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會讀後感

五猖會讀後感

  《五猖會》一文記敘了魯迅兒時看五猖廟會的事。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五猖會讀後感,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五猖會讀後感【1】

  《五猖會》是魯迅兒時回憶去東關看五猖會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為東關離縣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前夜預定好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陸續搬下去了。兒時的魯迅笑著跳著,催他們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臉色變得很謹肅了,小魯迅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他身後。父親叫他把書拿來,他忐忑著,拿著書來到父親面前。父親教他讀,“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背出來就讓他去看會,否則不準去。

  啊,真是太過分了。

  太陽昇得很高了,魯迅才有把握走進了父親的書房,夢似的就背完了。父親這才答應讓他去。大家同時活動起來。工人們把他抱起來,彷彿在祝賀他的成功一般,但魯迅卻並沒有他們那麼高興,開船後,水路中的風景,盒子裡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這一切對他都失去了意義。

  這篇文章描述了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衝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魯迅說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

  五猖會讀後感【2】

  前幾天,我讀完了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其中有一篇《五猖會》,令我感觸頗深。

  文章開頭用了很多筆墨來描寫迎神賽會的由盛轉衰,就連看會的人也變成“遊手好閒的閒人”了,但魯迅小時卻是很喜歡看的以至於意想“生一場重病,使我的母親也好到廟裡去許下一個‘伴犯人’的心願的呢?”了,可見魯迅小時對迎神賽會是十分的痴迷了。但在魯迅小時看五猖會時,卻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父親讓他背書,背不完不許去。興高采烈的魯迅好像遇上了晴天霹靂,興致也不那麼高漲了。待到魯迅去看會時,也覺得“對於我也似乎沒有什麼大意思”了。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小學時有一次老師帶我們去看電影的情形,我們本來還在歡呼,卻因老師的一句話平靜了下來:“看完後寫一篇觀後感。”這句話直接導致我看電影時都在醞釀著觀後感,根本無暇顧及這部電影的情節,更有甚者,直接帶著本邊看邊寫觀後感,本來挺好的一部電影在我眼中卻變得平淡無奇。

  想到這裡,我似乎明白魯迅寫這篇文章的.含義了。

  五猖會讀後感【3】

  《五猖會》本是一個迎神賽會,在孩子的心中,這是一個節日。但我們能從作者的語言中體會到更多的只是父親對兒子的壓迫,而不是對快樂的正面描寫。這足以體現父親在兒子節日時對兒子做的那件事—先背完書才能去過節,對一個人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的影響有多大。

  對於魯迅先生父親的做法,我還算為頗有感受。一個孩子,過小的讓他有如此大的壓力。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做法彷彿欠妥。或許他們都認為小時候多吃點苦,長大之後就能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而這榮華富貴的生活,歸根結底就是當上官,剝削別人。封建時代的父子關係就是如此的嗎?父親把生活壓力可以隨隨便便的轉壓到兒子身上,讓人不禁覺出那時候的教育是多麼的失敗!

  確實,有時候,你一不小心,就會改變許多事。

  可能是你的一句無心之言,就讓一個人走向了犯罪道路;可能是你的一個微笑,就能讓一個人的心情陽光燦爛;也許你的一句善意的謊言,就拯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所以,請你要小心,謹慎你的一言一行,因為,所謂的“無意”,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那麼,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在孩子們稚嫩的心中,您是陽光,您是大樹,您是海洋,您用知識哺育著他們,塑造著他們。同時,也影響著他們的心靈,請別傷害了他們金子般的心。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或母親,請用真誠的愛來幫助孩子的成長,不嬌縱,不溺愛。請給予他良好的品德,杜絕一切惡習。同時,也應當在適當的時候放鬆一下,不要像作者的父親那樣,過節時,孩子出去玩,還要先背書才行,使得孩子喪失了對生活樂趣的嚮往,即使時隔多年,還對這件事所帶來的感受記憶猶新。

  也許,多年以後,你會為你當年某一天所說的一句無心之言而悔恨萬分;也可能你會因為多年前的一句善意的謊言而露出會心的微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