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論語》讀後感

儒家經典《論語》讀後感

  《論語》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國學經典,它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下面小編整理了一篇優秀的《論語》讀後感,歡迎大家點選閱讀!

  在《論語》一書中,謝了人世間愈多的”道理”,而我認為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從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們最關心最為重視的,有多少名家感嘆光陰的流逝,莊子就曾經說過:”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駒掠過,稍縱即逝.杜甫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劉禹錫”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類似的詩篇“人生百年內,疾速如過隙。”,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對聯說,”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對”數千年往事,汪到心頭.”

  從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秒顯得,轉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這短暫的生命之重,我們更應該去合理的區規劃他.就在孔子感嘆光陰流逝之時,他給千萬代的後人描述出了這樣的一種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麼,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並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矩。”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大致的人生的路標,在這些路標上面.有幾個重要的階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強調了出來.孔子所說的” 十有五而志於學”,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同樣是對學生的一種要求.

  孔子曾經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說,自己並不是生下來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過是對古人的經歷與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一直不斷的學習.對於今天這樣一個資訊化的`時候,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現在許多的孩子並不是”十五向學”了,可能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但我覺得這樣並不一定管用,並不一定對孩子的未來有用.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要邊學邊思考,還要去應用.把自己先進所學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種學習的方式.就在這樣一種學于思的磨礪與歷練之中,不斷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說的30歲.

  “三十而立”,我想對於身處現在這個社會背景下的我們來說,在我們現在所出的這個年齡段就要”有所立的趨勢”了.在我看來,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義的.立要是內在的立,只有內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後的人生中定義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簡單的登山來說,泰山上有副對聯”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句話講得並不是說登山,就是把山給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巔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覺得,三十而立的立並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內心的立,是忠於自己的心靈,並不是外在.就像晉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訪問朋友一樣,帶了朋友的家的門前不敲門轉身就走了.這是為什麼?是因為他想念這個朋友遠道而來,而到了朋友家門前,興盡而返.

  從三十歲到四十歲,便從”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顯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陰之中,人一直在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獲取著東西,金錢,名譽等等.當這些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便會變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來”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經獲得了許多許多的東西,有有用的,當然也有不需要的東西,現在的人就應該把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人的內心就像一棟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房子裡面什麼也沒有,慢慢的,人一點一點的佈置傢俱,進行裝潢,不知不覺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後發現連自己的地方都沒有了.最後導致的就是被金錢和榮譽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內心.孔子在《論語》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闡述這個道理.不惑便是捨棄那些會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東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過”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人生與天命都是不定的,沒有什麼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說的”知天命”當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夠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觀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間好壞,能瞭解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麼就能平心靜氣的去面對了.我們經常說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責任推卸給別人.這麼難的事情孔子怎麼能做到呢?是因為.孔子要求自己,比要求這個社會,要求別人應該怎麼樣,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內心已經能瞭解到一個真實的世界,不會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實也就是把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在篩選之後,融匯到一起,並進行提升.當知天命之後,就要來到孔子所說的”耳順之年”了.

  “耳順”便是無論什麼樣的話都能聽進去,都能站在發言者的立場去想問題.在知天命之後,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順”在知曉天命後,區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個人要是想做到耳順,我想就要讓自己的心胸變得寬廣.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後一個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歲.肯定經歷過了無數坎坷,就像俗話說的”走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還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經歷過所有的規矩已經成為生命習慣時.那麼就能隨心所欲了.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所佛寺裡面供著一個花崗岩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來膜拜.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由跟他採用同一座山的花崗岩砌成的.終於有一天,臺階不服氣了,他們對那個佛像提出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於同一座山,憑什麼人們都踩著我門去膜拜你?佛像談談的對他們說,因為你們只經過幾刀才走上了今天這個崗位,為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繪的幾個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內心,要到最後,必須先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行的.

  孔子所說的境界,是我們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參照的鏡子.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面,我們更需要這樣一個有條理,有序的生活.英國科學家之前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為了試一試南瓜這樣一種普普通通的廉價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強,就在很多很多同時生長的小南瓜上加砝碼,砝碼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極限。 這樣,不同的南瓜壓不同的砝碼,只有一個南瓜壓得最多。從一天幾克到幾十克、幾百克、幾千克,這個南瓜成熟的時候,上面已經壓了幾百斤的重量。 最後的實驗是把這個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試著一刀剖下去,看質地有什麼不同。當別的南瓜都隨著手起刀落噗噗地開啟的時候,這個南瓜卻把刀彈開了,把斧子也彈開了,最後,這個南瓜是用電鋸吱吱嘎嘎鋸開的。它的果肉的強度已經相當於一株成年的樹幹!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生命中的壓力,也許可能更好的激勵我們.在當今競爭的壓力下,我們也許能夠在20歲就領悟到孔子所說30歲要領悟的東西,在30歲就能領悟到40歲的境界,那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真的是太有用處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