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級下冊語文第2單元民俗作文

6年級下冊語文第2單元民俗作文

  【篇一: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400字:湖南的風土人情】

  中國—這片廣闊的神舟大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如果中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它們就是這片土地上盛開地最鮮豔的花朵。每一個民族有每一個民族的風俗,每一個地區也有每一個地區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

  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各個地區的特色逐一淡化了,只有回到樸實的農村才能感受到濃厚的地方風俗。

  在我的家鄉湖南就是一個保留著獨特風俗的地區。每逢喜事,照湖南人熱情的性子,都會在自家院子裡用木板搭一個戲臺子,請藝人來家裡唱湖南著名的花鼓戲。在屋裡擺上大圓桌,請親戚鄰居到家裡吃飯看戲,擺大圓桌象徵團圓,祥和。桌上不會擺太多碗菜,但是每一碗都內容豐富,我們叫它“雜味菜”是當地最有名的菜之一,菜裡有香腸,木耳,豆乾……。這種菜雖不及“淮揚菜”那樣精緻,卻能從這道粗獷豪邁的家常菜中吃出農家獨有天然樸素的風情,也別有一翻風味。

  在農村,吃自己種的菜和大米,很少去買東西,房子也是自己家蓋的。我們住的房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年輕時用汗水夯築起來的,紅磚,黑瓦是我們那兒房子最大的特徵。我們家有兩層樓,上面睡覺,下面吃飯,格局簡單。那不像城市裡的房屋,閃閃發亮,富麗堂皇。那都是用天然的土砌成的,走進去就嗅到一種清香的泥土味,有種能讓人返璞歸真的獨特氣息。

  大人們聽到韻味十足的腔調也跟著哼起來,小孩們則在桌上的大碗裡聚精會神地挑著香腸,一幅多麼熱鬧祥和的畫面!戲聽完了菜吃完了,客人主人依依惜別,臨走前主人總會向客人遞上一塊臘肉,肉燻得紅通通的,這裡面裝著的是湖南人熱情好客的美好情誼。

  【篇二: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300字:親臨畲家族】

  畲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這次我就親臨了畲家族。

  畲族的姑娘都長得俊俏美麗,她們的眼睛炯炯有神,鼻樑高高的,頭髮總喜歡留得很長,據說畲族姑娘是因為有了這長頭髮而才美麗的。畲族人的的服飾也是別具特色。婦女、姑娘們都愛穿及腳裸的長裙,顏色都偏於暖色:粉、紅、金黃等。腰上的部分十分緊,足以體現了姑娘們的窈窕與秀美的身姿。上身當然也是女孩們最能體現身材的部分,但畲家族的姑娘們總會穿著圓領中長襟的上衣,十分寬鬆,可這樣還是能看出她們協調的身姿。這天,樓臺上出現了一位畲族美女,為大家獻上了《今天是個好日子》她的歌聲悅耳動聽,使人一聽就有了興致,她們的才藝也真讓人愛慕。到了高潮部分,幾位小夥子拿著六根竹竿來姐姐她們隨著音樂跳起竹竿來,那幾位小夥子拉上我一起跳了起來,他們臉上淳樸的笑容和這美妙的歌聲讓我無法拒絕。竹竿靈活的移來移去,我不禁手忙腳亂,於是幾個美女姐姐拉著我的手,我也慢慢找到感覺,這真是個美好的日子!過了一會兒,大家都累了,大家互相擁抱在了一起,這突如其來的擁抱,讓我手足無措!但是幸福快樂的!畲族真特獨特。

  這組姑娘——窈窕美麗;畲族服飾——別有特色;畲族活動——好玩有趣;畲族人民——熱情親近!

  【篇三: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作文400字:武夷山的特色節日——柴頭會】

  在悠久的中國文化裡,傳統節日如同繁星一般數不勝數,大小節日大約也有上百個了!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日也是別具一格。就說我家鄉的柴頭會吧!柴頭會前後三天從農曆二月初五到初七結束的。期間,有許多從鄉下來的會帶著自家做的農產品和藥材來賣這不,這個星期,老師就佈置我們去看柴頭會了。

  這天,我坐車先來到了環島。剛下車,我就被熱鬧的氛圍給包圍了,只見大街上,道路旁都是木質的農產品,有大小不同的桌面,大的直徑約有兩米,小的也約有一米多了。還有木墩,木墩也有兩種,一種是有三條腿支撐的,這種木墩體型大,多用來砍硬的食物或拿來放水盆碗筷的。另一種身體簡易,拿放很方便。除了圓桌,木墩還有許許多多、各形各異的農產品,大街被人們擠得水洩不通,真有揮汗如雨,摩肩接踵的感受,空氣中迴盪著客人和商家討價還價的聲音。

  我隨著人流來到了西門頭,柴頭會的又一個熱鬧非凡的集市,浮現在眼前,在西門頭和環島唯一不同的是,在環島賣的大多為木製農產品,而西門頭則打多賣花卉樹木,放眼望去如一副巨大的圓畫,雖然都是植物,但是植物的品種卻不同,有的是金桔樹,有的是蘭花,有的是水仙,等等。樹的價格也因植物的大小、品種來定,貴的上百元,而便宜的`也有幾十塊錢。植物的數量也是特別的,都是一捆一捆的,一捆也有一百多顆,散的也有幾十顆。

  這就是我們武夷山特有的節日——柴頭會。如同一個集市一般熱鬧。在我們武夷山人的眼裡,柴頭會在悠久的中國裡,如同繁天中一顆閃耀的星星。

  【篇四: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作文:瑤族的民風民俗】

  瑤族人民饒有風趣的民俗有“掛袋子”。客人到了瑤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隨身帶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掛,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來用餐,都不用事先說明,主人自然會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這個規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邊,主人就認為你還要去別的地方,吃飯往往落空。

  在達山瑤中,去別人家吃飯,主人家會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時,主人家就會把金黃厚實的臘肉為上品,吃飯時主人會把大塊大塊的臘肉往客人的碗裡夾。

  瑤族普遍禁食狗肉,貓肉,蛙肉。凡是生產過的婦女頭幾天是不能吃豬油的。

  到瑤族人家做客,吃飯時桌位也很講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頭幾位,一些瑤族人還會把雞冠給客人,老人給客人敬酒,其實是一種尊貴。

  到瑤族還要懂當地的禁忌,否則得不了主人的好感還會引起主人家的反感。不能用腳踏火爐撐架;不能在火爐裡燒有字的紙條;不能在瑤族裡穿白鞋和戴白帽,這樣意味著家裡要出喪事;不能坐門檻上;不能坐主婦燒火坐的凳子椅子;遇人伐木時不能說“吃肉”“死”等詞象徵著不吉利;穿草鞋不能上樓。

  瑤族不生產鹽,但同時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是請最公道,至親的人主持的,這叫做“鹽信”,凡是接到“鹽信”者無論多麼重要的事都會丟下,按時赴約。

  瑤族人的民風民俗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瑤族人天性好客會熱情接待你的。

  【篇五: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各地民俗900字】

  火把節到了,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決定到周城去過火把節。

  一條筆直的高速公路連線著一個個依山傍海的村莊和一片片綠色的田野,駕車穿行在這條高速公路上,一陣陣溼潤的、清新的風從車窗外吹了進來,驅走了夏日的炎熱、吹散了我一天的疲勞和鬱悶。我愜意地做了個深呼吸,啊!真香,真宜人──那空氣中帶著洱海水的甘甜、帶著田野中稻花的清香、帶著蒼山上松香的濃郁。車窗前,一群群蜻蜓和彩蝶在飛舞,好象要和我們一起歡度佳節。

  一路優美的風景,一路豔麗的色彩,還沒看夠,還沒道完,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到了周城村。

  周城村是聞名中外的古鎮,這裡有如詩如畫般的風景區──蝴蝶泉,勤勞善良的白族人民孕育了白族文化,一段段動人的傳說、一則則優美的故事從這裡流傳。

  太陽落山了,天漸漸黑了,一把高高的大火把燃燒了起來,紅紅的火苗升騰著、飄動著,照亮了夜空、照亮了村莊、照亮了一張張幸福興奮的臉。點點火星在跳躍、在飛騰、在飄散。火把上掛滿了象徵豐收的水果,在火焰的照耀下,那桃子鮮豔、梨子晶瑩、葡萄透亮,空氣中瀰漫著燒熟了的水果的濃香。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地區特有的節日,每年舉行一次。每到這天,人民就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豎起大火把,家家戶戶擺著豐盛的晚餐,老老少少都穿上鮮豔亮麗的民族服裝。每當夜幕降臨,村民們就聚在一中國燃大火把,圍著火把載歌載舞,並紛紛摘下火把上的水果吃。除了大火把,人們還舉著小火把,手中提著一袋松香,往火把上撒一把松香,火苗就“砰”的一聲騰開來,隨即又變成原來的樣子。當更多的小火把點燃,當孩子們舞動著火把在每條小巷中奔跑,那一條條小巷彷彿變成一條條將要騰飛的火龍。

  在這一天,老人們在祈禱四季平安,祝福家庭和睦;成年人在希望五穀豐登,展望更好的年景;而孩子們,則盡情地享受著節日的快樂。

  回到家,躺在床上,可久久無法入睡,我回味著今天的所見所聞。大理,我的風景如畫的家鄉;白族,我的勤勞善良的民族。這裡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三月街”、“火把節”、三塔寺、大理古城、周城古鎮……這些都是大理歷史和白族文化的真實寫照。我為我是白族人而倍感自豪,我為我的家鄉感到驕傲。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要當一名大理歷史、白族文化學者。

  我喜歡火把節,喜歡這火紅的夜晚,還有這火紅的日子。

  【篇六: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躲親民俗1200字】

  玉姐出嫁的日子,是舅媽請“算命先生”推算後才定下的。吉期選在農曆的2月23日。那天,我們全家一起床,就早早地往玉姐家裡趕來。快走到她家時,遠遠地望見她家門前的場子裡坐了好幾堆人。我們便點燃了賀喜的鞭炮。大家聽到了鞭炮聲,只見舅媽趕忙從人堆裡迎了出來。我發現舅媽的雙眼紅紅的,像兩個熟透了的水蜜桃。我們坐下後,還沒喝完杯中的茶,我便迫不及待地去找玉姐,因為我平時和她最要好啦!

  誰知剛一跨進玉姐臥室的門,我便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只見玉姐趴在床頭,肩膀一抽一抽地顫動著,原來她在低聲地啜泣。我這時才想到舅媽紅腫的眼睛,肯定也是剛哭過的。哎!母女倆在一起相依為命地過了這麼久,突然就要分離了,誰能捨得呢?

  結婚,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個莊重而又神聖的日子。但對於舅媽和玉姐來說,那一天似乎來得特別早。玉姐出嫁那天,彷彿連天都亮得比平時早。舅舅和舅媽一大早起來,安排好了家中的事情,就朝著親家相反的方向走去了。他們不會忘記“算命先生”的叮囑:孃家父母必須向女兒出嫁相反的方向走,直到完全聽不見迎親的鞭炮聲和嗩吶聲,這就是我們這兒農村的“躲親”風俗。風俗乎?迷信乎?人們無法知道,但又不得不相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為了玉姐和健哥的幸福,舅舅和舅媽早飯就沒吃便遠遠地躲開了。我彷彿看見兩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雙眼滿含著眼淚,一邊留戀地回頭張望,一邊又惶急地向遠方走去……

  我想:如此“躲親”,與其說是一種風俗,倒不如說是一種迷信!請鄉親們好好地想一想,這種“躲親”與新郎新娘的幸福又有什麼關係呢?只不過是“算命先生”愚弄人們的一套把戲罷了!希望明智的父老鄉親們儘快地革除這種愚昧的習俗,傳承那些具有高雅文化底蘊的“民風民俗”吧!作文

  【篇七: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清明節插柳民俗1700字】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幾日?有幾種說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這樣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詩云:“初過寒食一百六”,認為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清明節與冬至本身所處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

  清明前後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打馬球,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習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容。

  【篇八: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鄂倫春的民俗400字】

  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裡,有一種熱情,好客、大方、熱愛大自然的一個民族叫做————鄂倫春。

  鄂倫春是一個勇敢的民族,起初是在大山中,與狼伴舞,日月同床,後來,勇敢的鄂倫春人建造了簡單的房屋,鄂倫春人的衣服,算是最有大自然的氣息了

  用打來的動物的皮,圍成簡單的衣服,又保暖又好看,用動物的頭,縫成一個裡外有毛的帽子,最有特色的是,帽子上有兩個小角。

  鄂倫春人,吃的飯就是肉,手把肉,烤肉,所有的主食都是肉和柳蒿芽湯,在這裡的鄂倫春人總是每人有一個武器,用來捕獵狍子、野豬。

  現在的鄂倫春人,已經不在打獵了,從古時的肉搏到了現在的文明社會,不過還是有的老人忘不了山上大獵時的精彩,與野豬搏鬥是的刺激,和拉著動物的屍骨到家的喜悅,所以有的老人現在還在山上居住,有時下來有時上去,一直過著與狼伴舞,日月同床的日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