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一年來,我勞動保障事務所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正確領導和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援下,緊緊圍繞人社局郝局長年初提出的工作要求,全面推進“大社保”、“大就業”、“大人才”三大體系建設,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現就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全面提高工作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與時俱進,認真組織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十八大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努力營造學習型單位。

  2、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每週星期一我們都抽出兩個小時為學習時間,以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法,認真組織學習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勞動就業、勞動維權、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工作的法律政策和業務知識,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切實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我們從轄區實際情況出發,拓寬渠道,廣開門路,全面做好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和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1、開展勞動力資源摸底調查工作。只有全面掌握轄區內的勞動力結構狀況,才能更好的為他們提供服務。今年,我單位按季度組織開展四次勞動力摸底調查工作,透過調查摸底,使我們全面掌握了轄區內勞動力結構狀況:轄區總人口17579戶53168人。其中常住人口8714戶26592人,暫住人口8865戶26576人,農業人口687戶2606人,城鎮居民965戶3164人。勞動力總人口4217人(農業1972人,城鎮2245人),就業人員3385人(農業1833人,城鎮1552人),待業人員693人,富餘勞動力139人,外來務工人員1243人。另外配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幫扶街道辦真效政村活動,我單位於5月28日至6月4日對真效政村進行了挨門逐戶的摸底調查,經調查真郊政村總戶數322戶(常住戶156戶、空掛戶66戶),總人口1085人,參加養老保險561人,參加醫療保險975人。為組織開展就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2、落實就業政策,多渠道安置就業。今年,我們緊緊圍繞 “以轉移促就業、以創業帶就業、以政策穩就業、以培訓推就業”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一是轉移勞動力實現就業。按照“拓寬縣外輸出,強化縣內轉移”的工作思路,精心組織勞務輸出工作,本著輸出一人,穩定一人,致富一戶的目標,嚴格把好考察、考核、審查、培訓、護送、回訪六道關口。今年先後為北京、西安、山東、天津等地有組織輸出200名務工人員,自行輸出務工人員680人。為更好的實現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我單位特設立了便民服務視窗,與轄區用人單位、個體戶(酒店、商場、超市、打字影印、各種賣場)、各企業聯絡、協調,透過發放便民服務聯絡卡等形式,共收集釋出各類就業資訊(保潔、保姆、裝修、搬家、家教、家電維修、水電維修等)1000多條,崗位2500多個,為500多人提供了就業服務資訊,幫助236名靈活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二是扶持創業帶動就業

透過發放小額擔保貸款、《陝西省就業(創業)培訓券》、《陝西省就業失業登記證》鼓勵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待業大中專畢業生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在我們的幫扶、支援和引導下,先後有38名創業人員搞起了養殖業、種植業、小賣部、小餐館等實現了就業,為8戶協調小額貸款61萬元,為他們創業及擴大創業規模提供了資金支援。他們透過創業吸納了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鎮待業青年,成為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又一渠道。三是以政策穩就業。今年我們抓住縣上公益性崗位開發的機遇,積極鼓勵轄區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困難家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及轉業士官應聘上崗。透過組織協調,在120個公益性崗位上安置了我轄區89名就業困難人員,讓真正需要這份工作的人員得到就業的機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困難就業人員的關懷。四是技能培訓助推就業。5月份我單位配合縣人才交流中心,對人才庫的768名待業大學生開展了定向計算機培訓使他們獲得一技之長。9月份我們又與職業技能鑑定委員會聯絡,對轄區44名待業人員進行焊工和鉗工培訓。先後為352名待業青年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大中專畢業生辦理了就業(創業)培訓券申領相關手續。透過實施一系列技能援助,解決待業人員就業中的技術技能不足問題,幫助他們拓寬了就業門路,使316名待業人員實現了就業。

  三、認真組織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今年以來,我們在總結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了勞動保障所—街道辦—社群(政村)—居委(村委會)四級網路互動服務平臺建設,確定專人負責,促進了養老保險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上下聯動,層層有人管的格局。

  1、加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宣傳力度。我們採用懸掛橫幅、製作標語牌、印發宣傳單等方式,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逢集遇會群眾聚集等機會,大力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一惠民利民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未繳納過養老保險的人員進行參保補交。努力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2、組織開展養老保險收繳工作。今年我單位在十月八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對我轄區的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進行了集中收繳。目前為3072名城鄉居民辦理了養老保險參保相關手續,其中享受待遇人員達到了846人,實際繳費數為2226人(殘疾45人),共收繳保費760100元。在養老保險擴面工作中,今年我們利用五月份和十月份開展了兩次擴面工作,在去年的基礎上新吸納參保人員248人,使參保率達到99.5%,基本達到了全覆蓋。

  3、認真開展待遇領取人員認證和公示工作。今年,我轄區領取待遇人員共死亡20人,對這些人員的養老保險都停止了發放並進行了公示以供監督,沒有一例虛報冒領現象的發生,做到公開、公正、透明。

  4、嚴格到齡老人養老金的稽核上報工作。我單位對所有參保人員進行了歸檔整理並輸入電腦,對將要到齡的老人提前一個月通知本人辦理相關手續。今年共有66人到齡,符合領取養老金,全部按時辦理,及時發放。

  四、組織開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作

  根據《XX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檔案精神,為將這一新政策儘快落到實處,實現轄區內居民應保盡保,圓滿完成2013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登記和保費收繳任務,我單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組織學習新的醫療保險政策。醫療保險是我單位新接觸的一項工作,我們認真組織單位全體工作人員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學習醫療保險相關參保登記、籌資繳費、報銷比例、補償政策等內容,透過熟練掌握工作內容和業務流程,為更好的開展醫療保險工作奠定了基礎。

  2、加強醫療保險政策的宣傳。新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是一項城鄉統籌兼顧,實現城鄉一體的惠民政策。為了確保把這項政策落到實處,我單位精心組織,認真安排,細化任務,紮實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在轄區內挨門逐戶進行宣傳,透過發宣傳資料、張貼通知、面對面講解政策等形式,達到人人知曉,個個明白,引導和鼓勵城鄉居民自願參保繳費。

  3、醫療保險基金收繳工作。在醫療保險基金收繳過程中,我單位嚴格工作程式,嚴明工作紀律,按照填表、收款、開票、發證“四步”程式進行,在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的基礎上,保證了基金收繳工作的有序開展。目前已為2230名轄區農村戶口人員辦理了醫療保險參保繳費相關手續,參保率達到了100%。

  五、努力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關心企業退休人員的生活需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這是我們的主要職責。為了把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落到實處,今年我們製作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基本情況資訊表,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情況及生存狀況進行登記整理,及時輸入電腦,透過計算機進行動態管理。目前,我們共管理全縣各類企業退休人員392名。為方便聯絡和提供服務,我們還製作併發放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聯絡卡,便於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為使退休人員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使他們能安度晚年生活,我們根據退休人員的.不同愛好,積極組織開展了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如下象棋、打麻將、書法比賽等。透過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勞動保障平臺的凝聚力,完善了退休人員管理體系,為退休人員安度晚年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六、加強維穩意識,妥善化解勞動糾紛

  為了完善勞動保障體系,構建和諧的勞務用工關係,避免發生勞動群體性的事件,我單位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加強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力爭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將矛盾化解於萌芽階段。只要有群眾來反映工資被拖欠的問題,我們都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反映和諮詢,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絡協調解決問題,從而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今年共調解解決勞動爭議5起,圓滿解決5起。真正將勞動爭議、糾紛消除在了最基層。

  七、積極開展建立縣級衛生先進單位活動

  今年以來,我們以全縣建立國家衛生縣城為契機,以建立縣級衛生先進單位為目標,積極組織開展創衛工作。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辦公室內衛生,做到一塵不染,為前來辦事的人員及本人工作提供清潔、乾淨、舒適的環境。在衛生包片責任區內每個星期集體徹底打掃一次,並且每天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值勤,甚至放棄部分節假日,發現垃圾及時清理。在衛生責任區環山公園山上,我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對山上的臺階、欄杆、涼亭、馬路及公廁等每個角落都進行徹底的打掃。特別是環山公園環衛處礆畔危險區域,我們腰上綁繩今年兩次下去清理丟棄物,得到了環衛處工作人員和遊客的高度讚譽,評價為他們見過打掃衛生最認真、最吃苦的單位。透過開展建立縣級衛生先進單位活動,使我單位的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變化,基本達到了縣級先進衛生單位的標準。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但與上級部門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後我們還要更加努力,積極進取,工作上更要大膽創新,結合本單位實際,加大工作力度,本著為群眾解憂、真情服務群眾的工作理念,紮實、認真、有效地做好今後的各項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