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對畢業生講話讀後感

胡適對畢業生講話讀後感

  導讀: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影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胡適對畢業生講話讀後感,歡迎閱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耶,胡適對畢業生講話讀後感。須菩提白佛言:弗也,世尊,如來無所說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大抵人都有這麼一個心理上的規律,就是雖然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但事後回想的時候,已經跟當時的感覺不一樣了。這是身在局中和身在局外的區別,也是感同身受和切膚之痛的不一樣。所以,以胡老先生當時的地位年齡,雖然想盡力去體會年輕人的處境,結合自己曾經的經歷,做到感同身受,來給他們一些有用的建議,但是建議的是否有用卻最終還是要看聽他講座的人的自身領會了。所以儘管胡老先生說了一些對的,有益的,應該的話,卻未必是有用的話。時過境遷,現在的環境與當時顯然已經有很大區別了,這些話讀起來,卻還是有些有益的可以供人領會理解的,儘管他說的方法未必有用。

  人應該說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趣的創造了,也許我們可以不信上帝創造了人,但顯然的是人的產生是被動的,而不是人類自己設計和規劃的。上百萬年前的猿人們並不曾設計如何才能變成今天的人,但他們因為總總原因終究走到了今天,達爾文說是因為自然選擇的結果,新的研究成果也許會有其它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進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冥冥之中有著某些看不見的手在支配的。一個人的自身的發展也是如此,自身已經成形的性格、愛好、行為習慣等等內因,在環境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種互動,這種互動伴隨著內化和順應,相互加強,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樣子,這個程序往往不會因為一段講話而就發生重大改變的。而人的有趣則在於人們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由的,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即有自由意志,但很多時候又是由不得你選擇的。

  胡先生希望告訴畢業生們在踏入社會後如何學習的問題,如何堅持曾經的夢想。胡先生沒有像過去和現在的許多教育者一樣,簡單的去說許多應該,正確的格言,因為他明白,有個東西,它的名字叫現實。基於對現實的理解和尊重,所以胡先生設身處地的對畢業生畢業後的處境假設了幾種情況,然後提出了應對的方法,他希望他能夠告訴這些畢業生在未來的日子裡,要做些什麼,怎麼去做。但是我們也可以設身處地的想,當時的畢業生畢業後,因為生存的壓力,或者因為其它的各種事情,人事匆忙,也許許多人都很少還記得他給的這些叮囑了。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即便有些人記得,而實際進入社會後,卻發現有許多情況是他給的藥方所無法解決的。這個時候,漸漸的,他們還是迷茫了、困惑了,最終該如何還是如何了。就像人們並不會因為讀了四書五經就全變成了書中要求的君子了。這一點以胡先生當時的學識想來也是明白的,所以他設想了一些現實場景,但是參禪畢竟未到究竟處。所以今日讀起來,卻總覺得有些不夠。而究竟該是什麼樣子,胡先生說的是彼時的事情,彼時的事情已成往事,不必複議,就談談此時的事情吧,談談當下。

  如果說那時候還是一個知識相對匱乏的時代,現在恰恰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只要有一個計算機,一根網線,就可以閱讀到海量的資訊,可以調查到大量的資料和檔案,而對於社科類的研究來說,網路和各種的圖書館,書店的存在,使所需要的資料包括調查也往往可以在這個市場經濟裡以相對容易的方式拿到,讀後感《胡適對畢業生講話讀後感》。所以,對於很多人的學習來說,其實學習條件只是一個偽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時間的分配和自己的意願。而意願的問題卻是胡老先生所忽視了的。如果一個人就是不願學習,再好的方法又當如何,胡老先生沒有說,而這也是此時與彼時不一樣的地方了(其實當時的大學生就真的這麼的熱愛學問、真理麼,存疑吧)。當畢業N年以後,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如何去獲得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的問題,而是N年後的此時,還是否能有彼時的心。

  要學習,首先是要有學習的意願。一個將要畢業的人,雖然還是青年,但也是一個成年人了。在未來的不久的時間裡,他將成為社會中的某個角色,還會是一個家庭裡的丈夫、父親或者妻子、母親,他將面臨許多的責任,他還不得不去努力的生存。除此之外他還將發現許多或許曾經未曾遇到的慾望和困惑。他發現了名和利是多麼的有吸引力,那麼多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是自己以前沒有見過的或者沒有能力去玩過的,他還得整天為許多工作中生活中的瑣事去煩惱,而這一切都是由不得人的。這些事情日復一日的迎面而來,最終在某個時刻才發現,時光已經打磨掉了這個人曾經的模樣,或許會有夢想失去的惋惜,但誰又能說不會有今是而作非的感覺呢。而這就要看是否還能堅持當年的追求了。

  堅持曾經的追求的前提是我們假設曾經的追求是對的,而現實最喜歡開的玩笑是,讓你某天發現曾經的'追求是不切實際的或者是錯的,從而頓有一種今是昨非,要改邪歸正的衝動。於是在這場夢想與現實的爭鬥中最終現實戰勝了夢想,就像曾經的許多基因變異的出來的怪物被自然法則消滅掉一樣。而之所以有些夢想和追求最終實現了,只是因為他們順應了現實,沒那麼離譜。

  所以基於以上的理解,我們要做的和能做的是什麼呢,既不是刻意的去尋找問題,也不是刻意的去塑造自己的興趣。更沒有必要去刻意的堅持某種理想吧,因為就是最頂尖的數學家也無法去模擬出未來的世界,去辨別理想和狂想的區別。我們能做的是生活在當下,讓自己更隨性一些,讓心更開放一些。一個人生下來就是有好奇心的,人們總喜歡去問一個為什麼,總有一種追求因果關係的衝動。這是本能,是自然的賜予,所以即使不用去刻意問問題,問題本來就在那。我們要做的只是去尋找答案,用理性和邏輯去找出別人曾經給出的錯誤的答案,如此就可以了。業餘的興趣也是不需要塑造的,一個人,有錢,沒有生存的顧慮,有閒,總會滋生出許多的業餘愛好來,這種“無事生非”也是天性。而至於是什麼愛好,總是要跟一個人的性格、觀念、和生性的偏好有關係的。至於夢想和追求,需要的不是堅持,而是如何透過積累對現實的知識和經驗,去修訂曾經的夢想和追求。因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知道的人似乎本來就知道,而不知道的人也很難透過思議而得,這需要反省和領悟。

  六祖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學習和追求,目的是讓人變的更完善,這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人之所可以被完善,教育之所以能教育,這是因為種子早已埋在了在此之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