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讀後感三篇

書籍讀後感三篇

  篇一:《書的夜話》讀後感

  《書的夜話》是現代著名作家葉聖陶寫的。他透過三本書的不同經歷諷刺了不同的藏書人或讀書人。

  紫皮書的主人是一個要看書而沒有書、要看書而不看書的人。他很窮,想從這些書中吸取哪怕最小的一部分用以改善自己的處境。後來,他攢了點錢,買了幾本書。最初,他看得很用心,把書裡最細微的錯誤都校對出來了。後來,他認為把書從頭看到尾是很愚蠢的,他發現了一個最簡捷的辦法,就是隻看序文。他看了幾本書的序文之後,寫了一篇文章,投給報館。這篇文章被刊登出來了,他得到了一筆稿費。於是,他繼續寫文章,材料不用愁,從許許多多的書的序文中找。錢財來了,名譽也來了。他成了讀書大家、成了博覽群書的人。對他而言,讀書只是他的生財之道,只是他欺世盜名的工具而已。 紅皮書的主人只買書,從來不去讀書,而是憑藉藏書來附庸風雅,把自己鼓吹成一個博學多才的文人。對他而言,藏書只是偽文人的一種外包裝而已。

  破書的主人們讀破書耗盡心力,學成了,就去教學生。學生據此學成了,再去教學生的學生。書被他們吃進去,吐出來;再吃進去,再吐出來。除了吃和吐,他們沒幹別的。沒對世界做出一點新的貢獻。

  葉老用童話故事的方式諷喻了形形色色的偽知識分子,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們不得不為之慨嘆,也會不由自主地以此和現實生活的某些人對號入座。慨嘆之餘,我們應當以此警醒自己:書只是我們的學習工具,而不是包裝某種身份或沽名釣譽、欺世盜名的道具,同時,我們要講究讀書方法,切忌死讀書、讀死書,要用創造性的思維去讀書,靈活掌握書本知識,用所學的知識為社會創造更多更有意義的價值。六年級:孫海琳曼

  篇二:《書讀完了》讀後感

  《書讀完了》中,金克木先生先講了一段掌故,說陳寅恪先生在遇到夏曾佑先生,聊天的時候夏先生說自己中國書已經讀完了。這時候,故事戛然而止,沒有下文了,金克木先生就著這個思路繼續講下去,為什麼夏先生會說中國書已經讀完了。這一解釋,就成了一本書,古今中外,文史哲政,天南海北,全在此編之中。不過說回來,我主要看的還是關於中國書如何讀的問題。

  金先生先列舉了詩書禮樂易春秋,然後是論語孟荀老莊,這幾部書讀完背熟了,朱熹王yang明的書才好看得懂。這個道理,想來人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卻未必有幾個。說來道理也很簡單,過去考試用的教科書,今天已經不再用了而已。今天小學生中學生背誦的abc一二三,也未必比過去的這幾本書更有道理,但是為了考試,再差勁的爛書也要死記硬背啊!

  當然,我是說現在的我們未必需要死記硬背,畢竟我們上一代人已經沒有了傳統文化的薰陶,讓我們突然有這樣的功夫也不現實。但是,

  我們不妨讀讀金老提示的這些書目,至少這已經比張之洞給當時的舉子開列的《書目答問》要少了很多了,就更不必提什麼《四庫總目提要》了。當然,可以將功夫用在兩頭,首先可以將金先生說的這十本書讀熟,想來並不困難;然後,經常翻閱《四庫總目提要》,雖然不一定讀到全書,但是讀到一些內容提要也是好的。前者是精讀書目,後者是泛讀瀏覽,兩者結合起來,估計能夠找到一條理解傳統文化的道路來。

  除了列書目外,金先生還現身說法,親自示範古書的讀法,講解了《尚書》中堯舜禪讓的故事,重讀了《左傳》中崤之戰的典故,分析了《論語》中夫子的對話,近讀《大學》,遠析《中庸》。這比新文化運動中,胡適梁啟超兩人只開書目,不談讀書法強多了。雖然,書目列的不多,但是書卻是精華,至少比胡適將白話文小說硬撐為經典要強得多,搞得年輕人只知道四大名著,不知道四書五經。

  不要看金老先生讀中國書有一套,其實人家的專業是讀外國書,據說當年傅斯年丟給金先生一本拉丁文的《高盧戰記》,結果金先生憑著一本拉丁文字典愣是啃完了,拉丁文也學會了。這是一種什麼功夫?就更不要提當年跟印度僧人一同校勘佛經的故事了,人家愣是從中文佛經用梵文翻譯回去,今天想來只是一個神話了。金先生還曾經回憶過,自己在北京學習世界語的經歷,直到晚年還能用世界語跟國際友人通訊。有人說陳寅恪先生是語言天才,我想金先生估計也是這種天才的一員吧!最後提一句,金先生沒有正式的大學文憑,卻能在北京大學任教東語系!

  所以,羅永浩那種中學文憑,去教新東方這類事,就不用再提了。

  最後,這本書讀完了,我不禁要問自己的`中國書讀完了沒?其實,金先生提示的書,大體都讀過,或者都翻過一遍,但是要說熟讀精讀,卻沒有幾本,除了《論語》稍微熟悉,就是《尚書》《左傳》讀了兩三遍,

  《史記》《通鑑》都還讀過一些,其他的都不過是翻閱而已。至於說,亂七八糟的書,那就讀的多了,卻沒有什麼收穫。有些時候,自己也在想如何讀書,能夠讀得更細緻入微一些。金先生這番開導,我自己像是似乎面前開了一扇大門,看看自己是否能夠邁進門去,登堂入室了。

  篇三:讀《圍爐夜話》有感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難得沉下心去讀書。藉著辦公廳讀書會的機會,我通讀了王永彬的《圍爐夜話》。圍爐夜話,冬日的夜晚與家人朋友圍在火爐旁分享所得、所感、所悟,這本書像位老朋友,娓娓道來。全書共由221小則組成,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教子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字字珠璣,廣為傳頌,與《菜根譚》、《小窗幽記》齊名。通讀全文,收益匪淺,現將以下幾點與大家分享。

  關於教育。本書開篇和中間多處都提到子女教育方面的心得。“嚴師出高徒”、“嚴成才、松有害”,孩提時期,人的性格尚未定型,是塑造和培養子女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所受教育對人的前途和發展非常重要。現代社會,很多家庭都是“4+2+1”的結構,各種疼愛難免化為溺愛,很容易養成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驕奢的壞習慣。“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對子女從小就應該嚴格要求,犯了錯誤就要不惜批評,讓孩子從小就辨黑白、知對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身體力行,潤物無聲,讓子女在耳濡目染中養成好習慣、好品德。從這些方面看,書中的道理現在依然很有價值。

  關於理想。書中也作出不少引人深思的論述。大丈夫不僅要志存高遠,也要腳踏實地。理想是彼岸美麗的風景,但沒有不斷滑動的現實船槳就難以到達。沒有志向,就容易人云亦云,在凡塵俗世中隨波逐流,渾渾噩噩,虛度一生。三國時期曹植曾說“丈夫四海志,萬里尤比鄰”,我們要有這樣的胸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然而只有目標,不面對現實,不付出努力,再好的夢想也只能是黃粱美夢。雖然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說,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無怨為悔也就不枉人生此行。

  關於交友。交益友,立品行。“交友增體面,不如交友益身心”。書中勸誡世人要謹慎交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與光明正大、品德高尚之人結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聞其香,即與之化矣。朋友有許多種,諍友、摯友、生死之交,書中提倡多交諍友,這種朋友會幫你指出過失,讓你明是非、辯對錯,使你不斷進步。最忌諱的是結交貪圖權勢利益的酒肉之友,這種人很容易在你境地落魄時離你遠去,更有甚者,還落井下石,見利忘義。不僅要結交良友,也要見賢思齊。“擇其善者而從之”。學習他人的好品德、好做法,不斷提升自己。

  關於貧富。孟子有“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樣的警示名言,本書中有“讀《論語》公子荊一章,富者可以為法;讀《論語》齊景公一章,貧者可以自興。捨不得錢,不能為義士;捨不得命,不能為忠臣”這樣的諄諄教導。無論貧與富,人貴在能不改志。孔子讚賞公子荊對待財富的態度。如果能將家庭經營井然有序,使家庭成員人各盡所能,過上安定和諧、其樂融融的生活就能算得上是富裕。書中提出要辯證的看待財富。一個人出身富有,但不行善舉,奢侈奢靡,即使財富再多也難得世人尊重。錢財乃身外之物,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我們要學習顏回安貧樂道的精神,雖身居陋室而不減其樂,我們要學習齊景公貧窮時發奮進取的精神,雖貧但不自暴自棄,透過付出努力去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條件。

  關於讀書。“天地無窮期,生命則有窮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貴有定數,學問則無定數,求一分便得一分”。生有涯而學無涯。讀書要有活到老讀到老的心態。當今社會,有不少人抱著功利之心讀書,其實應將眼界放寬,讀書從大的方面可以使人更好的服務於社會;從小的方面,能開拓視野,修身養性。書中指出讀書應身體力行。是的,我們從小到大雖然讀過不少書,而運用到實際工作生活中的還遠不夠。如果能將書中精神內化於心,並加以靈活運用,讀書的價值就更能體現了。當然也不能盡信書,“學貴有疑”。讀書過程中要勤于思考,取其精華,去其槽粕。 書中還有許多關於修身、處事等方面的至理名言,都是先人用心良苦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朋友當你疲倦抑或迷茫時,不妨讀讀《圍爐夜話》這本書,相信它可以讓你拋開世俗,遠離浮躁,解開心結,走出迷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