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精選15篇)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精選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1

  “雙減”政策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它聚焦了作業、教學質量、課後、校外培訓等,特別是作業,作業原本是教師學校日常教學中“小事”,如今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大事。雷老師提到:“有減必有加”。作業改革勢在必行,xx市小學數學一線教師在最佳化作業方面負重前行,此次雙減背景下作業最佳化設計的實踐活動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

  在“雙減”進行時,如何玩轉小學數學作業呢?華羅庚曾說:“學數學不做題,等於入寶山而空返。”做題當然要做,就看做怎樣的題。一線教師根據教學用書,合理利用起課堂作業本,個人認為已經很了不起了。我認為朱小青老師建議的錯題收集就非常適合我們去實施:收集本週數學課本與課堂作業本上學生出現的錯題,分析原因後,最佳化設計週末作業,學有餘力的學生只需完成拓展部分的作業,學生作業的量明顯減少,質在不斷提升中。對於作業設計,我們要把力氣花在刀刃上。最佳化作業設計,合理作業評價,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都是一線教師的日常教學。在批改作業時,儘量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尊重,如果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學生的每一份作業都是一件作品,哪怕是一道簡單的習題。

  從最佳化作業設計的角度看,人人可以做不同的作業,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最佳化作業能促進學生充分吸取數學的養分。我們是普普通通的教師,做的卻是重大的事,任重道遠且阻,感激此次xx市小學數學“基於雙減背景下作業最佳化設計的實踐活動”的舉辦,在這條路上,我們相伴而行!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2

  徐老師為我們分享了很多的評價的方式和原則,讓我們對作業的評價有了新的認識。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實踐和提升,這樣才能在作業上真正做到雙減。最佳化目標而更好的為教育服務。

  減量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推進品質課堂的改革,首先我們一定要改變作業管,對作業的理解,作業的正確觀,是我們改革的關鍵,作業要注重學科知識,還要注重學科思維,作業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部分,應該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迴歸語音知識本身,從聽說讀寫等各個功能著手,更好地為學生髮展服務,如他們時間的各種英語作業套餐,如詞句本的練習,三年級以字母和單詞為主,四五年級以單詞和句子為主,六年級以情景創設為主。從詞彙本到聽寫本的設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書寫習慣,讓這種熱愛持續保持,好的習慣就會消除班級的兩極分化。馬老師還分享了一些他們學生做出來的音影片,確實讓人想象不到,四年級的孩子的口語表達和語音比我們初中的孩子都要好,就和播音員朗讀的一樣,學生分享了朗讀練習,反覆地朗讀,然後用心地練習。有些孩子做出來的影影片的東西確實真的不可思議,讓你絕對想不到這是四年級孩子提交的作業,和他們對教學的投入比起來,我們真的需要在教育教學上用心,找方法,找策略,更好地將教育作為事業去不斷研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斷用新的教學方式和作業方式來為教育更好地服務。

  最有創意的做法,用思維導圖來學習語言,學習單元知識,掌握英語的前提是有積累,馬老師分享了每個單元學習後都會做思維導圖和練習,這樣的分享和掌握確實很好的讓孩子掌握了知識,讓孩子掌握了很好的學習方法,養成了很好的習慣,我在自己的教學中也這樣嘗試做過,但是沒有很好地將這些知識歸類總結起來,整理成為自己的材料,如此看來,很多東西確實需要學習和不斷借鑑,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更好的學習老師們分享出來的方法並在自己的教學中來不斷運用實踐,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地歸類,做個教育的有心人。

  假期各位老師都在思考,都在備課,然後開學的時候老師們就有備無患地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些,特別是精心備課,用心上課,老師能夠對每個孩子進行特別詳盡的瞭解和分析,如一些孩子不會做的題,訓練孩子答題能力,人家的平均分能夠達到97分的高分,而且就在課堂內進行,每天用這樣的方式來課堂上找出來5分鐘的時間來練習,馬老師確實是一位教育的有心人,能夠善於發現教材不夠,能夠自己做出來自己的課堂,馬老師還用了一年的時間做了自己的文字和語音的學習,在喜馬拉雅——喜歡東野的馬老師,分享了自己做出來的語音影片,我也第一時間把這些音訊分享給了我們的孩子,希望對我們的孩子的聽力和口語有所幫助。

  對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及時的統計和反饋,及時地給孩子一個肯定,讓家長也又說了解,在校幾乎真的做到了素養下能力的培養,如各種小達人和表彰,及時地給家長進行反饋等,自行設計的各種練習題來很好地為學生服務,六年級進行的作文訓練等等,這樣的作業方式,確實有創意,新穎,還很好地落實了雙減,減量卻不減質。

  還有各種方式的拓展練習,對知識的擴充的各種練習,看電影學英語等各種方式,讓孩子更好地學習英語,這些都是對課本和教材的很好的補充。孩子們喜歡的就會感興趣,感興趣就會把這門學科學好。馬老師分享了六年級進行了語法篇的知識梳理。

  最後分享了自己17年教學來的所感,這樣精彩而有效的方式的分享,也許只有真正的一線教師才有這樣的實踐經驗能夠做出這樣精彩的分享。教師的用心程度和學校的重視程度,一定會讓雙減落地。

  最後馬蘭老師做了總結分享:提出了控量提質的關鍵是最佳化作業,大家都說雲端培訓,收穫滿滿,這一天的培訓下來確實收穫了很多的東西,我們的課程培訓結束後我就趕緊去初中英語直播課程蹭課去了,剛好講到了作業設計的變化原則:因為有些知識確實是現在我們茫然無措的時候需要的東西,何況中小學的銜接才能更好地為六年級的孩子英語學習來服務。初中英語的分享主要是牛利平金城名師工作室來負責,剛好進去正在講作業衡量的指標和一些實踐性的作業,如視屏的方式講述做飯的過程。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3

  為落實“雙減”政策,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作業改革,最佳化作業設計。2021年12月13日到17日我參加了在“勵耘博雅教育線上”學習平臺舉辦的“聚焦‘雙減’背景下課後服務與作業設計線上研討會”,五天的學習時間雖短暫,但內容卻豐富而多彩,五位專家對“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該如何的設計,給出專業的講解和透徹的分析。特別是陳瑤老師的《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單元整體作業設計》這一課讓我對“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有了新的理解。

  在講座的開始,陳瑤老師首先給出了作業的定義和大家對作業的不同理解,對於一位老師而言,對作業最貼切的理解我想應該就是:鞏固知識技能,實現教學目標,同時也可以把它當做測評工具,但在孩子們的心中,對作業的理解卻不盡相同。在看陳瑤老師的講座時,我七歲的女兒恰巧在我的身邊,我隨口問了她對作業是怎樣理解的,她很快的回答我,她的選擇是作業及活動,按興趣完成,訓練技能,而我接著又問她,你的班級裡有45名同學,每位同學的興趣都不同,老師又該怎麼把作業佈置下去呢?女兒接著又說,那就分開留不同的作業唄!和只有七歲的女兒一番對話後,讓我感覺她長大了的同時,也讓我瞭解了現在孩子對待老師佈置作業的真實心裡感受。“雙減”政策的下達,是為了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如果作業做不到優質最佳化,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沒有減輕負擔。

  那麼該如何設計作業呢?陳瑤老師指出,在課上,老師預設要教的內容要和學生要學的內容相一致,無論是課時作業還是單元作業,它所存在的真正價值是發揮教—學—評的協同作用,單元作業的設計要突出單元學習的重點,增強課時作業之間的關聯性,提高作業安排的遞進性,增進作業設計、批改、反饋的聯絡。而在設計單元作業要做到先分析單元學習目標,確定作業目標,填寫作業屬性表,接著選擇作業資源和編制作業題目。而針對外語學科的作業模組設計應分為聽說模組,閱讀模組,寫作和語法模組,在作業設計時還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讓任務設計關注知識融合,完成方式可以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增強趣味性和孩子的動手能力,作業成果以多種豐富多彩的形式出現。

  在作業設計時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設計,可以將學生的作業本設計分為作業內容區,錯題反思區和點評區三個部分,幫助學生及時記錄錯題並從中總結解題技巧,可以將作業分為基礎作業、拓展作業和創新作業。基礎作業為基礎的單詞與語法練習,拓展作業就是在基礎知識已經掌握的情況下進行的補充和運用,以基礎和拓展為本,進行思維的開拓為創新作業。

  在這一講中,陳瑤老師分享了雙減政策下如何透過作業減量但不減質,和如何透過教學評一體化的作業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陳瑤老師指出教學評一體化作業的設計放在單元視角下,需要體現整合意識,設計好對應的課時學習單,既要讓學生掌握必備知識,又要發展素養,單元視角下的學習單的精心設計勢在必行!

  此次培訓活動,讓我在“雙減”背景下,對作業設計和對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將朝著作業設計的新方向,堅定不移地前行。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4

  “雙減”政策落地後,作為一線教師的我課後作業佈置工作可謂是束手束腳,畏首畏尾。佈置多了,怕增加孩子作業負擔;佈置少了,怕孩子知識鞏固環節不到位。出現了“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仍做不完”等令人焦慮的狀況。感謝陳加倉老師的精彩直播《“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來的正是時候,為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整場直播乾貨滿滿,受益匪淺,我就擇一兩處談談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得。

  陳特在直播一開始介紹他20xx年的作業設計交流會和20xx年淺談新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裡面清晰的介紹了他的作業分層設計理念,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作業。人人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優生學困生選擇不同的作業,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出現“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仍做不完”等現象,讓每個孩子獲得不同的發展。

  隨後陳特指出,讓學生做大量的、機械的、重複的作業,是對自己平時課堂教學質量的不自信,是對自己教學思考或準備不足的一種補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一些對課堂知識沒有理解與掌握的學生,面對大量的作業只有崩潰與恐懼。陳特這番話醍醐灌頂,剛好解決了我之前的一個憂慮:佈置少了,怕孩子知識鞏固環節不到位。因此,我們並不需要因為作業量少而憂慮,而應聚焦到如何讓作業更有“質量”上。“雙減”減得是作業總量和時長,而對作業質量的要求更高了。

  關於有效作業設計,陳特提出了6點建議,其中第一個建議:佈置“一題”研究作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我尤為讚賞與推崇。眾多數學先哲與前輩都倡導鼓勵學生做一些趣味題、有習題、智力題、思考題等等。僅這一個建議就可以解決剛剛我說的“學優生吃不飽”的問題。更何況,陳特後面還有5個建議也可以解決此類問題,佈置“多解題”作業,培養學生髮散思維,佈置“題組練習”,培養學生主動建構能力等等。

  陳特在直播中多次提到“跳一跳,摘桃子”。孩子喜歡數學並不是因為數學容易,而是因為數學有一點點難。孩子正是在挑戰這一點點困難中獲得一種智力上的滿足,這種滿足將給孩子帶來深層次的、持久的快樂。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作業設計,我們都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

  直播結束,我最大的感受是:時代在變,教育一直在改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5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一步規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也為提高全體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暢家巷教育集團響應蘭州市教育局的號召,積極組織全校各學科老師開展“落實雙減政策最佳化作業設計”為題的專題培訓活動。

  本次培訓由蘭州市教育局組織,蘭州市教育領域首席專家、青年專家和金城名師工作室、學科骨幹教師承擔培訓工作。聚焦作業設計方法、作業內容指向、作業評價指標達成以及作業育人價值等內容,重點圍繞“雙減”背景下如何最佳化中小學作業設計,在作業內涵、設計原則、形式策略等方面開展分學科分學段專題培訓,為各學科教師提升作業設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規範性以及作業實施過程的有效性提供指導。

  作業是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過程,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面對“雙減”背景下的作業,我們應該怎樣理清作業的功能,設計的要素,把握好作業的佈置、批改、反饋、評價的要點,發揮出作業真正的應有的作用。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難度,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興趣,將當堂學習的一部分內容前移到課前預習環節中作為前置性作業,培養自學能力,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作業注重方法的滲透和能力的培養,可以結合習題冊,教材中習題來鞏固並節省課後作業時間;課後作業要實施分層次、有彈性和個性化的作業,透過自主選擇、自評和他評結合評價等方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作業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有其獨立價值。好的作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引導學生實現更完整而有意義的學習生活。相信只要教者有心,學者必當受益。“行至山中不停步,船至江中奮力楫。”在今後,我校將繼續以"雙減"引領,促"作業"提質構建教研活動,讓最佳化後的作業激發每個學生的潛力,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切實發揮作業的育人功能,真正實現作業“量的減負,質的增效”。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6

  線上培訓一天時間就結束了,今天主要是中學和高中的英語課程培訓,我這個蹭課的人今天到中學群裡聽課,早上打算聽課中學英語的一早上從九點到十二點的課程,下午打算到小學心理健康課程中去蹭課,週末的兩天雖然忙碌,卻也因為聽課而充實。生活大概就是這樣,忙其實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

  王陽老師今天雖然分享的是九年級的作業分層佈置設計,但是在小學教學中,也需要分層設計作業,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自己的學習程度上有所提升,比如我任教的四個班的孩子中,有20多個孩子課堂上的內容完全已經掌握,基本上每次的內容都能很容易的在課程上掌握,那麼這些孩子完全可以設計一些更加有梯度和難度的作業讓孩子來學習,比如陳東浩、李怡澤、田盛、田鑫、王樂、李佳睿等這些孩子,能力較強的孩子就應該提供一些可選做的題讓孩子去挑戰自己,培養他們的挑戰精神,而班級中還有22個孩子,是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孩子,這些孩子需要對單詞和短語,句子的課本上的掌握,所以貴在詞語的積累,這樣就需要設計一些短語和單詞的句子,讓學生根據這些內容先來鞏固基礎知識,降低學習的難度,讓他們跳一跳就能夠得到,培養學習自信心,在比如中間的一些孩子,就需要綜合考慮他們的能力,設計不同的訓練,所以完全可以設計A/B/C/D不同學習難易度的作業,然後讓學生整理收集好,在作業設計上下功夫,這樣才能很好地可以將作業以梯度的方式來分享,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減少兩級分化的現象,真正做到培優扶困,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中學的課程可能會有很明顯的課型區別,如聽說課、閱讀課、語法課、寫作課,雖然小學的課程沒有這麼明顯,但是王陽老師分享的一些作業分層設計確實可以在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很好地運用。

  金娟老師給我們分享的也是九年級英語單元整合的作業設計,金老師從單元教學的單元教學目標開始講述,根據學情來對這個單元進行課時安排,然後每個課時進行詳細地講述如下:

  隨著小學六年級的試卷考題形式的變化,我們的小學英語也採用這樣簡單方式的測試題,老師很明確的根據考試的形式設計了不同形式的作業,特別是一些容易錯的單詞,特別是教學評價的方式,一定要注意,同樣自己一定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只有像金老師這樣真的吃透教材,研究教學,才能真正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地實施雙減,減量提質,我們也可以提前很好地根據學情來設計不同作業梯度的作業讓孩子來在課堂上完成,經過這一學期的訓練,發現孩子們的進步還是很大,不同程度的孩子還是有了很大的提升,平均分和及格率,優秀率完全可以還上一個更好的臺階的,其實聽講座關鍵是找到自己可以發現的在教學中實施地關鍵點,然後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嘗試運用,最終為自己的教學而服務,就像之前的小學課程,李校長分享的一些方法在我們的教學中運用,特別是研究教學,研究教材,研究學情,不斷創新的能力,我們通常變成了口號,卻沒有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來,這一年,其實還是有收穫的,至少孩子們減輕了作業負擔,但是教育質量提高了。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7

  在雙減政策下,xx市小學數學學科在朱老師前瞻性的引領下,特邀xx市小學數學教研員雷老師為我們開啟單元作業設計的主題培訓。我有幸在本次主題培訓中進行發言,和老師們一起交流單元作業。本次活動中有同伴的經驗分享,有名師的高屋建瓴,讓我收穫頗豐。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透過xx市每月數學名師講壇活動和各類研修網中對作業設計的學習與反思。基於此,我對四下第五單元《三角形》單元進行了單元作業設計。依託單元設計框架,我從單元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立足關鍵問題,體現學生核心素養,以基礎訓練、能力提升、思維挑戰等三個層面去設計針對性的作業,在設計過程中我力求體現思維視覺化,力求保證題目的一題多變、體現分層理念、說理素養與實踐拓展。

  作業設計的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素養作業有別於教輔應注重精選、精編、精練。準備時,我從閱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師用書、課堂作業本等資料入手,以知識要求、技能要求、水平要求和能力要求四層次為指向,ABCD四個水平的為導向,合理確定單元作業目標。透過學生的學期存在問題,結合目標,設計基礎性作業和發展性作業。以分層、素養、實踐、聯結四個關鍵詞串聯單元素養作業,讓學生有基礎知識的普及,有思維能力的拓展,有深度探究的實踐,有理解運用的思考。

  這次主題培訓有幸邀請到xx市教學研究院小數教研員雷老師,關於“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框架,可以說解決了一部分老師的燃眉之急,給走在摸索階段的老師指明瞭前進的方向。雷老師從“為何重構”、“如何重構”兩個問題引入,深入分析雙減的背景和意義,分別從作業改革,作業管理與設計,方案與制度,最佳化作業改革的機制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雷老師指出作業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學情,以思維、聯結、整體性和實踐拓展豐富單元作業設計。雷老師指出作業需“緊扣目標、促進思維、形式多樣、分層要求”,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以作業為載體,開啟新的教學模式。

  作業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引領在場老師認識到作業承載的新“使命”。雷老師透過解讀省、市作業設計的實施要求和編寫指導方案,為我們在座所有的老師指明瞭方向,對最佳化作業設計的專業指導,給出的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原來《圓的認識》可以這樣去教學,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提取數學素材,課堂生成關鍵問題,產生驅動性問題並透過自主學習的形式去探究,讓學生素養落到實處。

  我們日常基本是一些基礎性作業,如何提高基礎作業的質量,雷老師給我們指點了迷津,他說關鍵在於遷移的運用,情景變化,比如一題多用,結合學生學情本質,聯絡生活情景,透過數學閱讀獲取有用資訊,使作業生動有趣,學生樂在其中。雷老師指出素養作業要避免重複性和機械性的作業,應從單一知識點到綜合的運用,以前我們佈置作業往往是知識碎片化,追求覆蓋面,學習方式是反覆記憶,重複講解,大量訓練,反而適得其反。透過大量案例分析,給在座的老師闡述了這樣的作業設計的缺陷,我們的理念雖然走進來核心素養時代,但是行為卻還是在雙基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拋棄這種作業方式,作業要體現學生真實學習性,引導學習程序,可以在設計作業時給學生設計學習支架,控制好作業量,還要做到因材施教,佈置差異性作業。

  透過這次的以最佳化作業設計為主題培訓,讓在座的老師都對做好最佳化作業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一次乾貨滿滿的學習,讓我們再次攜手共研,更好地最佳化單元作業設計,服務學生,助力“雙減”。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8

  近期,國家出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為堅決落實“雙減”政策,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課後服務水平,各中小學實行課後延時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5+2”課後延時服務全覆蓋,透過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推進政策全面落地,為同學們開啟新學期學習生活。

  在我們學校,學校以老師“應教儘教,學生學足學好”為原則,組織全體教師對“雙減”政策進行學習和領會,在作業設計、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課後輔導等方面擬訂出具體措施,紮實貫穿於常規教學過程當中。與此同時,我校還實行“5+2”模式,即學校每週5天都要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面對教育政策新要求,我們學校結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分別制訂了各項細化制度,在課堂中、作業裡有效落實“雙減”政策”。

  作為老師,我一定會把‘雙減’政策落實到教學工作當中去,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雙減’政策給他們帶來的新變化。

  我認為具體的做法有:學習課程標準,對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減負並不是單純的減少作業數量,關鍵是如何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質效。

  1、加強集體備課,認真鑽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根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的課時教學目標,並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地對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訓練。

  2、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圍繞聽說讀寫相結合進行。

  3、找出本篇課文中想像說話的訓練點,進行說話練習。

  4、課外作業,精心篩選,認真編排,如在教學中總結出經典基礎性作業和練習,作為常規試題認真練習

  5、設計分層作業:針對各班級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選做作業。

  總之,練習只是手段,讓學生在課後得到鞏固才是最終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作為教師要精細設計每一個課堂作業,做到少而精,讓學生在樂中得到學習,得到鞏固,增強練習的有效性。

  “雙減”落地,對學生、家長以及家庭來說都是一種“減負”。家長表示,在學校裡完成作業,又有老師可以教、可以問,對我們家長來說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落實“雙減”雖然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但減的同時是在提質,迴歸到學校的責任就是育人,廣大教育工作者還要立足課堂這個育人主陣地,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真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9

  最佳化作業設計減“量”不減“量”,近期根據工作室的學習安排,有幸學習了浙江省教研室關於《“雙減”背景下作業的設計與管理》的講座,“雙減”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那麼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精心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質量。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設計有層次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這更加考驗教師,要求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透過這次學習,我著實轉變了作業觀念,立足課堂,精心設計,爭取讓作業減少數量但不減質量。以下幾點是我今後作業設計努力方向:

  一、把控時間,系統設計

  作業設計應圍繞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素養為主,作業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超過了一定時間以後,學生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學習效果就越不好。

  二、最佳化作業,分層設計

  在現在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能力隨著年級的升高,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差異,我們的作業要儘可能關注學生的差異和不同學生的需求,讓孩子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作為教師,我們要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習目標分層,作業設計也要有梯度。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探究,創新知識,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以前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鞏固知識,導致作業機械重複。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我們既要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要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同時也要注重作業的開放性。越開放的題目,越能夠激發孩子的探究精神。為此,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探索性作業。

  三、追本溯源,找準關鍵

  最佳化我們的作業設計,還有一大關鍵點在於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實作業。的確,想要讓學生高效得完成一份數學作業,一定要先從課堂進行變革。反思在自己的備課過程,有沒有備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除了要最佳化作業設計,我們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要做好反饋,講解,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有講有練,讓學生所學更加紮實有效率。

  總之,這次的學習我感觸很深,也受益匪淺。作業既要做到設計合理,又要設計科學,在“雙減”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最佳化作業的設計,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10

  減負勢在必行增效永無止境,作業是折射學校教育價值觀和專業水平的“名片”,是“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支撐點,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連線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負擔和成績的關鍵點。因此,“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為老師和家長格外關注的重要話題。那麼“雙減”後,是不是作業都不用佈置了?佈置的話,又該如何透過作業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觀看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舉辦的主題教研活動《“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收穫頗豐,使我認識到:

  一、做到“理想的作業管理”——提高課堂效率

  理想的作業管理要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反饋”這八個字,這八個字的出發點,全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精選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學生作業總量,提升作業效率;先做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難度,體驗學生做作業時間;全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水平,減少教師過多佈置作業;反饋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糾正的機會。

  為了更好地體現作業的功能,在精選的基礎上,更要提倡設計,體現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是今後發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點。最好的狀態是學生能喜歡上做一些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獲得成就感。是的,作業是一個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卻又瞭解得最少。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不要把落實教學目標的行為延伸到家庭作業,更不要把查漏補缺的希望寄託在家庭作業上。如果課堂低效,作業就是學業負擔;如果課堂高效,作業是錦上添花。作業減負,關鍵在於課堂提效。

  二、作業是老師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形式多樣化

  繆校長說,“作業是教師精心設計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透過一項作業,讓孩子變成詩人、音樂人、剪輯師、畫家……最重要的是收穫了自我價值,發現了興趣愛好,同時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作業的多種形式,比如一、二年級沒有書面家庭作業,但可以有多種非書面“好作業”:學校依託校本閱讀課程開展全員暢讀,親子閱讀;引導每一個家庭踐行“把體育帶回家”的理念,開展健身、親子運動……閱讀與運動,讓學生豐盈精神,強健體魄。三—六年級可以每月開展一次“無作業日”,如學期之初可以有計劃地結合每月的節日或節氣等排定一個學期的無作業日主題,給出無作業日的實踐體驗建議,讓學生放下作業,親近自然,瞭解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家務勞動,融入家庭生活,參加各類體育、藝術活動,展現個人才藝等。

  設計單元類作業,引導學生系統的學習;設定合作類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設定體驗類作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設定創智類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設定遊戲類作業,讓作業充滿無限趣味;設定表達類作業,讓學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設定手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手腦聯盟;設定探究類作業,引導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設定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多元智慧發展;設定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餐……相信透過形式多樣的“作業”,一定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減負目的。

  學然後知不足。我們要透過最佳化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真正落實學生減負增效的目標,讓學生不再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還給學生一個輕鬆健康的作業空間,真正實現育人的全面化、個性化、精準化。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11

  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如今,我國“雙減”工作已全面開展,落實“雙減”政策,需要老師轉變觀念、改變策略,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近期,根據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務安排,我觀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的關於“作業減負”的系列報告。特別是周紅星老師《區域作業管理的檢驗視角反思》講座,他的講座分為三個話題:金華市雙減工作概述,學校作業管理經驗分享,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下面就周紅星老師的講座,談談自己的感受。

  “雙減”工作,最核心的是關注“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對於學生的作業管理,要透過“四個強化”來落實作業管理:強化作業總量控制,強調一校一案,建立作業公示;強化作業提升,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強化學生習慣培養,小學晚九點不做作業;強化教師責任落實,提高作業管理效率。作業管理,老師不能簡單地停留於時間管理,應該聚焦於每一天所面臨的極為真實的作業問題,以課題認領的方式研究作業問題,以作業為媒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是做好作業管理的重要路徑。

  作業設計,要突出“減量、提質、增趣”。要想提質,老師可以透過精編題目提升習題的質量,透過錯題庫提升學習的質量。錯題庫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學生的個人錯題庫,另一類是學生的班級錯題庫。要想增趣,學生的作業形式可以是“浸作業”,浸作業是指學生親臨問題現場,使用現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綜合運用知識、經驗和技能,經過操作、計算和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作業,這種作業能豐富作業的形式。還可以採用“小鬼約題”的作業形式,小鬼約題是指組織學有餘力的學生從作業中選取題目,模仿教師進行出題、改編並講解,達到作業分層的目的。

  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分為三個角度:鞏固知識的視角,診斷教學的視角,作業編寫的視角。從鞏固知識的視角來說,對作業設計應該追求的是主幹性、基礎性和針對性。鼓勵教師參與“校本作業”的編寫,一個學校的校本作業一定要由自己學校的老師來編寫,因為本校的老師最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作業的針對性,符合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建立共同體學校,組織各校名師參與作業設計的審稿工作。這樣,學校的校本作業才能夠在情境創設、問題設定、答案組織等方面做到科學規範。

  從診斷教學的視角來說,診斷教學分為兩個內容,一個叫結果診斷,另一個叫過程診斷。現在大多是利用資訊科技,利用大資料進行精準診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利用學生作業的結果來進行個性化的診斷。在教學中,老師及時把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反饋,讓學生的思維視覺化。依據學生錯在哪裡,分析錯在哪裡,得出它的問題在哪裡,這是作業結果診斷,是作業最重要的功能。過程記錄,是做作業的時候,隨時把自己的思維記錄在試卷的頂端或者作業本的頂端。學生做選擇題的時候,第一下選的是A,過一會選的是B,最後選B對了,老師就認為學生懂了,其實我們發現學生的糾結過程,我們並不知道。實際上,也許學生在A和B之間猶豫了很久,學生猶豫的過程就特別有價值,就應該及時記錄自己猶豫及思考的過程。

  從編寫作業的視角來說,不僅要提倡教師設計和編寫作業,也要嘗試讓學生設計和編寫作業。學生參與作業的設計過程,就會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正因為學生自己設計和編寫作業,我們才能充分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思維的差異,以達到作業最最佳化的效果。

  總之,對於“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我們要經常反思,學生做作業的過程,是否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習得了方法,激發了興趣,促進了發展。作業設計,依然是我們今後研究和探索的重點,努力設計出真正使學生減負、增效的作業,體現作業的功能和價值。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12

  “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作業改革將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那麼,“雙減”背景下,該如何進行作業建設,才能達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對課內學習進行鞏固和輔助,同時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做到減量不減質,真正達到為學生減負的學習目的?為了給教師做好更好的思路指引,學校邀請區教研室趙也茗副主任為我們進行“雙減”背景下作業建設的培訓。

  透過這次培訓,我更加清楚:什麼是作業?作業有何價值?如何理解作業系統?這三個問題。尤其對作業系統有了系統又全新的認識。同時認清目前作業有作業功能單一、缺乏目標意識、作業難度走向兩個極端、作業型別單一、作業差異不明顯缺乏有效操作、作業時間過長、作業結構不合理、作業內容與教學內容脫節、作業批改單一、缺乏作業分析、教師作業設計能力弱、作業管理內涵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作業的質與量,導致學生學習低效、負擔越來越重、甚至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想真正為學生減負,必須克服以上問題。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作業建設理論基礎,站到一定的高度,宏觀把控作業設計。

  透過這次培訓,我深入瞭解到單元作業設計的理念。什麼是單元作業設計?單元作業關鍵要素及具體要求?如何評價單元作業設計質量?在作業建設時,要以育人為本,與教學目標一致,設計要科學、新穎,難度要適宜,時間需控制,體現選擇性,結構要合理。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13

  雙減背景下,作業的設計成為了教育界的一個熱點話題。“作業”確實是我們身邊熟悉的陌生人,做的最多,瞭解的最少。我們老師是憑什麼再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呢?是為了什麼呢?發現問題還是解決問題?

  上海的王月芬老師有一個觀點,概括的很全面。她認為,作業是折射學校教育價值觀和專業水平的名片;是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支撐點;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連線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負擔和成績的關鍵點。這一概括還是很全面的。

  有很多學校都站出來分享自己學校的探索經驗。有的學校允許學生自選作業抵充老師佈置的作業,但是流程是需要老師先稽核,老師同意後方可抵充;有的學校為了增強作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立了個人錯題本和班級錯題本,並且組織學生從錯題庫中選題進行出題活動。有的學校引導學生參與作業制定,從中體會師生思維的差異,使得作業更符合學生,形式更加豐富。有的學校安排老師每天錄製微課短影片,講解做題方法,以供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反覆觀看。

  還有的學校開展專案化作業,把作業看成作品。總之各學校的作業形式豐富多樣,學校的教務處也都絞盡腦汁,改革作業設計。

  統觀作業設計,不難發現,雙減政策的出臺,減少了學生的作業負擔,確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課後錄製影片、稽核學生自選的作業是否有效……無一不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必定會有老師抱怨,所以老師們非常有必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為了培養出國家真正需要的人才,選擇奉獻!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14

  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可以檢測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學科素養。然而,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過多過重過難的作業負擔,不僅打擊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令大多數孩子身體素質下降,甚至身心受到傷害。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由於“雙減”政策直擊應試教育的功利、短視要害,因而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應,學校、家長、老師對國家的這一重大決策普遍表示了熱烈歡迎和支援。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佈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得安排紙筆考試,不佈置書面作業。對於國家規定的明令禁止的紅線,每個教師都必須瞭然於心,時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勵,要把國家的政策精神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工作中。

  有人認為,學生的作業少了,教師的負擔也減輕了,教師可以輕鬆一些了。這種對“雙減”政策的認識其實是一種嚴重誤解,雖然不排除有個別教師以“雙減”政策為藉口放鬆自己,但所有學校和絕大多數教師其實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雙減”政策背景之下,教師的責任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變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師的著眼點和教學重點必須從以往只做好課本知識的傳授,更多地轉移到對人的培育上來,而且必須透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出相應調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關鍵角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再也不能夠為了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斷給學生加壓,讓學生成為刷題機器。對於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來說,教師必須控制好紙筆作業的總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不能夠安排紙筆作業和書面考試,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必須以更生動更活潑的形式,譬如以問答的形式來安排“口頭”作業,這樣既能夠達到紙筆考試相同的效果,更為重要的在於,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然而,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瞭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

  雙減作業最佳化心得體會15

  高質量的作業建立在教師深入分析的基礎之上,但很多教師缺乏相應分析,佈置作業比較隨意,沒有體現對不同學生群體、學生不同能力型別和不同思維水平的關注。因此,最佳化作業實踐必然要求教師以嚴謹的態度進行三維分析。

  “一維”指向學生群體差異分析。學生的發展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基於實踐需求,對不同學生進行合理歸類,以此為依據對作業難度、數量和型別進行恰當分層,使作業更具有選擇性和針對性。

  比如有學校將作業分為鞏固型、發展型、創新型,還有學校探索“基礎+拓展”“基礎+彈性”“基礎+特色”等多種模式分層作業。分層作業設計,不僅要找準分層的依據,還要引導學生量力而行,選擇與自己能力水平相當或者比自身水平略高的作業。

  “二維”指向學生能力要素分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目標,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一定要開啟思路,透過不同的作業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全面發展。

  例如,有學校嘗試設計動手操作型、趣味遊戲型、活動展示型、積累練習型、研究記錄型等不同型別作業。

  “三維”指向學生思維水平分析。每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思維都應該是持續的、由低向高逐漸遞進的,而當前作業為人所詬病的是隻強調重複記憶和機械訓練。所以,教師在作業設計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還要重視分析和應用,更要強調評價和創造,不僅要把握一份作業不同問題之間的思維梯度,更要關注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呈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