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高興》讀後感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

  《中國不高興》,這本書作者包括宋曉軍、王小東、宋強、黃紀蘇與劉仰。作者們在書中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提出嚴厲批評。下面是關於中國不高興讀後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1

  最近在網上下了這本書讀著很好。雖然有很多地方看的我很茫然不能理解。哈哈 日記

  《中國可以說不》冷靜地梳理了中西方關係,在當時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討論和爭議。看到從《中國可以說不》到《中國不高興》走過了12年的歷程,中國也從“只想領導自己”將變成“有能力領導世界”的國家。它是一本呼籲“正視內政憤懣”“呼喚高尚集團”“要做英雄國家”的“復興宣言”。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不高興》的確稱得上是《中國可以說不》的“升級版”。

  “中國需要建立大目標,否則就沒機會了。”在書中提了不下20遍。的確。一定要有大目標,方能實現自己的復興計劃。哈哈 對於每個人也是如此。

  “持劍經商”是大國行事之道。美歐尚且都是這般徑向。咱們也應該這樣。於是就有了派軍艦島索馬利亞護航、請外國使者來華參加海軍軍演。真希望我們能越走越遠。先寫到這吧。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2

  這本書評價說什麼的都有,民族主義、左翼、極端思想,或者只有憤青們才會去看的書等等。每個年齡段的人看法都不一樣,對於我這樣一個80出生的人,雖然還沒法到達"專家""學者"們的社會觀、人生觀,但是作為國家後幾十年的"社會棟樑",我們自然有我們的想法。

  我不知道那些"學者"們是否有買這本書,並且是否去看了這本書,首先要說的是如果您沒有看過這本書,僅僅是在網路或者別人嘴裡聽了幾句的話,那麼還是請您先閉上您的嘴,等看完了再評價也不遲。

  中國從建國以來幾乎是每30年一個變化,改革開放快30年了,30年前中國是怎樣一個環境,也就要面對怎樣一個心態來處理國家前途。今天我們國家所處的環境和背景不同,我們是該繼續用30年前的觀念來建設祖國呢?還是用新的觀念來推動國家發展呢?我認為這本書不見得就怎麼"民族主義"了,當你用一種審視和批判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作者們的本意是希望我們不要沉迷於改革開放的成果之中,要了解我們目前面臨的環境,要懂得在不同的時期做不同的人!做個比喻:以前你窮,沒辦法你只能用一個窮心態來生活,現在你成中產人士了,是不是你還得用窮心態來面對社會?是不是等你都住上別墅了您還用貧困時期的心態來生活呢?每個人在每個時期的眼光和抱負都不一樣,國家也是這樣。我們完成了一個目標之後就是要有一個新的目標!要不國家怎麼發展?原地不懂?接著"販賣"褲子、鞋子給西方?老祖宗交給我們的:居安思危!先天下之憂而憂那裡去了?泡小秘吃海鮮去了?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理解"老人們"的心裡,就像我們面對自己的父母一樣,現在你跟你父母講一些新時期的.事情,他們可能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沒有這樣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結果怎麼樣?社會不還是發展,"老的"終究要"老去"。那些已經接近"老去"的"學者"們,你們是否還跟的上這個時期的變化?你們腦子裡的"286"處理器是否還能處理當今社會的大量資訊?要不您先"升級"一下,這樣我們才能站在一起。

  新時代的年輕人從觀念上和處理事情的思維上有很大不同,大家面對事情的時候通常都目標明確,不喜歡透過"附加值"來達成目的,就像現在"有話直說"一樣。我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層,當要與其他公司處理合作事情的時候,通常都是直奔主題,闡明自己的實力和誠意,原則利益說清楚,大家來均衡利益,然後就籤合同了。但是我們老一輩怎麼做?先是私下拜訪對方領導,然後送禮吃飯泡個澡,然後再研究研究最後才籤合同。這就是新時期年輕人與老一輩的不同。我們更注重實際的東西。更注重目標的東西

  這本書之中有很多話題和論點是指責那些"學者""教授"的,不好聽的話當然誰都不愛聽,忠言逆耳嘛,但是它利於行。很多話題都是很直接的說出問題點,我們是該反思呢?還是一推三乾淨?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縱然書中的論點富有激情和民族主義傾向,但是他的出現與熱銷有他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3

  曾經幼稚的認為,愛國只是一個口號。古人有黍離之悲,近人有國家遭受侵略之痛。時值盧溝橋事變72週年,有良知的國人都應追憶過去,掩卷沉思! 而今讀了《中國不高興》,收穫了不少道理,頓悟原來愛國……愛國並非喊口號!

  有人說: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所以沒有祖國,沒有愛國主義思想,也能生存、發展。事實果真如此嗎?

  問一下大家,將來想當什麼?回答肯定不超出明星、政治家、科學家等社會精英。但是我告訴你,除了少數精英和專業技術人員外,華人在美國收入普遍不高,在紐約唐人街打工的華人,平均月收入在1000美元至2000美元之間,在美國的主流社會,並沒有多少華人的聲音,閃爍在電視螢幕上的華人形象少之又少。?另外,俄羅斯最近釋放了關押100多中國商人,逮捕他們理由是在俄羅斯經商手續不全或者某方面不合法,把在俄羅斯中國市場也關了,扣押據說數十億美元物品。大概有數萬中國商人一下變成窮光蛋,如果算上他們家庭至少有數十萬人受到影響。包括前一段,俄羅斯海軍打死一艘般上10多名中國人,說是闖入俄羅斯邊界,鳴槍警告後才開槍的。這些例子道破了華人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地位之低,使我們義憤填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還不是因為我們沒美國及‘俄羅斯強大,所以他們輕視我們,敢於欺負我們嗎?再想想幾十年前,“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不正是我們民族國力虛弱,卑躬屈膝的產物嗎?所以,國家尊嚴和個人尊嚴本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沒有國格,哪有人格?

  而增強我們國格的唯一方法是,增強我們的國力,甚至超越美國!而超越美國是什麼含義?僅僅是GDP第一嗎?不,我們有了自己的微軟,自己的intel,自己的底特律,自己的矽谷時,我們才算真正的超越美國!而這些超越,不正要我們每人為祖國貢獻力量嗎?而且,國家是人活動的支撐,而是這股支撐發揮力量的前提,它能幫助人們有信念,有勇氣,有信心克服困難,使同一民族的同胞同舟共濟,度過難關。

  班超當年橫行西域三十年,曾三十六人殺匈奴數百人,曾平息疏勒叛亂,曾使西域50餘國皆歸大漢,沒有愛國主義的信念支援,哪能成功?二戰期間猶太人慘遭滅頂之災,沒有它的支援,猶太人哪能互幫互助,克服重重困難,使這個古老民族倖存?

  如此來說,愛國主義是世界上最有情感最有思想最有文化最有力量最有價值的思想之一。沒有愛國主義思想,也能生存、發展,是絕對的謬論。

  說到這話,有人就要跳起來了:我不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去當工人怎麼了?鄒韜奮不是要一句話“能當將軍的我們讓他當將軍,能當小兵的我們讓他當小兵”嗎?工人還是中國發展的中堅力量呢,當工人不也能貢獻祖國嗎?

  的確,這句話放在以前是對的,但時過境遷,在現在已經不一樣了。我們可以說,改革開放三十年,憑藉大量廉價勞動力,我們從事低端製造業取得了大量收入,取得了世界GDP第二大國的地位,贏得了世界的認可和“世界工廠”的稱號。

  但是這一套到現在已經行不通了,原因很簡單,一、低端製造業汙染環境,三十年以來,環境問題逐漸凸顯,政府不得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整治。二、科技發展到今天,大量從事低端製造業的人力被機械取代,許多廠房實現了半自動化甚至全自動化,從事低端製造業的人口劇減,就業率下降。三、雖然我們的GDP很高,但被十三億人口一分,人均生產總值就很少了。所以,產業升級是中國的必經之路,低端製造業會逐漸降低它在所有產業中的比值,讓位於賺錢更多的高階製造業(如汽車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如軟體業)等。而這些行業要求職員有更多科學文化知識,更多專業技能。所以,我們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當上“將軍”,才能更好地貢獻祖國。

  中國想要強大,要少一些奴性,多一份骨氣!我想,只要我們人人為祖國,中國,將不僅僅是世界核工業大國、世界航天工業大國、世界農業大國,還應該是世界軍工產業大國、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大國、世界重工業大國。個人的短期利益無足輕重,只有國家強盛了,個人才幸福。”只要我們人人為祖國,我們絕對可以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就因為,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遙遠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4

  中國從來沒有動輒向世界展示不高興,即便是受到外強凌侵,也會先禮後兵,也會首先爭取以智慧取勝,也會首先以人民的生命安危為重。中國人的不高興是在忍無可忍憤怒至極的情況下才有的表現,而且一旦表現,將是世界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但是,在當今世界文明趨於融合的時代,中國不會出現不冷靜、不理智、不智慧的行為。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滲透力不允許中國出現狹隘和過激的行為,中國十幾億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危不允許任何人軟弱,也不允許任何人逞強。

  幾千年的文化,凝練了中國的性格:和諧包容自強不息。只有和諧包容,世界才會變得寬廣;只要自強不息,強權能奈我何?無需刻意向誰送笑臉,也不必向誰不高興。我們能容納一個巨大的世界,我們也不會對不屬於我們世界的人顯示我們的強大與傲慢。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趨勢,一切優良的文明最終會化育全人類共有的文明。在這個化育過程中,堅定不移地保持和諧包容自強不息的國家性格,中國的文化才有可能成為人類共有文明的核心,人類共同崇尚的文化。

  近年來,一本《中國不高興》異軍突起,引起了眾多的關注。新近的這本暢銷書的基調卻是一種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無論是從書的作者群還是書的暢銷來看,人們都有理由重視這本書以及從中反映出的社會情緒。

  百多年來,我們民族的情緒起起伏伏,時而激昂、時而悲憤。百多年來,生存競爭壓倒一切,中華民族的情緒及其表達也必須符合生存競爭的需要。大家是平等的,那我們就不必時時處處看著別人的眼色行事,就不必時時處處把自己的情感埋藏於內心深處。這個世界上有不公平,這個世界上有人還想欺負我們,我們就可以不高興,就可以把不高興說出來,而且不必為把不高興說出來而感到害怕。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們激烈的熱愛自己的國家,但愈是洶湧澎湃的愛國情緒,愈更加需要沉靜下來,做理性的思考。

  書中所寫的隨著現今中國日漸崛起而潛在的種種內憂外患,知識精英群體難道不該捫心自問,不該反思,不該回應得理性寬容或高格大氣一點嗎。

  歷史上大國的崛起,勢必經歷這樣兩個階段,即先是物質的崛起期,包括經濟與軍事力量的迅速發展;其後便為知識分子的精神焦慮期。由於知識精英群體的急迫和焦慮,自卑與自信,膨脹和內斂的矛盾複雜及難以保持平衡的心理狀態,而產生各種思潮與派系泥沙俱下,學術思想極其混亂的時期。我們如今則正在經歷這樣的時期,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在泥沙中洗滌甄別,去糟粕取精華,更穩健,更成熟的走向英雄國家的輝煌之路。

  正因為中國處在這樣的時期,所以就書中所講的中國要以英雄大國之姿態為世界制定新格局等一些缺乏實踐性邏輯支援的設想,我認為還為時尚早,因為我們的綜合國力還沒有達到稱霸世界及與西方世界徹底決裂的程度,面對此時的世界金融危機,我們不該被激進的愛國主義情緒淹沒,而應當做理性的思考。

  《中國不高興》為中國崛起期民族精神的反省與成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使愛國主義的激情在理智寬容的環境裡,走向成熟,成為英雄之國崛起的左膀右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