發展,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從私心轉到大公無私,不僅發展了自己公司的業務,也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松下先生的成功,管理、經營之道是有很大幫助的,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集中全員的智慧那將是不可思議的。松下先生在培養人才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根據長期人才培養計劃開設了各種綜合性的系統研修、教育講座等。松下先生認為,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的鑑別不能只看外表,人才效應不能急功近利,領導者不能操之過急,要腳踏實地。最後一點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能急躁,要考慮後果,不能妄下定論,最後很油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個錯誤決定而導致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

  生活上的啟示:

  上學的時候,朋友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當時只是覺得這話很對,但並不能體會其中真意,生活不會總是艱難的,只要保持初心,一路向前,幸福就會向你招手。現在這個時代沒有戰亂,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沒有理由不積極向上的生活。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按照現在的生活方式,到死也好不了。向我看齊吧。我不大好意思開口,你的慾望太深。

  又要事業發達,又要錢,又愛名譽,又想服務社會,又希望員工高興,又想遊山玩水,又想身體健康……這樣繼續下去,失眠是不會好的。就是不全部丟掉,也該有所節制才好啊!”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我們太累了就要學會取捨,有慾望固然是好的,但是慾望過多,身體也是吃不消的。松下先生的為人處世也是令人驚歎的,真誠對待別人,別人才會真誠的對待你。

  學習上的啟示:

  “凡事要由易入難這是常識,也是成功之路。”還是那句老話“活到老,學到老”,松下先生9歲就輟學當學徒,但仍然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成為了“經營之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幹一行愛一行,不管從事怎樣的職業一定要熱愛它,並且專注於它,不以善小而不為,成功都是從小事開始積累的。持之以恆,也是松下先生的一個高尚品格,任何事情只要是正確的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就算到最後沒有實質上的收穫,但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上也會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讀完這本書收穫頗多,平凡的人創造不平凡的人生,誠信做人,用心做事。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篇5

  1956年,62歲的松下幸之助在《日本經濟新聞》開闢專欄“我的履歷書”,講述自己童年時代到二戰後重建公司這段時期的事情。1980年,他續寫完之後的部分。兩部分合編,即此《松下幸之助自傳》。

  松下幸之助24歲靠借來的100日元起家,創辦“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今天松下電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器製造集團之一。松下電器在動盪的社會形勢下多次化險為夷,松下幸之助從中悟出一套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在此書中他娓娓道來對於人才、產品、營銷、管理的心得體會。

  松下能夠發展壯大,在於他有很好的超前意識,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善於發掘人的潛能,提前著力培養,放手讓他們去工作,自己定下方針大略,這是一個企業的生命力所在。

  無論對於生產和銷售,他都有自己獨到超人的見解。並付諸實施。他以自己的努力,身體力行,感染著員工,使他們明白工作不是為了老闆,而是為了自己,為了員工自己的事業。這就使他們迸發了極大的熱情,努力為公司去工作,施展自己的才能,企業旺盛的生命力給自己帶來的是精神和物質的享受。

  松下對許多剛進入公司的員工說:“一個剛進企業的員工,要學習的事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先要尊重企業的傳統,喜愛自己的工作,認真做好屬於自己的事,並且試著從工作中去貢獻社會。如果只是把公司當成‘混日子的地方’,心裡頭只會盤算自己的利益,這樣勢必會產生種種問題,公司也無從發展了。”

  “工作上有大小之分,每個人的才能亦有上下之別。凡事如能不為私慾所迷,而以冷靜的態度來檢討自己,這就是生活在今日的社會上,每一個人應有的責任。”

  回憶加入供電公司時的一系列心理過程,在那個收穫的季節,我持有的對於第一份工作的新鮮與神聖感。從一個隨性散漫的學生掙扎著邁向敢於溝通、勇於擔當的職業人。我獲得了人生的一筆財富:良好的工作習慣、心態。

  我懂得必須以自然肅然的姿態正視自己的職業生涯,將自己的工作確立為終身奮鬥的目標,保有對訓斥訓令的積極態度,儘快落實,及時反饋松下之產品。松下從小有過艱苦的生活經歷,使得他能夠銳意改變自己的生活境遇,那就是透過拼命的工作,絲毫不懈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極其認真,追求產品的精緻。他有獨到的眼光,知道人們的真正需求—優良的效能、合理的價格,獲得的方便,進而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並使自己的產品品質做到最好。

  當我們享受著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愉悅感受,使用松下電器的時候;當我們感受著松下的管理理念,積極熱情工作的時候,心中都會對松下先生充滿敬意。

  “不管做什麼事都一樣,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想去完成那件事的強烈心願。若心裡一直想非完成它不可,事情可以說是已成功了一半。有了這種心態,必定能想出完成這件事的手段或方法來。”這就是松下,無懼無畏的拼搏精神,永不言敗,從挫折中奮起。

  松下的一生,給自己也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物質和精神享受,他的管理理念和信念深深的影響著後人,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巨大的精神財富,是企業的生命力和動力源泉

  員工基本準則:你是否很真誠善意地去工作,去追求精緻完美的工作結果。

  我還記得拿到第一份正式工資的成就感,在自我蛻變中我學習利用excel、word彙報工作,高效統籌各方資訊及資源,曾經畏懼的供電方案的制定、現場驗收、組織會議如今從容應對。視艱辛和勞動為人生的必修,視認真和負責為工作的必須。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 篇6

  春節放假期間閱讀了松下幸之助自傳,透過這本書讓我們看到松下是如何從一個小作坊一步步蛻變為龐大的松下商業帝國。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還是挺大的,從幾件事情上談一談我的感受。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再大的事業也是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松下先生剛成立公司的時候只是一個生產改良的電燈插座的3人小作坊,估計誰也沒想過鬆下能成為今天世界級的500強企業,所以不要瞧不起“小事業”,只要未來方向是對的,小事業也會變成大生意。

  這本書給我的第二點感受是既要意志堅定也要順勢而為。松下的小作坊剛成立之初做的是電燈插座的生意,沒想到這個插座賣得不好,成立4個多月還沒怎麼賺錢,松下手頭拮据不得不把自己和夫人的衣服送到了當鋪。一般人意志稍微薄弱的估計早就掉頭轉向繼續回去當技術員了,工作輕鬆拿錢又多。可松下先生沒有這麼幹,他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前途,堅持做。這是松下先生的堅持,認準是有前途的就意志堅定地做下去,看來我們做選擇的時候還是要站在希望和未來的一邊啊。就在小作坊半死不活的到了年關的時候意外接到了某電器商會的定做1000個電風扇底盤的訂單,救活了自己的生意。如果只抱著只做插座的執念恐怕早就完蛋了,這也是現在很多創業者應該注意的,只要大方向不變,活下去才是首先要考慮的這就是順勢而為。

  第三個感觸是松下先生對商品定價的看法:松下先生對某些公司為了拓展銷路所採取的手段——不論成本多少,以比成本低的價格打倒同業,然後再提高價格,以便壟斷市場利益——感到非常憤怒。像這樣的幹法只是攪亂業界,妨害社會健全發展,根本不是正確的生財之道。因此,松下電器每次的定價,都是依照成本,加上一定的利之後才確定。松下先生認為不計成本的價格戰會造成行業的惡性競爭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幾次經銷商要求降價的情況下說服眾人堅持合理的價格賣出。避免打價格戰引發惡性競爭,當下雖然還能看到,但已經成為眾多行業的共識,松下先生能頂住壓力堅持自己的看法實屬不易。這也是一種正確的商品觀,一分價錢一分貨,好的商品一旦確立合適的價格在成本沒有降低之前就不要輕易的降價。

  第四個是松下造收音機的故事,當時的收音機故障率不斷,作為行外人的松下一心要造出不出故障的收音機,這在當時的行業內的有經驗的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可就是憑著一定要做出來的信念,松下不僅造出了故障率極低的收音機而且一幫外行人三個月造出的產品還贏得了當時的收音機比賽。這件事讓我從新審視“經驗”這兩個字,有時候經驗是好的能幫助你解決難題,可是當你否定一件事,認為它不可能實現的時候要小心是不是你的經驗阻礙了你的想象,限制了你的手腳。

  最後一個讓我有感觸的地方是為了應對經濟不景氣產品滯銷很多企業不得不裁員,松下先生卻採取了生產額減半但員工一個也不許解僱,工廠勤務時間減半,員工要全力銷售庫存產品,這樣一來,由於員工的傾力推銷,不但沒有滯銷,反倒造成生產量不夠銷售的現象,創下公司歷年來最大的銷售額,解決了公司的危機。轉變思路這一點讓我尤為佩服,值得當下處於不景氣時期的企業家們參考。

  另外松下先生對緊縮政策的看法半個世紀後依然值得我們學習:一般的社會人士,都跟隨著濱口內閣的緊縮政策,停止了腳步,以致經濟愈來愈蕭條、困窘情況愈來愈糟糕。政府各機關都把文明的寵兒——汽車停用,以身作則,為民表率。勸導社會大眾配合政府的緊縮政策,一切節約,共度難關。可是,大企業、工商大財團跟隨政府實行緊縮政策,不但不能解決經濟不景氣的危機,反倒造成經濟蕭條,收支愈來愈不平衡,也促使失業率增高,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大家都不蓋房子,木匠就沒有工作做,只好遊手好閒過日子,成為政府“緊縮政策”下的犧牲品。由於政府的緊縮政策,造成本來有工作的人失業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也找不到職業。如此惡性迴圈,人心便愈加惶恐,社會也跟著動盪不安。松下幸之助先生確認為,政府的“緊縮政策”,才是經濟不景氣的罪魁。“

  我對這種政策感到很遺憾。我很懷疑,蕭條景象若持續下去,日本的產業能夠進展嗎?依我的常識,我認為站在指導地位的人,應在此時刻,分秒必爭地為使日本繁榮而賣力才對。為了要達到繁榮的目的,應該要“活動,再活動”本來走路的地方,要改騎腳踏車;本來騎腳踏車的地方,要改開汽車,藉此提高活動效率。東西用得愈多愈好,這樣才能促進新舊產品的更新迴圈,工業技術才會更加提升,才能消除不景氣,實現繁榮日本的目標,國民才會有朝氣、有幹勁,國家才會富強。然而,政府所採取的緊縮政策,卻造成相反的結果。”

  松下幸之助自傳這本書讓我受益良多。多讀書,讀好書。學習才能進步,今後要多讀書,養成勤讀書的習慣才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