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讀後感(精選11篇)

追問讀後感(精選1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追問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追問讀後感 篇1

  反腐敗是關乎民族復興、國家命運、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也是我黨當前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力度之大、舉措之嚴、對形勢估計之嚴峻、扳倒大人物之多,令群眾拍手稱快,國內外為之震撼。堅信在我黨領導下這場反腐行動必勝、民族復興可期、國家必繁榮昌盛、人民必安居樂業。

  《追問》是一部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的反腐敗紀實小說。作者以紀檢人特有的視角直面這些人物,擷取他們人生旅途中最應該閃光卻又昏暗的一段歷程作為小說本身的主線,但作者不做先入為主的人為設定,不做居高臨下的道德判斷,不把他們當作歷史的罪人,而是把他們當做當下的"時代病人"這一視角,來一一走近貼心梳理,冷靜審視,為廣大讀者提供這些所謂"精英"的內心讀白和人生感悟。同時也提醒我們黨員、黨員幹部要牢記我黨的宗旨,提高黨性修養和道德素養,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做一名乾淨、擔當、忠誠的共產黨員,經得起人民的檢驗、時代檢驗。這一特殊的群體,曾經是中國大地之上芸芸眾生中的"關鍵少數",如今堪可稱作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程序中的"時代病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特別是我們的黨員、黨員幹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小說本身更像是一面鏡子,或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塊塊警示版,時刻提醒我們在黨和人民提供的歷史舞臺上不要做錯動作,更不要做錯事成為黨和人民的罪人,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人是環境的產物,但人也畢竟是一種主體的存在。《追問》感情濃烈、思考真切,就像現實備忘錄一樣。腐敗人人痛恨,但又有多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更難有切中肯綮的理性超越。《追問》中的人物,有省管幹部,有中管高官,地域遍佈大江南北,行業涉及五花八門。作者以紀檢人獨特的視角和極大的精力、濃烈的感情對這些多被概念化、臉譜化、模式化的群體一一進行解剖。面對這些曾經的"成功人士",作者不是故作高深地鄙夷不屑,也不是膚淺廉價的翻案獵奇,而是力求深入地把他們的人生悲劇一一羅列,錄以備忘,用心良苦。

  時間不可以從來,但過往可以回憶;人生不可以複製,但教訓可以總結。《追問》的鞭撻拷問,貴在指出問題,引人思索。如此眾多的人就此身敗名裂,如此眾多的人就此歸零黯淡,曾經的"能人"、行業的"標杆"如此下場,為什麼?我們決不能停留在作為談資或冷眼旁觀的層面上。我認為《追問》以紀檢人獨特的視角、勇氣、責任,更以其切合當下社會重大命題的獨特文本價值向我們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作以警醒,警醒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要"正三觀,守底線"。同時也要注重個人素養,加強黨的理論學習全面提升黨性修養,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做一個無愧與黨、無愧與人民、無愧與時代的人。

  追問讀後感 篇2

  黨的十八大以來,雷厲風行推進反腐敗工作,一批大大小小的貪腐官員紛紛落馬,老百姓拍手稱快。那些倒下的官員自然早已風光不再,可以說,這些人已被時代所拋棄,更為這個時代所不恥。十八屆六中全會上,黨中央再次重申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標誌著反腐的力度不減,反腐敗工作永遠在路上。因此,真實記錄曾經"在其位而謀己私"官員們的貪腐經過和心路歷程,深入剖析這些人的貪腐原因,不僅是一部良好的警示性教材,更是透過反面案例全面構建制度性反腐,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有效手段。這或許正是所謂的"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作家丁捷以此為契機,深入高牆大院瞭解掌握第一手反腐資料,整理形成反腐紀實文學作品《追問》一書。通觀《追問》全書,雖然以紀實文學為名,但很多文字採用第一人稱,以官員的自述為主,現場感與嚴謹性極濃,極具口述歷史文學作品特徵,原汁原味地將落馬的官員的貪腐經歷直面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從內心深處上講,書中官員們自述的貪腐經過之細,讓整部作品給讀者一種"偷窺"的感覺。雖然各不相同,但讀完每個貪腐官員的經歷自述,特徵大同小異,最突出的莫過於每個落馬的官員都過著"兩面人生"。

  人前,他們是一身正氣、公正無私、兩袖清風、勤政務實的人民公僕。《追問》中的貪腐官員,有的自稱自小"窮怕了",比如《危情記》的副市長;有的從小衣食無憂,比如《最後的華爾茲》中附庸風雅的行長。但是,他們都曾潔身自好,猶如蓮之高雅;也曾謹言慎行,堅決不觸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更曾一心為公,將人民賦予的權力分毫不差的用在人民身上,主政一方政績赫赫。可以說,他們曾經都是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共產黨員。

  人後,他們是以權謀私、失職瀆職、貪婪成性、懶政怠政的人民公敵。誘惑就像伊甸園的禁果,特別對於久居高位、政績突出的高階幹部來說,一旦出現輕微的精神空虛和道德信仰缺失,居功自傲和恃才自矜便隨之而來,貪腐便如崩潰的堤壩,迅速從"有底線到毫無底線,從被迫接受到四處伸手"。同時,面對著圍繞在自己身邊"紙醉金迷"的環境,生活腐化成為了貪腐官員們的"標配",《追問》中的官員幾乎全部與女性有糾葛,家外之"家"成為了貪腐官員們進一步走向深淵、更加肆無忌憚的重要導火索。

  看完《追問》,原本"深得民心"的官員最後淪為階下囚,我們不禁會"追問":為什麼堅持當一名好官如此之難?為什麼"由好變壞"如此之簡單?其實,原因很簡單,當一個官員政治信仰喪失以後,精神信仰也隨之坍塌,道德底線亦不復存在,貪腐就成了"順其自然",於是在短暫的危機感過後,便是"無所謂懼"地在貪腐路上越走越遠,甚至趨於荒唐。比如,《追問》中提到一位"大師"給某位官員開的藥方是在小臥室懸掛群女裸像,並讓官員廣納情人,以抑過盛的陽氣,荒謬的不在於大師的"良方",而在於官員置共產黨人的使命和理想信念於不顧,虔誠地相信和踐行"大師"之言。

  當這些身處高牆的官員們卸下偽裝的外衣之後,心平氣和地去回味和剖析自己的從政經歷和貪腐歷程,這些都是見刃不見血的教訓。他們在與作者接觸之後,都有無限唏噓感慨甚至遺憾悔恨,只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倘若有一天,當下的國家幹部們能夠被黨和國家委以重任,真誠期望所有的.幹部都能記住《追問》中的8個典型,拒絕"兩面人生",主動選擇成為這樣的官員:展一身本領,利一方百姓,受人尊重,群而不黨,朋友真心,妻賢子孝。如此,則夫復何求。

  追問讀後感 篇3

  《追問》中的貪腐官員,都曾經主政一方,很多人亦是政績赫赫,他們也曾經謹慎言行,不曾觸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但是誘惑就像伊甸園的禁果,一旦開啟縫隙,往往如崩潰的堤壩,一發而不可收拾。從有底線到毫無底線,從被迫接受到四處伸手,一個官員只要放縱了自己一次行為,很多都一發不可收拾。這也是貪官貪的過程中的破窗效應,值得任上任下,牆裡牆外所有官員的深思。

  貪腐和清廉,勤政和懶政特別像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而懶政的官員清廉無為,貪腐而又勤政的官員治理有方。這往往給人造成一種心理上的衝擊,許多老百姓常無奈地想,能給老百姓辦點實事,貪點就貪點吧,總比懶政而又貪腐的官員強百倍。

  生活腐化還是貪腐官員的另一層外衣。《追問》中的官員多和女性有糾葛,這也是近年反腐的共性問題,近年反腐中出現了小三反腐和小偷反腐的兩個奇葩的現象。當一個官員政治信仰喪失以後,放起來政治底線,精神信仰也隨之坍塌,道德底線亦不復存在。紙醉金迷和醉生夢死雖有些誇張,但家外有家的情況已成為貪腐官員的標配,許多官員三妻四妾,多個私生子女的事情也數見不鮮。

  貪官往往過著兩面人生,人前扮人,人後扮鬼。一個官員貪腐以後,常常有一種危機感,尋求精神的寄託和及時行樂又成為官員業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追問》中的許多貪腐官員都表現出這種特徵,他們一面高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一面問道大師,尋求庇護。《追問》中提到一位大師給某位官員開的藥方是在小臥室懸掛群女裸像,並讓官員廣納情人,以抑過盛的陽氣,荒謬地不在於大師的良方,而在於官員虔誠地相信和踐行。而公開場合的官員往往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副人民公僕的形象,並且常常聲色嚴厲地抨擊不作為官員的醜惡行徑。

  《追問》是直面貪腐官員內心的力作,當這些身處高牆,卸下榮耀與疲憊的外衣之後,往往能夠心平氣和地區回味和剖析自己的從政經歷和貪腐歷程。真實而又直抵內心,每個故事背後都是見刃不見血的教訓。每個官員失去自由之後,在對自己人生經歷回顧時,都有無限唏噓感慨,每次訴說也是對自己一次又一次無情地鞭笞和拷問,只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追問讀後感 篇4

  在讀了《追問》的一個個案例後,我才發現,每個主人公都像祁同偉一樣有一大套說辭,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經歷講出了一把蕩氣迴腸的辛酸淚。一套套荒誕的人生邏輯,當由本人來講述時,卻糾結混亂成一團迷霧,激憤著你的常情,顛覆著你的常識,塗改著你的常理。

  一位業績斐然的交通副廳長,講述著自己從處長到副廳長期間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業績,“我是先有蜚聲的業績,然後才被業界和學界廣泛關注,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等部委辦的一些綜合運輸研究院所,上海、西安等地的交通大學,紛紛聘我任兼職研究員和客座教授”,“我主要負責公路、水路、鐵路、民航的規劃和利用外資工作。多少年過去了,夜以繼日、通宵達旦的工作場景還歷歷在目”,“我一次次跑北京,到國家有關部委彙報工作和對接專案,經我手爭取到的專案資金,全部總量突破了1000億元”……而在廳長退休後,他沒有如預料的那樣接替廳長位置,從此工作熱情一落千丈。他從此專注於打高爾夫球,跟四海的商人交朋友,出事時檢察院從辦公室搜到13張會員卡,全國各地的都有,卡里的會費加起來200多萬。

  “我的桌子上常年積壓著一大堆檔案,我能不看就不看,能不表態就不表態,能不批示,絕不劃拉一個字。……我出事後,辦案人員發現我桌上仍有四十幾份檔案未籤批,有的甚至是下屬單位兩年前作為急件送來的。甚至對分管處室人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建議的檔案,也被我壓著不批。我的心態是,既然我都沒有得到提拔,我的下屬有什麼資格邀功領賞當先進?沒那好事。所以,我分管的下屬單位,後來再也沒有出過先進,沒有提拔過幹部。”

  追問讀後感 篇5

  《無盡的追問》是中國大科學家王淦昌寫給我們少兒看的書。

  王爺爺未滿四歲就失去了父親,小學五年級時母親逝世,但他自覺努力,從來不吃零食,堅持晨練,成績一直優秀,18歲就考進了清華,23歲留學德國,29歲擔任浙大教授,48歲當選院士,一直在科研戰線上奮鬥到死。

  如果不是他從小打下全面發展的好基礎,他不可能取得那麼多的成績,他也不可能活到了90歲的高齡,他也不可能有工作到老的精力。

  在德國,有人勸王爺爺:“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中國很落後,沒有你需要的研究條件,何必回國呢?”可是王爺爺說科學家是有祖國的,祖國困難,我更要回國服務。

  正當王爺爺取得了一個個的科研成果,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中國也能造出、氫彈來,他隱姓化名,默默地在內地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工作了17年。

  我記得小時候爺爺問我:你長大了當解放軍嗎?我說當解放軍有危險、苦,我不當。爺爺說我沒有愛國心,那時想不通,現在書看多了,才明白:從小就要愛國家,愛人民,長大才能無條件地服從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孩子!

  能源危機將關係到人類的存亡,80多歲的王爺爺還提出鐳射引發氘核的思想,用海水裡取之不盡的氘和氫為燃料,想得多深,想得多遠啊!

  我喜歡讀名人傳記,更喜歡讀本人的傳記,因為他更真實感人!

  追問讀後感 篇6

  “面對生活,我想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這是張海迪在書中的一句話,表現了她樂觀向上、頑強不屈的精神。

  張海迪小時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她沒有沮喪,沒有沉淪,以頑強的毅力與疾病做鬥爭,自學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從書中,我明白了:人總有一天會老去,誰也無法抗拒。但是,正因為生命有限,所以才顯得更為重要;正因為生命有限,所以更應該不懈努力。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艱難,我們都不能自暴自棄,要做生活的強者,用汗水與努力和時間賽跑,讓自己的生命更為燦爛。

  我6歲開始在媽媽的陪伴下開始學習鋼琴,一開始看著五線譜上的一個個“小蝌蚪”很是好奇,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天1小時左右的練琴時間讓我漸漸厭煩起來,特別是冬天雙手觸碰冰冷的琴鍵讓人難以忍受。我哭過,跟媽媽發過脾氣,想放棄。在媽媽的一次次鼓勵下5級、8級、10級,我咬咬牙堅持了下來。6年的堅持不懈當中有汗水,有哭泣,有喜悅,有收穫。閒暇之餘彈一彈自己愛聽的歌曲,邊彈邊唱,那不愧為一種享受。

  讓我們每個人都像張海迪一樣:把我住自己生命,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讓自己的生命絢爛多彩!

  追問讀後感 篇7

  “障礙有時成為一張無處不在的網,只有精神的解放,才能掙脫這張網,獲得自由。”這是張海迪在《生命的追問》中說的話。短短几行字,卻將她不向命運低頭、追求美好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便對張海迪有所耳聞,她自從八歲患病,此後的一生都是在輪椅上度過的。可是,她從不甘心就此沉淪,她堅信:即使被痛苦的磨盤壓碎軀殼,也會留下靈魂閃閃發光!於是,張海迪開始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管穿越多少“大山”,她永遠要讓生命之泉發出最清脆、最快樂的聲音。

  開啟《生命的追問》,我讀著讀著便笑了起來。書中的女孩是多麼天真呀!她整天瘋跑瘋玩,爬樓頂、攆公雞,還把姐姐的蝴蝶拋撒在秋風裡。書中的少女又是多麼浪漫啊!她吹口哨,唱蘇聯歌曲,並幻想去跳芭蕾舞;她教鄉村小學裡的孩子唱《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這本書是張海迪對生命的回憶,同時也在詮釋生命。本以為會是本讀後讓人心情沉重的書,但是我卻遇見了這樣輕快明麗的語言。雖然它承載的道理是深刻的,但是它卻向我們展示出作者在面對生命的桎梏時那份恬靜與淡然。這令我頓時肅然起敬,這樣的生命是何等的堅毅啊!

  朋友們,讓我們向張海迪致敬,並像《生命的追問》所闡釋的那樣,把握時間,把握生命,即使生命並不完美,也要昂首前行,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追問讀後感 篇8

  看完了《追問》剩下的五個故事。不得不說,“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故事裡的主人公,就能力來說,都不是平庸之輩,其中還有不少人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貢獻。看著他們一步步墮落的過程,心裡有一股鬱結的感覺。感覺如果我處在他們的位置,會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還真不好說。餘華說過,真正的作家寫作時能讓人看清自己真實得內心,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過程。而本書作者丁捷也寫到,寫這本書差點讓他崩潰,因為蒐集到的材料包含著大量人性的負面。我可以想象作者的感覺,因為我就算閱讀這本書,心情都受到影響,想要點上一支菸緩一下。

  這些人墮落的原因五花八門,但是卻合情合理,有的因為感情創傷,有的因為懷才不遇,有的因為沉浸愛好,有的因為追求浪漫,有的因為晉升失敗,有的因為愛慕虛榮,有的只是顧及夫妻,有的沉浸權利。先不談愛慕虛榮的那位和沉浸權利的那位不談。另外六位,圍繞著事件發生的,是社會關係,也就是兄弟,夫妻,朋友關係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換位而處,如果你的愛人追求物質,你難道就斷絕夫妻關係嗎?我國是非常注重人倫關係的社會,作為一個官員,難道要斬斷人倫,斷絕七情六慾,變得刀槍不入嗎?先國後家這種事,要求的是官員用看不見摸不著“精神”對抗。就算成聖的王陽明尚且處理不好家事,而官員只不過是普通人。不由感嘆,個人對抗環境真是太難了,或許,需要什麼東西幫自己一把。

  剩下的兩個故事,一個是大學校長,一個是國有企業董事長,他們各自打造一個獨裁組織,卻以清廉勤勞的假象示人。按他們的原話來說,做到這個位置,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根本沒有人能管。甚至掌握控制權,稱為團隊的獨裁 者之後,紀委這個職位的人,是自保都自顧不暇的。分享一段大學校長的做事原則“對我沒有名沒有利的事不做,有名無利的事委託給別人做,有利無名的事親自參與做,有名有利的事發動資源號召做”。而國有企業董事長這個故事,令我感覺十分震撼,根據他的爭奪權利的手段,堪稱企業管理層的厚黑指南。

  這本書還給我另一個想法,這些人雖然最後下場不好,但是其實都是很優秀的人,畢竟還是給國家帶來不少貢獻的。然而官場上,還有很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整天素位屍餐的“鄉愿”。他們並不犯錯,也不怎麼幹實事,往往對國家並沒有什麼傑出的貢獻。比如某位鐵路部的涉事領導,雖然因為貪腐下馬,但是我國鐵路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其中他的貢獻,功不可沒。真的很難說這種領導和碌碌無為的“混子”,哪個對國家利害更大。

  追問讀後感 篇9

  拿起書,我望著它。扉頁上印著爍大的五個字“生命的追問”。我對書中這樣兩句話仍記憶猶新:“假如我能站起來吻你,世界該有多美啊!”“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這是一個勇敢堅強地面對挫折、面對命運的人。

  她是山東濟南人,5歲時因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卻憑著驚人的毅力,自學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和出版了大量外文資料和著作。她還自學了醫學知識和針灸技術,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她就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主人公——張海迪。 在書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殘疾人的痛苦和作為一個作家發自內心的激情。整本書中,字裡行間透露著一個殘疾人對愛的嚮往,對大自然的追求,對生命的渴望,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以及對命運的挑戰。 作者總是以樂觀的心態來對待事物,因此文章中很少出現苦痛、酸楚、傷心等類字眼。作者描寫的是當年隨父親一起流放的那個小山村,村裡一群熱情的姑娘和一些淳樸的鄉民。當這群鄉村少女圍在作者輪椅旁親暱地叫著“玲玲姐”,推著她去十八里鋪的公社看電影,聽她唱著蘇聯民歌《紅莓花兒開》時,那是一幅何等質樸的畫卷,充溢著濃濃的鄉土氣息,令人陶醉呵!

  這不僅深深地打動著作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她們的純潔善良,她們的熱情開朗,在作者筆下一次次展現在我的眼前。她們是一群快樂天使,帶走無窮的憂愁和病痛,與她們共享歡樂與青春,不僅給作者以無窮的生命力量,也傳遞給我們健康的珍貴和生活的樂觀。 我感嘆於作者的堅韌,更感嘆於她的博愛和驚人的毅力。我從她的臉上,分明看出了病痛留給她的印記:我從她呈獻給我們的這本厚重的書本中,分明看見了她用激情熱流融化了自己心靈的痛苦後,以文字的永恆魅力所展示出來的她的心靈美麗;我從她那沒有知覺的軀體中,分明看到了那鋼鐵般的“保爾·柯察金”;我從她那堅強不屈的性格中,分明看見了生命的追問在大放異彩。生命是什麼?是拼搏,是奉獻!

  我若是船,那麼她就是帆,她永遠鼓動著我在浩瀚的書海中乘風破浪。即使有狂風巨浪,濃霧瀰漫,我不怕,因為我有帆,有了她,我想自己一定能登上理想的彼岸……

  追問讀後感 篇10

  《生命的追問》是由殘疾人作家張海迪寫的,共分五輯。

  這本書首先講了張海迪的童年,講她小時侯做的各種事情,比如她跟樓上的男孩談話等。

  後來,張海迪得病了,為了給她治病,她的爸爸媽媽帶她去了好多地方,張海迪接受了很多痛苦的治療,可她卻一點也沒哭,她堅強地面對一切。但是,當她知道自己再也無法治癒、再也無法站起來的時候,卻痛苦地哭了,無聲無息地哭了。

  她又回到了自己原來居住的城市。之後,經常有女同學到她家裡來玩,大家一起聊天、做手工、談學習,十分友善。

  後來,張海迪搬到了農村,家裡沒有了電燈。父母和妹妹去外面幹活,而她只好留下來。開始,大家還不太適應。但幾天後,一切就回復平常,好象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似的。因為張海迪一家是從城裡來的,有文化,所以村民們十分敬重他們。一些村裡的村民天天推著輪椅陪她走街穿巷,跟她聊聊天,說說話。在這些話題之中,他們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文化與貧窮,因為她所住的尚樓村是一個貧困的地方。

  後來,張海迪認識的鄉親越來越多,她又和一個叫月明的小姑娘認識了。張海迪帶著月明去了好多地方,讓她見了大世面,並讓她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之後,張海迪又參加了比賽,去了美國、日本,認識了好多朋友,學習了好多語言,並在日本認識了善良的弗卡次夫婦。

  1995年,她參加了聯合國婦女大會,跟別國的婦女進行了交流,得到了十分豐碩的成果。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殘缺也是一種美;張海迪用自己的堅毅和善良,寫意著她的燦爛人生。

  追問讀後感 篇11

  在讀了《追問》的一個個案例後,我才發現,每個主人公都像祁同偉一樣有一大套說辭,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經歷講出了一把蕩氣迴腸的辛酸淚。一套套荒誕的人生邏輯,當由本人來講述時,卻糾結混亂成一團迷霧,激憤著你的常情,顛覆著你的常識,塗改著你的常理。

  一位業績斐然的交通副廳長,講述著自己從處長到副廳長期間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業績,“我是先有蜚聲的業績,然後才被業界和學界廣泛關注,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等部委辦的一些綜合運輸研究院所,上海、西安等地的交通大學,紛紛聘我任兼職研究員和客座教授”,“我主要負責公路、水路、鐵路、民航的規劃和利用外資工作。多少年過去了,夜以繼日、通宵達旦的工作場景還歷歷在目”,“我一次次跑北京,到國家有關部委彙報工作和對接專案,經我手爭取到的專案資金,全部總量突破了1000億元”……而在廳長退休後,他沒有如預料的那樣接替廳長位置,從此工作熱情一落千丈。他從此專注於打高爾夫球,跟四海的商人交朋友,出事時檢察院從辦公室搜到13張會員卡,全國各地的都有,卡里的會費加起來200多萬。

  “我的桌子上常年積壓著一大堆檔案,我能不看就不看,能不表態就不表態,能不批示,絕不劃拉一個字。……我出事後,辦案人員發現我桌上仍有四十幾份檔案未籤批,有的甚至是下屬單位兩年前作為急件送來的。甚至對分管處室人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建議的檔案,也被我壓著不批。我的心態是,既然我都沒有得到提拔,我的下屬有什麼資格邀功領賞當先進?沒那好事。所以,我分管的下屬單位,後來再也沒有出過先進,沒有提拔過幹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