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得主Bob Dylan是複雜難解的時代傳奇

諾貝爾得主Bob Dylan是複雜難解的時代傳奇

  導語:縱觀其音樂生涯,年逾75的Bob Dylan,也依然是一個近乎神的存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相關資料,歡迎查閱與欣賞,謝謝。

  諾貝爾得主Bob Dylan是複雜難解的時代傳奇

  搖滾

  滾石不生苔,而Bob Dylan,就像一塊滾石。

  Bob Dylan有很多頭銜:民謠搖滾奠基人、詩人、畫家、08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獲得者、近50年來音樂史上的關鍵角色。

  縱觀其音樂生涯,年逾75的Bob Dylan,也依然是一個近乎神的存在。

  一、翹課的叛逆少年

  那唱片的聲音讓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人,就像是我投錯了胎——10歲的Robert Allen Zimmer在第一次聽到鄉村音樂時,彷彿就覺察到了他此生的使命。

  但他所成長的明尼蘇達州礦區小鎮Hibbing,卻是個氣候嚴酷、生活封閉乏味的地方,只有電臺傳送著來自外界的資訊。

  中學畢業後的第二天Robert就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小鎮,去了當時他能去的最遠的地方——到Fargo市參加了另一支樂隊,為小有名氣的歌手Bobby Vee伴奏鋼琴並一同演出了兩場。

  幾個月後Robert搬去了Minneapolis市的明尼蘇達大學上學,但他完全沒去上課,而是通宵達旦地彈琴唱歌,白天則矇頭睡覺,因而再沒時間讀書。

  他也並非完全不沾書本,他開始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時間沉浸在垮掉派詩人凱魯亞克癲狂的詩作世界中,深信自己也是其中瘋狂而有趣的一員。

  與此同時,他還發現了一名叫Dylan Thomas的詩人,並從其作品中獲得了很大的啟發和影響。在那之後的某一天裡,Bob Dylan這個名字如同天啟般突然出現在他腦海中,從此Robert便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Bob Dylan。

  為了吸取各種音樂養分,Dylan當時最常光顧的就是唱片店。但他幾乎不買唱片,而是去試聽室埋頭狂聽。他只需要聽一兩遍就能把一首歌學懂,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Woody Guthrie的歌,才恍然明白了自己的方向。

  二、無所顧忌的孤獨巨星

  一年後,當他從大學輟學,提著旅行箱和吉他,一路搭便車,他那段史詩般的征程也就此開始。

  Bob Dylan混跡在格林威治村的眾多歌唱好手中,一邊浸淫著自由的藝術氛圍,一邊留心觀察。但在精神病院見到偶像Woody Guthrie時,Dylan被殘酷的現實震驚了。

  他之後再沒去看望過Guthrie,但仍舊唱著Guthrie的歌,但突然間他也開始唱其他人的歌。

  Woody Guthrie

  很明顯Dylan對Woody Guthrie的迷戀已經完結。為紀念,他第一次動筆寫了一首《Song For Woody》。

  從此Bob Dylan開始自主創作。

  他幾次三番地去找樂評人Robert Shelton,給他唱自己的歌。直到Shelton意識到他的價值,把他推薦給各個唱片公司,並在《紐約時報》上對他大加讚賞,才終於引發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製作人John Hammond的注意,併為他掙得了一紙唱片合約。

  這番幸運之神的眷顧很快讓Bob Dylan成為一顆新星,尤其在1963年他的反戰歌曲和話題歌曲廣為流傳之時,整個美國民謠界和一代年輕人的心靈都受到他的劇烈衝擊。

  時逢美國民權運動如火如荼,馬丁· 路德 ·金和肯尼迪總統相繼被刺,Bob Dylan和諸多左派歌手一道現身於各類抗議活動中,甚至還在盛大的New Port民謠音樂節上大唱抗議歌曲,被視作新一代左派歌手領軍人物。

  但熟悉Bob Dylan的民謠歌手Dave Van Ronk 回憶說:“Bob不是個政治化的人。”

  也許是感到被民謠和抗議運動操縱和牽絆了,當Bob Dylan被緊急國民委員會授予“自由獎”時,他發言公開反抗,稱只是一個獨立詩人,言論震驚並激怒了所有人。

  Bob Dylan在意識形態爭鬥最激烈的時候突然抽身而出,因為他不想做任何人的代言人,他看到了大洋彼岸“披頭士”引發的狂潮,而他知道那是未來。

  於是他迅速進行了另一番改頭換面,他從民謠陣線的旗幟歌手變成了一個搖滾明星。

  皺巴巴的牛仔褲和工裝服被Carnaby街出品的時髦西裝、不分晝夜架在鼻樑上的太陽鏡和“披頭士”式的尖頭皮鞋代替,他甚至越來越多地以超現實的方式調侃記者。

  只要能繼續做我喜歡做的事,我不在乎被標籤,或者媒體怎麼看,因為我每天晚上都在面對人們演出。

  這種出格的叛離行為讓Dylan在1965年的New Port音樂節上遭受了公眾最嚴厲的敵對情緒。

  事發前5天,他的搖滾傳世名曲《Like A Rolling Stone》剛橫空出世,而他已接到邀請領銜出演New Port這個一年一度的民謠盛會。在演出前一天,Dylan突然擅自決定挑戰音樂節的慣例,他要帶一支完全電聲化的樂隊上場。

  當時臺下的觀眾呈現出兩級分化的反應,後臺亂作一團:老的左派抗議歌手認為Dylan演的是流行樂,不是民謠。 Dylan尊崇的民謠領袖Pete Seeger憤怒得差點要用斧頭把擴音器的電纜斬斷,Dylan和樂隊只演了3首歌就在噓聲中匆忙下臺。

  第一次攜樂隊登場便遭如此衝擊,但Bob Dylan並沒退縮,Dylan的轉變和頑固在一段時期被很多人曲解,歌迷指責他、壓迫他。

  三、崩潰、遁匿和重生

  1966年春,Dylan和樂隊踏上了澳洲和歐洲的巡演之路,民謠半場和搖滾半場的.尖銳對比激怒了很多歌迷。

  終於這種對立在曼徹斯特Free Trade Hall舉辦的演出中達到了頂點,一個激動的觀眾趁著兩首歌銜接的安靜時刻,突然朝臺上大吼了一聲“猶大”!全場譁然。

  片刻後,Dylan回應說:“我不相信你?你是個騙子!”他用人們指責他的話回敬了那個觀眾。隨後對樂隊成員叫道:“弄大聲點!”鼓聲響起,《Like a Rolling Stone》隨即奏響,這便是搖滾史上最為著名的現場之一。

  歐洲巡演結束後,沒過多久他就駕摩托車出了車禍。在此後長達8年的時間裡他都極少露面,這一事件至今仍被蒙上一層迷霧。

  其實在歐洲巡演接近尾聲時,Dylan已對那種生活深感厭煩。那場車禍後,Bob Dylan仍繼續寫歌,錄製專輯和演出。他也像其他人一樣結婚(兩次)生子。

  四、滾石不生苔

  如果說Bob Dylan在60年代為世人所做的貢獻,是賦予流行樂以知性的靈魂,那麼現在,當他已步入70高齡,他則被詮釋為極大地擴充套件了民謠文化的關鍵人物,而這種民謠文化正是他最初的崛起之地。

  Bob Dylan自傳《像一塊滾石》這部著作是Dylan自傳的第一部。他在其中用了三個章節詳述了自己頭一年在紐約的生活,而對於60年代中期的事業頂峰幾乎避而不談。

  紀錄片《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這部傳紀片發表於2005年,由著名導演Martin Scorsese執導,聚焦於Dylan1961年來到紐約至1966年摩托車禍期間的故事。片中有眾多重要相關人物和Dylan本人的採訪。

  電影《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受Dylan的音樂和他不同時期的諸多個性所啟發”,片中的6個迥異的角色分別代表Dylan生活的不同方面。

  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鮑勃·迪倫,我們錯過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傳奇,一種文化,一種思維方式,一個時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