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真題及答案解析

高考語文閱讀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文學中有歷史。當今歷史學家大都認為,沒有什麼文獻資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學作品,即如佛經、道藏、信札、家譜、賬本、碑銘等也無一不是,而且隨著史學研究領域的拓展,史料範圍還在不斷擴大。從“三言二拍”裡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實面貌,這對於研究社會史的人幾乎是一個常識。陳寅恪以詩證史,也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範圍並非如此寬泛,文學作品在大多數史學家眼裡也並非史料,有些文獻到底屬於文學還是史學,一兩千年來都沒有一致的看法。神話傳說就是如此,其中相當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經》。

  神話傳說是文學,史前時代,無文字可徵,只有傳說,暫當歷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實,但“炎皇子孫”已經成為口頭語,甚至成為歷史共識。新的傳說還會不斷產生,能否成史頗為可疑,但以神話傳說研究歷史,卻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在歷史上,《山海經》究竟應歸於文學還是史學,曾是死結。王國維《古史新證》說“而疑古之過,乃並堯、舜、禹之人物而變疑之,其於懷疑之態度及批評之精神不無可取,然惜於在於史材料未嘗為充分之處理也。”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經》《穆天子傳》等文獻。在《漢書〃藝文志》裡,《山海經》列於數術類。此後該書在目錄學裡的角色轉換過幾次,《隋書〃經籍志》將《山海經》列於史部地理類,也就是將它看成史書了。

  歷史是講真實的,《山海經》一般被視為荒誕不經,連司馬遷寫《史記》都不敢採用。雖然《山海經》裡平實的山川地理內容應歸於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話故事卻顯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編《四庫全書》,言其“侈談神怪,百無一真,是直小說之祖耳”,將其改列於子部小說家類。這個死結直到“五四”以後才大致解開。解開的途徑有二:一是將《山海經》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於一人一時之書,神話歸神話,歷史歸歷史;二是神話中也有歷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證史或補史。分而治之者,以為《山海經》中的《五藏山經》是比較雅正的部分,譚其驤就寫了《<五藏山經>的地域範圍》一文,分析《山經》寫作時的地理知識水平。將歷史成分發掘出來的,自然以王國維用《山海經》來印證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為最明顯的例子。

  上面說的是介於文學與史學之間的文獻,至於純粹的文藝作品,當然也能從中發掘史料。但發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個作品當成真史就很可慮了。《紅樓夢》反映了清代前期的歷史現實沒有錯,可是如果過分坐實到具體歷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鑿了。戲說之類當然是文學,但讀者觀眾往往誤以為是歷史。如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張誠、徐日昇當時擔任與俄國談判的翻譯,工作是以拉丁語作為中介的,而電視劇《康熙王朝》中他們說的卻是俄語,觀眾看到這個情節時被誤導也就難以避免了。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當今歷史學界,歷史學家的研究領域不斷地擴充套件,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都有可能成為他們研究歷

  史的資料。

  B.古代的史學家選取史料的範圍比較狹窄,他們並未廣泛採用“以詩證史”或將小說用於社會歷史研究

  之類的方法。

  C.王國維在《古今新證》中認為,有些歷史學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會“疑古”,懷疑堯、舜、

  禹等人物的真實性。

  D.歷史學者對《山海經》有不同認知,《隋書·經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視為史書,王國維則把它作

  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很多人認為《山海經》的記載荒唐誇張,與真實的歷史差別較大,司馬遷也持這種觀點,因此《史

  記》並不採用《山海經》。

  B.《四庫全書》的編者認為,《山海經》所記的神話傳說並無真實可言,不宜歸入史部,而應列入子

  部小說家類。

  C.譚其驤和王國維利用《山海經》研究歷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將神話和歷史分而治之,後者則從神

  話中發掘史料。

  D.電視劇《康熙王朝》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了虛構,其中部分情節與歷史事實有出入,不能從

  這類作品中發掘史料。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也會產生新的傳說,這些傳說將來會不會成為研究這個時代的史

  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歷史的神話傳說之所以沒有成為廣泛使用的史料,是因為這些作品在史學和

  文學歸類問題上存在爭議。

  C.在歷史研究中,當代學者會把文學作品作為史料看待,在他們看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

  藝術手法差異並不重要。

  D.文學作品能否成為史料,取決於歷史學家的眼光,而歷史學家對文學與史學關係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當時的學術背景。

  【答案】

  1.C

  2.D

  3.B

  二、古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4~7題。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編修,尋兼司經局校書。與修《大明會典》成,遷左中允。武宗立,以東宮恩,進左諭德,充講官,纂修《孝宗實錄》。時詞臣不附劉瑾,瑾惡之。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費宏為禮部尚書。禮部事視他部為簡,自珪數有執爭,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稱“大慶法王”。番僧乞田百頃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稱大慶法王與聖旨並。珪佯不知,執奏:“孰為大慶法王?敢與至尊並書,大不敬。”詔勿問,田亦竟止。珪居閒類木訥者。及當大事,毅然執持,人不能奪,卒以此忤權幸去。教坊司臧賢請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請改鑄方印。珪格不行。賢日夜騰謗於諸閹...

  間,冀去珪。流寇擾河南,太監陸誾謀督師,下廷議,莫敢先發。珪厲聲曰:“師老民疲,賊日熾,以冒功者多,僨事者漏罰,失將士心。先所遣已無功,可復遣耶?今賊橫行郊圻肘腋間,民囂然思亂,禍旦夕及宗社。吾儕死不償責,諸公安得首鼠兩端。”由是議罷。疏上,竟遣誾,而中官皆憾珪。御史張羽奏雲南災。珪因極言四方災變可畏。八年五月,復奏四月災,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災變六十九事。今自去秋來,地震天鳴,雹降星殞,龍虎出見,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與焉,災未有若是甚者。”極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會戶部尚書孫交亦以守正見忤,遂矯旨令二人致仕。兩京言....官交章請留,不聽。珪歸三年,御史盧雍稱珪在位有古大臣風,家無儲蓄,日給為累,乞頒月廩、歲隸,以示優禮。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而珪適卒,年五十七。遣命毋請卹典。撫、按以為言,詔廕其子中書舍人。嘉靖元年錄先朝守正大臣,追贈太子少保,諡文毅。

  (節選自《明史〃傅珪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

  B.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

  歷吏部左/右侍郎/

  C.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

  D.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

  吏部左/右侍郎/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土地、戶擠等職事,部長官稱為禮部尚書。

  B.教坊司是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歌舞的教習等演出事務。

  C.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而離職。

  D.歷史上的“兩京”有多種所指,文中則指明代永樂年間遷都以後的南北兩處京城。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頂是(3分)

  A.傅珪進入仕途,參與纂修文獻。弘治年間,他兼任司經局校書,參與編修《大明會典》得以升職;

  武宗繼位,他進位左諭德,充講官,修撰《孝宗實錄》。

  B.傅珪任職禮部.勸諫講究策略。他擔任禮部尚書時,由於屢有爭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

  百頃,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稱大慶法王,不理會給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誣衊報復。每遇大事,他都能堅持己見,不肯隨意改易,因而觸怒許多人;後

  因得罪權貴被迫退休,雖有言官請留,他仍堅持離職。

  D.傅珪為官清廉,死後受到好評。御史盧雍稱讚他在位時有古代大臣風範,歸鄉後家無積蓄,艱難度

  日;嘉靖元年,他被列為先朝守正大臣,追諡為文毅。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極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

  (2)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

  【答案】

  4.B

  5.A

  6.C

  7.(1)極力奏陳其時社會弊病十件事,話語多指斥受寵的權貴,權貴愈加痛恨他。(譯出大意給3分,“權幸”“嫉”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又認為傅珪剛正忠實,敢於直言,應當起用,吏部按照盧雍的話上奏,沒有回覆(譯出大意給3分,“忠讜”“報”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5.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名著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幹中的修飾限制成分。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C項“雖有言官請留,他仍堅持離職”有誤。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注重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意境細膩啼唱蕭索尖細且長

  B碧綠落寞歧韻深味梳梳落落

  C陪襯落蕊悠閒感觸半開半醉

  D點綴遙想幽遠情趣不遠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⑴對這位勇於納諫的齊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他的風度。

  ⑵這篇《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文章,給我們了一個寬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⑶齊王與厲王,那種諫謗的態度,得到的結果也截然相反。

  A贊同豎立對付B讚賞樹立對待

  C讚賞豎立對待D贊同樹立對付

  4、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搞好國有企業,對鞏固改革成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B我的好友終於考上了大學,這真大快人心的好訊息。

  C這種追趕時髦的媚俗作品,要不了多久,就會成明日黃花。

  D看今日的中國,與百年前的舊中國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豈能再任人欺辱!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這部經典舞劇用豐滿的藝術形象生動地闡明瞭“歷史懸明鏡,強盛不閉關”。

  B4月13日深夜,蘇北地區突然下起了一場多年罕見的狂風暴雨。

  C我揹著旅行包,來到這塊山石縫裡擠出來的土地,從心底感覺到它的富足和殷實。D爸爸看到我很高興,上街買了一條活草魚,準備做他的拿手菜——滑溜魚片給我吃。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今天的會議的主題,是討論如何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B穿西裝的問:“這一位是……”“我的大哥。”穿中山裝的回答。

  C“行啊,”小王停了一會兒說:“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D節日的北京,到處是人,到處是花,到處是歡聲,到處是笑語……。

  7、能與“雲帶鐘聲穿樹出”組成對偶句的一項是()

  A風翻墨浪走蛟龍B風聲度竹有琴韻

  C風情流水當門轉D風搖塔影過江來

  8、填入橫線上的比喻句,正確的一項是()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A又如籠著輕紗的夢B又如梵婀玲上的名曲

  C又如牛乳中洗過一樣D又如碧天裡的星星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傳統禮貌稱謂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這是您家母託我買的,您直接交給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愛這次在兒童畫展上獲獎,多虧您悉心指導,我們全家都很感謝您。

  C我們家家都很嚴,令尊常常告誡我們,到社會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畫的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10、下列各句與“徒見欺”屬同一種句式的是()

  A藺相如者,趙人也。

  B何以知之?

  C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

  D而君幸於趙王。

  二、課文閱讀(共20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裡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1、寫月下荷塘的一段中有許多比喻句,任選兩例說說這些句子美在哪裡。(4分)

  2、寫月下荷塘的一段,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2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