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後感一篇

《悲慘世界》讀後感一篇

  《悲慘世界》讀後感

  書中有著年少五彩的夢,書中有著中年樸質的影,書中有著老年夕陽的紅。我至今還記得一本書的名字,叫做《悲慘世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事。同時也喜歡上了讀書。

  在書中,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著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的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是慈悲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那一對銀製燭臺送給了他並叮囑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

  我開始深深的感悟到,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聖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說,冉阿讓的命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於助人,因為他以前是個囚犯,人們都不接收他的好意,但他以一個真誠的心去對待所有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這一切得轉變使我既倍感欣慰。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確實給世界上所有可憐的人、窮困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他曾是一個擁有無數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絕大多數的錢給了別人,他每天出門時口袋裡都裝滿了錢,回來時口袋裡空空的,對窮人來說,他就像一把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他對芳町與珂賽特母女的關愛,為了實現芳町凌思倩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願望,他不惜越獄,而這一次越獄,對他來說則是終身苦役犯的代價。雖然最後芳町沒能實現最後的願望,可冉阿讓卻始終堅持著幫芳町,一個毫不相干的人完成諾言,最終他救出了珂賽特。用畢生精力把她當做親生女兒一樣悉心照顧。他對許多毫無血緣關係人的給予無微不至的愛,這種愛才是至高無上的。

  書給了我許多知識,也給了我許多道理。別人都說書香,書香可以是一種很普通的味道,也可以是一種永恆的味道。人的一生必須要有書的陪伴,就比如《悲慘世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世間的醜惡,人性的美善。書使漫漫人生的路上多了一些情趣,多了一些光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