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鍾》文言文閱讀練習及譯文
《況鍾》文言文閱讀練習及譯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題。(每小題3分)
況鍾,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其屬之廉能者補之。鍾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擢知蘇州,賜敕以遣之。
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鍾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立請判牒。鍾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立捶殺數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鍾乃蠲①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
當是時,屢詔減蘇、松重賦。鍾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奏免七十餘萬石。凡忱所行善政,鍾皆協力成之。所積濟農倉粟歲數十萬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間雜辦及逋②租。
其為政,纖悉周密。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勘合簿,防出納奸偽。置綱運簿,防運夫侵盜。置館夫簿,防非理需求。興利除害,不遺餘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鍾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遇鐘有恩。至是鍾數延見,執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曰:“非無僕隸,欲藉是報公耳。”思忠家素貧,未嘗緣故誼有所幹。人兩賢之。
鍾嘗丁③母憂,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正統六年,秩滿當遷,部民二萬餘人,走訴巡按御史張文昌,乞再任。詔進正三品俸,仍視府事。明年十二月卒於官。吏民聚哭,為立祠。鍾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後守蘇者莫能及。 (節選自《明史》)
【注】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③丁:遭逢。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 )
A.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 雄:英雄、豪傑
B.鍾佯不省,左右顧問 佯:假裝
C.非無僕隸,欲藉是報公耳 藉:借
D.詔進正三品俸,仍視府事 視:主管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況鍾剛正廉潔的一組是( )
①鍾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擢知蘇州,賜敕以遣之。
②立捶殺數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③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④鍾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奏免七十餘萬石。
⑤鍾數延見,執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曰:“非無僕隸,欲藉是報公耳。”
⑥思忠家素貧,未嘗緣故誼有所幹。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況鍾到蘇州一上任,就採取欲擒故縱的策略,嚴懲那些豪強猾吏,痛斥貪贓枉法和昏庸無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從此全都奉法行事。
B.況鍾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吳江人平思忠對他有恩,況鍾就多次拜見平思忠,深表謝意,對待平思忠禮節非常恭敬,並且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去侍奉平思忠。
C.況鍾在蘇州為政期間,辦事周密,執政為民,不僅下大力氣懲惡揚善,而且為老百姓減免賦稅,深受老百姓的歡迎,老百姓把他當作神明看待。
D.況鍾幾次因故要卸任或離任,都被老百姓請求並經朝廷批准而繼續留任,無論是前任還是後任,在廉潔奉公、勤政愛民方面,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況鐘的。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勘合簿,防出納奸偽。(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4.A、雄:難以(程度副詞)
5.B、②③⑤。
6.B、7.(1)、蘇州地區賦稅繁多勞役沉重(1分),豪強猾吏(1分)舞文弄墨以奸求利(1分),是(1分)號稱最難治理的地方。句意順暢(1分)。
(2)、他曾設定兩本簿籍記錄(1分)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獎勵和懲罰(1分)。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進出(1分)時行奸作偽。句意順暢(2分)。
附參考譯文:
況鍾,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為尚書呂震屬吏,呂震對他的才能感到驚異,推薦授予他儀制司主事之官。後來又升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稱職,又恰逢蘇州等九府缺少知府,這九府都是重要難治之地,於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薦屬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補各府的空缺。況鍾由於得到尚書蹇義、胡濙等人舉薦,升任蘇州知府,宣宗特賜誥敕而派遣他前往。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理的地方。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牒。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非常高興,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鍾召叢集吏責問他們道:“前幾天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做。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當即下令打死幾個人,將屬僚中貪婪、暴虐、庸闇、懦弱的全都痛斥一番。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於是況鍾免除煩擾苛細的'賦稅,制定教民條文,事情有不利於老百姓的,就立即上書朝廷講明。
當時,多次下詔減輕蘇州、松江的重賦。況鍾和巡撫周忱精心計劃,奏免賦稅七十餘萬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況鍾都協助大力辦成。所積累的救濟農民和儲存的糧食每年有幾十萬石,除用來賑濟災荒之外,還用來代交民間雜賦和拖欠的租賦。
況鍾為政,細心而且周密。他曾設定兩本簿籍記錄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獎勵和懲罰。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進出時行奸作偽。設立綱運簿,防止運夫偷盜侵沒。設立館夫簿,防止無理的需求。他興利除害,不遺餘力。鏟鋤豪強,扶植良善,民間將他奉若神明。
當初況鍾為吏員時, 吳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員起家,任吏部司務,對況鐘有恩。到這時候況鍾多次邀請拜見他,對待他禮節非常恭敬,並且讓他的兩個兒子到自己屬下做事,說:“並非我沒有僕役,而是想借此報答您罷了。”平思忠家一向貧寒,從來沒有因(和況鐘有)舊交情而(對他)有所求取。人們稱讚他們兩人都是賢德之人。
況鍾曾遭母喪,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請求他留任,朝廷為此下詔命他戴孝起復留任。正統六年,況鍾任期已滿應當升遷,府中百姓二萬餘人,前往巡按御史張文昌處投訴,請求讓況鍾繼續任職。英宗下詔進況鍾食正三品俸祿,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況鍾死於任上。蘇州府吏民相聚哭悼,為他立祠致祭。況鍾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在他前後任蘇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樣。