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尾巴的功能知識總結範文
動物尾巴的功能知識總結範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物尾巴的功能知識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動物尾巴的功能知識總結1
壁虎的尾巴,又細又長,壁虎可以用它來自衛。別的動物要捉壁虎時,往往以為揪住或按住壁虎的尾巴就可以捉住它,其實壁虎可以將尾巴脫斷,馬上逃掉,使要捉它的動物空喜一場。壁虎脫斷原有尾巴後,不久還可以再長出一條新尾巴來。
燕子、麻雀、烏鴉等多種鳥類的尾巴,能在飛行時平衡身體、調整速度、改變方向、控制升降,所以稱它為“萬能的舵”。啄木鳥的尾巴,有點特殊。它很堅硬有力,能支撐著啄木鳥停在樹幹上啄蟲取食,還能幫助啄木鳥攀登樹幹時保持身體平衡。同時,在啄木鳥飛行時它也可以起到一般鳥尾巴的作用。騾馬的尾巴,由很長的粗毛組成,可以左右甩動。它能驅趕落在騾馬身上的'蚊、虻和蒼蠅。
狗的尾巴能表達喜怒哀樂情感:見到主人來了,它能豎起來,不停地擺動,表示高興;捱了打時,狗的尾巴就夾起來逃跑,表現出驚慌失措的樣子。狗見到生人時,將尾巴耷拉下來,表示憤怒和抗議。松鼠的尾巴蓬蓬鬆鬆,又大又長。松鼠從高處向下跳時,可以減慢降落的速度,使松鼠安全著地,起著降落傘的作用。松鼠睡覺時可以把尾巴當被子蓋在身上,也可把尾巴偎在身邊,起取暖的作用。
生活在中美洲、南美洲的食蟻獸,遇到下雨或烈日時,豎起尾巴來當傘用,晚上睡覺把尾巴鋪在地上當毛毯。
老虎的尾巴,像一條鋼鞭,能夠抽打。老虎與其他動物搏鬥時,尾巴就成了有力的戰鬥武器。把敵方抽打得暈頭轉向,不能對它反擊。非洲鱷的尾巴,是有力的捕食工具。一般情況下,非洲鱷靜靜地臥在河邊,一動也不動。一旦獵物靠近了它,便一躍而起,甩動尾巴,一下把獵物掃進水裡,然後撲上去咬住吃掉。蜜蜂的尾巴是叮敵人的武器。
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長,長滿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時支撐袋鼠的身體,又能在袋鼠跳躍起幫助袋鼠跳得更快更遠。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袋鼠在尾巴的幫助下能跳出10米多遠。鹿的尾巴又小又短,然而它卻是重要的報警器。當危險帶近鹿群時,首先發現敵害的鹿會豎起尾巴,露出下面的亮點,向同伴發出警報。鹿群一接到警報就會馬上逃離。
動物尾巴的功能知識總結2
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尾巴,它們的大小形狀有巨大的差別,為什麼會形成如此多千差百異、形態不同的尾巴呢?那就是動物為了適應周圍的生活環境,為了更好的生存,於是就演變出各種各樣形態的尾巴,並且,不同的尾巴也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大多數魚類,為了適應水中生活,尾巴的形狀都有點像扇子,用力擺動時,好像推進器一樣,推動身體向前遊,同時,魚類的尾巴還能夠控制方向,起著舵的作用。
袋鼠的尾巴用處很大,運動時能使身體保持平衡,休息時,大尾巴支在地上,與兩條後腿組成一個三角支架,穩穩地支撐住身體。
在生在南美洲熱帶森林中的蜘蛛猴,有一條比身體還長的尾巴,用處比四肢還大,因此人們管它叫第五隻“手”。在吃東西時,蜘蛛猴纏繞長尾,把身體穩穩懸在樹枝上,和腳並用地進餐。休息時,它常常倒掛著睡覺,即使睡熟了,尾巴也不會脫落。在樹與樹之間跳躍遊蕩時,具有極強卷握力的尾巴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號稱“百獸之王”的老虎,除了有尖牙利齒之外,身後那條又粗又長的尾巴,是它另一個有力武器。當老虎攻擊獵物撲空時,會掄動尾巴,像鋼鞭似的掃向對方,把獵物擊倒。
松鼠有條特別大的尾巴,能起到的作用就更多了。由於松鼠經常在樹上跳來跳去,很容易從高高的樹上摔下,有了這條大尾巴起平衡作用,它就安多了。當然,萬一有留神摔下來,大尾巴上的毛會蓬散鬆開,好像一頂降落傘,使下落速度大大減慢,保護它不容易受傷。寒冷的冬天,松鼠夜晚在樹洞裡睡覺,蜷起身於縮在大尾巴內,這樣,大尾巴又成了禦寒保暖流“被子”。最近科學家還發現,松鼠把擺動尾巴的變化,當做它們互相交流的“語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