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學的天空讀後感

關於國學的天空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國學的天空讀後感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的天空讀後感 篇1

  我們有幸讀到了臺灣的國學大師傅佩榮先生的《國學的天空》,讀後的第一感受,正所謂:人人皆知國學好,到底為何卻渺渺,此書簡練又清晰,中立多層析微妙。傅佩榮先生在50歲以後潛心研究傳統經典,撇開成見和定論,求真務實,追本溯源,多有建樹。他還在臺大開設"哲學與人生"課程,十幾年來座無虛席;自1990年以來,每年在校外開展200來場哲學講座。中國傳統經典的詮釋已經有太多版本,但是傅佩榮先生的闡釋卻淺顯易懂、讓人愛不釋手,因為他是看了所有註釋和典籍之後,再做出詮釋,每一句話都有出處。因為傅佩榮認為孔子、孟子都是很真誠的人,他們講的話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基礎,要儘量從孔孟是人、具有人性來看,而不把他們看作神。他拋開成見,以真誠的態度、嚴格的思辨,審閱古今中西之異同,以深刻的洞見,從身、心、靈三位一體詮釋傳統經典,既引用了古代聖賢著作中的原文,又加以現代生活的解釋,讓人一看就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既瞭解了聖賢著作中的內涵,同時也與自身相結合,從中受益。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書中的分類非常清晰,把傅先生如何看待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哲學的心得進行了詳盡的梳理,孔子主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而發,人道確立則萬物亦得以安頓。孟子認為"思誠者,人之道",只要真誠,就可以體驗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嚴與偉大。老子的修養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於無形。莊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於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哪些,在現實生活中,人生何必執著?何不逍遙自得,與道同遊,仔細讀來真的覺得很有道理。我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多學習一下先賢的孔孟之學,這些東西永遠都不會過時。因為我們所作的離先賢所要求的還有很遠很遠。當然了,象我們七十年代的人,不是像古人那樣從小就接觸國學,要想看原文是很費勁,也很枯燥的,這就要求先有傅佩榮、南懷謹之類的大師能以通俗的語言帶我們入門,我想入門之後再看原文,應該會更好一些。

  "樹無根不能自立",這是人皆竟知的道理,對應在人身上,我想是同理,比如學外語。80年代的出國熱引帶的外語?一直延至當代,還好,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出國並不一定都是鍍金,但是學"外語從娃娃抓起"的想法還是根基不淺。時代遠了,新時代似乎不需要滿嘴之乎者也的孔老夫子,但國學修養和內斂的氣質不可缺,忽視本族語而大學他國語言,不是和"拔了樹根,還要這種樹長出那種樹模樣"的做法一般可笑可悲嗎?所以我認為我們小學的教育應該可以給孩子打好國學基礎,如:《弟子規》《三字經》、《孝經》《論語》等這些簡單的國學啟蒙書在內的孔孟老莊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好精神財富,是我們的國粹,研讀它們,對於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非常有必要。從小誦讀這些經典,不僅能引導孩子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養成知書達理的秉性,更能從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知榮明恥。張店區教育局網路中心

  國學的天空讀後感 篇2

  國學的天空是一部國人都應該看並且能看懂的書。

  提到國學就不得不提到儒家和道家,他們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古代中國的文化歷史。

  對於入世者,孔孟之道可謂必修;出世者則與老莊相伴。

  孔子主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而發,人道確立則萬物亦得以安頓。孟子認為“思誠者,人之道”,只要真誠,就可以體驗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嚴與偉大。

  老子的修養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於無形。莊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於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哪些,在現實生活中,人生何必執著?何不逍遙自得,與道同遊。

  儒道兩家亦頗有淵源,孔子多次問禮於老聃。而在百家爭鳴後,唯有儒道兩家存在至今。究其因緣,大有說頭。

  兩者既有對立,也有互補。在不同時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對中國歷史起過很大的作用。在漢初,休養生息的政策之實施正是對道家之學的借鑑。而武帝時期,重用儒生也是國家要強盛的一種思想需要,正所謂不立不破。

  對於中國計程車人來說,儒家之學可立偉業,道家之學養天年。兩家之學為中國讀書之人提供了兩條可以選擇的路,此路不通還有一條,眾人又何樂不為呢?

  當然了,一般都是先想平天下的嘛,人最初的理想總是很宏偉的。在現實的打擊下,理想破滅了,心靈需要慰藉。這就找到道家之學。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道家仍可存在發展。當然也和起清靜無為,與世無爭有關。

  國學的天空讀後感 篇3

  今天我讀完了傅佩榮先生寫的《國學的天空》,感覺非要寫幾句不可,否則難言我收穫的感受。

  通俗易懂、博古論今、中西合璧是這本書的特點,而且還告訴我們看一件事情、一個人、一個地方,要了解他的背景,來龍去脈,才能深刻理解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

  可以說,我們社會上的道德和約定俗成很多是受孔孟的觀念影響。但我感覺我個人的`思想、行為有時候受老莊的影響更多一點。裡面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40歲之前,我們要學習孔孟,40歲以後要懂得老莊。

  孔子說,要真誠。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而發,繪事後素,一個漂亮的女子不需要化妝,只要穿上白衣服就可襯托得非常漂亮;禮也是白色的,它不是給人性加上什麼色彩,而是把人向善的本質表現出來。學習東西要一以貫之,要有一種中心思想來貫穿所有的知識,任何技能、知識都是觸類旁通的,孔子認為這個東西是“仁”,儒家說“仁”是人生的目的,人活在世界上,從真誠開始,主動走向正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生命更大眾的福祉結合在一起,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說不惜。孔子欣賞曾點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著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兮,風乎舞兮,詠而歸。”你不能選擇別人對你怎麼樣,但你可以自己選擇怎麼樣。所謂無志於外,有志於內,無志於用,有志於體。

  孟子認為人性是向善的,而不是本善。人性有一種善的趨勢,只要環境合適,就會體現出來。要與古人做朋友,把孔孟老莊,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這樣的大哲學家做朋友,瞭解他們所處的時代,瞭解他們怎樣面對和處理問題,並設想如果自己在當時的情況下,會不會跟他們一樣選擇,或是有不同的想法,這就是閱讀的好處。讀書要做聖人,而不是為了考狀元。王明這樣說的。狀元只有一個,但人人都可以做聖人。

  老子認為世界萬物背後都一個“道”,這個道不能說出來,一說出來,就不是道了,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治大國若烹小鮮,做小魚不能隨意翻動,否則要碎掉的。所以一個統治者如果要治理國家,頻繁施政,肯定是難以周全,不是顧此失彼,就是難以久安。“夫物或行或隨”,世間一切萬物,各具特色,在參差不齊中保持了整體的均衡。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只是想回復到自然如此的狀態,否則會留有後遺症。老子有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慈為慈愛,要想母性一樣包容、低位。不能為了追求“名”“貨”而犧牲自己身體,人說要維持生命的很少,所以要儉樸。做人要低調,這樣別人不會嫉妒你,而且可以充分發揮眾人的積極性,即使你無為,也可以辦成事情。

  莊子認為人的最高智慧在於明白“未始有物”,人生不必執著,何不逍遙自在,與道同遊。世間是一個統一體,不要計較得失,只要與道同在,就是人生的目的。人在宇宙中式滄海一粟,一個人在世的時間是一隻鳥從漆黑的窗外飛進屋子轉了一圈又飛回到窗外的過程。人最放不下的有兩個東西:一是空間,我家的地方越大越好,地盤越多越好;二是時間,人往往希望自己獲得越久越好。但最終是要結束的。所以時間和空間,包括這個世界上的名利得失,都不要太過計較,最後連生死都不能計較了。我們要計較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讓我們的智慧得到覺悟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將自己的眼光提升到一個高度,然後再看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所有的痛苦和煩惱大概很容易化解了,就不會侷限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