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海洋珍奇動物》展覽

參觀《海洋珍奇動物》展覽

  4月25日,我們冒著濛濛細雨,帶著好奇的心情。乘著汽車來到了座落在沙市區圖書館參觀了《海洋珍奇動物》展覽。

  走進大廳,登上幾級臺階來到了第一個展廳,使我最感興趣的是古稀魚類——中華鱘。

  中華鱘身體的兩側披著縱行五道堅硬的鱗,骨欲柔軟,屬於軟骨硬鱗魚類。它頭尖,口呈筒狀,魚體長約兩至三米左右,但我們看到的大概是最小的,只有35~40釐米。它是於一億五千年前中生代時期留下來為數不多的古稀魚類。應此它在動物分類上佔有獨特的地位,是我們研究古代魚類演變進化的“活化石”,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中華鱘,性成熟遲,一般要十至十五年。十幾年的'漫長生活,使它們的身體長得相當大了。因其魚體屬於所有長江魚類之首,所以有“長江魚王”之稱。其次是我喜歡的一些五彩繽紛的貝殼,有虎斑寶貝、鉗子、

  胎貝、扇貝、珍珠貝殼、牡蠣貝殼等。大概過了四~五分鐘,我們離開了第一個展廳。

  走進第二個展廳,我最喜歡的是會飛的魚——飛魚。

  飛魚是一種具有滑翔能力的魚類。它有一對發達的魚,伸展開就像小鳥的翅膀。當遇到敵害的時刻,便急速地擺動尾巴,盡力使魚體躍出水面4~5米高,然後展開魚飛行。時間過的真快,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圖書館。

  深深的海底,記下了地球歷史的秘密;晶瑩的海水,孕育著無數珍奇的生物種類。同學們,海底是無限美好的,讓我們帶著問號,去探索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