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衚衕文化讀後感

汪曾祺衚衕文化讀後感

  導語: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衚衕裡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有在一個衚衕裡一住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以下是小編搜的汪曾祺衚衕文化讀後感,提供給大家閱讀,希望你們可以在閱讀中瞭解到什麼是衚衕文化。

  汪曾祺衚衕文化讀後感 篇1

  百姓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他比鏡子更透徹,一切美好與醜陋都清晰可見,從沒有修飾加工過的另類之美。生活就是百姓文化的表現,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無不反映著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其實這種思想也是歷史鑄就的,在他面前無可挑剔也無可批評。一切似乎是順其自然而形成的,卻又充滿曲折,當一切都流向正確的方向時,我們只能繼續優良的,而盡力避免“逆流”與“迷路”,對於某些精華的片斷有也只能留念。

  離我們不遠,剛逝去的這些片段中也必有這一幕——衚衕文化。衚衕文化是古今交界處百姓文化的代表,自有一番廣博的世界。在近代中國,中華民族的融合因清政府統治而達到頂峰,也因清政府對外的無能而使其倍受欺辱,是封建的大高院還是手工業商業的集聚地都將在那些瞬間被決定。也許民族的大雜居將人們的建築習慣推向歷史高峰,於是封建的高牆與市民的精細結合,迷信的方位與理性的情感結合,綱紀的秩序戶與情感的交流結合,自然地形成了“衚衕”。“衚衕”的院落方正有序,井井有條,又不失鄰里的交往,向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空間。“衚衕”的名字更體現了百姓的大智,像是在思想層層束縛下的掙扎,一片受汙穢感染卻自由活潑的天地。對一座城市來說,“衚衕”又完全像是靜脈,不必是主動脈或大靜脈,僅僅毛細血管也可以決定其生死。當時的中國人民又何止是受夾板氣,封建統治者禁錮其思想,束縛其行動,又剝削其血肉;帝國主義的到來並沒改變什麼,反到又加上了殖民統治,哪有洋大爺不都得躺著,手工藝品賣不出去又能怎樣,幹完活之後沒被餓死不就萬幸了嗎?這不算什麼,我們可以“忍”但“忍”一時不代表會忍一世。薄進而少出,沒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還 追求什麼別的,一個“忍”字背後有多少辛酸,看似消極的背後有多少反抗,說出這個字需要承擔多大的無奈?但這還不能看作是“衚衕文化”的全部,有的人將“忍”忍到底誤解了“忍”,但更多的人只暫時一“忍”中華民族的氣節還在心底,於是才有今天的一切。

  歷史風雲變幻轉瞬即逝,而我們後人除了懷念當時的經典外,更應當借鑑其精神,追究缺點是必須的,體諒情懷同樣必不可少。總之,歷史是人民造就的而不是由支配人民的`一幕幕組成的,人的歷史終究在於人。

  天地萬物,千變萬化,各具形態,但是,構成萬物的元素並不多,就只有元素週期表上的那幾十種。同樣,文章的形態千差萬別,但是,表達方式也就那麼幾種,有敘事、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等五種。這五種表達方式,在不同的作家筆下,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就呈現出各自獨特的文體形態,表現出作家鮮明的個性特徵。汪曾祺的散文也是如此,他以心靈為熔爐,把幾種表達方式運用得靈活,剪裁得得體,熔鑄出他的散文的獨特的文體形態,那就是,以說明為框架,以敘事為填充,以抒情為筆調,三者和諧統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高中語文第一冊有一篇汪曾祺的散文《衚衕文化》。這篇散文就具有這樣的特點。作者在開頭部分總說衚衕和文化二者之間的關係,“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然後分說,先說衚衕,說到衚衕的取名來源,衚衕的大小和數量,衚衕功能和環境;再說文化,總說衚衕文化的性質,“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接著說明“封閉”的種種具體表現。最後,說明衚衕和衚衕文化的發展趨勢,“北京的衚衕在衰敗,沒落”,“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衚衕和衚衕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這就是文章的結構框架,顯然,這是一種說明性的結構形態。

  這樣的結構並不出奇,奇就奇在作者用敘事為填充。比如,為了說明北京城方正的特點,你看他怎樣說,“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老兩口睡覺,老太太嫌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作者就這樣用日常生活的小事,娓娓道來,生動有趣,使你對北京城的特點有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換一種方法,用常見的九種說明方法的任何一種來介紹,效果會這樣?再比如,為了說明衚衕文化的精義是“忍”,作者就講了三件事,一件是老舍《茶館》裡的王利發的一句經典的話,略寫;一件是他自己的小說《八月驕陽》裡的一段對話,詳寫;一件是對一個小夥子打了一個小姑娘一個嘴巴,他和兩個老北京的不同態度,詳寫。在作者筆下,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恰到好處的說明了衚衕文化的精義。所以,汪曾祺筆下的敘事,不同於說明文中的舉例子,而是極富文學意味。

  更為出奇的是,作者在敘事時,帶有濃厚的抒情筆調。比如,“看看這些衚衕的照片,不禁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這是直接抒情。“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描寫衚衕的衰敗景象,透露出極其傷感的情緒。文末一句“再見吧,衚衕。”,留戀、傷感和無奈之情交織在一起,難以言說。

  從《衚衕文化》就可以具體感知汪曾祺散文的文體形態之美,之奇。打個比方,如果把汪曾祺的散文比作一幅畫,那麼,說明就是畫的線條,敘事就是填充線上條之內的顏料,抒情就是畫面呈現出的光澤和色調。

  補充說明,在《汪曾祺作品自選集》(灕江出版社)裡,汪曾祺自選了十二篇散文,其中,《翠湖心影》《昆明的雨》《跑警報》等文章就具有這樣的特點。汪曾祺在這部集子的《自序》裡說:“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讀著汪曾祺的這些散文,確實感到普普通通的幾種表達方式在他手裡已經運用得極其嫻熟老到,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於是,他的散文就表現出和諧之美,自然之至,毫無矯揉造作之感。

  汪曾祺衚衕文化讀後感 篇2

  衚衕,一聽這個字眼,讓我們不由的想起了北京,在我的印象裡,北京不僅是帝王之都,也是現代文化中心。北京城裡有大大小小的衚衕,人家說起北京胡同多,有名的三千多個,沒名的數不清。衚衕原來的意思是水井,衚衕的名字也千奇百態,有按計數起的,有按名人起的,還有按行業起的,各樣的都有。衚衕見證的時代的變遷!

  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在那裡居住的人大都不願搬家,就是我們說的捨不得挪窩。衚衕和四舍院是一體的,是他們居住的一種方式。北京人的理想住處是獨門獨院。生活在衚衕的老北京人也很有自己的特點:

  一、講究,好面子,誰家有個事啊,相互問候一下這個禮數是不會少的。但是平時不愛來往。

  二、容易滿足,對於物質要求不高,大白菜情節特高,有人說北京人一輩子吃的白菜摞起來比北海白塔還高!

  三、好熱鬧、不愛管閒事。

  四、安分守已、逆來順受。有句話最形象:睡不著眯著!

  衚衕文化是一種小市民文化,隨著社會的變遷,這種文化和衚衕正在消失。作者是在衚衕長大的,他對正在消失的衚衕和衚衕文化有一種惆悵和留戀!但是他又清楚的認識到這種文化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能表示無奈!但是在最後,他說再見吧!衚衕。又表現出了作者的灑脫!

  北京現在成了一個快節奏的都市,我覺得在建築上保留一些衚衕還是比較好的,畢竟衚衕也是北京的一時代標誌!

  汪曾祺衚衕文化讀後感 篇3

  衚衕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衚衕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衚衕裡的市民文化則成了汪曾祺研究的興趣所在,於是我們看到汪曾祺選擇了北京胡同作為表現市民文化的載體。汪曾祺的文字猶如行雲流水一般的自由暢快,平淡之中富有韻味,如此淡而有味的文風貫穿於此篇作為汪老為攝影集《衚衕之沒》寫的一篇序言之中。本文將從衚衕文化中的“忍”文化著眼,來分析汪曾祺先生面對日漸衰敗的衚衕文化的複雜心態。

  汪老說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這種“忍”既體現在面對政治局面變化的置身事外、冷眼旁觀,比如汪老以民國時期的學生運動為例;也體現在他們日常生活的人事處理上,例如文中提到旁觀者對於小夥子為小事對開電梯姑娘動手打人卻漠視及不加譴責,這都可以歸類為北京人精神生活上的“忍”文化。至於北京人物質生活的“忍”文化則可以透過汪老之前所描繪的“北京人易於滿足”並且“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來作深刻地瞭解。我想,以上舉例都不難看出“忍”已然成為北京人的一種習慣,而非是人類有意識的行為,而衚衕文化的深刻內涵便是:封閉、自足、忍耐、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其中夾雜著汪老對“忍”文化的可憐可悲之複雜的心情。

  《衚衕文化》中汪曾祺透過引用北京俗語“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眯著”來揣摩北京人“忍”與“耐”的處世態度。縱觀北京城歷史悠久的君王統治文化,令人不得不驚歎封建文化對於北京人生活滲透的深度和廣度,當習慣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尊嚴,北京人只有“忍著”“耐著”“眯著”才能保住性命。汪曾祺對於北京人逆來順受的文化心態是持有針砭的態度,而“北京人,真有你的”這七個字則進一步印證了汪老對於北京人處世之道的嘲諷以及揶揄,從而也自然而然引渡到了衚衕文化衰敗的必然趨勢。

  稍微細心點,我們就會發現.作者對傳統文化喜愛但並不迷戀,對衚衕文化的消亡感傷但並不悲惜。封閉保守的衚衕文化在迅速發展的商品社會里,已不適應開放進取的現今時代,它的消亡是歷史的必然,懷舊也好,傷感也好,無奈也好,都不能阻擋這一趨勢。汪老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在表達自己的悵望低迴之餘,也豁達樂觀地對著將逝的衚衕文化道一聲“再見吧,衚衕!”汪老就是帶著這樣一種複雜的心情為正在消失的老胡同、已經枯朽的舊文化唱了一首哀而不傷的輓歌。汪曾祺耳濡目染了衚衕文化幾十年,與衚衕的一朝一夕都透露出汪老對傳統文化魅力的留戀低徊。在面對見證了自己大半個人生的衚衕正在經歷的沒落,汪曾祺的內心是矛盾且複雜的。

  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審視、剖析讓筆者思及,每一種抽象文化都依附於一個個具體的形象存在,而生活中許多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也許都蘊含著某種深厚的地域文化,比如茶文化、酒文化、服裝文化、旅遊文化等等,只要我們細細觀察,認真體會,就會發現平淡的生活實際上常常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我想這亦是汪老能帶給我們讀者最有意義的一味感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