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譜的讀後感

紅旗譜的讀後感

  《紅旗譜》是一部具有民族風格的農民革命鬥爭的史詩鉅著,大家看過嗎?會怎麼寫讀後感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紅旗譜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紅旗譜的讀後感【一】

  作品開篇於清朝末年,長工朱老鞏、嚴老祥阻止惡霸地主馮蘭池毀鍾侵田大鬧柳樹林,揭開了20世紀冀中農民鬥爭的序幕。馮蘭池得勝,朱老鞏嘔血身亡,嚴老祥漂泊異鄉,朱老明串連28戶窮人三告馮蘭池失敗,埋下了兩個階級的世仇,孕育了子輩朱老忠、嚴志和與馮家的矛盾。朱老忠帶著復仇的火種走出關東,挖參、打魚、淘金、歷盡磨難。25年後重返故土,繼續與馮家抗爭,並讓兒子大貴去當兵,資助嚴志和次子江濤去讀書,他憑直覺,寄希望於“一文一武”報仇雪恨。但殘酷的鬥爭,使他遭受一系列打擊,給予他很大的教育。後來他找到了黨,在黨的領導下,組織起來進行反割頭稅和保定二師學潮等集體鬥爭,才真正改變了與馮家乃至兩個階級之間的鬥爭形勢,結束了悲劇命運。

  這是一部中國農民尋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歷史。這部歷史的展開,立足於反割頭稅和保定二師學潮等鬥爭,反映了冀中農民運動的風貌,同時他們又與全國範圍的大革命時期的農民運動、北伐戰爭、四一二政變、秋收起義等遙相呼應。這樣,冀中平原的風雲,不僅成了大革命前後中國革命的寫照,而且把農民的反抗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結合起來,透過農民反抗過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鬥爭的歷史,藝術地說明了億萬農民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體力量,農民的反抗鬥爭,如不匯入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洪流,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就人物而論,《紅旗譜》在特定的歷史內容和深厚的地域土壤基礎上,塑造了性格鮮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點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為醒目。家族乃至階級的世仇,孕育了他強烈的反抗精神;20餘年闖蕩江湖的傳奇經歷,造就了他“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精神;不尋常的人生磨難,曲折的鬥爭歷程,使他逐漸加深了對現實生活的認識,養成了“出水才看兩腿泥”的堅韌性。總之,朱老忠是一個生活在20世紀初葉,新舊兩個時代交替時期的`農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作者說:“一部具有民族風格的小說,首先是小說的主題。在我來說,主題思想又是和小說的內容同時形成的。”《紅旗譜》所描寫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對農民的生存狀態、鬥爭方式和歷史命運的反映,在十七年文學創作中是不多見的。小說所寫的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具有農民革命鬥爭史詩的性質。

  紅旗譜的讀後感【二】

  每個星期五是同學們最盼望的日子。為什麼呢?因為那一天下午,老師會給我們讀《紅旗譜》。老師抑揚頓挫地讀著,我們靜心地聽著。此時,教室裡瀰漫著濃濃的書香味。在潛移默化地得到文學薰陶的同時,我們深受教育。這是一本充滿著革命色彩的書籍,一本經典的紅色書籍。作者梁斌漚心瀝血,創作出《紅旗譜》這一經典之作。書中描寫的惡霸馮蘭遲,鐵漢朱老鞏,都是十分形象的,情節升騰跌宕,讓人愛不釋手。

  《紅旗譜》原先是白話小說,後來才被改編成青少年版等多個版本,但依然精彩。

  我最喜歡書中描寫的朱老鞏。他為報當年馮蘭遲砸鍾搶公地,氣得朱老鞏的父親吐血身亡之仇,闖了二十五年的關東,回到家鄉後,與馮蘭遲作對。當時蔣介石徵收“割頭稅”,馮蘭遲也借蔣介石之名,到處徵收“割頭稅”。而朱老鞏為了報殺父之仇,帶人反“割頭稅”。一場真正的對決開始了……朱老鞏不懼惡勢力,毅然與馮蘭遲作對。他弘揚革命精神,鼓勵大家參加革命。

  《紅旗譜》是一本有血有肉的經典之作,對我們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對於我們來說,不必要像朱老鞏那樣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也應該像朱老鞏一樣,敢於鬥爭,為百姓造福。

  只有“誦讀經典”,才能“感悟成長”。只有現在多看書,長大的道路才會更加寬闊;只有學習書中主人公的優秀品質,將來才能成功。

  紅旗譜的讀後感【三】

  讀完《紅旗譜》總共花了一天大約整整十四小時,不算快,但由於是一次讀完,所以明顯倉促。何況,本身對這類小說帶一些成見,雖然讀時儘量避免,然亦必有影響。所以下文的許多是非,都全屬個人的主觀意見,寫之前也只看過極少的評論它的書。對觀點的正確與否,不敢自信,聊資一說而。想分幾點來說說我對《紅旗譜》的看法:

  第一、有關內容主題方面。

  首先在主題定位上,大都認為是為“中國的革命”立下“英雄的譜系”,這一說法我認為有人為自作之嫌。小說描繪的誠然是北方農村乃至城市革命運動的代代興起,但明顯並不是很有代表性。首先就說北民的粗獷顯與南方不同,而革命之星火實起於南方,而北方受五?四影響又好於南方,教育發達亦勝之,故小說裡才有運濤,江濤很容易就上學的條件,此條件在南方農村並不具備。如此種種,我覺得所謂譜系一說相當程度上是讀者評論家甚至觀作者主後加的。

  其次在主題集中性上,作者嘗試農村與城鎮相連的用意是好的,但我感覺不大成功。就說江濤吧,原是農村氣很重,但到小說後期則完全是個城市革命者,其中作者強調的革命思想、教育的作用或者可信,但缺少必要的交代,而這些交代是很重要的,關係到農村到城市的連結。而小說恰好略去了這些,所以感覺主題農村-城市的變換顯得生硬。

  再有是《紅旗譜》一個比較出色的用意,就是緊扣歷史。從革命源起到4·12反革命政變,再到革命高潮的慢慢復甦,都很自然地融入書中,並與人物性格的發展結合得很好(主要是江濤)。當然應指出的是這些反映有些太直接,我不知道當時的情況果真如何,只是個人覺得。我想這與小說主角們的身份有關,他們都是農村革命的頂先人物,所以描寫下來給人以“政治變動直接廣泛影響農村”的錯覺。

  第二、小說結構方面。

  小說是以時間為序的,中間亦有小段的回序(如張嘉慶的回憶),這些都是表面,不值一提。要說的是小說視角的選取,大部分是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有時心裡獨白也有第一人稱的時候)。全知視角給作者統籌故事情節及人物性格發展的優勢,但對那時的作者而言,它有時也有些極大的缺陷。

  首先小說的人物思想顯然受到了作者自己思想的限制,而我印象中那時候作者們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意識的限制,從而不可避免的使小說中的人物過多地體現時代的“共名”。從現在的觀點看,這樣的小說往往失敗的成分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