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讀後感內容
菜根譚讀後感內容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菜根譚讀後感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
菜根譚讀後感內容篇一
初識《菜根譚》,是在手機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電子書。這本書就是對《菜根譚》的解讀,當時讀的時候就感觸頗深,其中有關修身、處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闡述,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放寒假之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學校的圖書室裡發現了這本《菜根譚大全集》,我如獲至寶。假期裡,每個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柔和的檯燈下,輕輕捧起這份沉澱的古老智慧,靜靜地讀著《菜根譚》,讓自己的心靈接受著洗滌,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菜根譚》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關於修身、人生、處世等多個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後世讀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會覓得人生真味。
《菜根譚》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平處坐,低處行”,將“德”放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開篇便提到“潔身自好,棲守道德——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一個能堅守道德準則的人,也許會寂寞一時;一個依附權貴的人,卻會永遠孤獨。心胸豁達寬廣的人,考慮到死後的千古名譽,寧可堅守道德準則而忍受一時的寂寞,也不會因依附權貴而遭受萬世的淒涼。這是何等的潔身自好啊!反觀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多少人因為難以抵禦物慾的誘惑,從而是自己踏上人生的不歸路,留下終生遺憾。一隻只被揪出的“大老虎”還是“小蒼蠅”,不正是驗證了這句話嗎?“潔身自好,棲守道德”,你才會活的坦坦蕩蕩!
而在“天機最神,智巧無益”一則中,則警示人們如何追逐自己的成功與夢想。“貞士無心徼福,天即就無心處牖其衷;險人著意避禍,天即就著意中奪其魄。可見天之機權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個堅守志節的人雖然並不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卻在他無意之間引導他完成自己的心願;陰險的人雖然刻意去躲避災禍的懲罰,可是上天卻在他著意逃避之處奪走他的魂靈使其喪失元氣。由此可見,上天運用魔力的手段非常神奇莫測,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麼用呢?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修養、道德以及能力修煉到家的時候,即使我們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運也會主動來敲門;當一個人不想著成功,只是朝著那個方向努力時,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正如老子所言“後其身而身先”。做人不可太急功近利,不可為了達到那個目標而不惜一切手段。恰恰相反,當你對於名譽、利益、地位多幾分“無心”,對品德、涵養、能力多幾分“著意”,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時,我們就會收穫意料之中的驚喜。
菜根譚讀後感內容篇二
這本書我看過兩遍,第一遍是在大學的時候,有個比我低一級的安徽籍師弟推薦給我看的',那是2010年。我和那位師弟談的頗來,他的思想挺有深度的,我們會偶爾地聊聊天,談人生談理想。某次,他說,師兄,我給你推薦兩本書,我覺得很值得看看,其一就是《菜根譚》,其二是曾國藩的傳記。當時這兩本書都看了,曾國藩的傳記在圖書館借的,版本不是很好,因此印象不是很深刻。等遇到好的版本,曾國藩還是需要重新讀讀的。那位師弟本科畢業去美國留學了,讀完了碩士現在讀博士。他現在還會每個月把他在美國的感悟和經歷寫一寫,挺好的。第二次看這本書是去年了,買了一本,放在床頭,沒事就翻一翻,獲益很多。總的來說,這本書是對我的性格影響最大的兩本書之一,另一本書是唐德剛寫的《胡適口述自傳》。這兩本都使我改掉了性格里的急性子和比較苛刻的部分,教會我更加淡定從容和更加包容的品質。雖然,我現在做的還遠遠不夠,但是我還在努力。這本書也許還需要再多看看。因此很想推薦給大家看看。這本書中都是一些幾乎沒有邏輯不連貫的一些人生哲思。下面就挑選幾句和大家分享吧。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句話在書中是在比較靠後的地方,但是我把它放在第一的位置,因為這句話即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你也一定在別的地方看到過。還有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我特別喜歡的句子。它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在強調一種態度——冷眼旁觀。生活上或是工作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有太多的無能為力,與其整天抱怨懊惱,真是不如以一種冷靜的態度去接受,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而是一種冷眼旁觀的沉靜。我是不太喜歡讓自己的情緒隨著生活中的瑣事而改變,我追求一種內心的平靜,不喜歡自己處於一種大喜大悲的狀態,我討厭那種情緒像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那不僅於事無補,還很有害健康。記得2008年時,高三班會有位同學在班會上說過這樣一句話"就算是跌倒也好豪邁的笑".要的就是這樣一種姿態。
"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這句話是在教我們正確地對待得與失。與老子的那句話"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也是一個意思。《菜根譚》的這句話我覺得說的更具體,在我們得意的時候別輕易忘形,因為太多的人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所以他建議我們早回首,這一點其實我不太認同,因為我覺得這稍微有點悲觀,我們只需要在勝利的時候繼續保持冷靜,及時認清形勢,應該還是可以的。後半句則是說在失敗的時候或許還會轉敗為勝呢,所以不要輕易放棄。這一點是我覺得很有道理的。對於我現在讀研究生而言,其實五六年,甚至是六七年而言,做的實驗何止千百個,只要有十個實驗成功了,那我也就順利畢業了。說的通俗一點,其實我們這一輩子,機會有很多,錯失一兩個機會有算的了什麼呢?甚至,只要你抓住一兩個機會,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我總覺得,失敗教給我們的東西更多。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衍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成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勿躁,寧拙無巧。"這讓我想起來了流行很久了的兩個詞"靠譜與不靠譜",做一個靠譜的人就要事事靠譜,只要你有一件事情不靠譜就會被說為不靠譜,這樣子做一個靠譜的人何其難啊!順著這件事情,我覺得對於朋友和家人,也許我們該多一點包容,允許周圍的人犯一些錯誤,只要次數不多,不是很嚴重,我覺得是可以原諒的。不然的話,那就沒法和別人交往了。就我引述的這句話,總的來說我是贊同他的觀點的。他提倡君子儘量保持沉默和不要輕易浮躁,寧可做一些笨拙且保險的事情,也不要冒險取巧。這讓我想起來了高中數學老師的那句話"吃虧在於不老實".在拙與巧之間,大家自己取捨吧。
之前我以為《菜根譚》是一本禪學意味很濃的書,但是我剛才看書的編者序言,說這本書是融合儒、釋、道三家的行為處事道理。不過就我自己而言,我更喜歡的是關於禪學的句子,比如剛才我介紹的第一句話,我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對於第二句和第三句,我就會有點異議,因為我覺得有點悲觀和保守。忍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原本還準備多介紹幾句我喜歡的句子的,但是我不想把一篇讀後感寫的太多冗長,我們講求的是點到為止,目的是讓你們大概看看喜不喜歡這本書,而不是可以給你講一本書。
《菜根譚》的隱喻是"咬的菜根,百事可做".什麼意思呢?咬菜根好比是很枯燥很落寞的生活,如果在那樣的狀態裡你都扛得住,那麼你就可以應對很多其他事情了。有點逆境出人才的意思。我自己不喜歡太熱鬧和太複雜的生活,總覺得那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我們沒必要刻意去咬菜根,但是我們得具備咬菜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