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外書讀後感
數學課外書讀後感
大家在課堂之外有沒有看過數學相關的課外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讀後感,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數學課外書讀後感一
我們學校進行飄書活動,我於三月份看了戴曙光老師的《簡單教數學》一書。此書是福建省小學數學界被出版社認可、面向全國發行的個人專著。這本書從“什麼是簡單教數學”、“如何打造簡單數學課堂”、“簡單數學課堂賞析”三個方面闡述了簡單教數學在理論實踐上的價值和意義。
戴老師在書中用簡明的語言,具體的教學事例深入淺出地將他一路走來的思索和心聲娓娓道來,戴老師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孩子們喜歡的數學課堂,他的教育經歷告訴我們:當我們把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一項事業,就會為之奮鬥,無怨無悔;當我們把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一門科學,就會不斷的探索,樂此不疲;當我們把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一種藝術,就會追求更加美好的境界,創造出神奇的效果。
戴曙光老師告訴我們,要想真正簡單地教數學,先要解決學生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其次是讓學生體驗數學本身的魅力,從而喜歡數學;其次是努力把複雜的知識變簡單,把高深的數理變簡單,把枯燥的知識變有趣,讓學生學得快樂。“簡單”的課堂顯得更加厚重、更有思想、更有學科味,學生更為喜歡、學得更為輕鬆。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學習的目的是使人變得越來越聰明,而不是培養機械、呆板的人,所以在教學中必須讓例題變活,抓住問題的根本,弄清數量間的關係,透過各種方式讓學生開展討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有學生活學活用,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只有鼓勵學生自己學,其次讓學生髮現、總結、推廣自己的學習經驗;其三引導學生有方法地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真正做到簡單地教數學的根本保證。
“簡單的教數學”揭示要體現數學教學的簡約性,從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過程與環節的簡約、教學方法的最佳化以及知識的歸類壓縮,使教師的教學簡單有效,使學生的學習輕鬆快樂。
戴老師認為學生的發展區細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智力任務;二是透過學生之間互助完成的學習任務;三是學生獨立或合作都無法完成的學習任務。那麼學生能獨立完成的應該讓學生自己完成或合作完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解決生獨立或合作都無法完成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就教的簡單了。
然而,在日常工作的真實環境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否浪費了很多時間?教師付出的勞動到底有多少價值?課堂上是否要承載得滿滿當當?學生做的、教師改的作業發揮了多大作用?……特別對作業的批改,深有同感。每天累得要命把厚厚的四摞作業本批改完(有時還多)發下去,要求學生訂正。可是學生對經過老師批改,相隔一天的作業的重視度已經降低,他們的注意力早已放在新作業上了。
戴老師透過:1、課內及時改。2、快速的改。3、學生批改作業。做得快的學生老師批改完後,幫助老師批改別的學生作業。當堂批改的作業當堂訂正,當堂訂正的作業當堂返改,學生更正後的作業給批改的學生檢查,如果還不對,就幫助他,直到理解為止。甚至可以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盟批改作業。做法是先批改他們的作業,在輔導做錯的題,然後讓他們批改作業。有時他們遇到困難就請教老師,又給老師提供了指導的機會。在批改的過程中,優秀作業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這樣目的就達到了。
嘗試是孩子的天性,學習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要鼓勵學生去做,勇敢去試,只有讓學生嘗試才能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透過組織討論交流提煉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集中解決透過合作討論仍不解決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師教得簡單,學生學得實在。
數學課外書讀後感二
在大學初學《數學史》時,我便對數學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由此愛上了數學這一學科。工作後,我成為了一名數學教師。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夠把數學文化融入到課堂中來,那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於是,我仔細研讀了《數學文化》一書,獲益頗多。
眾所周知,數學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初牙牙學語地創造豐富多彩的記數制度,然後在花季雨季之中為數學建立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盡的分支,到如今,展現它花樣年華之時耀眼奪目的數學成果。與其他文化一樣,數學科學也是集齊了幾千年人類智慧的結晶。
讀完《數學文化》,心底不由得一陣感動。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是一個對數學有著宗教般虔誠的仰望者的心動,是一個對歷史有著無盡探索慾望的追求者的嚮往。每一代人都在數學這座古老的大廈上新增一層樓。當我們為這個大廈添磚加瓦時,有必要了解它的歷史。透過這本書,我對數學發展的概況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書中透過生動具體的事例,介紹了數學發展過程中的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與重要成果,讓我初步瞭解了數學這門科學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過程,體會了數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作用,感受到了數學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