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讀後感(通用39篇)

鏡花緣讀後感(通用39篇)

  “女子無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書中看到。這句話讓我很是“悲憤”。原來古代人都是這種思想,怪不得古代學堂裡見不到女子。但在《鏡花緣》中,我見識到了古代才女。她們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鏡花緣讀後感,歡迎閱讀。

  鏡花緣讀後感 篇1

  《鏡花緣》的作者是清代的李汝珍,魯迅先生評價他“於社會制度,亦有不平,每設事端,以寓理想”,作者在這本書中把“提倡男女平等,諷刺科舉制度,揭露社會醜態”等社會理想發揮得淋漓盡致。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提到封建社會,人們大都會提起一個關鍵詞——“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描述的不平等思想禁錮著古代的人們,怪不得古代學堂裡沒有女子的身影。但在《鏡花緣》這本書中,歧視女子的說法早已被人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書中有一個神奇的國家叫做“女兒國”。但《鏡花緣》中的女兒國與《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有著很大的差別。《西遊記》中的女兒國內無一男子,而《鏡花緣》中的女兒國內本有男子,只是女性當道,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文中,林之洋因賣貨給國舅府誤被選為王妃。這王妃可不好當,首先得纏足,所謂“纏足”,就是裹小腳,當時的人以“三寸金蓮”為美;可憐的林之洋裹得十腳趾都爛了,化為膿水。這雖是誇張,但他所受的痛苦難道古代婦女沒有受到過嗎?但又有誰可憐過她們呢?作者透過描寫林之洋的痛苦,讓讀者從古時候女性的立場去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殘酷和醜惡,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男女不平等現象的諷刺與悲憤。

  除了女兒國,文中還提到了許多神奇的國度,其中,有一個國家讓我印象很深。那裡居住著許多“笑面虎”,個個虛偽狡詐,有兩副面孔。這個國家叫做“雙面國”,唐敖一行人來到了雙面國,當國的人面對儒巾綢衫的唐敖和顏悅色、滿面恭謙,卻對舊帽破衣的林之洋無情無緒、十分冷淡。唐、林二人很疑惑,便交換了衣服,再次上前詢問;結果當國的人對身穿綢衫的林之洋變得親切,對唐敖則冷眼相看。看到這裡,我感到十分的“悲憤”;現在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像這樣的人,他們面對人的態度僅僅取決於他人的富貴程度,這樣的虛榮難道不是很可悲嗎?前段時間,有個國外的網友做了一個實驗:一個漂亮的小女孩上街求助,許多人都給予了她幫助;但當這個小女孩變得灰頭土臉時,人們卻視而不見。這樣的虛偽,和“雙面國”中的人有什麼區別呢?作者透過描寫當國人們的態度轉變之大,深刻地諷刺了當時人們的虛偽和虛榮。現在的生話中,我們也應當放下虛榮心,這樣社會才會變得更真誠、更友善!

  透過閱讀《鏡花緣》,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在生活中,我們應學習黑齒國人民的好學上進,學習君子國的謙讓;同時也要杜絕像淑士國的酸腐吝嗇,像無腸國的貪婪刻薄。願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和平、越來越向上!

  鏡花緣讀後感 篇2

  凌淑華的小說式自傳《古韻》,講述了主人翁上層社會的童年生活,使讀者對大宅院中一夫多妻的內部生活有了粗略的瞭解。小說竭力描寫了少女在山水畫、哲學、文學等方面的天賦和虛榮心,並以主人翁青少年時期就作為一個剛出現的作家和畫家為結尾。雖然文章的最後幾個章節映射了作者成名之後作為現在女性作家和五四運動的領導者,但是幾乎沒有提及文學團體以及男性知識分子對其作品的促進作用。

  正如馬丁森表明的女性自傳的方面,“把小說和自傳融為一體的自我意想角度”。意想是女性自傳作家透過對假定的讀者的感知來改變和構成的。各種各樣的自傳作品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雖然如此,當把他們原文的翻譯作品與其他的文學作品放在一起比較時,總是能瞭解到作者的生活和寫作環境。《古韻》是凌淑華婚前生活的編年史書,她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美感,主題性以及哲學意義一直持續在她早期的寫作中。這些作品均完成較早,受到一些男性作家的重要影響,收錄在《花之寺》中。

  《古韻》充滿著作者對古典文學的熱愛。突出表現在敘述者對傳統女性作品的喜愛,以及當她還是個小孩時對傳統民謠、彈詞的背誦和取得的成就。且看如下:

  有時,五媽會讓媽讀用口語寫成的廣東民謠,即使不識字的人也能聽懂,還能跟著唱。媽媽的聲音非常好聽。當她一遍一遍地用簡單的曲調重複著七言律詩的時候,對我來說,唱起來好像清晨流動的小溪。她一遍一遍地唱,使人如痴如醉。

  在凌淑華早期的作品中,年長者諸如敘述者的叔祖和父親,在權利主義的宗主教上相去甚遠。父親鼓勵並培養凌叔華在繪畫和詩歌上的天賦。大伯則是唐朝武則天的崇拜者,武則天是早期的女權主義者,他向凌叔華詳述了《鏡花緣》中女性的獨立並詮釋了女性事蹟,以及敘述者在流行的其母親彈唱的彈詞中反串男性角色。如作者回憶的那樣:每天晚上,我們小孩圍坐在客廳的火爐邊,聽媽講故事。五媽、六媽和傭人也來聽。火苗映照者媽紅潤的臉頰和天藍的裙子上。她的聲音就像是百靈鳥在唱歌般歡快,雖然每行唱的調都一樣,可我們都愛聽。這裡,傳統的女性作品的音樂型別對他們的內容和藝術性質的欣賞是透過取捨性別名詞、女性資訊來達到的。彈詞這種表現形式已經是女性一種交流方式。彈詞帶著說唱者的韻文和藝術特質,為演出者和她的觀眾帶來了審美的享受。

  周認為,“凌淑華的語言能夠讓人想起純美的古典藝術或詩歌的評論,她對平淡的家庭生活的執著描摹是其引人注目的地方。”這句對凌淑華引人注目的使用“令人讚許的語言形式”到描述“微不足道的女性內容”的讚許,但是忽視了從明清以來長期的傳統觀念對女性寫作的影響。她對傳統的關注脫離了五四的主流話語,與同時代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並且在批判傳統的主題上,凌叔華對傳統女性的寫作也不能跟上現代評論的步伐。威德預設為“描述20世紀傳統女性寫作的的問題不能依賴於描述她們的經歷”。在中國過去的文學作品,女性特質或是其中較突出的問題似乎並沒有對五四運動的過程以及女性運動產生影響。《古韻》中凌叔華準確地描述了女性特質對女性的文化和傳統中的影響。

  在一段關於刺繡的章節中,作者表達了孩提時候對傳統文學、藝術以及手工藝品的深深喜愛。在其中女性章節中有一段描述:在晴朗的天氣中看母親靜靜地做刺繡一直留在我記憶中。她熟練地將刺針上上下下,刺進被緊緊固定在刺架上的繡品中。我能聽見刺繡時發出的輕微的聲音,這聲音當時的情景那樣的諧調。一次,母親要繡朵花在我的鞋上,問我喜歡什麼顏色,突然見我的眼裡滿是淚水。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在《繡枕》裡繡花並不僅僅是在衣物上繡上華麗的裝飾,而且是一種感官的審美享受。一雙繡花鞋既有實用的價值,也是審美的物品。同時也是母親和孩子情感交流的紐帶。女性在刺繡、繪畫、閱讀民謠的表現被描述成自然、審美行為的一部分,而這些自然審美行為都來源於女性的生活,並參與其中,產生交流、意義和歡樂。

  在傳統的家庭中,女性是養在深閨的。在這方面的寫作帶有積極意義的懷舊色彩。關於對傳統家庭的女性描寫,大部分是與《花之寺》不同的,這也與一些人支援新文化運動的步調不一致。作為一個新興的帶著反傳統觀點的現代女性作家,已經見證了對傳統文化的體驗。當凌淑華寫到對父親的感情時,坦誠他支援女兒出入公共場所、幫助培養她的天賦以及對傳統的審美能力。這些使她一直關注給她自由空間和文學生活的公共父權制。

  我認為,凌叔華用英語寫作是其借傳統文化來提升自身價值的有效手段。凌叔華對傳統文化有很深的感情,畢竟,生活在父親的權利之下的故事在她的早期的作品裡表現明顯。她也更不會想到她的英文自傳會用陳凌叔華的名義在英國出版,並且給中國讀者閱讀。在寫作上,凌叔華無懼譴責用外國語言寫成女性文集和傳統。事實上,這正是日常生活和西方評論家讚賞的“被遺忘的世界”精確的細節。

  鏡花緣讀後感 篇3

  在明代李汝珍寫成的小說《鏡花緣》裡,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象,鏡花水月般的情節,還有蘊含了對社會的諷刺。

  三月初三那天,各路神仙都去崑崙為王母祝壽,百獸、百鳥跳、唱了一陣,嫦娥對百花仙子說:“今天是王母聖誕,你應令百花齊放,既可增加氣氛,又可以助長酒興。”眾仙聽了,連聲稱“妙”。百花仙子卻以“花開有序”為由拒絕了。於是,百花與嫦娥在眾人面前打下一賭:“如果下屆有一位帝王能夠使百花齊放,那百花仙子就被貶下凡間。”正巧心月狐要託生為帝王,嫦娥就對心月狐說:“你若能使百花齊放,那天下萬紫千紅豈不更加好看?”心月狐想了想,答應了。心月狐託生在武家,取名武則天,後來當上了不可一世的女帝王。

  一日,天空忽降鵝毛大雪,武則天賞雪飲酒,乘酒醉之際,下召令百花齊放。偏偏這時百花仙子在與麻姑下棋,眾花無從請示,又不敢抗旨不尊,只好乖乖開花。玉帝知道後,龍顏大怒,把百花仙子與其他九十九位仙子一同貶下凡間。百花仙子託生在唐敖家,取名唐小山。因遭奸臣陷害,唐敖被革去功名,與他妻子的弟弟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工一同出海經商,臨行時神仙託夢,要他去海外尋找失落的十二位花仙,從此,他們開始了在海外的冒險與尋覓。

  作者沿用了《山海經》中國度的名稱:“大人國”國民腳下的彩雲、“君子國”國民的君子風度、“兩面國”國民天生的兩面臉、“翼民國”國民長五尺的頭、“犬封國”國民的狗頭、“深目國”國民長在手心之中的眼睛、“勞民國”國民終日搖擺、勞碌不停的生活、“豕喙國”國民只會說謊話的嘴、“無腸國”國民吃飯的傳說、“女兒國”國民女子當政、男子為婦的傳統……無一例外的反射出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自私、虛驕、奢靡、吝嗇、作偽、狡詐。同時也顯示出作者對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的渴望。

  《鏡花緣》這部優秀的書籍猶如一面心靈的明鏡,不但可以照人,也可以照己。

  鏡花緣讀後感 篇4

  《鏡花緣》是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魯迅先生曾這樣高度評價這部小說:“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書中徵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除此之外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一說到古代女子,可能我們都會想到“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然而在作者這本書中百位仙子個個聰慧機敏,明豔動人,才氣可比過男子。女子形象稍有差異,但都是至孝且有才氣。武則天旁邊的官員上官婉兒對花中“師、友、婢”的一番話更是讓人敬佩不已。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甚至更勝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在這裡作者歌頌了女子的才華,也反映出作者對女子和男子擁有同樣社會地位的美好願望。書中林之洋因被女兒國國王納入王妃,在宮中被迫纏腳,學習禮儀。讓男子體驗舊時女子痛苦,真可謂作者巧思啊,這也是作者對一些腐朽落後的觀念的批判。

  合上書本,我回味良久,那些書中的女子確實很有才華,當今這個時代也是一樣,學識豐富、見解獨到的女子比比皆是,作者在《鏡花緣》裡描繪的男女平等的理想社會,而今已經成為現實。如今的女子不再像舊社會的女子那樣無法讀書,只能做女紅,而是像男子一樣可以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詩詞大會上武亦姝的不凡表現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詩詞底蘊十分深厚,“飛花令”對她來說根本不成問題,她可以一連串說出許多詩句,令觀眾評委們都讚歎不已,最終她不負眾望,一舉奪得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女子地位也不再低下,可以做總理做總統管理國家。在二十一世紀,政治領域中湧現了一大批女強人,如: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德國總理默爾克、英國首相特里莎梅等等,她們憑藉自己的實力為自己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值得我們欽佩的。

  《鏡花緣》裡那瑰麗的想象,幽默的筆調,特別是那獨特的思想令我流連忘返,真是一部文學佳作。李汝珍在嬉笑怒罵中書寫世間百態、社會永珍,更是耐人尋味而深思悠長。那些博學多才,德行並重的有才女子更令我崇敬,而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公平的時代,我將倍加珍惜所有的機會,努力提升自己。

  鏡花緣讀後感 篇5

  《鏡花緣》,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唯一的一部融幻想、歷史小說、諷刺小說,遊記小說於一體的長篇神魔小說,作者是清代作家李汝珍。小說中勾勒出了一個個奇異的畫面,讓人眼界大開。大人國的人腳下雲色隨心而變,黑齒國的人渾身漆黑、學識淵博,白民國的人穿戴儒雅、毫無學問……這些也使我們心有所觸,掩倦深思。

  開頭部分,百花仙子等仙女去參加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掌管人間文章興衰的魁星夫人以花容月貌的女性姿態出現,嫦娥、風姨,織女等出場人物都是女性。文中尤其寫到了武則天這樣非常有影響力的女性,所以我覺得這本小說中,女性的形象是不可缺少的。

  接著寫了一百位花仙被貶入凡間,而尋找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成了唐敖到海外遊歷的任務。這十二名花,一個個本領高強,品行高尚,令人欽佩。比如,黑齒國裡的紅紅與亭亭兩位女子,竟在學問方面,把很有學識的多九公問得張口結舌,羞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得不佩服這兩位女子知識淵博,能言善辯。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作者身處封建社會,卻有這樣讚揚女性的思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小說的結尾部分寫到,有一百位女子參加科舉考試併名登黃榜,更體現了作者希望女性也擁有和男子同等社會地位的思想。

  本領要靠自己來練就,機會要靠自己來把握,自尊、自立、自強,是做人的根本,這是這部小說給人們的啟示。這部小說中的女子淵博的知識,非同尋常的本領,都是自己練出來的,是在逆境中發奮圖強,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才擁有了過人的本領。

  所以說,這部小說作者“借海外奇景異事,褒貶身邊百態人生”。用語詼諧幽默,是《鏡花緣》最突出的語言藝術特色,也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現象,以及對種種惡俗的不滿與憎惡。

  鏡花緣讀後感 篇6

  今年暑假,我很幸運地讀了李如珍的<鏡花緣>一書。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不同特點的國家,如女兒國、兩國等。這本書以幽默的語言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本書是傳播正能量,讓正能量充滿全世界。

  在整本書中,作者花了最多的筆墨,最多的空間來寫這個國家的女兒。在女兒的王國裡,鏡子裡的花朵和他的同伴看到了這樣奇怪的景象:“一個男人把他的外套和裙子穿反了,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女人把她的靴子和帽子穿反了,作為一個男人,作為一個外交官”。

  為什麼中國作家李汝珍要這樣寫呢?這不就是企業為了我們追求男女之間平等嗎?自古代發展以來,女性和男性可以一直就享受著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出門工作需要纏上腳,男性則不需要,這不就是透過作者在呼籲男女學生平等嗎?

  尋找千百年來,在球場上的官員,除了吳,又有多少人是婦女作為一個大官。行了,只是想一個正能量的傳播的女兒,拒絕了封建官場,呼籲男女人權平等。作者希望,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文章。

  書中還描寫了那陰險狡詐的“兩面國”。作者在文中明確寫道,“看看學生他們透過這些人的兩面是何形狀,誰知到了他們這一個個頭戴浩然巾,都把腦後遮住,只露一張中國正面,卻把那面藏了,因此企業並未能夠看見一個兩面。”作者的這段話可以十分具有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語言中,很好地諷刺了那些我們說說沒有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給別人看,還要拿布把它遮起來的那種人。我想作者李汝珍一定不是很想對那些人說:“你們就是這樣做兩面派,你們難道人們不會因為感到非常羞愧嗎?”是啊,在我看來,那些人就如狐狸一樣陰險狡詐,迫害百姓。作者李汝珍借用社會這個歷史故事,強有力地諷刺了那些受到迫害百姓,欺壓我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發展人民進行階級不同的人,也是一種強烈地表達了自己不能否定傳統官僚資本主義的情感。

  此外,唐敖,林志陽這行人也去了國如君子,國大人。每個國家,作者都會突出這個國家的特點,透過自己適當的想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正能量充滿世界。

  鏡花緣讀後感 篇7

  近日以來就是因為讀書節,我有幸可以一睹《鏡花緣》的風采。

  話入目第一章,有句話我是有感情的,那就是仙女獻花之間和草藥仙子無意的談話出現。 “我不知道精靈與此玉碑也許註定?不幸的是,我們雖然不朽,研究女性身體的部門,即使人文德都盛玉碑,其中所含的未來,建立或學者,不一個女人,我這一代不會在這句話減色?”,該文字可能是最弱光一句話,讓我深深地影響了我這一代不會消減?女人真沒用,或者不給他們機會的年齡。女人的美德,他說,實現這個父權時代。吳無數有才華的,如果不開女科,一個可能是缺乏人才在歷史的長河中。

  除此之外,嫦娥的性格,她所謂的冷漠和善良,讓她無人能及,也對我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它是侵略性的和不合理的。是金色,金色,黑色和白色嗎?還是一切都有兩面性?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在逆天而行武醉誓要讓在光線的冬花後,該物品可以考慮的精彩內容的開始。花應該害怕懲罰,無論天上的事,竟選擇在冬季真正開放的,所以我覺得挺不屑,背地裡卻生怕得罪強大的,放下自己的原則,讓人無法尊重。然後,仙女獻花願不願意承認,他們不想陷入不做事廣寒殿凡塵橫掃下跌了三年,著實令我欽佩。這是一棒,尊重他們的表現,值得人們敬佩,學習!

  墜入凡塵後也寫了一個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親唐敖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的種種社會經歷,體現了人情以及冷暖,世間沒有善惡……

  總之,作者李汝珍寫這個小說是真正優秀的,難以捉摸。神幻將寫入其創作手法的數量,根據程式碼的精彩勾畫出滑輪的絢麗斑斕的彩色圖片。

  鏡花緣讀後感 篇8

  我偶然在書中看見你的名字“鏡中之花,水月之緣”。鏡花緣這個名字,我第一眼便喜歡上了,結下了緣分。和風的封面,古樸,經典,書頁淡淡墨香,扉頁中胡適之先生等人的寄語,讓我更加嚮往。這是清朝小說家李汝珍先生畢生的心血,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遊記小說於一爐的傑作,同時這也是一本展現女權的代表小說。

  著名雜文家何滿子曾這樣說:“這是一條前代小說家沒有走過的路。又是藝術與現實生活隔離中作家回到自己,表現自己的路,無可奈何的路,後代小說家不應重複的路,在甚深的意義上烙有時代悲劇的和帶有垂誡性質的路。”女權,自古以來都是不可觸碰的話題。古人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條,謹守班昭《女誡》的三從四德,依靠男子而生,似乎是約定俗成的。可誰又想過女子的出路,難道就只能是洗衣做飯,相夫教子的附屬品嗎。沒有,直到李汝珍先生的出現,才為女子發聲。他以遠見的目光,孤獨的腳步,踏上鋪滿荊棘的荒野,觸碰無人涉足的禁地,為廣大婦女發聲。心懷天下,志在遠方。女權,是亙古不變的話題,之後的美國,甚至到今天,仍是亟待討論的話題。

  書中前四十回以林,唐,多九公等人的遊歷,以女兒國為代表,以極其荒謬的故事,地位互換的角度構建出一個女權社會。”誰說女子不如男”,不過是刻板映像罷了,我們從心底認為這是一個男強女弱的社會,可李汝珍不這樣想,通過後六十回唐閨臣的經歷的描寫,我們看到了李汝珍的答案:男女應該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選舉制度。這才是李汝珍偉大的地方。

  而《鏡花緣》給予讀者的另一個關鍵詞,我認為是夢想。只有夢想,才能超越現實,把目光投向詩和遠方。也只有夢想,才能讓男生拂去浮躁變得俊俏高冷;也只有夢想,讓女生收起裸笑,眉目間一夕蓄滿深情。夢想是內心成長的力量。有夢想才能當自己靈魂的船長……

  緣起,淚盡,揚起夢想的帆,你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鏡花緣讀後感 篇9

  話說,這寶玉結束了人間一遊之後,百花仙子似乎也按耐不住了。於是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時百花開放,觸犯了天條,被貶下塵世,然後就進入了“鏡花世界”。

  作者李汝珍,清代小說家。說實話,剛聽到這個名字時,還以為是位才女,結果恰好相反。可能這就導致作者在當時那個腐朽而愚昧的社會中,對女子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女子無才便是德。”當時女子普遍的社會地位正如此言所說。但在《鏡花緣》中才女可數不勝數啊。

  蘇式蕙蘭織錦回文璇璣圖,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字,讓人心煩意躁。但聰明細緻的史幽探用七種顏色把文字區分開來,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組成數十首詩。史幽探,她滿腹詩詞歌賦,行詩如風,讓人敬慕。後來百名花仙轉世的才女相遇之後,闊談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那番群英薈萃的場面,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當然,除了這百花爭放的熱鬧之外,還有許多怪異且有趣的國家。君子國的城門上的“唯善為寶”四個大字格外耀眼,顧名思義,善是君子國的寶貝。“耕者讓畔,行者讓路”的和諧景象也比比皆是。兩面國人那正如那“變色龍”,遇到有錢有勢的,就露出恭維親切的嘴臉;遇到沒錢沒勢的,就露出醜惡鄙視的面孔。女兒國應該是當時社會女子很嚮往的一個國家了吧!在那裡“女尊男卑”的理念落實得十分徹底。男子在家洗衣做飯,女子在外騎馬打仗,別有一番韻味呀!

  作為一本著名的神魔小說,《鏡花緣》在當今受到許多人的青睞。或許是因為作者的耿直與對當時黑暗不公社會的批判;亦或者是故事濃郁的奇幻色彩;又或者是……

  冥冥之中,緣由天定,石碑為引,鏡花水月,皆由人心。

  鏡花緣讀後感 篇10

  我幼時好靜,最愛過寒暑假,因為有的是時間可以讀書呀!由父親的書架上抓一本覬覦已久的小說爬到小閣樓上,開啟窗,窗外是一棵苦楝樹,綠蔭撐開來遮了大半個窗戶。

  這一天看的是《愛瑪》,雖讀得懵懂,但我喜歡愛瑪,她自信又自在,快樂得如此真實。像,像苦楝樹上趴著的蟬,日日裡“知呀——知呀——”快樂地唱,似乎永遠不知疲倦。隔窗不足一米的苦楝樹枝幹上就停著一隻蟬,它真有耐心,比我更有耐心。趴那兒已經半天了,一寸也沒挪動,它唱歌也不動,又懶又快樂。我呢?我只剩懶了,也窩椅子上半天了,看會兒《愛瑪》,看會兒蟬。苦楝子青綠青綠的,樹葉子嫩綠嫩綠的,風一來,苦楝子快樂地晃晃,樹葉子快樂地搖搖。我快樂嗎?我也不曉得。

  暑假愛落雨,明明天光好得不得了,說暗就暗了。老天根本不管你高興還是不高興,總之得就著它的高興來。有時落雨之前還得憋悶半天,像我弟賭氣,肚子憋氣憋得一鼓一鼓。憋久了終於撒開來,又是雷又是雨的。

  雨天最好看《鏡花緣》。天光忽暗,妖風四起,煙塵亂冒,雷聲滾地而來,半天裡一個閃電,恍惚間天開地陷一般,雨點滾將出來。這會兒正讀到兩面國,那原本彬彬有禮的青衫文士猛地揭開後腦勺的文士巾露出猙獰 的另一面。這一幕,伴著窗外電閃雷鳴的“特效”,足夠當恐怖片來看了。還有啊,書裡有一味藥名喚“雷丸”,“得霹靂而生”,就是在雷雨天后才生出來。哪天雨後我也要上山去尋一回,萬一拾得雷丸呢! 可治我弟的肚子痛。

  這天的雨歇了,熱氣便減了,天色也灰了。一日歇了再來一日。薛剛反了唐。孫悟空跟六耳獼猴打得難分難解。司文的瞽目僧又嗅了一篇臭屁文章,正對著牆壁作嘔放屁。基督山伯爵終於找到了寶藏,恩仇也都了結。老人的窩棚裡,他又睡著了,正夢見獅子。蜣螂又做了一個食物的球,把它們藏好了……一本看畢又接一本。

  如今我讀什麼呢?蘇東坡、張宗子、袁中郎、沈三白、冒闢(bì) 疆……跟老蘇共賞一輪月,執一壺老酒對月一酹,問問他最愛黃州、惠州,還是儋 州?再翻出他的尺牘,循著他走過的路吃過的'菜,走一遭吃一遍。拉了老張又遊一遍西湖,要他將如今已失傳的蘭雪茶重新制了我也嚐嚐,或者叫不擅酒的他與我飲個三大白。認識沈三白嘛,主要是為著他的芸娘,我也跟芸娘女扮男裝一回,棹了小舟去荷花深處窨一布包新茶。我不愛冒闢疆,就想看看小宛去後,他是如何痛心疾首,清福折盡。

  還讀什麼?《七俠五義》《虯髯客傳》《牡丹亭》《紅樓夢》……人生在世且俠義,且婉轉。

  再讀《板橋雜記》《子不語》《酉陽雜俎》《玄怪錄》《長物志》《東京夢華錄》……古代一切怪異好玩的都拿來翻翻,讀得一口茶噴出來,笑得直揉肚子,歇會兒再讀。

  讀讀諸子,讀讀《史記》《漢書》,讀朱熹、王陽明們,微言大義,讀史明智。讀讀魯迅、周作人、張愛玲、林語堂、老舍們,那一代人有著他們獨特的生命氣質。

  世事永珍千人千面,風吹哪頁讀哪頁。

  日日讀書,習慣了方能修習一些內功,寫起文章來才得少一些心虛。我終究還是心虛的,書仍舊讀得不夠。我的修為大概如段譽初修“六脈神劍”,時靈時不靈。亦不比段譽終究修煉成功,與他的“傻氣”倒有些相通。

  我又是個閒散之人,專注閒日子,連文章也是閒處著筆,春筍冬菘(sōng),四時清供,老莊蘇子,漢字詩文……我幾時遇見了“誰”,“誰”便入我閒篇。我寫了閒書,有人看也好,無人翻也好,辰光總一日日過。譬如我現在讀張宗子,他在地底下肯定也是不會在意的。

  鏡花緣讀後感 篇11

  這《鏡花緣》可謂是雅俗共賞。

  俗的部分是前五十回。特好看。說的是唐中期失意文人唐敖和他小舅子林之洋還有多九公在離開天朝周遊世界中所見所聞。想象力超群,可謂是奇幻大片,又如是海外遊記。就是改成白話評書,也儘可吸引一干聽眾。

  最後六七回寫的是世事變遷:周變回唐,武交還李。人物結局:仙道,人道,萬事皆有定數。

  而中間的就是雅的那一部分了。武則天開女科,眾花仙子託生紛紛考中,幾十個章回寫的是紅花會眾才女研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不厭其煩地表現了文心精巧,文趣無窮。是各種學問整合,掉書袋666。儘管,今天看來,這些都是不實用的才能學問,是閒趣。不過,很多時候文化不就是閒出來的麼?

  竊以為《鏡花緣》作為女性小說既有突破性亦有侷限性。突破性體現在女性作為小說主體,且在文才志氣上巾幗不讓鬚眉,平權同格;而侷限性在於其實沒脫離男權意識,一以功名利祿為成功標準就免不了媚俗了。

  鏡花緣讀後感 篇12

  《鏡花緣》是繼《紅樓夢》之後比較優秀的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

  《鏡花緣》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武則天稱帝,打敗了唐室舊臣徐敬業、駱賓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後觀花,令百花嚴冬齊放。眾花神不敢違反聖旨,就齊聚皇家花園噴蕊吐豔。哪知違反了天規,被玉帝貶下凡塵成了一百個才女。眾花領袖百花仙子被貶到嶺南,託生為唐敖的女兒小山。唐敖殿試落第,心情沉悶,就隨妻兄林之洋泛海出遊,經舵工多九公導遊,觀覽了海外異國風情,看到許多奇人異事。後來進入小蓬萊,求仙棄世,一去不返。小山思父心切,讓舅父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回家,歷經磨難後終於找到小蓬萊,卻意外地在泣紅亭中錄下一卷“天書”,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蹟。並遵照父親的意思改名為唐閨臣。

  第二部分寫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紅亭天書上載得分毫不差。這些才女及第後,拜見宗師,連日飲宴,賦詩遊戲,表演了書、畫、棋、醫、卜、星相、音韻、算術等,以及燈謎、酒令、鬥草、投壺等,盡歡而散,唐閨臣也重返仙山。這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兒子聯合劍南節度使文芸,起兵反對武則天,一些才女也因姻親關係加入軍中,不少人殉難,終於打破了“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大陣,武則天失敗。後來唐中宗復辟,仍尊武則天為“大聖皇帝”,武則天又下新詔,宣佈明年重開女試,並命前科錄取的才女重赴“紅文宴”。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十分突出,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對嫁娶、葬殯、飲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辦法。他還透過對各國風土人情的描述,無情地批判了好吃懶做、說謊、奉承、不學無術等多種社會現象,對好讓不爭、待人寬大的“君子之風”、大人之度則給予讚揚和肯定。然而,書中的一個更重要、更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餘思想依然存在,有的仍然還很嚴重,像男尊女卑的現象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見,控訴封建制度,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鏡花緣讀後感 篇13

  在寒冷的冬天,沏一壺暖茶,靠在窗邊,讀上幾頁書,抬眼就能望見湛藍的天空,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清澈透亮,無疑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今日我依舊翻開《鏡花緣》,悄悄地走進故事。《鏡花緣》是由清代李汝珍所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本書精華部分在前半部,講述唐代秀才唐敖因徐敬業造反而受牽連被貶落第,憤然與友人遊歷海外各國,見證各地奇聞異事。作者借幻想社會中的美好事物表達自己對現實的期望。其中黑齒國的故事讓我深有所思。黑齒國人人如其名,個個身黑如墨,包括牙齒,但同樣個個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引得唐敖等人驚歎不已。他們的風俗是無論貧富,都以才學高為貴,不讀書為賤。在他們眼中,書要比什麼寶物都更加寶貴。讀到此處,書中黑齒國人似乎不再那般醜陋,而是讓我若有所思。

  回想起爸爸常對我說的話:“我少時的閱讀量可是你的十倍以上,我現在依然後悔當時沒多讀些書!”正是應了“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這句古話。

  讀書的樂趣就好比躲在一個安靜的角落,獨自幻想著各種美好的事物,當得到新知識時又像已將美好事物收入囊中,變成了自己的東西。當陽光灑在書頁上,灑在字裡行間,彷彿它也好奇你學到什麼,你便會迫不及待地想與它分享、暢談。

  只要體會到這些,黑齒國人對於書的貪婪便都可理解。牛角掛書、鑿壁偷光、囊螢映雪也不足為奇。不為別的,只為在書中得到知識時的樂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人類文明的延續,不論是對黑齒國人還是任何人,書都是比金銀更加珍貴的寶物。有句老話: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鏡花緣讀後感 篇14

  長篇小說《鏡花緣》是寫唐朝武則天當政之後,一日酒醉下旨詔令百花齊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眾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之後因被玉帝知道,上天所遣,降於人間,變成女子,因百花瞎子掌管百花不嚴,犯下過錯也落入了凡塵,穿越在山海各處尋找那被遣而變凡人的仙子。最後在經歷各種艱險返回天人。而武則天也因為一些事情,也不願再下旨百花齊放。

  這部書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反映出她們要求在社會生活和政治地位上平等的對待。表現了作者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書中所寫的女子,都是有膽識,有才華,有抱負,有才華文采的如:頗有文才的黑齒國學者黎江薇、盧紫萱、敢於和野獸搏鬥的魏紫櫻、駱江蕖,俠客顏紫消,數學家米蘭芬,女王陰若花,輔巨枝蘭音,和為尋父親遠出海外的唐山等作者對她們歌頌的意義,在於對女子長期被壓迫的歷史批判,對女子無才遍是德的封建亂理的否定。

  這本書對於婦女描寫的非常有膽識才華。我想像她們那樣的人活在這個社會,一定會是眾人的焦點。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武則天開放女科的她們一樣會被埋沒,理想抱負得不到施展,真是所謂的社會逼人,幸而我是生在這樣一個社會,而不是那時,否則的話,我想今後的生活也應該是默默無聞。我不想在這個社會中埋沒,所以我要爭取上進,讓人們知道我的存在。

  鏡花緣讀後感 篇15

  《鏡花緣》作為我國一部經典的古典佳作,從小就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從最開始的小人書,到隨後的動畫片,還有改編的電視劇,一個個奇人異事,一段段冒險之旅,真的是眼花繚亂、精彩紛呈。這次有機會重溫這部作品,著實讓人欣喜。

  精美的插畫、厚實的文字、豐富的註釋,原汁原味地呈現出原著的精彩,讓人愛不釋手。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精彩絕倫的海外冒險,一個個形色各異的國家都帶給讀者閱讀的享受。

  還記得君子國、兩面國的故事麼?或善良、或狡黠,或溫文爾雅,或兩面三刀,詼諧幽默的文字再帶來歡笑的同時,也體味到人性的真諦。還有女兒國的經歷,讓人感受到作者對男女地位的思考和解讀。

  “女子無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書中看到。這句話讓我很是“悲憤”。原來古代人都是這種思想,怪不得古代學堂裡見不到女子。但在《鏡花緣》中,我見識到了古代才女。她們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蘇氏蕙蘭織錦回文璇璣圖”,乍一看,全是字。但聰慧的史幽探用七種色彩把文字區分開。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組成數十首詩。史幽探她滿腹詩詞,行詩如風,讓人敬慕。

  然而,書中的一個更重要、更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餘思想依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像男尊女卑的現象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從百花下凡到百花相聚,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無不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歎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鏡花緣讀後感 篇16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說,自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對它都有研究,評價頗高。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之為能 “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於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遊記小說於一爐的傑作。”

  《鏡花緣》這部書,人們把它稱之為小說,但它的小說味並不濃厚。說它不濃,首先是它沒有塑造出一個像樣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這樣的主角兒,也顯得很蒼白,而且在結構上也極為鬆散,故事與故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絡,看上去像是由無數張美麗的圖片拼湊而成。所以,藝術力量單薄,文學價值不高。

  當然,這些所憾只是這部鉅作的美中不足,應該說,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寫成的這部作品,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還佔有著它應有的地位。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說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鏡花緣》由於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儘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說史上佔據一定的地位。

  《鏡花緣》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蘊涵著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透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也寫出他的理想社會。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在藝術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機警和語言幽默風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虛構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較為累贅。

  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說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武后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為 “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倖免,而作為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髮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說的禁慾主義的修道觀。

  該書主要內容是: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鏡花緣讀後感 篇17

  本書作者李汝珍,清代小說家。中年以後謀官無望,潛心學問,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時間寫成了這部可與《封神榜》媲美的《鏡花緣》。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武則天霸氣的告示命令百花在冬季齊放。這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若要發生,百花仙子將違背誓言被貶凡間,不巧的是,在仙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百花不敢違背武后,竟在冬天群芳爭豔,但是百花仙子沒有辯解和抱怨,勇於承擔,甘願被貶,轉世為人。此時故事正式揭開序幕。

  唐敖本是探花郎,因政治的鬥爭被降為秀才,已年過半百,遂看破紅塵,開始尋仙問道,經夢神點化,海外出遊救助散落在外的各位仙子。書中著重描寫了唐敖與多九公一行人乘船在君子國、女兒國、淑士國、兩面國等地的奇妙經歷,君子國的人謙讓不爭,每個人都老實厚道,國家一片祥和;女兒國女尊男卑,與我們當時的社會制度正好相反,男人需要裹小腳打耳洞,被女王封妃;淑士國人人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行事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假斯文的酸腐氣暴露無遺;兩面國就顧名思義了,他們都戴著浩然巾,然而將浩然巾揭開卻看到一張鼠眼鷹鼻,極為兇狠的臉。他們巡遊海外各國,各種奇花異草,各種奇裝異服,各種奇風異俗,有值得讚賞的,也有需要諷刺的。更重要的是,唐敖不惜代價,救助了很多名字帶“花”的女子,而這些女子正是隨百花仙子下凡的小仙們。唐敖一番遊歷,所見所聞,無奇不有,自己也抱著一顆向善之心,終於功德圓滿,拋卻俗念,修道成仙,留在了“小蓬萊”仙山。

  一路上,唐敖一心行善,解救了數位下凡的仙子,眾位女子各個才華橫溢,齊聚一堂,和百花仙子即唐敖之女唐閨臣一起參加女試,全部榜上有名,列名超等。誰說女子不如男,無才便是德?

  鏡花緣讀後感 篇18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名著《鏡花緣》。這是一部清代長篇小說,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樣帶有濃厚神話色彩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他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這本書裡有三位主人公,唐敖 、林之洋和多九公。他們來到了大人國,看見人們腳下都踏著彩雲。一打聽,原來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腳下踩的是美麗的彩雲,可奸詐狡猾的踩著的都是黑雲。這就告訴我們要做善良之人,不能做為非作歹的事情。

  他們還來到了黑齒國,在女學塾裡,多九公賣弄學問,自誇自大被女子們好生羞辱了一番,我明白了驕傲的人是會吃虧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多讀書、多思考而不是多炫耀。

  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閉上眼睛,各種奇妙的國家及其風土人情,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在我面前緩緩展開……君子國的謙讓,禮貌,祥和,讓我讀心頭一暖;勞民國的長壽,讓我懂得了健康的重要;黑齒國的文采讓我讚歎;白民國的徒有其表讓我嘆息;淑士國的“酸”讓我感慨;厭火國的野蠻讓我驚恐;大耳朵國的過猶不及讓我深思;女兒國的陰陽顛倒讓我刮目相看...... 書的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鏡花緣讀後感 篇19

  在這個寒假裡,我看了《鏡花緣》這本書,我在寒假的一天裡基本都在晚上7點到9點之間花上1至2個小時來看這本《鏡花緣》,我看的這本《鏡花緣》是由清代小說家李汝珍所作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在《鏡花緣》這部作品中,李汝珍在表現特定的諷刺內容時,也使用了這種手法。他將某種需要表現的性格或現象有意放大,讓作品中喜劇人物主觀上的假定邏輯與現實生活中的正常邏輯相錯位,從而產生與眾不同的效果,深化了李汝珍想要表達的諷刺性內容,在書中對誇張手法的運用恰到好處。

  該書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託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託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人與禽獸之別,全在頂上靈光。人之天良不眛,頂上必有靈光,虎豹看見,即遠遠迴避。倘天良喪盡,消盡靈光,虎豹看見與禽獸無異”此話說的雖極不科學,雖然也許的確有我們今人已無法瞭解的某種玄妙的地方,野獸卻不會因為這個而不傷害人的,有他的時代侷限性,但其有道理的地方在於,人也許會因為善良而散發的人性的光輝,整個人的磁場,氣質,氣場這種東西,今人,究竟是離真正的人更近了還是更遠了。

  關於人的修為因果報應,《鏡花緣》以老虎食人,有其追求美好教人向善的面,也有以愚昧恫嚇世人,只讓人順從,愚孝,愚善的一面,所以魯迅,胡適等許多前輩們曾說過,我國的古書都不能讀,全是人吃人的封建禮教,舊道德,比如本書,是一部打著濃郁的舊時代烙印的書籍,充斥的古時候帝王,權威對人的壓力,我國自從有了奴隸,封建帝王以來也許便再無或極少真正的貴族了。真正的貴族、貴人,身上衣服雖然襤褸,舉止甚是大雅。書中的神仙們也極具民間普通人的世俗氣息,以及階級地位,仙女們互相譏誚,使絆子,大約就像宮鬥劇集一樣,今天也有許多那樣的人,這是一部分人帶有的民族特性還是長期受苦受難人的惡的一面?

  他們對待那種豬頭怪鳥,以其是因為不孝順遭報應為由,給自己行惡,殺死這種鳥,給自己得到利益,這是極大的不善,大約便是魯迅說的封建舊書滿紙不過人吃人罷, 大約類似此類的古典書籍的確不應該早讀,應該有了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之後,便可以有所取捨與承擔了。

  鏡花緣讀後感 篇20

  對“才女”一詞最好的詮釋是什麼?這部百科全書式的古典魔幻小說——《鏡花緣》給出了答案。讀罷此書,既如沐春風,又若醍醐灌頂。

  從成書形式上看,《鏡花緣》和我暑假讀過的《西遊記》一樣,也是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從寫作內容上來看,《鏡花緣》類似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主人公涉足到很多奇異的地域。清代小說家李汝珍憑藉著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借“鏡”“花”二字展開全文,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瑰麗多姿的神仙世界,講述了百位花仙子翩然入凡世後發生的神奇故事。前五十回向讀者講述了男主人公唐敖跟隨妹夫林之洋遊歷各國訪“花”遇到的奇人異事,後五十回寫的是一百位被貶下凡的花仙子同考女試,重新聚首的情節。作者在書中流露出他對男女平等、婚姻、世族、官場等方面的獨特看法,同時文中婉轉地表現出有關命運的感悟——人在塵世,不過如鏡中虛影,水中之月,終將如花般凋零謝世,消失在塵煙中。

  回望書中人物,才女們對琴棋書畫無一精通。尤其是百花仙子轉世的唐小山,她文武雙全,算得上是“才女”的集大成者了。作為一介女子不惜踏上征途,遠赴萬里尋找遊歷在外的父親,這也反映出她對親情的渴望與執著,是中國傳統美德孝道的精彩展現。最終她聽從父命返回國土得中女試,又再次展露她巾幗不讓鬚眉的自強本性。儘管唐敖確為作品的主人公,但是唐小山更值得令我欽佩,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實力。”唐小山堪稱實力派兼偶像派才女主人公!

  鏡花緣讀後感 篇21

  《鏡花緣》這部小說一共有一百回,主人公們到訪的國家一共有四十多個,其中涉及到博物知識更是難以細數——它為我們塑造了光怪陸離的海外世界,同時也講述了主人公們腦洞大開的海外奇遇。

  本文藉由女兒國、君子國、大人國等著名故事片段與讀者共同探討小說中提出的三個話題:第一個是“女性問題”,第二個是“社會理想”,第三個關於“博學知識”。帶著這三個話題來一起閱讀這部妙趣橫生的小說,在獲得閱讀樂趣的同時,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後的深層次思考。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說,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一詞,蘊涵著對於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透過誇大和變形的手法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也寫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在藝術風格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作者的豐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機警和語言的幽默風趣。

  千奇百樣的國家,千奇百態的風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場夢。故事中的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作者獨具匠心對虛幻世界的描寫,無情諷刺現實社會的黑暗虛偽,寄寓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十分突出,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其中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促使婦女揚眉吐氣。雖然現在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餘思想依然存在,像男尊女卑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封建社會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見,控訴封建禮制,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鏡花緣讀後感 篇22

  看到豆瓣上面有好友看過《鏡花緣》,恰好想起小時候放這個動畫的時候恰好錯過了,所以現在來補。

  高中的時候是看過《鏡花緣》的小說的,不過早已忘記,這裡說讀後感有點不合適了。只是記得原著中是有一些比較封建的東西的。而且當時只是略略而看。

  動畫片是隻有四集,分別是海島遇難,還有君子國,女兒國,兩面國。原著中不好的東西肯定是已經修改了,這樣看起來也輕鬆。這種動畫的製作是比較麻煩的,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擺木偶,然後拍下來,最後連續放就是動畫了。和這個類似的,《阿凡提》(不是《阿凡達》啦)應該也是這樣的。其中的君子國那一集是比較有意思的,那個乞丐最後不想走,一直留在君子國白吃白喝。道德層面上的君子國實際上是失敗的。

  這裡要說的是傳統的動畫。《葫蘆娃》也是之前重新看過的。當時的技術,動畫都是做的很認真的。不像現在的某些動畫,背景和人物讓人感覺就像演舞臺劇一樣,太容易分別,居然還敢拿出來播放。當然現在也有做的很認真的動畫啦。

  鏡花緣讀後感 篇23

  百花仙子不僅生性耿直,口直心快,而且又長得極美,讓人真真又愛又恨。一次王母壽宴,她不讓百花齊放,惹怒了早已嫉妒她的嫦娥,嫦娥便讓她發下誓言,從此人間帝王若下此令,也不許百花齊放。後來百花仙子遭嫦娥和心月狐陷害,被貶下凡間,歷經艱難最終得道成仙。

  這是一部中國的《格列佛遊記》,它講述了百花仙子下凡經歷的種種困難與種種奇遇。這本書的作者李汝珍,是清朝的一個進士,他一輩子不屑於八股文,以至於一生都苦不得志。他空有一身才學,僅僅當過河南縣丞,這是讀書人一生的痛啊!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在古海州地區採拾地方風物、鄉土、俚語和典籍,可謂嘔心瀝血。

  馬克·吐溫,眾人皆知,是美國著名的諷刺小說家。而李汝珍呢,讓你在哈哈大笑中悟出了道理,更為重要的是,這本書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女權問題的,他頌揚了女子的才學,充分肯定了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這對於一位封建社會的男性來說,批判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可謂是很難得的。

  其中有一篇故事很典型,名叫《陰若花》,說起女兒國,所有人也許會想到《西遊記》中的女兒國,全部都是女人,而此女兒國非彼女兒國,這裡女人主外,男人主內。什麼意思呢?女人在那裡是男人,自己也叫自己男人,而男人說自己女人,學女人在家裡繡花、紡線、塗脂抹粉。並且一位“男”國王要納一個“女人”為妃,真是可笑。而這裡彰顯了女人的魅力。

  總而言之,本書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而後半部分寫武則天科選才女,有百花仙子及其他各花仙子轉世一百位才女考中並有所作為的故事。

  本書的情節神幻詼諧,引經據典,巧妙地勾畫出一副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王國維說,人生三大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讀書的三大境界也恰如其分。那麼,讓我們拿起書,擁抱知識的海洋吧!

  鏡花緣讀後感 篇24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只完成了100回。這本書是李汝珍平聲最大成就。此書是他在古海州地區採拾地方風物。鄉土俚語及典籍,用心血寫成的。

  《鏡花緣》描寫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遊歷各國及唐小山尋父的故事: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壽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設計陷害,百花仙子被貶到人間受苦。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著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遵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唐閨臣二次去小蓬萊尋父未返。

  《鏡花緣》,自問世以來,大家對它的評價都頗高。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遊記小說於一爐的傑作。”

  書中唐敖等人旅行中見聞多出自《山海經》,《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說,其中也發揮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運用了誇張、對比、勾勒等手法,寄託了辛辣的諷刺與批判。

  比如:書中寫到無腸國的人飲食直接穿腸而過,富人把糞便作為僕人的食物,這裡對那些為富不仁者的諷刺簡直令人叫絕。白民國的先生自誇學識高深,其實竟是滿口白字。兩面國的人人前笑臉相迎,人後猙獰恐怖,現實生活中兩面三刀之人何嘗不是如此?

  全書中我記憶最深的是對女兒國的描寫。作者設計出了與現實世界完全相反的觀念,女兒國中男女的角色與傳統的觀念完全相反。這段情節表現對女人的能力的肯定。而且被果王選入後宮,承受纏足、穿耳、責罰等種種磨難和痛苦的荒誕情節,對現實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給予了深刻同情。他還透過對各國風土人情的描述,批判了好吃懶做、不學無術等多種社會現象,對好讓不爭、待人寬大的“君子之風”、大人之度則給予讚揚和肯定。

  書中的一個更重要、更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餘思想依然存在,仍然覺得女人不能成大事。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見,控訴封建制度,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鏡花緣讀後感 篇25

  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於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成為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中得探花,此時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有人陷害唐敖說他與徐敬業有結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對仕途感到灰心喪氣,便隨妻兄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經商。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家,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紅文宴"。唐小山又去參加"紅文宴"。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裡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作者借想象中的"君子國",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燬,並問典刑"。這裡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裡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行者讓路"。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淑士國"到處豎著"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著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裡,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裡。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醜態。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著人一張臉,揹著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著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裡富翁刻薄醃□,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著狗頭。"豕喙國"的人長著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孫吉昌在《繪圖鏡花緣題詞》中也說:"鏡花本空相,悟徹心無疑。"所謂"鏡花緣",取鏡花水月之空幻無常義。與《紅樓夢》頗為相似。這本書看完好幾天了,那感覺就像是有一團說不清是什麼的東西一直堵在心裡。書裡面的經典情節很多很多,那裡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複。

  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築,那些奢華的象徵權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願望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切都假借神聖的教堂來展現,展現建築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聖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後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像一根根尖刺,戳在人們的胸口,更像一個個無法解脫的靈魂,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著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教堂裡面是那麼的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髒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製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的對照下進行的,讓人的心靈深刻的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著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

  印象深刻的是這樣的幾個人物,代表美麗善良的姑娘—愛斯梅拉達。她不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靈,從她對待那隻山羊,救下那個落魄的詩人,對於傷害過自己的卡齊莫多,送上的水和憐憫,對待愛情的犧牲,等,我們看到她是美麗的,她的身上心靈上沒有汙垢,她是沒有被汙染的。可是,這樣的天使一樣的姑娘,受到的是怎麼樣的對待呢?流浪,在最骯髒的環境裡面生活,被所謂的上流社會排斥和嘲諷,被玩弄,被拋棄,被誣陷,被威脅,最後,作了徹底的犧牲。

  書中描寫了一個那樣的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人物的狀態,麻木的如那個弗比斯,最底層的如老鼠洞裡的那幾個隱修女,瘋狂的副主教,還有盡全力反抗的最醜陋的卡齊莫多,副主教和卡齊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熱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我想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讓人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一些活動,無論放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人的共性是始終存在的,對美好的嚮往,對美好的追求,對美好的讚美,人是一個天使和魔鬼的綜合體,人和人的經歷沒有相同的,也就是說,社會本身就不可能讓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這種不一樣的待遇,讓多少人的內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對美好的追求阿!林林總總的骯髒的巧取豪奪,充斥著我們的眼睛,振盪著我們心靈,我們該怎麼辦?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鏡花緣讀後感 篇26

  第一部份是第一至六回,寫《鏡花緣》故事由來,鋪墊出謫凡神話的框架。這樣的構思在傳統小說裡頗為常見。最著名的當屬《紅樓夢》的前五回,《水滸傳》的開篇也有這樣的色彩。這一部分寫王母做壽,各路神仙齊聚慶賀。神仙世界也不清靜,尤其是女仙們聚在一起時,那言語行動中的種種算計和交鋒,也比得上時下流行的後宮戲了。邀寵獻媚的嫦娥,煽風點火的風姨,清高自傲的百花仙子,息事寧人的元女,寬和風趣的麻姑,洞若觀火的王母,筆墨不多,塑造的形象卻個性鮮明。嫦娥到底是偷吃靈藥而飛仙的,仙家修養很是不足,一個爭執讓她記著多少年,終於她抓住天星“心月狐”下凡為武則天的機會,讓其稱帝之後,於寒冬下令“百花齊放”,讓百花仙子違背天條,最終使得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謫降凡塵,需遍歷海外,遭險逢難,方可完劫。

  第二部份是第七至五十回。百花仙子託生嶺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隨妻兄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公出洋貿易,三人遊海外諸國,覽異聞奇景。途中經歷了“君子國”、“大人國”、“淑士國”、“白民國”、“黑齒國”、“不死國”、“穿胸國”、“無腸國”、“豕喙國”、“長人國”、“伯慮國”、“勞民國”、“女兒國”、“軒轅國”等地,也遇見鮫人、蠶女、當康、果然、麟鳳、狻猊等奇異生物,並見識許多奇風異俗。

  旅行中見聞多出自《山海經》、《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說,其中也發揮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最大的亮點在於作者運用了誇張、對比、漫畫式勾勒等手法,寄託了辛辣的諷刺與深刻的批判。

  例如書中寫到無腸國的人飲食直接穿腸而過,往往有富人把糞便作為僕人的食物,迴圈竟然至數次,這裡對那些為富不仁者的諷刺簡直令人叫絕。淑士國連店小二都是滿口之乎者也,酸腐之氣,處處皆是。白民國的先生自詡學識高深,其實竟是滿口白字。兩面國的人正面對人笑臉相迎,背面猙獰可怖,現實生活中兩面三刀之人何嘗不是如此?

  在諷刺的同時,作者也在一些章節中呈現了某種烏托邦的理想。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文中寫到的君子國。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惟善為寶”的"禮樂之邦",從君王丞相至販夫士卒,莫不具謙謙君子之風;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現實社會。另外如大人國的人腳下有云彩,好人腳下是彩雲,壞人腳下是黑雲,大官因腳下的雲見不得人而以紅綾遮住。黑齒國人雖面貌醜陋但個個追求學問,談吐不俗。作者對其所讚揚的風氣習俗,也用了誇張的筆墨,讓人讀來捧腹。

  對女兒國的描寫更具匠心。作者設計出了與現實世界完全相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女兒國中男女的角色與傳統的觀念完全相反。這個構思有對《西遊記》情節的借鑑,但作者的突破在於,他不僅透過這個情節表現對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透過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選入後宮,承受纏足、穿耳、責罰等種種磨難和痛苦的荒誕情節,對現實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給予了深刻同情。

  第三部份從後五十回開始,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這部分文字以才學為小說,情節和人物形象塑造缺乏藝術價值。這一百個才女都是個性模糊的,百人一面。作者塑造她們一為稱許女子才華,一則為逞自己的才學,遊戲筆墨以自娛。魯迅說其“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這一評價頗為恰當。其實這種傾向在黑齒國多九公和才女的談話中就可見此端倪。

  小說最後寫唐功臣後代舉義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財氣四關,斬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於城下,天下復歸李唐,中宗繼位。攻克四關的文字寫的很有想象力,將抽象的說教形象化為具體的情節和形象,讀來頗有趣味。

  最後,關於這本書所體現出的女性意識,我認為其中不乏矛盾之處。女兒國的情節和對一百個才女的刻畫很是旗幟鮮明地表明瞭對女性才華和能力的肯定與讚揚。唐小山尋父那段文字中有個有趣的情節:懼內的強盜被山寨夫人設計暴露出了想納妾的想法,結果被夫人痛斥、暴打。夫人更是提出強盜日後若要納妾必得先讓自己納男寵。作者藉此對道德體系中的雙重標準做出了尖銳的嘲諷。可是,全文處處又維護班昭《女誡》的教條;對三寸金蓮多有讚美;唐小山等幾位才女被強盜抓去後,想到的是自刎還是投井;最後多位才女隨夫殉節。總體來說,作者的思想還是受制於他所處的時代。

  鏡花緣讀後感 篇27

  近日以來因為讀書節,我有幸一睹《鏡花緣》的風采。

  話說入目第一章的內容裡有句話讓我頗有感觸,那是百花仙子與百草仙子無意交談間出現的。“不知小仙與這玉碑可能有緣?可惜我們雖成正果,究系女身,將來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載,設或具是儒生,無一閨秀,我輩豈不減色?”就這句話,可能是文中最不出彩的一句話,卻讓我影響頗深,我輩豈不減色?真的是女性無用嗎,還是時代沒給她們機會。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貫徹那男尊女卑時代的名言。無數才女若非武則天開放女科,一身才華可能就要被泯滅在歷史的長河裡了。

  除此之外,嫦娥這號人物的設定也讓我徹底對她的好影響翻篇,那個傳說中性格淡漠,卻又十分善良,只可遠觀不可褻瀆的女子。在這裡卻是咄咄逼人,蠻不講理。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還是凡事物皆有雙面性?就不從而知了。

  而武則天醉酒後逆天而行誓要讓百花在冬日齊放,也算是文章精彩內容的開端了。百花應懼怕責罰,不分天道事理,竟真在冬日齊齊開放,讓我也感到頗為不屑,只因怕得罪權貴,放下自身原則,實在讓人無法尊敬。而後百花仙子甘願墜入凡塵也不願承認自己未乾的事去廣寒殿掃落花三年,著實令我十分敬佩。這是堅守,尊敬自己的表現,值得讓人去敬佩,去學習!

  墜入凡塵後也寫了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親唐敖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的種種經歷,體現了人情冷暖,世間善惡……

  總而言之,作者李汝珍寫的這本小說真的極好,鏡花水月。其神幻會寫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鏡花緣讀後感 篇28

  鏡花緣以百花仙子被貶下凡開頭,由官場屢屢失意的唐敖,受到老神仙指點,索性和妻舅林之洋一起出海去尋找十二名花,途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奇異國家,但是路上並未找到名花,卻是各個名字中帶花的姑娘。唐敖一行人歪打正著來到了仙山蓬萊,唐敖一登上蓬萊山,便不想再次墮入紅塵,只想在蓬萊山上修仙養道。

  裡面有幾個國家讓我印象深刻,首先的就是君子國。這裡的人們個個講禮儀,平易近人。商家和買家不是互相要價,而是互相加價。特別是唐敖一行人和兩個老人講中原的事情,離開後才得知,這兩個老人原來是君子國的宰相!連一個國家的宰相都這麼平易近人,那麼這個國家的人民又有多麼講禮儀?

  黑齒國,這裡的人不愧為黑齒國,身上全身上下都是黑的,這還不怎麼奇怪,畢竟人有黑的,白的,黃的。特別是他們的牙齒也是黑的。唐敖和多九公認為這裡的人這麼黑,肯定文化程度很低,便進學堂講課。但是那幾個學生的問題,問得多九公啞口無言,唐敖也得對書有深刻理解才能答得上。

  白民國,這裡的人比黑齒國跟進一步,連身邊的一切都是白的。頭戴儒巾,手拿摺扇。一副翩翩君子的氣派。唐敖和多九公也進到了這裡的學堂,認為這裡的人應該學識很高。結果那裡的學堂老師簡直是一派胡言!唐敖和多九公氣得不行。果然人不可貌相,還不可斗量。黑齒國雖然長得黑,但博覽群書,學富五車。白民國雖然頭戴儒巾,一副翩翩君子的氣派,卻胡亂翻譯論語。

  鏡花緣最後以百位仙子考得才女,迴歸天庭結尾,這裡表現了作者認為女人並不比男人差。

  鏡花緣讀後感 篇29

  作者用細膩的文字,真實的情感表達出封建社會制度對女子的約束、不平等的待遇,並想打破當時社會男尊女卑這一封建思想。——田宇琪

  每一部古典名著的背後,都有著作者對惡勢力的反抗,對封建思想的反對,《鏡花緣》亦是如此。

  林之洋與唐敖等人來到女兒國,林之洋因賣貨物被女兒國國王所看上,不幸與妻兒離散,在這期間,林之洋經歷了扎耳之苦,裹腳之痛,讓一個自由自在秀才硬生生變成一個嬌滴滴的“女子”。

  在以前的封建社會時,女子就像林之洋受裹腳之痛,而男子卻沒有任何束縛,這《鏡花緣》中的女兒國將封建社會顛倒過來,讓女子處理外事,男子只管家中內事,不得拋頭露面,而且忍受裹腳之痛。在這裡,作者用細膩的文字,真實的情感表達出封建社會制度對女子的約束,使她們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並想打破當時社會男尊女卑這一封建思想。

  其中,管束林之洋的那些宮娥也讓我極為不滿,因為那些宮娥為了讓林之洋的腳如“三寸金蓮”,不顧林之洋的疼痛,用力纏足,只是討得國王歡喜。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寧願犧牲他人。

  現在也有許許多多的人,為了當前的利益而去傷害他人,不顧他人的感受,視他們為墊腳石,無情的踩踏。

  就像當今社會,有些人好吃懶做,不思進取,最終走向歧途。搶劫他人用汗水換來的錢財,他們不會看到這些辛苦之人暗淡的目光和無助的眼神。還有一些製毒者,為了使自己獲得更多的錢財,而去拆散一個個美好的家庭,誘惑並傷害無辜的生命。

  好學上進的黑齒國。酸腐吝嗇的淑士國,虛偽狡詐的雙面國,終日忙碌的勞民國等等,它們就像一幅幅活靈活現的畫面,展現在眼前,各有各的風範,也各有各的氣息。但是其風、其禮、其物、其識、均奇異之至。我們在品讀作者的奇思妙想之餘,也體會到當時的作者那份責任、善良與無奈,他只能是拿起筆,用文字去抨擊當時的封建社會,揭露社會的黑暗……

  鏡花緣讀後感 篇30

  前段時間,我讀了《鏡花緣》,感觸頗深。

  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和其他十二名花仙子被玉帝貶到人間,她投胎到了一個叫唐敖的人家,自己被取名為“小山”。突然有一天,小山的爸爸唐敖偶然來到了一個叫“夢神觀”的地方,在那裡,一位老仙告訴唐敖:“你只要找到十二名花就能成仙。”於是唐敖就開始了找花的旅途,一路上,他經過了許多國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也碰到了“十二名花”。也就在這時,人間的皇帝武則天建立了女子的考試,於是,小山也參加了比賽。後來,小山在一個農村人那裡收到了爸爸寫給自己的信,原來自己考上了!併成為了當時的才女,於是他就和父親一樣開始旅遊,後來因為自己是才女,於是自己就慢慢富裕起來,自己也不貪圖享樂,最後返回了仙界。

  而在小山的父親唐敖找十二名花的時候我感觸最深,還記得唐敖在找十二名花的時候經過了許多國家。那就拿“黑齒國”和“白民國”這兩個國家來做個對比吧。黑齒國人黑皮膚,黑牙齒,外表顯得有些醜陋。而白民國的人皮膚白,相貌好。如果有人問:“哪個國家的人更有學問?”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幾乎不假思索的說:“當然是白民國,黑人通常都是很粗魯的!”可是,有時並非你想象的那樣!

  黑齒國人雖然相貌不好,但他們卻十分講究,那裡的男人都在路右邊走,女人都在路左邊走,走路時也是專心致志,不東張西望,吵吵鬧鬧,反而十分有秩序。除此之外,那裡不管男女,都可以上學,不像天國(就是唐朝)只許男人上學。而白民國呢?一個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相貌堂堂,其實根本沒什麼學問,反而讓人感覺有些彆扭。這麼一比,道理便出來了,那就是:不能以貌取人。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有時並非你想象的那樣!”

  除了這些,我們也可以聯想到一些生活實際,就像一些人看起來厲害,有學問,不禁讓人嘖嘖稱讚,其實,真正厲害,有學問的人反而十分低調,不會去做偽君子,裝成有學問的樣子來欺騙眾人雪亮的眼睛。就像古代的孔子,孟子等有大學問的人,他們有學問的同時也很謙虛,低調,不也和書中的黑齒國人很像嗎?

  所以,有時,並非你想象的那樣!看起來有學問的人,不一定有學問,而真正有學問的人都是十分低調,所以,我們應該像書中的黑齒國人一樣真實,相反的,不該像白民國人那般虛假。

  鏡花緣讀後感 篇31

  我很有幸地閱讀了李汝珍的《鏡花緣》一書。這本書帶我認識了諸如發女兒國,兩面國等各有特色的國家。這本書在幽默的語言之中,帶著極強的諷刺意味。這本書,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是想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整本書中,作者花了最多的筆墨,最多的篇幅去寫了女兒國。唐敖一行人,在女兒國看見的是如“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這樣一番奇特的景象。為什麼作家李汝珍要這樣寫呢?這不就是為了追求男女平等嗎?自古代以來,女性和男性一直就享受著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出門需要纏上腳,男性則不需要,這不就是作者在呼籲男女平等嗎?放眼千百年來,在官場朝廷上,除了武則天以外,又有多少大官是女性所為。女兒國之行,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否定了封建官場,呼籲男女人權平等。作者希望,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平等的機會。

  書中還描寫了那陰險狡詐的“兩面國”。作者在文中寫道,“看看他們這些人的兩面是何形狀,誰知他們個個頭戴浩然巾,都把腦後遮住,只露一張正面,卻把那面藏了,因此並未看見兩面。”作者的這段話十分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語言中,很好地諷刺了那些說說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給別人看,還要拿布把它遮起來的那種人。我想作者李汝珍一定很想對那些人說:“你們這樣做兩面派,你們難道不會感到羞愧嗎?”是啊,在我看來,那些人就如狐狸一樣陰險狡詐,迫害百姓。作者李汝珍借用這個故事,強有力地諷刺了那些迫害百姓,欺壓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人民階級的人,也是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否定官僚主義的情感。

  除此之外,唐敖、林之洋這一行人還去到了諸如君子國、大人國等國家。每到一個國家,作者都會突出這人國家的特點,透過自己的適當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鏡花緣讀後感 篇32

  假日期間,我讀了一本好書《鏡花緣》。這本書是我生日時媽媽送給我的,我非常喜歡。因為它歌頌了好的才華,反映了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

  《鏡花緣》這本書前部分主要寫了唐敖、多九公、林之洋乘船在海外多國遊歷的故事,後部分則講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各花仙子託生的一百位才女參加考試高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破酒色財氣,還大唐江山的這一部分,被作者李汝珍寫得非常有趣。講了武則天的幾個侄子武三思、武四思、武五思、武六思分別鎮守都城的東南西北四個重要的關:酒色財氣。然後派了許多大將去攻破這四個關,這個過程非常有趣,聽我來給你一一道來:比如說攻氣關的時候,折了許多大將,最後也是得到仙人的提示,才成功攻破,那這個方法到底是什麼呢?非常好笑,就焚香、沐浴、然後再在一張紙上寫一個字忍,最後還要供奉一個人的神像,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初唐時期的著名大巨,中國忍界的代表婁師德。經過這一系列複雜的操作,才得以攻破氣關。最後三個關的攻破方法跟這個關也基本一致。

  讀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心潮澎湃,一方面是對作者李汝珍的敬佩,另一方面便是對女性的同情。因為在科舉考試後,各花仙子基本上都結婚了,而且嫁的郎君都是來攻破四關的文武百官。在攻四關的時候,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所以傷亡無數,這些才女也不知不覺的都成了寡婦。最後也都為自己的丈夫殉情了。所以我對女性有深深的同情。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常常有重男輕女的不平等的觀念,詳細地來說就是重視男性的權利,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並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甚至人身自由。在古代就有很多例子,比如皇帝傳位只傳給兒子,女子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大臣全部是男子,身份尊貴的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生要裹腳 其中就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男子三妻四妾,所以我認為男子對女子提出忠貞要求,而男子自己不做到忠貞,是不對的。

  另一方面,我敬佩李汝珍是因為他是一位女權主義者。因為《鏡花緣》其實就是反映了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你說這是一位女子寫的,倒也沒錯,這可能是女孩的控訴,但李汝珍是一位男子,所以他自己的那個時代其實是非常先進的。

  最後讀完這本書後,我不禁感概:作者李汝珍的寫作手法也可以與《西洲記》、《封神榜》媲美。他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了一些人,又用漫畫的手法用一些例子嘲諷和批判了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

  最後總結,《鏡花緣》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啟示:比如好吃懶做,是得不到好下場的,人都有兩面臉,阿諛奉承是不行的希望同學們能買來這本書好好看看,因為它是一本好書。我愛《鏡花緣》!

  鏡花緣讀後感 篇33

  李汝珍所作《鏡花緣》是浩瀚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古典小說的一員,其也是一朵璀璨的奇葩。

  上寫王母壽辰,各仙前來祝壽,極其玄妙,這是李汝珍透過自己非凡的想象力而營造的背景與氣氛。而其中百花仙子與嫦娥二人的形象更是鮮明有趣,嫦娥作為王母的女兒自然是有番恃寵而驕之味,與神話中“嫦娥奔月”中的形象更為不同,從柔順善良變為鑽營勢利。

  作者在此也諷刺了書中嫦娥這類的小人形象的人,百花仙子則是被嫦娥所對立之人,但百花仙子也從未向嫦娥低頭,百花在同一時期齊放這也讓人真覺簡直荒謬。如此體現了百花仙子是一個有底線與尊嚴的人物形象,同經辯解,條理清晰,也表現了她多才多藝,能言擅辯的形象。

  當百花,百草,百果,百穀回仙一起回洞時百花仙子所言:“那歌舞是件有趣的事,怎麼要那不倫不類的百獸亂鬧起來”“我看那些鳥兒,如鳳管鸞笙,鶯啼燕語,雖不成腔調,還不討厭。至於百獸,到底算些什麼東西。”沒錯,我到也真覺得是不成氣候,嫦娥在瑤池這般一鬧,看來王母也不省心。獸在舞時,作者將它們的動作寫的滑稽可笑,最為令人笑談的則是那老鼠了,又要舞,可又膽怯貓來捉了它去。

  種種壽辰上的可笑之事,似乎也就是那位嫦娥所添來的麻煩,百花仙子則是與嫦娥不和,而下了賭約,可之後縱使是輸與了之,但也不甘願為嫦娥掃落花,情願下凡,落入紅塵。這也體現了百花仙子是一個有尊嚴與底線,不願服輸於嫦娥這等人的精神品質。

  作者對嫦娥的批判與嘲諷,正如百花仙子不畏權貴甘願落入紅塵的品質的稱讚與讚頌。

  鏡花緣讀後感 篇34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

  《鏡花緣》的寫作動機和由此呈現的小說的旨趣是多方面的。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萊的居處稱為“薄命巖”、“紅顏洞”,刻有她們各人所司花名及降生人間後姓名的石碑放在“泣紅亭”內,這些地方都明顯受到《紅樓夢》的影響,蘊涵著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

  但在小說情節的展開過程中,這種意識並未得到有力的表現,百名花仙在人間考取女試後歡聚一堂、熱鬧非凡的場面,更無一點悲哀的氣氛。所以說,作者在這方面的態度絕不像曹雪芹寫《紅樓夢》那樣嚴肅。寫唐敖等人海外遊歷的部分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藉此揭示的現實生活中的不合理現象,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這和《儒林外史》的寫實態度也不相同。此外,小說又以極大篇幅來顯示作者的廣博知識和辭章修養,尤其是百女會聚以後的部分,幾乎是脫離了小說情節來作文字遊戲,乃至一個酒令竟要佔到十幾回。綜合以上幾點來看,

  《鏡花緣》是一部具有社會批判內容的遊戲之作;作者既對現實的弊病具有高度的敏感,卻又把他的不滿化為諧趣,同時在賣弄博學的智力遊戲中求得心理平衡。

  《鏡花緣》最有價值的是前半部分寫唐敖等人遊歷海外的三十多回。作者在描寫這些海外國度時,雖多以《山海經》等古籍中的點滴記載為依據,但主要還是馳騁奇思異想,幻設情景,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力。而透過幻想性的虛構情節,作者表達了他對許多現實問題的看法。譬如主張男女平等是《鏡花緣》的重要思想,百名花仙投生人間、各有作為的整個故事框架即與此有關,而在“女兒國”的故事中,這一思想得到更為生動的表現。作者把現實中的“男尊女卑”現象在“女兒國”中依樣顛倒為“女尊男卑”,以此為女子鳴不平。故事中寫林之洋被選為女王的“王妃”,遭受穿耳纏足之苦,實際是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來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醜惡和非人道性質。此外如“兩面國”中人之虛偽欺詐,“無腸國”中人之刻薄貪吝,“豕喙國”中人之撒謊成性,“跂踵國”中人之僵化刻板等等,都是現實生活景象的映照。這種描寫都是漫畫式的,透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雖不夠深刻,卻有其尖銳和醒豁的長處。作者還用這種漫畫式的筆調寫他的理想社會,如“君子國”中禮讓成風,買賣雙方竟是賣方求低而買方求高,在諧趣中表現了他對所謂“古風”的嚮往。

  從小說藝術來看,《鏡花緣》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更是累贅不堪。其長處主要在於思想的機警和語言的幽默風趣。

  鏡花緣讀後感 篇35

  小時候看的《鏡花緣傳奇》電視劇,故事中沒有嫦娥的推波助瀾,編劇又一味洗白小山/百花仙子,所有的過錯似乎都是由於風仙的暴戾和對金童的迷戀。現在看書,似乎並不是那麼回事。

  風姨反駁固然不厚道,卻也不至於十惡不赦,反觀在各種傳奇、影視、故事中美麗大方,除卻竊藥沒有黑點,無可詬病的嫦娥,簡直看不出身為仙家的丁點閃光處。沒事找事,唯恐天下不亂,原本沒有膽子鬥狠,看風姨站在自己這邊就開始借勢欺人。

  先是挑撥百花仙子不將王母放在眼裡,又是連連“冷笑”,最後更是激百花仙子定罰約。

  前文雖有言“風姨與月府素日親密,與華氏向來不和”,但是風姨發難只一個回合,後面全是嫦娥出戰。是嫦娥被當槍使了吧,我的猜測。

  再說女主,百花仙子,你也真夠個情商低下。剛開始還能有條有理對戰風姨,嫦娥一激就開始發狠話:“若無帝旨,即便下界人王有令,也不敢應命,何況其餘!”什麼叫其餘,還是感嘆號?把王母放哪兒?這種話能說?還拿嫦娥竊藥的事戳人家心窩,不揭短不知道嗎?織女元女都說了,王母還在座,停了就行,以後真不想來了嗎?嫦娥讓你定賭約,麻姑都幫你說打掃就好,有臺階不下,硬往上撞,“墮落紅塵”很好玩?真想問問你是不是傻?嘴硬有好處?女魁星必定早就嫌你們吵,額頭蓋個戳,你也別反悔了。真是個小孩子,修煉不用修情商的嗎?

  真想說一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好自為之吧,百花仙子。

  鏡花緣讀後感 篇36

  之所以特別列出封面和內文的畫師,是因為我從前也看過其他版本的《鏡花緣》,並沒有見過配彩圖的,但這一版首頁的繪畫長卷卻深得我心,是很漂亮的和風。為這彩繪,入手也覺得很值得的。

  我初次知道鏡花緣,是在小時候去哥哥家玩,哥哥有本《鏡花緣》小人書,畫的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到海外遊歷,在兩面國揭開兩面人後面的頭巾,看見了他們背後的猙獰面孔。看到唐敖往高處躥了數丈,當時不知道前面有他吃了躡空草的情節,還以為他是武林高手。當時看小人書時就覺得非常好看,可惜哥哥只有一本,故事就沒有看全,一直引以為憾。後來上了大學,在圖書館看見了《鏡花緣》小說,就馬上借回宿舍,一口氣讀完了。時間一長,對前面唐敖出海遊歷印象深刻,後面的情節便記不清了。此次再與《鏡花緣》相逢,入手一冊,也算是我與此書的夙緣。

  本書共一百回,前四十回和後六十回,內容雖有聯絡,卻有很大的不同。

  前四十回,才子唐敖官場失意,隨出海做生意的妹夫林之洋遊歷海外,後六十回,唐敖之女唐小山(百花仙子轉世,後改名唐閨臣)出海尋親,與其他花仙轉世的才女們相遇,並共同參加武則天舉辦的女子考試之事。前四十回,由於角色人數較少,遊歷主線清晰,讀起來還比較容易,後六十回,百花出場,人物繁雜,眾才女相聚言歡飲酒行令,琴棋書畫各展才華,難免令讀者眼花繚亂。豈止是才女相聚,分明是作者炫學。作者欲刻畫才女,倘若自己腹中欠缺才華,這文章是萬萬寫不出來的。作者不吝筆墨,極力描寫各才女之才華,如身在百花叢中觀百花齊放。

  我曾在其他版本《鏡花緣》卷首見到胡適的文章,胡適很推崇這本書,尤其讚賞女兒國一段描寫,因其表達了作者的女權主義思想。鏡花緣提倡女權,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里實屬難能可貴。前四十回借海外遊歷諷喻世情,筆法諧謔,入木三分,此為文學評論界共識,在此就不多說了。此次我特地細讀了後六十回紛繁雜亂的百花相會之章,其實在後六十回作者也借書中人物之口,發表了一些頗有見地的議論和諷喻。如紅紅、亭亭在黑齒國女子考試中被一些關係戶擠下來而名落孫山,唐閨臣勸其到唐朝參加女子考試,紅紅、亭亭也擔心唐朝的考試是否也存在著不公平、找關係的現象。還有一處情節講醫治小兒驚風,李汝珍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驚風起源不同,要因人而異,不能盲目使用同一種藥物醫治,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可以說,鏡花緣是一本作者藉故事闡述自己觀點的書。有些中國古典文學,作者意圖往往較為隱晦,但李汝珍藉此書闡述觀點的目的非常明顯,有關論戰、觀點的篇幅幾乎多於情節。但有觀點並不等於說教,作者借鮮活的情節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得暢快淋漓,讀之令人解頤,並無枯燥之感。

  此書大力提倡女權,在當時不啻驚世駭俗,但作者難免受到時代的侷限性,對女權的提倡還是不夠徹底。本書的九十幾回講一群將領征討女帝武則天,連破武氏把守的四關,後來扶中宗上位,武則天退位為太后。百花中有一些女子為破陣玉殞香消,還有一些因為夫君戰死而殉身相從。因其有女子殉夫情節,所以我覺得作者女權思想還是不夠徹底解放。不過時代不同,以現代觀點作標準要求生活在清代的作者,未免太過苛求,作者見解獨到、議論精闢,已經走在時代前列,不少現代作者亦難望項背。

  另外,作者寫女子參加考試,讚揚女子的才華,而對女帝武則天持反對態度,如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小說最後中宗繼位,武則天退位,又似乎為觀點自相矛盾之處。然而我以為,這是小說時代背景的侷限,並非作者反對女子稱帝、從政,不然,作者又何以令牡丹轉世的陰若花迴歸女兒國做皇帝,並且有三位女子隨之做了女兒國的大臣?破武氏四關的一段戰場描寫,風格與封神演義類似,失陷在陣中的將領,亦是失陷在酒色財氣之內,仍然諷刺的是人心的貪婪與慾望。作者身在清朝,女主名字改為“唐閨臣,意為仍是唐朝閨中之臣,我想作者也許是在隱喻反對清朝統治吧,畢竟清朝文字獄厲害,不能寫得太明顯。

  此書作為文學作品,其效果可以用本書最後一頁的一段話來作結:作者之友有憂思之疾,讀此書時而解頤,時而噴飯,不久即愈。敢情這書能治抑鬱症啊?心情不太好的朋友們都可以看看。然後作者還有伏筆,暗示這本書沒完,還有下文,說只寫了一半,朋友就催他將這一百回先印出來,說他寫稿太慢,等全都寫完,指不定要到什麼時候,寫多少先印多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沒聽說哪本書是鏡花緣的續集了。而且鏡花緣裡一百位女子,也只是交待了一小部分的結局,一大半卻還沒有交代。不過未寫出來的那部分似乎也不是那些女子的結局,而是武則天作太后時第二次開女科考試的事情了。要說沒爛尾,有些女子的結局沒交代,作者本人都說還沒寫完;要說爛尾吧,也不對,因為女主百花仙子已經了卻塵緣,與劍俠顏紫綃棄世修行去了。所以,我猜是這部作品實際上已經完成,只是愛開玩笑的作者在結尾吹了個牛。

  我疑惑了很久這本書為什麼叫《鏡花緣》,取的自然是水月鏡花之意,但是我讀了很久並沒有覺得書裡講水月鏡花。後來一想,大概是唐敖和唐閨臣父女都棄世修仙去了,所以塵世間種種富貴、種種磨難,如同鏡花一般,虛無縹緲。如有續文,說不定會叫《水月緣》呢。

  另外,發現作者對名字裡帶紫的女子很偏愛呢,顏紫綃、燕紫瓊、宋紫菱都是女中劍俠,英姿颯爽,來無影去無蹤。

  李汝珍花費三十年心血,方寫了五十二萬字,裝印成書,已算是極厚實的一本著作。當今網文,作者為了保持人氣,動輒日更萬字,速度雖快,其質量就很難說了。天下文章,能流傳於世,莫不是消耗作者的大量才華與心血,方可寫成。文學作品浩如煙海,“消磨了三十多年層層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此句令人一嘆。

  鏡花緣讀後感 篇37

  今天晚上,我終於把《鏡花緣》這本書讀完,它不僅給予了我快樂,還給予了我人生的道理。

  《鏡花緣》這本書主要講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蟠桃會。白鳥大仙和百獸大仙都把鳥獸叫來給王母娘娘助興。可是隻有百花仙子沒有把百花——荷花、楓葉、櫻女、芙蓉、蘭草……在同一時間開放,於是,月神嫦娥仙子與她打了個賭:“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讓你開花,你開了,就下凡去。”

  幾百年後,地上的女皇帝——武則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讓花園裡一百種花一齊開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百花仙子因為不在,其他九十九個花仙子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只好照辦了,終於百花仙子知道了,自動飛下了人間,還有九十九個花仙子也一齊下凡了。

  百花仙子下凡後轉世在唐敖家,在唐敖一次漫長的國外旅程中他找回了九十九個花仙子,從此她們過上了比神仙還快樂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道理,如:“人不要重視外表,要重視學習。”“不要被對方外表所迷惑……”所以,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

  鏡花緣讀後感 篇38

  話說武則天稱帝,轟動了整個中國浩蕩歷史。

  《鏡花緣》的故事就源於此。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武則天稱帝后,勒令百花違背自然規律,嚴冬開放,結果觸犯天帝,百花仙子被貶下界變成一百個才女,和她們身上發生的故事;第二部分則寫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紅亭天書上載得分毫不差,這些才女及第後,拜見宗師,連日飲宴,賦詩遊戲等的歡愉。

  在這本書中,作者極力表現作為女子的才能和特點,闡釋“男女平等”的先進觀念。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成為了這本書的寫作目的之一。

  書中一大亮點就是對“女兒國”的描寫。雖不算開創性的,但卻很有戲劇性,裡面許多誇張的描寫、和現實的對比,都尖銳深刻地指出了社會矛盾所在。

  在當時,“男尊女卑”的觀念貫穿了整個社會,婦女的工作生活處處受到壓迫和限制,作者將自己開明的思想和鮮明的觀點寄寓在這些女子的行蹤上,助我們瞭解當時的社會,也呼籲人們放棄舊思想,走入新時代。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餘思想依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像男尊女卑的現象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想,讀罷這本書,是否能對我們有一些啟發?

  鏡花緣讀後感 篇39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書------《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朝的李汝珍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它甚至可以與《西遊記》媲美。《鏡花緣》以一段天庭上的故事開頭:冬日的一天,百花仙子與麻姑下棋,由於風雪太大,未及時趕回洞中,洞裡的花仙們聽從了人間帝王武則天的旨意,在冰雪中將百花齊放。她們殊不知,幾百年前,百花仙子曾承諾,若聽取了下界帝王的旨意,自甘墮落紅塵。就這樣,百花仙子被貶下了凡,投胎在中原唐秀才家做了女兒,取名唐小山。這位唐秀才,名叫唐敖,因厭倦了功名富貴,便同林之洋、多九公一起在外遊山玩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遊黑齒國和女兒國。

  三人乘船來到黑齒國,看這裡的人都異常的黑,不僅身上漆黑,牙齒也是漆黑的,只有眉毛和嘴唇是鮮紅的。林之洋帶著貨物到街上去賣,唐敖和多九公則到街上游玩。走到一個女學塾,兩人停下腳步,走進去想討杯茶喝。一個老態龍鍾的儒生和兩個大約十五歲,穿著紫色和紅色衣服的小姑娘,熱情地接待了兩人。老人介紹,穿著紫衣服的姑娘叫廬紅薇,穿著紅色衣服的姑娘叫黎紫萱。老人請二人指點一下兩位姑娘的功課,唐敖謙虛推辭,可九公卻躍躍欲試,他想:兩個黑不溜秋的小丫頭,才讀了幾年書,提出的問題,哪有回答不出的道理?可是,九公這回可是栽在了她們的手裡。兩位姑娘提的問題,都無法從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必須博學旁通,更要有獨特的見解,才能回答的出。九公越發招架不住,急得老臉發紅。最後還是林之洋及時趕到,才解了圍。看到這裡,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還有一次,三人來到女兒國。這裡的女兒國可不是《西遊記》裡的女兒國,這裡有男有女,但是,男人卻要打扮成女人,女人要打扮成男人。走到街上,人人都把唐敖他們當成假扮男人的女人。唐敖和九公玩了一天,回到船上,發現林之洋尚未歸來。便四處搜尋,可搜了好幾天,還是杳無音訊。

  那麼,林之洋到底去哪了呢?原來,林之洋到王宮裡去賣東西,可是,國王看上了林之洋,把他封為了王妃,擇日就要娶回宮中。在回宮之前,林之洋要纏好足。宮女們簇擁著林之洋,給他換上了華麗的裙子,又給他沐浴,擦香粉,帶上金銀首飾。隨後,又有人來給林之洋穿耳,也就是在耳朵上穿洞,好帶耳環。又有宮女來給林之洋纏足,林之洋拒不服從,被國王下令打二十板子,把腳吊在房樑上。林之洋生不如死,每天被纏足,痛不欲生,腳上的肉全部壞死,化成膿血,只剩下骨頭。最後在世子的幫助下才逃脫。讀了《鏡花緣》,我覺得它和《聊齋》不無相同之處。它們講的都是一些千奇百怪的故事,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但是,我覺得,《鏡花緣》比《聊齋》還要精彩,不僅故事好看,還給予人們許多的道理。就比如林之洋被困女兒國,這裡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但《鏡花緣》也諷刺社會里的醜惡嘴臉,好比兩面國,他們的後腦勺都用布遮起來,前面一張臉看起來挺和藹可親,但是,這張臉只對打扮得工工整整的人微笑,對於衣衫襤褸的人,卻是極其冷淡。在布後,有一張無比猙獰的臉,十分恐怖。這些人十分的虛偽狡詐。我想,這樣的人,別人恐怕也是這麼對他的。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因好吃懶做。總而言之,不做好事,即沒有好報。如此精彩的《鏡花緣》,請你一定也要去看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