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投江讀後感(精選11篇)

八女投江讀後感(精選11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女投江讀後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女投江讀後感1

  在我看到的抗日故事中,作為牡丹江人的我還是被“八女投江”的故事感動著。每當大人帶我到江邊八女投江紀念碑前遊玩時,都會給我講八位女英雄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西征隊伍中,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在攻打樓山鎮戰鬥中,該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遭遇。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八位女兵與日偽軍展開激戰,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是她們卻被敵人圍困於河邊。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的23歲,最小的僅13歲。

  今天當我再次在網上看完八女投江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懂得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無數的英雄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長大為成為祖國棟樑之材。

  八女投江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八女投江》這本書,那種捨己為人的精神,那種大公無私、無私奉獻的精神打動了我。61年前在中華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多麼悲壯的事。為了減少大步隊損失,只有八人擔當起了掩護大部隊,前面是兇惡日本兵,前面是波濤洶湧的河水他們為了大部隊減少損失,不討大部隊的營救,這是多麼英勇啊。這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讀到這感受到了她們個人的品質。為此我感受到我們中華每個都值得自豪。同時,以為他們只有八人,而敵人卻有兩千多人,他們無路可走,只有戰死或被俘虜,他們會投降還是寧死不屈呢?

  在困難的時候,她們會選擇死還是被腐乳,八個人自信的說:“哈哈,犧牲我們沒關係,但總有一天,你們會被我們趕出去,敵人拿起槍就向她們打去。幾聲槍響並沒有嚇到他們,他們便向水中跳去,幾聲跳水聲,頓時打動了我,我慢慢的流下眼淚,我為這幾個人感到自豪。

  61年過去了,現在的中國已經勝利了,五十八年以前,那些為中國現身的英雄,都永遠記住在我心中,永永遠遠,當我想到這我心中定住了一個新目標,就是努力學習,回報祖國,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八女投江讀後感3

  讀了《八女投江》這個故事,我被八位女戰士寧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故事講述的是1938年5月,松花江下游進入了春天,但是這裡卻絲毫沒有春天的氣息。日軍為了圍剿東北抗日聯軍,派出大隊人馬四處開槍放炮,攪得村村雞犬不寧,老百姓東躲西藏。敵眾我寡,抗日聯軍只得西征,很多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也有不少女戰士。最後只剩下了指導員冷雲、班長鬍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董桂清、王惠民、李風善和第四被服廠廠長安順福八名女同志。

  她們以頑強的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緊緊跟隨大隊轉戰南北。10月的一天,抗聯第五軍和第四軍轉戰到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岸時,八名女戰士與大隊部失去了聯絡。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時,她們準備渡河尋找師部的時候,誰知就在此時,師部卻遭到了日軍的襲擊,八名女戰士望著對岸,心急如焚。為了救師部,冷雲決定將敵人吸引到她們的身上,掩護師部突圍。於是她們毅然向敵人猛烈地開火。敵人發現對岸有人攻擊,立即將火力射向她們,師部乘機突圍。

  但八位女戰士卻被敵人死死纏住,無法脫身。最後,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沒有了。擺在她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投降,一是戰死。她們寧願死也不做俘虜。八名女戰士手挽著手,高唱著《國際歌》,慢慢地向河中間走去……犧牲時年齡最大的冷雲只有23歲,最小的王惠民僅13歲,只比我大2歲,可她卻是如此地堅強不屈!“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這句話說得多好啊!八位女戰士清清白白的死了,沒有一個人苟且偷生,沒有一個人舉手投降,她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大部隊的安全撤離,付出了年輕的生命,用鮮血換來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使敵人為這之膽戰心驚。她們妖孽感行動證明給敵人看:中國人是不好欺侮的,寧死也不屈服的!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我們要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要做新時代的小戰士,好好學習,奮發努力,長大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辜負革命先烈對我們的殷切希望,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八女投江讀後感4

  今天夜晚,我在微弱的燈光下讀者《八女投江》這篇課文。讀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故事主要講了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八名女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主動吸引敵人火力,在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中投江殉國的事。當我讀到這八位女戰士中,最大的只有23歲,最小的只有13歲時。我的心中一震,她們小小年齡肩上卻揹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關鍵是他們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了一件任務。

  與他們相比,我是何等幸福。我在心裡說:“一定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當我讀到冷雲看到這種情況,急忙和女戰士們一塊兒喊道:“同志們!不要管我們,快點兒衝出去,保住手裡的槍,抗戰道德。我感受到了女戰士們顧全大局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品質。不願讓戰友為了自己而犧牲在敵人的槍下,盼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活著衝出包圍圈,儲存抗日的力量。從這兩個感嘆號可以看出女戰士情緒高漲,熱血澎湃。當我讀到現在她們眼前只有兩條路:要麼戰死,要麼被鬼子抓住。冷雲靜靜地看了看戰友們,好像在說:”同志們,怎麼辦?“戰友們也默默地看了看冷雲,點了點頭,好像在回答:”指導員,你就下命令吧。“冷雲把手一揮,果斷的說:“同志們,下河!”時我感受到了他們是如此堅強不屈,寧可死也不做敵人的俘虜。“寧可戰死,也不跪著生”,這話說得非常好,女戰士們清清白白的死了,沒有一個人苟且偷生,沒有一個人舉手投降,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大部隊的安全撤離,他們付出了生命,用鮮血換來了勝利與成功。

  中國有數不清的抗日英雄,更有很多無名英雄,他們都視死如歸,堅強不屈。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的道路也並非一條坦途。在這條路上,有牽掛,有岐途。我們用不著用生命去交換,但我們要用智慧和勇氣去擊敗他,跨越它,成為新時代有骨氣的中國人!

  八女投江讀後感5

  讀了《八女投江》這篇文章,我被八位女英雄的所作所為感動了。八位女戰士中最大的只有24歲,最小的才13歲,就比我大了1歲,她卻是如此堅強不屈,寧可死,也不做敵人的俘虜。

  “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這話說地非常好,女戰士們清清白白地死了,沒有一個人苟且偷生,沒有一個人舉手投降,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大部隊的安全撤離,她們付出了生命,用鮮血換來了戰鬥的勝利與成功,用鮮血讓敵人感到畏懼,證明給敵人看,中國人民是寧死不屈的,這才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了不起的中國人!中國有數不清的抗日英雄,有很多是無名英雄,他們都視死如歸,堅強不屈。那我們生活、生活中的困難又算什麼呢?讓我們共同努力,今後做一個默默奉獻的,“了不起”的中國人!

  八女投江讀後感6

  歷史的滾滾洪流,埋沒了多少戰火往事,卻將無數英雄的光輝形象送入人們的心中,讀完《八女投江》這篇文章後,我的心中又多了八座不朽的豐碑。

  故事講述了八位抗日女戰士面對兇狠的敵人,毫不畏懼身後的河水,她們寧願冒死渡河也不去做敵人的俘虜,毅然決然地跳進河水中,在烏斯渾河中壯烈犧牲。

  讀完這篇文章,我心中震撼不已,女戰士們也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她們更珍惜的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她們心中,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高於一切,重於一切!她們知道渡不過去,還是毅然決然地渡河,他們寧死也要保衛國家!現在想起來,中國勝利多麼不容易啊!是多少英雄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我閉上眼睛,彷彿看到左權將軍為了人們更安全的撤退,用自己的生命為他們開闢了生的道路。袁隆平爺爺為了能讓人民吃飽飯,每天生活在稻田裡,皮膚都被曬黑了,他的水稻救了多少飢餓的人。那些殘暴的日本人,見中國人就殺,他們舉行殺人比賽,吃人肉,用活人做試驗……每每讀來,心中的憤怒便覺得難以抑制。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如果沒有這些英雄,我們會有這樣美好的生活嗎?如果外國侵略者現在還任意殘殺中國人,沒有了那些抗日英雄的英勇抗戰,奮不顧身,我們中國人會站起來嗎?所以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些英雄,也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們的國家已經強大了,正以強盛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併為祖國的未來和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

  八女投江讀後感7

  我曾讀過一個歷史故事:《八女投江》。讀完這個故事,我已潸然淚下,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1938夏天,日本關東里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四、第五軍為擺脫困境,被迫向西轉移。隊伍中有第五軍婦女團。當時任婦女團隊長的冷雲的丈夫才剛剛犧牲。她強忍悲痛隨部隊西征,開始了自己的征程。

  1938年10月的一天,部隊撤退了烏斯渾河邊,戰士們即累又餓還渴,只好生火做飯。由於疲勞,不一會就睡著了……

  戰士們沒有想:篝火暴露了目標,日本鬼子的特務知道了訊息,報告了日本軍官。後半夜,日軍包圍了紅軍大部隊。冷雲的小分隊因離大部隊較遠,沒被日軍發現。日軍於是向大部隊逼近。在這生死關頭,冷雲果斷組織大家從背後偷襲敵人。由於人少力薄,冷雲帶領的小分隊沒能突出重圍,她和剩下的七個女紅軍一起唱著《國際歌》,挽臂走入波濤洶湧的烏斯渾河,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的25歲,最小的才13歲。

  日本軍連聲哀嘆:“連女人都不怕死,中國滅忘不了了!”

  中國歷史有多少這樣感人的故事啊!正是這種英勇不屈的氣節,中國紅軍才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八女投江的故事是中國歷史上的壯舉。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奮勇向前,讓我們踏著她們的光輝足跡,為我國的宏偉藍圖而發奮圖強!

  八女投江讀後感8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八女感到無比的敬佩。

  八女原是第五軍婦女團成員,因婦女團成員多數壯烈犧牲,最後只剩下八位女戰士:冷雲、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安順福。為了掩護連隊轉移,她們把敵人引到了一條河邊。日軍企圖引誘八女上當,但當時她們心中只有一句話:“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她們不枔被可惡的日本侵略者擊中,英勇犧牲。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僅僅只有13歲。

  可惡的日本侵略軍啊!連最小的、僅僅只有13歲的小女孩,他們也絲毫不手下留情。還企圖誘惑我們中華民族的好烈士——八女。但是,她們可不吃這一套,依然抵抗著日軍的種種攻擊。

  8位女戰士投江殉國的壯烈場面,也震撼了日本侵略者。兇狠的日軍指揮官熊谷大佐目睹後,沮喪地嘆道:“中國的女人都這樣的頑固,死了的不怕,中國的滅亡不了哇!”看,連日本軍官都被八女折服了,看那些小兵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中國人民的精神主要是一點:堅強不屈,不怕死!八女投江,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詩,表現了中華民族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八女投江讀後感9

  滾滾波濤的烏斯渾河江,你可記得,在一九三八年秋天,在波濤中,永遠消失了八位女英雄的身影。你可記得在五十七年前,在你眼前發生了一件多麼悲痛的事,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心就像平靜的湖水中丟進一塊石頭,泛起層層漣漪。

  《八女投江》這個故事引人入勝,我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為了減少大部隊的損失,只有八人的婦女團接受了掩護的任務,前面是兇惡的敵人,後面是滔滔的河水,她們幾人都不游泳,生的可能幾乎沒有,然而,他們艱決的拒絕了大部隊的營救,把敵人引了過來,因為她們知道,如果大部隊營救的話,她們必定會突圍出去,但如果這樣,犧牲的不只八個人,於是她們又和敵人展開了戰鬥。

  為了不讓大部隊的更多同志的犧牲,八個婦女勇挑重擔。她們可以不去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她們有生還的希望,但她們卻作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舉動:放棄自己,救大家!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在戰鬥中,她們的頑強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又是那樣的可歌可泣。八位柔弱的女同志,要對付的卻是敵人的大部隊。她們明白,她們一旦作出決定,面臨就是死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們是為了什麼?記得冷雲面對死亡時說了一句話:“為祖國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這是一句多麼偉大的話呀!八位女英雄用生命和鮮血凝聚成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將永遠地激勵著我們,為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而不懈奮鬥。

  我輕輕合上這本書,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深切地體會和感受到國家的獨立,民族團結和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深切地體會和感受到中華民族是一個永遠不可戰勝的偉大民族。身為跨世紀的新一代,我們應該以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為榜樣,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現在美好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努力奮鬥。

  八女投江讀後感10

  自從我讀了《八女投江》這篇文章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被八位女同志的壯舉深深地震撼著。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部隊要過牡丹江,遇上了日本軍,八位女戰士機智地把敵人引開了,於是他們便與敵人展開了鬥爭。在戰鬥中,黃桂清和郭桂琴受了重傷,八名女戰士處在三面受敵,一面臨水的絕境,冷雲和另外七位女戰士一起從容地向烏斯渾河深處走去。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八位女英雄英勇不屈的精神所折服了,她們的豪言壯語,就是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的聲音,她們用鮮血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日壯歌,他們其中的一名戰士叫王惠民才13歲,和我們年齡差不多,我和她們比一比,我真是自嘆不如。她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塑造了民族英雄的形象。我不禁沉思:是什麼力量促使她們如此這樣的勇敢頑強呢?我想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的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無數中國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她們把祖國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聯絡在一起,把為國捐軀看著最崇高的事情,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實踐證明,有了強烈的愛國之心,才有感人的報國之舉。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家長對我們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有的小朋友厭倦了這種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對待玩具更是喜新厭舊。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不要怨天尤人,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棟樑。我們要從為國捐軀的烈士手中接過重任,珍惜時間,勤奮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安息吧,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我們會把你們的精神發揚光大。

  八女投江讀後感11

  《八女投江》,一個我國曆史上家喻戶曉的中華革命故事,許多人看了這個故事後不禁熱淚盈眶,高稱“了不起”。八女為什麼投江呢?我帶著疑問走進書中。

  1938年10月的一天,八名女戰士(冷雲、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董桂清、李風善、王惠民和順福)以頑強的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緊跟部隊轉戰南北。這天,部隊轉戰到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岸,女戰士便與他們失去了聯絡。這時金參謀來了,告訴她們部隊就在對岸。於是她們出發了。不料,部隊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偷襲。女戰士們為了能讓部隊安全逃離,引誘敵軍八注意力放在她們身上,敵人果然上當了,可是女戰士手中的子彈等炸藥不多,怎麼辦呢?英勇的女戰士們寧死不屈,唱著國歌,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從此,才有了《八女投江》這個經典的故事。

  讀完此書,我深深地被女戰士們感動了,也痛恨起日本侵略者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歷史上永遠抹不掉的一個汙點。日本人看見舊中國的昏庸無道,便侵略我國,幾十年戰爭如一日,受到的屈辱何止一次呢?人們忘不了戰爭、甲午戰爭,忘不了火燒圓明園,更忘不了租界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怎能蒙受這樣的奇恥大辱。看,百年的睡獅已醒,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埋葬了黑暗的舊社會,也埋葬了恥辱。炮聲轟鳴,鮮血四濺的戰場上,有多少人民子弟兵獻出了他們的血肉之身。為國家,為人民盡了自己的一份力。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有多少嬰孩失去了親人。殘忍,殘忍,太殘忍了。是誰帶給我們這樣的恥辱?是洋鬼子,是他們殘害了我國的老百姓。於是,共產黨產生了。他們領導著人們那個在舊中國的廢堀上發奮圖強,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巨龍騰飛,經過三十多年的戰爭,中國終於取得了勝利。

  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在天安門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一時間,天下百姓載歌載舞,歡慶勝利。如今,我們的祖國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東方閃閃發光,光彩奪目,我們的祖國還在飛速發展,祖國未來的藍圖需要我們去構造。

  看完這個故事,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加倍珍惜。我們是在紅旗下長大的,沒有經過任何艱難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們要像女英雄那樣,絕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當遇到危險或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我們要像女英雄那樣,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隨時準備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們要像女英雄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難從嚴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我們要把過去的奇恥大辱牢記在心,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鍛鍊強壯的體魄,培養良好的品德,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