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的讀後感(通用8篇)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通用8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少年王冕的讀後感(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1

  今天,我一個人把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讀了一遍。

  當我讀到“遇到秦家煮些醃魚臘肉”,他總捨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捨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裡買幾本舊書。是蠻讓人感動。

  這段話中一連用兩個“捨不得”,是王冕吝惜?不是這樣的,秦家偶爾給他一點醃魚肉,也不會太多,作為小孩子肯定想吃,假如我是王冕我會毫不猶豫的吃下肚子,但他“捨不得”,強忍了想吃的慾望因為他心裡想著含辛茹苦的母親,不忘孝敬,品德是多麼美好啊!

  而放年雖然不太辛苦但一天兩頓飯,吃一謝點心並不多,可他“捨不得”花掉點心錢,為什麼呢?因為王冕要積攢起來讀書。這裡的“捨不得”既表示他們家裡很窮,又表示他自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還表示他渴望讀書,愛好讀書的強烈願望。因此,兩個“捨不得”各盡其用,不可更易。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2

  以前,我看過一篇名叫《少年王冕》的文章,讓我記憶深刻,而且感觸很深。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王冕七歲時,就沒有了父親,靠母親做針線活供他讀書。十歲時,母親掙的這點兒錢實在供不起他讀書了,他就去給隔壁有錢人家放牛了,是一個非常體諒母親的好孩子。”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時,想了想自己現在的生活,相比之下我是多麼的幸福,深感慚愧。現在的我們都有父母陪伴去讀書,給我們買足夠的學習用品,買足夠的課外讀本,做可口的飯菜,每天都能幸福的跨進學校大門,學校給我們溫暖的教室,讓我們能和同學們一起過著快樂的校園生活。我是非常愛我的學校,我的班級,如果我的父母真的供不起我讀書了,我可能做不到那麼體諒他們。

  所以,以後我們在家裡,要好好學習,要自己學著做自己的事情,幫父母多做家務,多體諒父母的辛苦,做個孝順的孩子。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3

  今天我們學了《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王冕七歲時父親就去世,只靠母親做些針線活來維持生活,十歲時他輟學回家幫隔壁秦家放牛。他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在這樣的環境下最後竟成為當地著名的畫家!

  王冕孝順母親,為母親分擔憂愁,棄學放牛仍不忘學習,得到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賣畫得到的錢也給母親買好東西。讀到這兒,我覺得非常慚愧。一個和我同齡的孩子就懂得孝敬父母和體諒父母,有時候遇到好吃的東西,就算餓著肚子也留給母親吃。而我呢?一個好吃懶做的人,一個就知道自己的難處卻無法體諒別人的人,一個只顧自己不想別人感受的人……不怕你們笑話,我現在連父母的生日是幾月幾日我都忘記了。我跟王冕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我在家裡只知道把好東西拿到自己那吃,吃完後爸爸只挑挑上面的肉吃了。每次去吃漢堡的時候爸爸總是坐在我的身旁看著我吃,自己卻不吃。每到有好吃的時候爸爸卻總是第一個給我,而我卻這樣對他們……

  所以我想以後我要向王冕學習,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不要再做現在的我了!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4

  在一學期中,我們會學到許多課文,有寓言故事、勵志我們學習的、告訴我們道理的等等……而我最喜歡的一篇課文是《少年王冕》。

  《少年王冕》中的小王冕,父親早亡,家境貧寒。體諒母親的艱難,輟學給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孝敬母親!當我讀到第二自然段時,我驚呆了,我沒有想到王冕真的選擇了輟學。而他對母親說的話語又是如此的輕鬆!想想平常生活中,我們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總是想要零花錢。如果是我的母親讓我輟學,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王冕是多麼的懂事啊!

  我本以為王冕會就此恨透母親,不回家,不理睬母親。可是,我錯了!王冕沒有那麼做,王冕還經常陪伴母親。王冕雖然輟學了,但是他仍不忘讀書,他將零花錢積攢一兩個月,便去從書販子那裡去買。由此可見,它是多麼的好學,他真是惜時如命啊!

  我覺得,我們平常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和父母吵架,我們應該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這些時光。平時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5

  自從我讀完了語文書上的《少年王冕》這一課,便深受啟發,勵志要做一個勤奮刻苦,孝敬母親的人。

  《少年王冕》這一課是說元末明初的王冕,七歲時父親去世,只能和母親生活。十歲時,王冕便去給秦家放牛,晚上就回家陪母親。遇到秦家有一些醃魚臘肉,王冕就包回來給母親吃,秦家給的早點錢,他也捨不得花,積攢下來,便去村學堂買點舊書回來刻苦學習。一天,王冕看到一陣大雨過後的荷花十分美麗,便想自己畫荷花。他拿買書的錢託人去買顏料自己畫荷花。一開始畫的不好,後來刻苦學畫,終於成為了畫荷花的高手。現在,王冕有了錢,卻還是一直不忘孝敬母親。

  讀了王冕的故事,我不禁又想到了之前,有一個7、8歲的小姑娘,父親已經去世,母親有得了很嚴重的病。家裡的家務全部都是由她一手包辦,飯也是由她做的。她每次做完飯後,不是自己先吃,而是一口一口地喂母親吃。她在學校裡也刻苦唸書,回家做作業也很快,做完後便來陪母親。後來經過她的不斷努力學習,終於考上了清華。母親也非常歡喜。

  你看,古時候的王冕從小家境貧寒,但應刻苦學畫便成為了畫荷花的高手;現在的以為7、8歲小姑娘,也很貧窮,最後靠著刻苦、勤奮,考上了清華。他們的生活條件比我們都差,而他們可以成就大業,而我們不行呢?因為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讀完了《少年王冕》,我想對所有人說:“我們不比別人少胳膊少腿,只要我們有一顆刻苦、勤奮、孝敬的心,最終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6

  今天我們學了課文《少年王冕》,我很喜歡這篇課文。王冕孝順母親的品質和勤學苦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王冕孝順母親,為母親分擔憂愁,棄學放牛仍不忘學習;得到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孝敬母親;自學成才,賣畫得錢也是給母親賣好東西。我們也要向王冕學習,做一個孝順母親的孩子。當媽媽下班回來之後,為她端上一杯熱茶;當她忙裡忙外疲憊不堪時,給她捏捏肩。

  當勞累了一天的媽媽給你做了一桌好菜,給她送去一句感謝的話語;當你在寫作業時,媽媽在旁邊陪伴你、提醒你,你不能露出厭煩的神情;當媽媽為你不斷付出時,記得說一聲“謝謝”!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動為她分擔……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應該做的,媽媽為我們付出那麼多,我們怎能不回報呢?

  而王冕的勤奮好學,更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即使他去放牛,他也沒有忘記讀書。“秦家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捨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裡買幾本舊書”邊放牛邊讀書。最後無師自通,成了畫家、詩人。

  如果是我們,在風景如畫的野外,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還顧得上看書嗎?玩還來不及呢!想想王冕,看看自己,我真覺得慚愧!現在,我們不愁吃不愁穿,學習環境那麼好,可總是怕苦怕累,做事缺一個“勤”字,少一份韌勁,學什麼總是三分鐘熱度,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家長把辛辛苦苦掙的錢都用來培養我們,希望我們成才。我們不勤奮學習,不踏實做人,真對不起父母!

  再看看王冕,成功的背後付出多少汗水啊!只要我們也像王冕一樣,做一個孝親勤學的人,吃苦耐勞,不斷努力,就能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

  讓我們做一個孝順母親,勤奮好學的孩子吧!不要打碎父母對你的'希望。記住,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會得到回報的!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7

  學了《少年王冕》這篇課文後,我知道了王冕是元末明初人,家鄉在浙江諸暨,他七歲時父親去世了,靠母親做針線活供他讀書。王冕十歲時,母親供不起他讀書了,王冕只好去鄰居家放牛,掙錢貼補家用,孝敬母親,還會帶幾本書去讀。

  放牛間隙,王冕讀了許多書,明白了許多道理。王冕看到河裡的荷花開了,就想把它畫下來。便把攢下來的錢託人到城裡買顏料,學畫荷花。後來,大有長進,諸暨一帶都來買他的畫,王冕有了錢,便買好東西孝敬母親。

  從王冕捨不得花鄰居給他的點心錢,用來買書看,說明他是一個好學、愛讀書的人;從王冕捨不得吃鄰居家給的肉,用荷葉包了給母親,看出他很有孝心;從王冕堅持學畫,終有所成,體現出他有著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王冕非常愛讀書。因為家境貧寒,供不起他讀書。母親只好把王冕送到隔壁鄰居秦家去放牛。主人給他買點心的錢,王冕捨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跑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裡買了幾本舊書。白天牛吃飽了,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

  而我,這一點卻做得一點也不好。我的書櫉裡有許多的書,如四大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八十天環遊地球》等,可我卻沒有興趣看。有時爸爸讓我看,我也是走馬觀花、一目十行。王冕沒有書,他卻想方設法買舊書,他沒有時間去擠時間,而我有時間卻不想讀書、不願讀書。我跟王冕的勤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是父母生下我們,把我們養大,教育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尊敬、孝順他們。長大後,我們要好好學習,多讀書,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一直做下去。

  以後,我一定

  要向王冕好好學習!

  少年王冕的讀後感8

  我今天讀了一篇課文名叫《少年王冕》。王冕是元末明初人,王冕七歲時父親就死了,只能靠母親做針線活供他讀書。十歲時錢不夠只好給鄰居放牛掙錢。

  黃梅時節,王冕在樹下休息,突然下起了雨,大雨後荷花花苞可漂亮了,他想天下什麼事學不會。就用自己攢下的錢託人到城裡買用的紙、筆、顏料······他的畫越畫越好,鄉里有人用錢來買畫,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知道王冕是畫荷花的高手,就爭先恐後地去買,他掙到的錢買東西孝敬母親。

  王冕出生的家庭非常的苦,供不起王冕上學就讓王冕去隔壁秦家放牛。王冕每天早起晚歸,人家吃什麼好的東西就給母親帶回來,早上給他買點心的錢,他去買一些舊書回來看,就這樣,三四年過去了,一天王冕看到荷花非常美麗,就託人幫他買紙筆。後來,他畫畫非常好,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是啊,不可能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順利的,每個人都不是一學就會的。王冕雖然家裡貧苦,但是他一點都不放棄。他立志要畫出荷葉的樣子,雖然第一次沒有畫好,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每天堅持練習,我們要學習王冕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要一碰到困難就放棄,要學習王冕不怕困難的可貴精神!

  我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就算家境貧寒,但只要不忘學習,刻苦學習家境也會轉好。像這種人我還知道一位是鄭板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