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故事:一種文化象徵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一種文化象徵
鄭和(1371-1433年)原姓馬,名和,字三寶,出生在雲南省昆陽州人(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鄭和的父親和他的爺爺曾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覲。鄭和母親姓溫,非常賢良。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鄭家在當地很受人們的尊敬。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派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進軍雲南。在戰亂中, 11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被閹割,在軍中做秀童。雲南平定之後,1385年,又隨軍調往北方,先後轉戰於蒙古沙漠和遼東等地。19歲時,被挑選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從此追隨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邊,逐漸得到朱棣的信任。1399-1402年,朱棣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進行了“靖難之役”,鄭和立下功勞,幫助朱棣登上皇位。鄭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1404年,朱棣為表彰鄭和的功績,親筆賜姓“鄭”,從此更名鄭和,史稱“三寶太監”。
鄭和是太監,自己沒有子女,他做官後,從他哥哥過繼一個兒子,他兒子結婚繁衍後代,主要有兩支:一支在南京,有幾百人,蘇州有個分支;一支在雲南,主要在玉溪,並有一分支到泰國清邁市。
28年晝夜星馳的行程,30多個陌生國度的停泊,9萬里波瀾壯闊的遠航,七下西洋的鄭和給我們這個民族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
600年斗轉星移,許多細節都已隱沒在歷史之中,然而在滄海桑田的異國他鄉,仍然能找到當年長駛遠駕的鄭三保的`身影。如今,關於鄭和的研究和紀念在世界掀起了波瀾。
說到鄭和的文化貢獻,很多人都會想到那支船隊沿途撒下的文化種子,也會滿懷敬意地說到,600年前的浩蕩征帆是如何定格為世界航海史上的豐碑的。然而,在鄭和雲帆高張的航行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它竭力張揚的中華民族關於文明交流和國際關係的獨特判斷,是中國文化中“和”的思想精髓和“禮”的精神境界。
因此,人們回望600年前的那次偉大遠航,並非為了追念一個人的壯舉和一個時代的榮耀,更是懷想鄭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國際交往中的一種歷史傳統,追憶在這個偉大的遠航中不同文化相互走近的可貴姿態。
在鄭和隨帶的永樂帝國書中,明確寫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一視同仁,不能眾欺寡、強凌弱……”面對周邊國家的衝突動盪,強大的大明王朝想到的是“和平使者”,而不是武力霸權。之所以派出“才負經緯,文通孔孟”的鄭和率萬人舟師,七下西洋,不僅是“示中國富強”,更是要傳播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文化理想,展示止戈為武的和平發展思路,宣講“共享太平之福”的天朝理念。正是因為將遠征的目的定為“宣德化而柔遠人”,才能在“以德睦鄰”、“厚往薄來”的理念下,創造出一種“中外通和,萬國來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嶄新外交局面。
鄭和下西洋建立了一個和平的國際交往模式和文化交融模式。對於一個強盛之國和強勢文化而言,這樣的姿態和作為,在以國家利益為準的現代解釋中,很難被想象和理解,但穿越歷史雲煙,面對當今現實,卻更令人覺得珍貴。
今天,當人們一次次為當年那次遠航給沿途帶去的和平與文明所震撼時,這些文明與友誼的種子,依然生生不息。鄭和所到的東南亞一些國家至今仍在深情地紀念著鄭和,中國文化的點滴遺存在經歷六個甲子之後依然綻放著美麗。這一切,讓“鄭和下西洋”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它所體現的中國睦鄰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與實踐,為人類和諧相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與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適相吻合,正是今天國際社會所需要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鄭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個歷史事件,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它寄託著中國人的回憶與榮光,也寄託著人們關於國際新秩序的想象與期望。不同國家之間呼喚溝通合作,不同文明之間需要尊重和對話,在世界多極化、國家衝突民族爭端連續不斷之時,在國際關係日益跌宕的新格局中,紀念鄭和七下西洋,會讓我們重新思考世界歷史的走向。它告訴我們,只要調整一下姿態,人類可以書寫另一種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