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範文(精選5篇)

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範文(精選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1

  昨天一條新聞在各大平臺上傳開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國人民哀悼。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一句話感動到內心深處袁老幾乎傾盡所有心血研發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不再飢餓,都得到了糧食。

  反轉又反轉,終究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那個讓中國不再懼怕飢餓的袁隆平爺爺終究還是離開我們了,多希望這依舊是一條假新聞,多希望再闢謠一次。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大,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來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獲得共和國勳章時曾說:“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這樣偉大的科學探求精神多麼寶貴,雖已獲得共和國勳章,但已高齡的袁老卻說要繼續努力。

  我們也應該學習袁老的不放棄,努力的精神品質,在自己的學業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時一樣。禾下乘夢涼夢,丹心映青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兩岸,國士無雙,緬懷!

  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2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世91歲。

  袁隆平,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發民協會會長,湖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專案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以示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袁隆平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袁隆平爺爺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試驗田的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梁還高,他和同事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他的這個夢或許夢想成真,因為他追求夢想的腳步沒有停止。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有沒方向就沒有生活。

  袁隆平條爺曾經說過:一粒小小的糧食既能絆倒一個大國,也能使一個大國進步。就這樣,袁隆平爺爺一步一步地十分努力地要完成自己的夢想。

  袁隆平2017年9月"相兩優900年(超優乾號)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公斤創造世界紀錄。

  袁隆平爺爺也是一個十分有理想熱愛生命的人。在他8歲時,他的弟弟把他從船上推下去,袁隆平不會游泳,緊急時刻,被魚民所救。後來一定要學會游泳,因為自己個子矮,老師沒有選他去游泳比賽,可是他沒有放棄,他偷偷溜進去,老師可憐他,就讓他去了,他在比賽中獲得全縣第一,全市第一。他還喜歡彈琵琶,跳踢踏舞。

  袁隆平爺爺是個幽默的人,袁隆平小時候很醜,可是他總是用幽默的語氣來回答對方,有一次,他的親人說他醜,他說:"我是很醜,那是醜中的帥。"

  袁隆平爺爺,為祖國創造出無數的貢獻,他解決了全國人民的食用問題,他堅強,他憂國憂民,他有堅定的信念,為袁爺爺致敬!袁爺爺!一路走好!

  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3

  就像是做了一場夢,夢醒來的時候,他已經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個世界。

  對於他的最初記憶,是在一次看電視節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熱淚地跟我們講,作為中國人,天地君親師,你們可以忘記和背叛,但誰都不能忘記袁隆平爺爺,誰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爺爺。

  聽老人說,中國上世紀60年代,在大饑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還聽到身邊很多人表達著對袁隆平爺爺的感謝,是他改變了中國的“糧食命運”,讓許多中國農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種植糧食發生了改變。當聽到袁爺爺去世的噩耗傳來,人們簡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為袁爺爺祈禱。

  因為袁爺爺,中國人,不僅僅是不再餓肚子了,他們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袁爺爺,他是國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讓不少國家免除飢餓的人。

  國士無雙,當是袁隆平爺爺,我輩幸福,當憶袁隆平爺爺。袁爺爺只是帶著夢(禾河下乘涼夢,雜交水稻灌溉世界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我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我會永遠銘記袁爺爺,沿著他前進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爺爺的引領,我們會奮勇向前!

  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4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們學校的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工作和生活的安江農校採訪。

  安江農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我一踏進校園,就被“勤奮務實、文明進取”的校訓振憾了。學校裡古樹參天、風景秀麗、果樹成林。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袁爺爺在上世紀50年代初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就來到這所學校任教。當時,全國人民嚴重缺少糧食,過著苦日子。他心裡就有了一個願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餓肚子。從此,他廢寢忘食,潛心研究,揭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組織和指導下,終於研究成功了雜交水稻,解決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雜交水稻從地處物種變異天堂的安江農校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學校的老師還介紹說,現在為了讓人記住袁爺爺的偉大發明和貢獻,準備建設“安江農校雜交水稻園”,建成後,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師講解完後,帶領我們在學校裡參觀。陣陣涼風從身邊拂過,我想:袁爺爺為什麼能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雜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問身邊的老師。老師沉思片刻,告訴我:這或許是因為他勤奮務實,潛心進取,心想人民吧,因為袁院士有個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哦,我終於明白了,袁爺爺為了我們的吃飯問題,用自己的知識,付出那麼多的心血研製雜交水稻,真是偉大呀!

  記念袁隆平爺爺優秀作文5

  這位“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於“米”的研究,他為國家和社會乃至世界都創造了巨大的財富,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按理說他這樣一位傑出的科學家,自家口袋裝有多少“米”都不為過,也不會遭人非議,可他的生活或者說是他的生活態度卻僅僅願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線上,“身價1008億,卻獨愛15元襯衫”,這讓多少“聰明人”困惑和搖頭!

  細細想來,如果先生當初是為了“日進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間地頭忙碌。

  先生的身上有著一種強大的信念在支撐,這種信念是孜孜追求人類文明、科技進步的偉大精神,是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深深憂慮和無疆大愛,是反哺社會和人民的生動寫照,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淡泊名利、艱苦奮鬥”的最好詮釋,這種信念註定超越了任何物質財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著”,袁隆平先生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米問題已讓舉世驚歎,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糧,同樣也營養、滋潤著我們浮躁的心靈,影響著這個社會!

  “用財富衡量科學家價值太低階、太庸俗”這句話對於現實社會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建國六十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社會的物質財富也空前高漲,社會成員萌發了對財富的無限渴望,功利化的思維也開始氾濫。如果任其氾濫,必然陷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深淵,“小富即安”、奢靡之風盛行,我們的步伐也將停滯不前。

  “志當存高遠”,一個青年如此,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如此,提倡“不以財富衡量價值”,將引導社會成員尤其是青年一代向更高的層次追求,像我們的祖先一樣,艱苦奮鬥,持之以恆,創造出超越物質財富更為可貴的巨大精神財富,這些精神財富才是中華民族的立本之基,強國之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